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风格: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
例如:“远虽材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
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
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
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再如“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
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
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
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
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
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
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
英雄气概。
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
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二/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长恨歌艺术特色p149;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
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
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由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到提倡为君为民而作,白居易提出了系统的诗歌理论,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谕诗便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创作的。
这一理论以其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通俗化倾向,有可能使诗歌更接近于社会现实,以至于干预政治。
这一理论,是儒家传统诗论的直接继承,也是杜甫的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
从写时事这一点说,白居易与杜甫是相同的;但杜甫唯写所见所感,生民疾苦与一己遭遇之悲怆情怀融为一体,虽于写实中时时夹以议论,含讽谕之意,却并非以讽谕为出发点。
杜诗出之以情,白居易与杜甫之不同处,正在于他出之以理念,将“为君”而作视为诗歌的主要目的,从而极度突出了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将诗歌导入了狭窄的路途。
因过分重视诗的讽刺功用,从而将诗等同于谏书、奏章,使不少诗的形象性为讽刺性的说理、议论所取代。
因评诗标准过狭过严,导致历史上不符合此一标准的大量优秀作家、作品被排斥在外。
所有这些,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谏逐客书的论证艺术
P57
四/赤壁赋—>>苏轼的人生观
政治上的失意.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
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五/五代伶官传序->>论证方法论证特色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
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
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
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
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
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
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
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论语》语录体散文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仁”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四书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战国“仁政”
《晏子对齐侯问》《左传》《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春秋末年史学史上第一步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字退之韩昌黎唐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1.叙议结合,章法浑成
议论和叙述都围绕主题,议论时感慨激愤,叙述时情注笔端。
议论是一种抽象的叙述,叙述则是一种形象的议论。
巧妙的过渡手法,金针暗渡、天衣无缝。
紧扣开头所提到的缺憾,前后呼应巧妙自然。
2.场面生动,形象传神
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
人物语言和行动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最早一部国别史著作
《谏逐客书》李斯战国楚国人
①切中要点,层层推进。
②选材精审,寓论断于事实,不托空言。
③引经据典,铺陈张扬。
多用排比,辞藻华丽,气势充沛,体现了先秦散文向汉赋的过渡。
“骈体初祖”
④运用正反论证,利害对举,透彻有力。
《蒹葭》《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
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矛盾、意识形态、风俗习尚、统治阶级剥削、下层人民生活感情节奏简洁明快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饮酒(其五)》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质朴自然冲和平淡
《赤壁赋》苏轼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
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
《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①故事生动,情节曲折,
②人物刻画描写细腻传神
③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叙事详略适宜。
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又倾注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使诗歌带有浓郁的抒情成分。
全诗将叙事、写景与抒情三者结合,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充分利用了三种艺术手法,协调配合,增强了表现主旨、刻画人物的力度。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字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唐宋八大家
春秋笔法:利用隐晦的文字、婉转的文笔,将自己的主观看法融入其中,在叙事时暗含褒贬,委婉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①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论证国家兴亡主要在于人事
②从细处着手,穷探深究,警醒统治者防微杜渐
③依据史实,正反对比,总结历史教训,警钟长鸣
《哀郢》屈原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通篇平铺直叙,但在叙述中加入了抒情委婉、一唱三叹的特色。
行文虽平缓,情感却炽热,将离别郢都、回望郢都、思念郢都的心情串连在一起,将叙事、心理描写、环境渲染融合在一起。
表现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不忍离去而又不得不走的情感碰撞,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思念故乡的深厚情谊。
《古风十九首》李白
李白在表现求仙遁世的同时,还流露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浓烈感情。
李白在求仙的同时,仍旧抱着辅弼君王的政治理想。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首游仙诗在开头铺陈求仙访道,但笔锋一转,开始关注战乱的惨象,正是诗人出世与入世、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思想矛盾。
前十句为一层,写诗人想象登上莲花峰,与仙女同行拜谒卫叔卿。
后四句为一层,诗人升天之际俯视地界,只见洛阳到处是安史叛军,人民惨遭杀戮,血流遍野,而禽兽却衣冠簪缨,位列朝廷。
诗歌前半段运用游仙体的手法,后半段运用纪实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乱臣贼子投靠敌人的强烈愤慨。
前后强烈的反差正是本诗最鲜亮的艺术特色,显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第一层是仙境与人间的对比;
第二层是幻想与现实的对比;
第三层是求仙遁世与治国安民的矛盾和冲突。
风格从飘逸转为沉郁,寄托了李白意图入仕报效国家的强烈欲望。
《秋兴八首》杜甫
①章法严谨
其一为见夔州而念长安,奠定了忧国忧民、身世飘零的基调。
其四为想长安而滞夔州,以怀念长安为主,最后回归到夔州的现状。
②情景交融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
虽为写景,但重在表达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因景而起、随物兴感,使情思有所附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到达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③语言练达语不惊人死不休
兼,接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
急暮砧
④文风巨变
青年时期所作多具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气息,气势开阔雄壮、情绪高亢激扬。
到中年,诗风巨变,转为沉郁顿挫、深沉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