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91)(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 100天
阅读第92天
年月日班级某某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对影成三人”中“三人”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月亮、诗人和诗人的身影
【解析】写花、酒、人、月影,表明孤独的诗旨。

2、词中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请分析“月”的形象特点。

【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解析】学生理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特征,这里作者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3、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解析】考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明确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即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二、文言文阅读: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4.辨析下列各项中实词的意思不相同的是( )
A.公输子之意/略无慕艳意B.吾知所以距子矣/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者也C.舍其锦绣/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虽杀臣,不能绝也/群响毕绝。

【答案】D
【解析】A,公输子之意,意,是指,看法。

略无慕艳意,意,也是指,想法,看法。

B,所以,用来······的方法。

C舍,舍掉,丢掉。

D虽杀臣,不能绝也,绝,是词类活用,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杀尽,杀绝的意思。

群响毕绝,绝,是消失的意思。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夫子何命焉为?
【答案】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解析】“夫子”,先生;“何”释义为“什么”;“命”释义为“教导”。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再从“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来论述的观点。

【答案】吾义固不杀人楚不应攻宋
【解析】墨子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引出公输盘的“吾义固不杀人。

”请君入瓮,设下了圈套。

梳理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选取准确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7.读完本文,我们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勇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
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
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A)外祖母躺在一X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
紧紧
..地握一把葵扇,轻轻
..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B)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

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
的一个梦。

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作者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答案】示例:“我”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找燕巢;“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我”在屋檐下看雨听雨。

【解析】文章第4、5、6段分别写了童年的往事,概括三个段落的事件即可。

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内容的整合能力,注意找准答题的相应的段落,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词语作答。

9.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A. 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品析第⑤段A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紧紧
.....)
.......
.....
...轻轻
B. 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⑥段B处画线句子。

【答案】A.示例:“紧紧”写出了外祖母手握葵扇的状态,“轻轻”写出了外祖母摇扇时的状态,修饰外祖母的动作“握”和“摇”,两个词形成对比,写出了外祖母不想惊扰睡觉中的“我”,突出了外祖母的细心和当时安静祥和的氛围,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

(如从“叠词”的音韵美的角度赏析亦可)
B.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点”、“屋檐”分别比作“多情女子的巧手”和“古琴”,生动地写出了雨打屋檐所产生的动听声音,表现出作者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享受之情。

【解析】“紧紧”“轻轻”,使用叠词,形成对比;将“雨点”、“屋檐”分别比作“多情女子的巧手”和“古琴”,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赏析语句题目,首先要分析句子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了解常用的比喻、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修辞手法在选文中的表达作用。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比喻排比修辞能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和语言气势如果是描写人物的句子,还要思考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然后再具体说出他的作用。

10.请赏析“‘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一句的含义?
【答案】在异乡的城市里没有屋檐;屋檐承载着“我”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光阴。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屋檐’是家乡的象征,里面承载的是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光阴。

11.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节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⑤节以动衬静,用大公鸡昂首挺胸的踱步与发出的声音来衬托当时的宁静。

C.①④⑥节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情味与阅读美感,同时暗示了思乡皆因读诗。

⑥节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用“滴滴答答”、“叽叽”等拟声词来增强画面感。

【答案】C
【解析】“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所以说是读诗引起思乡。

⑦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照应题目以及第②节;写出了异乡的城市里没有屋檐;屋檐承载着“我”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光阴;直接抒情,表达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解析】分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此处,在内容上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结构上总绾全文。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段的能力。

学生应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作用,作用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13. 借助自己的联想或想象,描绘一下“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补充到第⑥段结尾处。

要求语言表达生动有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们在鸡妈妈的荫蔽下,叽叽喳喳地欢快地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着,声音透着慈爱。

【解析】要围绕老母鸡是如何在雨中保护自己的孩子来写,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本题考查学生情景拓展、语言表达的能力。

答题时要紧密结合语境,进行具体的描写,表现出符合文意的思想感情。

(二)议论文阅读
容忍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

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是缺少了诸葛亮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和痛惜。

缺少容忍,你的心胸就会狭隘,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自己生闷气,又何必呢?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我们这个以宽容为美德而著称的神州大地上,容忍就像串串美妙的音符,把人生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

这让我们清醒地知道了一个真理:“容忍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也许你觉得容忍是懦弱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回顾历史,那些不能容忍的人,往往落下自取灭亡的下场。

蜀帝X备因为关羽、X飞之死,失去了一向宽容的美德,而与昔日盟友吴国反目成仇,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命丧白帝城;庞涓因不能容忍孙膑的才智比自己略高一筹,而狠下毒计,但最后自己被孙膑杀得大败,拔剑自刎。

可见容忍并不是懦弱,相反,如果你拥有容忍,说明你心胸开阔,不会斤斤计较,能够顾全大局。

历史上也不乏其人: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原先是“仇人”,
廉颇觉得自己功劳比蔺相如大,官却比他小,因此心中不平,而蔺相如处处容忍,以大局为重,最终使廉颇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蔺相如化敌为友,于是历史上又多出了“将相和”的美谈;韩信,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他辅佐X邦创下霸业的辉煌,但又有谁能有他忍受“胯下之辱”的博大心胸呢?
容忍,就像潺潺的清泉,洗去你心中的污点;就像和煦的春风,抚平你灵魂的褶皱;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你的心胸开阔明朗。

容忍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朋友们,让我们学会容忍,因为它能使你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有何妙处?
【答案】容忍他人,等于善待自己;在概述历史人物周瑜性格的致命弱点的同时,联系神州大地上承传的以宽容为美德的时代特色,再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妙处:显得活泼、自然、新颖、巧妙。

【解析】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总结,做题时注意从文本中搜集总结性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同时应对“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引领总结性语句的词语进行重点关注。

15.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那两种?
【答案】举例论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解析】本文列举了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与诸葛亮,赵国的蔺相如与廉颇等的例子;并形成对比。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引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16.本文先后选取了X备和庞涓、蔺相如和韩信的事例为论据,各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构成了怎样的论证关系?
【答案】为了证明不能容忍者没有好下场,容忍不是懦弱和拥有容忍便能传为美谈,成就霸业的道理;构成了正反对比的关系进而进行论证的。

【解析】第二段选取了X备和庞涓、蔺相如和韩信的事例为论据,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也许你觉得容忍是懦弱的一种表现……”是这段的分论点。

两个事例之间形成了对比。

本题考查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既考查了文章整体把握能力,又考查了语言概括能力。

题目是对文章内容梳理的常式考查,要求回答简明清晰,回答这类题目,考生需要通读全文,然后根据题意,从所确定的X围内的文段入手,重新整合提取的信息点,完成题目的解答。

17.议论文的语言有时也表现为形象生动。

请结合本文语言的特点分析,并把它它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容忍,就像潺潺的清泉,洗去你心中的污点;就像和煦的春风,抚平你灵魂的褶皱;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你的心胸开阔明朗。

【解析】“活泼流畅”的语言是指运用修辞手法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有两个方面:一、
准确严密;二、生动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