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为何堕落为货源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管理为何堕落为货源管理?

供应商管理是指对基于企业战略所进行的供应商开发、评估、筛选、绩效、关系与辅导改善管理等综合性工作的总称。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资源是企业战略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采购战略的重要内容。

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却发现,很多企业都热衷于庞大的供应商数量,企业自以为是的供应商管理,其实已经堕落为货源管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经过调研发现,其背后的逻辑惊人的相似:如果企业能够同时在多家供应商中进行选择,首先能够保证供应的连续性,其次则能在供应商的相互竞争中获得价格好处。此时,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这种完全忽略企业战略竞争需求的长期利益,纯粹基于当前“货源屠户”需要买卖的方式,只顾眼前利益,自然谈不上整体成本规划与策略布局,更不谈上下游供应逻辑设计与交易流程优化(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终将良好战略资源供应商沦落为货源而失去价值整合力。

正是因此,企业与供应商大多保持一种短期业务合同关系。在这种一次性的采购活动中,整个采购环节也被缩短到极致,流程就简单到一个:供货!如图1.2-1所示。

图1.2-1 采购环节被缩短到极致

在竞争高度发达的供应市场,企业通常可以轻易找到大量供应商,采购方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很多企业能够只将供应商看作单纯的货源,在短期内感觉也不会受到明显损害。殊不知这种采购方式花费大量时间非但获得不了良好的采购绩效,也会损害良好的供需关系,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前期获得的所谓“好处”全部吐回来。

再加上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国内企业对采购职责的认识就是“买东西”,任务就是确保企业需求的物料或服务,企业如何确保连续性的物料来源?大多数企业最初都会做出同一个选择——拓展供应商规模,由于没有导入战略分析与供应商优化,扩大供应商规模纯粹是一个供

货商而已,也由此堕落为货源管理。

在巅峰时期,克莱斯勒的供应商超过2500家,施乐公司的供应商数目则高达5000家。

施乐公司曾经长期在世界复印机市场保持垄断地位,但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在不知不觉间,佳能公司成为施乐公司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佳能公司推出的产品价格,甚至逼近施乐公司的成本价。

在这样的价格竞争中,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全球市场份额从82%骤降至35%。通过大量的竞争情报研究,施乐公司发现了佳能公司的秘诀——优化供应商深度合作关系,缩减积压在供应链中的资金。

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施乐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出现失误,主要原因其实是各部门工作目标的相互冲突,使得各部门的采购需求不尽相同。

为了确保物料供应的连续性,施乐公司的供应商由此不断增至5000家,时间、精力、效率等大量“资金”也由此被“埋葬”。

通过对比,施乐公司专门成立“物流与资产管理中心”,对整个公司的采购环节进行改革。其供应商数量从原来的5000家减少至400家,汇聚公司采购资源,加强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最后公司的竞争力反而由此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正如施乐公司的处境一样,一旦竞争对手采用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措施,他们就能在采购成本上建立绝对的优势。此时,企业也将陷入困境,甚至迅速被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事实上,即使我们不考虑竞争对手的因素,从长期来看,在货源管理的逻辑下,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缺乏战略灵魂指导,也将停留在商务表面,很多企业也陷入供应商管理价格的误区。这里罗列几个供大家对号入座。

1.无节制压低单价

在货源管理下,每家供应商在企业眼中都只是“之一”,企业的采购原则也变成单纯的比价。基于“价低者得”的原则,供应商很可能为了生存而以次充好,甚至因为无利可图,直接停止供货。企业的货源也由此中断,因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2.只做审核监管

供应商能力低下,货源品质差、交货慢……企业总是对供应商诸多抱怨,面对各种问题,企业的应对办法则是更严格的审核监管,为了达到品控目的,甚至对供应商采用重罚手段。

然而,缺乏系统组合拳只做审核监管的措施,则会加剧供需双方的不信任感。一旦发生问题,企业与供应商的焦点则会集中于责任推诿,而非处理问题、提升水平。

3.一味拖欠货款

为了避免采购挤占流动资金,很多企业会将拖欠货款看作采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之纳入采购工作的绩效考核。于是,拖欠货款成为采购环节的常态,有些企业还会专门找“问题”,以品质不良、交货延迟等理由,延迟支付或打折支付。甚至有的企业考核采购绩效指标之一就是“付款延迟时间”(时间越长,KPI分数越高)。

这种做法确实会帮助企业赢得一些流动资金,但却会致使企业信用和形象严重受损。

4.频繁更换供应商

“这家不行就换一家。”这是不少企业采购人的心理。

不会游泳,老换游泳池,有什么作用?

当供应商被看作货源时,企业并不在意由谁提供物料,其只在意单次采购的价格、品质或服务。此时,企业可以根据每次的采购需求,选择相对合适的供应商,从而获得一定的实惠。

然而,这种做法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企业无法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采购关系,对供应链整体提升也毫无助益,甚至会引起供应商的不信任,以“一次性交易”的态度对待企业。

货源管理确实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一些收益,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采购误区,却不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优势。

本文节选于《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人邮出版社柳荣著)

——职业采购学习年度推荐——

(学制6个月)

战略+战术,系统+专业

基于企业战略到实践落地de国内最系统采购认证课程理论逻辑架构完备与实践经验丰富强大讲师队伍

“知识学习+小组作业+论文内化”的严谨治学理念

华南地区规模宏大的采购人际圈,共同的友好成长氛围年度推荐8月深圳登台

互联网+VUCA"九段采购"黄埔班培养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