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蔡桂香

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9期

蔡桂香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培智学校福建漳州 363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意识是每个健全学生最根本的意识。他们在学龄前就已经形成,并能掌握和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而对于智障(智力残疾)学生来说,数学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一片空白。本文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阐述如何帮助智障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智障培养数学意识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791(2011)07(a)-0213-01

智障(智力残疾)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生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大脑智力发育不良,导致部分大脑思维的丧失,并伴有多动症、自闭症、偏瘫、等多重残疾,因此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数学意识更是一片空白,但他们同样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因此数学意识的建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现就根据我本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如何帮助智障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粗浅体会。

1 用爱心,树自信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发育残缺,他们的头脑中对事物的认知极少,严重者几乎是空白的。10岁智障学生的智力还不如正常的一周岁幼儿。他们连家里几个人,父母几个都一无所知,而且他们不止单纯的智力残疾,还伴有多动症、自闭症、偏瘫、流口水等多重残疾,面对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排斥、不歧视,用爱心去帮助他们、接纳他们、尊重他们。其次根据他们的残疾特点采取个别化教育。如我班上的林兴同学,他是典型的智障伴多动症,他的特点是上课时随时离开座位或者动不动就乱喊乱叫。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上课时老师就鼓励他:林兴今天表现最好,不喊不叫不离座,老师就奖励一颗糖果(也可以是该生比较喜欢的小食品),然后就给他一颗糖果,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让他拿起糖果,告诉他这是一颗糖果,要用“1”来表示,再让他们读“1”,老师再拿起其他表示“1”的物品,让他们回答这是多少。也许他什么也答不出来,这对于他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只要看到林兴情绪稍稳定的时候就要继续给予表扬和鼓励,抓住他的稳定情绪,才能慢慢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对这样的学生,在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意识的同时应该先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良的习惯。这种奖糖果的教学方法对普通小学来说也许很荒唐,但对智障学生来说,很容易达到我们抓住他们注意力的目的。由于受到自身智力的限制,他们识记慢,遗忘率高。就一个“1”他们可能要学一段时间才能掌握,但不管用多长时间,只要学生有了“1”的意识,慢慢就会有“2”、“3”、“4”等数学意识。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老师马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就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 用耐心,帮识记

这些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不健全且伴有多重残疾,因此他们的识记能力和数数能力特别差。如妍亭同学,她是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智障和偏瘫。其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肢体失去平衡,右手脚无力,思维与行动不协调。如数5根小棒,要么数成3或4,要么数成6或7。原因就是她在数

数的过程中有时口数一下,手指动两根,有时口数二、三下,手指才动一根。因此数出来的数字都不正确。根据其特点,老师就买来一盒珠子,让她把珠子从这个盒子拿到另一个盒子,并强调用右手拿,拿一个数一下,慢慢拿慢慢数,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的思维和动作慢慢地协调起来。在老师耐心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的数学意识逐渐提高,右手的灵敏度也得到提高。

3 设情境,增信心

智障学生的生活十分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所以老师要创设情境,不失时机地提供机会让学生“玩”。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学习中玩耍。使“学习数学”与伴随而来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如:(1)给每个学生发8个气球,让他们在十分钟之内吹,再让他们比较一下谁吹得多,谁吹得少。老师指名让伴有自闭症的林凡同学讲一讲,班上同学各吹几个气球。(2)让他们分组做游戏,再请林凡同学回答各组各有几个人。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这样慢慢地在游戏中,他的自闭症状会逐渐减轻,并形成数学意识。(3)把8张卡片分别发给班上的8个同学,再让单号的同学站到讲台上,接着让双号的同学按顺序找位置,看看那些同学找得快、找得准。再让双号的同学站到台上,请单号同学按顺序找位置;对找不着位置的学生,老师做指导启发,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以鼓励为主,引导他们主动、积极、愉快地建立数学意识。在健全人看来,这是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学生一学就会,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要掌握和运用这些数字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连家长和老师也说不准。因为他们识记能力很有限,也许今天学会了,明天又会遗忘。无论如何,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特殊的教育对象选择特殊的教学方法,多创造情境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以此增强他们的信心。

总之,培养智障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是特殊学校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他们的智力不健全,识记慢、遗忘快,加上数学本身对他们来说属于比较抽象的科目,在生活中较少接触和运用,所以我们不能用健全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也许我们觉得十分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难事。他们心理上需要尊重,生活上需要关怀,学习上需要帮助,行为习惯需要帮扶。因此,特殊学校教师要具备十足的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为爱是人类的最高境界,爱可以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行为能力的改善。特教专家指出:智障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很有限,但通过学校教育,促使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有所改善就是进步!因此,具有持之以恒的爱心才能帮助智障新生建立数学意识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