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1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ec91e75ef7ba0d4a733b82.png)
一.煤质有关术语1.煤coal煤炭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经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2. 粉煤fine coal粒度小于6mm的煤3.矸石gangue采、掘煤炭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炭层夹矸混入煤种的岩石。
4.动力煤fuel coal动力用煤通过煤的燃烧来利用其他热值的煤炭统称动力煤。
主要应用于发电煤粉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中,主要包括电煤、锅炉煤和建材用煤等。
5.喷吹煤coal for PCI用于高炉喷吹的煤6.煤样coal sample为确定煤的某些特性而从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
7.采样sampling从大量煤中采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
8.随机采样random sampling在采取子样时,对采样的部位或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的意志,能使任何部位的煤都有机会采出。
9.系统采样systematic sampling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的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的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
10.多份采样reduplicate sampling按一定的间隔采取子样,并将它们轮流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构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质量接近的煤样。
二.煤分析有关术语1.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2.全水分total moisture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
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百分之二,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百分之一,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f0247201f69e31433294fe.png)
总样——从一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 2.4 总样 从一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 样。 采样单元——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煤 2.5 采样单元 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煤 一批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量。一批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2.6 批——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标称最大粒度——与筛上物累计质量百分率最接近 2.7 标称最大粒度 与筛上物累计质量百分率最接近 但不大于)5%的筛子相应的筛孔尺寸 的筛子相应的筛孔尺寸。 (但不大于)5%的筛子相应的筛孔尺寸。 采样精密度——单次采样测定值与同一煤(同一来 单次采样测定值与同一煤( 2.8 采样精密度 单次采样测定值与同一煤 相同性质) 源,相同性质)进行无数次采样的测定值的平均值的差 95%概率下 的极限值。 概率下) 值(在95%概率下)的极限值。 2.9系统采样 2.9系统采样——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间隔采取子 按相同的时间、 系统采样 按相同的时间 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间隔内随机采取, 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子样按选 定的间隔采取。 定的间隔采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M水分变化+1%, A灰分变化+1%, C炭元素变化±1%, H氢元素变化±1%, O氧元素变化±1%, S硫元素变化±1%, 影响热值-(60-65)卡/克; 影响热值-(90-100)卡/克; 影响热值±80卡/克; 影响热值±30卡/克; 影响热值±25卡/克; 影响热值±22卡/克。
第二章
GB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475 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从煤流中、火车、汽车、 1.1 本标准规定了从煤流中、火车、汽车、船上和煤堆上采 取商品煤样的方法。 取商品煤样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褐煤。 1.2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褐煤。 2 名词术语 商品煤样——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 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 2.1 商品煤样 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 2.2子样 2.2子样——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所采取的或截取一次煤流全断 子样 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所采取的或截取一次煤流全断 面所采取的一份样。 面所采取的一份样。 2.3分样 由若干子样构成, 2.3分样——由若干子样构成,代表整个采样单元的一部分的 分样 由若干子样构成 煤样。 煤样。
煤炭基础知识培训
![煤炭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6ee73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谢谢
煤炭基础知识 培训
演讲人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01. 煤炭的形成 02. 煤炭的性质 03. 煤炭的开采与利用 04. 煤炭的经济价值
1
煤炭的形成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煤炭的起源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煤炭的形成始 于3亿年前的 古生代
高。
煤炭的燃烧速度:煤炭的燃烧速度受煤 质、燃烧条件等因素影响,燃烧速度越
快,燃烧效率越高。
煤炭的燃烧温度:煤炭的燃烧温度是影 响煤炭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
燃烧效率越高。
煤炭的燃烧产物: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 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
成影响。
3
煤炭的开采与利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06
按照煤岩类型:泥炭、腐泥 煤、腐植煤、烟煤、无烟煤
2
煤炭的性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煤炭的物理性质
颜色:黑色或深灰色 硬度:较低,易破碎 密度:相对较高,约为1 导热性:较差,热传导率较低 燃点:较高,一般在300-400℃之间 热值:较高,是重要的能源来源
煤炭的开采方法
01
露天开采:通过挖掘和剥离 地表土层,直接获取煤炭资 源
03
井工开采:通过在地下挖掘 巷道,使用机械设备,获取 煤炭资源
02
地下开采:通过钻井、爆破 等方法,在地下挖掘巷道, 获取煤炭资源
04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结合 露天和地下开采的优点,提 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煤炭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炭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8615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煤炭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炭的定义:煤炭是一种由植物残骸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有机岩石。
2. 煤炭的类型:煤炭根据其炭质和含水量的不同可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和泥炭等。
3. 煤炭的组成:煤炭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组成。
其中碳是主要成分,占煤炭质量的一大部分。
4. 煤炭的形成过程:煤炭是在地质历史上由原始植物积聚而形成的。
这些植物在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煤炭。
5. 煤炭的燃烧特性:煤炭燃烧时产生热量和废气。
煤炭的燃烧分为三
个阶段:放热阶段、水汽生成阶段和煤灰形成阶段。
6. 煤炭的用途: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发电、供热、
冶金、化工等行业。
同时,煤炭也用于制造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副
产品。
7. 煤炭储量和产量:全球煤炭储量丰富,主要储量分布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8. 煤炭的环境影响: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
此外,煤炭开采和燃
烧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9. 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为了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煤炭
的清洁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研发和推广,包括煤炭洗选、煤气化、燃
烧增效等技术。
10. 煤炭的经济影响:煤炭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煤炭产业的
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煤炭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全球市场产生一定
影响。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013e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2.png)
煤炭基础知识煤炭基础知识⼀、煤炭的⽣成煤炭的⽣成。
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物及化学的变质作⽤⽽形成的。
⼤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
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的沼泽中,开始是⽔存在的氧⽓不⾜,后来在⽔⾯下隔绝空⽓,并在细菌的作⽤下,直到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或⿊褐⾊的淤泥物质,这就是泥炭。
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
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千百万年。
第⼆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烟煤阶段。
当泥炭层形成后。
有⽔经常冲刷⼤陆的低洼地⽅,带来了⼤量的砂、⽯,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
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层的压⼒作⽤下,发⽣了压紧、失⽔、胶体⽼化、硬结等⼀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重较⼤,较致密的⿊褐⾊的褐煤。
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逐渐增⾼,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后,煤质便发⽣变化,逐渐由成岩作⽤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
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烟煤。
如果有更⾼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墨。
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
(2)⽓候条件。
(3)地理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
⼆、煤炭的分类及各类煤的主要特征和⽤途(1)煤炭按煤的⽤途分为:动⼒煤、炼焦煤、喷吹煤及⽆烟煤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的,产⽣动⼒⽽使⽤的煤炭都属于动⼒⽤煤,简称动⼒煤;作为⽣产原料,⽤来⽣产焦炭,进⽽⽤于钢铁⾏业的煤炭种,称为炼焦煤;钢铁⾏业⾼炉喷吹⽤的喷吹煤;⽆烟煤块煤主要应⽤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业;⽆烟粉煤主要应⽤在冶⾦⾏业⽤于⾼炉喷吹。
我国约1/3的煤⽤于发电,⽬前平均消耗为标准煤(7000⼤卡)370g/。
(2)煤炭按粒度分类:经简单筛选后剩下的⼤块有烟煤,筛选常⽤通过⽹⽬⼤⼩来规定最⼩尺⼨的块度。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36e823cc7931b765ce1587.png)
1、什么是煤炭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俗称煤炭。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纪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2、煤炭的用途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来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动力煤:1、发电用煤:我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日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点能。
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的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0%以上,以水泥用煤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治金用动力煤:治金用动力煤主要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的1%。
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美(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焦炭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治练、锻造和气化。
煤炭行业基础知识
![煤炭行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53bfb4195f312b3169a5b4.png)
煤炭行业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据研究,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体,只要具备了成煤的条件,都可以转化成煤。
不过,低等植物遗体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围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
那些分布广、规模大、利用广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遗体(主要是古代的蕨类、松柏类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在地球的历史上,最有利于成煤的地质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
这是因为,在这几个时期内,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潮湿,地球表面到处长满了高大的绿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洼地带和有水的环境里,封印木、鳞木等古代蕨类植物生长得特别茂盛。
当时,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
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
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
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
由于地壳的运动,泥炭层下沉了。
泥炭层被泥沙、岩石等沉积物覆盖起来。
这时,泥炭层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层又受到地热的作用。
在这样的条件下,泥炭层开始进一步发生变化:先是脱水,被压紧,从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渐增加,氧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渐降低。
完成这几个过程以后,泥炭就变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最终变成无烟煤。
依据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烟煤被划分为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12个种类。
从煤炭的变质程度上,烟煤又可以分为低变质烟煤、中变质烟煤、高变质烟煤。
所有煤中按变质程度分析,最低级的煤是褐煤,其特征是高水分,高氧含量(约15%—30%),并含有一些腐植酸。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313e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1.png)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的形成与组成:煤是由植物残体在地下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含碳、含氢、含氧、含少量氮、硫的有机燃料。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和硫。
2. 煤的分类:根据煤的成熟程度和煤中挥发分的含量,煤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型。
3.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容重、孔隙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抗冻性等。
4. 煤的化学性质:煤可以在高温下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燃烧、气化、液化和干馏等。
煤中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碳含量、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等。
5. 煤的燃烧特性: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并产生一系列燃烧产物,如烟气、灰渣和烟尘等。
煤的燃烧性质包括燃点、可燃性和热值等。
6. 煤的加工和利用技术:包括煤的洗选、煤的破碎、煤的干馏、煤的
气化、煤的液化等技术,以及煤的燃烧和发电技术。
7. 煤的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对
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开采、加工和利用
对于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8. 煤矿安全:煤矿是煤的开采和生产基地,煤矿安全对于保障矿工生
命财产安全、保持煤炭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知识包括煤矿通风、防灭火、安全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
煤的基本知识
![煤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dbf210fad6195f312ba63f.png)
第一节煤的基本知识一、煤的形成煤是由植物在湖泊、沼泽地带埋没在水底、泥沙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步演变而成的。
距现在约2.5亿年以前,地球上水陆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和湿润,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到处是茂密的植物群。
植物死后,遗骸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由于地壳变动,沉积地带逐渐下降,泥沙不断冲击,植物遗骸一层一层地埋在地层中,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厌氧细菌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腐泥和泥炭。
这是成煤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成煤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变质阶段,也叫煤化阶段,也就是从腐泥、泥炭转化成煤。
由于地壳下沉和变动及其他原因,已生成的腐泥、泥炭被埋在地表深处,在温度、压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氧、氮和氢,相对地增加了碳的含量和硬度,变成了最年轻的煤——褐煤。
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煤层的煤质继续发生变化,煤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褐煤逐步变成烟煤,最后变成无烟煤。
根据煤的形成过程,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
这四大类煤炭的主要特征列于表2-1。
二、煤的组成和性质由于成煤的原生物质和成煤的地质地理条件不同,不同地区各种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煤是不均质的混合物,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有机物质。
有机物质可以燃烧,所以也叫可燃体。
无机物质主要是各种矿物杂质,通常不能燃烧。
煤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工艺性能和燃烧性能等。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岩组成、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磁性、粒度、泥炭化程度等。
煤岩组成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4种。
它们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别。
镜煤和亮煤都有光泽,但镜煤的端口呈贝壳状,质地较致密。
暗煤和丝炭都无光泽,暗煤的质地坚硬而无层理,丝炭很像碎木屑。
煤岩组成对煤的性质和用途有重要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包括元素组成和工业分析。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dc2218bed5b9f3f90f1cdb.png)
一、形成原因 二、应用范围 三、煤炭的分类 四、主要产地 五、质量指标
什么是煤炭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 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 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 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褐煤 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40%左右,燃点低,容易 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因产地煤级不同 ,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烟煤 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 30%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 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无烟煤 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 量高,可达80%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 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 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1989年10月 ,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 ,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 b 、煤样透光性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包括干燥无灰基氢含 量Hdaf在内的7项指标,将煤分为14类。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 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 烟煤。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 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 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 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 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 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 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 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 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 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55b7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0.png)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1. 煤炭的组成和性质:煤炭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岩石,主要成分有碳、氢、氧、硫和少量氮等元素,含有较高的固体有机物质。
根据其含碳量和热值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气煤和褐煤等不同种类。
2. 煤的形成和分布:煤是在地质历史长期的积累和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壳上的矿盆中,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3. 煤的分类和等级:煤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热值和使用特性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煤种分类、煤系分类和煤炭品位分类等。
4. 煤储层的测定和评价:通过地质勘探和煤层分析等手段,可以确定煤储层的厚度、质量和储量等参数,并对煤炭质量进行评价。
5. 煤的燃烧过程: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硫酸雾、S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还会产生煤气、灰渣和煤灰等副产品。
6. 煤的利用和开发: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目前,煤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在石煤气、有机化学原料和煤炭衍生物等方面。
7. 煤炭的环境影响: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也会导致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8. 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为了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影响,目前正致力于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如煤气化、煤海藻生物质合成气技术等。
9. 煤的资源金融化: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和资本的介入,煤炭资源金融化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金融工具对煤炭资源进行投资和融资。
10. 煤炭行业的政策和管理:为了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减少环境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如煤炭资源税、煤炭企业准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bbf70a6c85ec3a87c2c597.png)
19、混块: 13~300mm之间的粒级煤。 20、粒煤: 6~13mm的粒级煤。 21、混煤: 0~50mm之间的煤。 22、末煤: 0~25mm之间的煤。 23、粉煤: 0~6mm之间的煤。 24、煤粉: 小于0.5mm的煤。 25、煤泥: 煤经洗选或水采后粒度在0.5mm以下的产品。 26、矸石: 采.掘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层混入煤中的岩石。 27、夹矸: 夹层在煤层中的矿物质层。 28、洗矸: 从洗煤中排出的矸石。 29、含矸率: 煤中大于50mm矸石的质量百分数。
25 酸性基: 煤中呈酸性的含氧官能团的总称,主要为羧基 和酚泾基 。 26 腐植酸: 煤中能溶于稀苛性碱和焦磷酸钠溶液的一组多 种缩合的酸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27 游离腐植酸: 酸性基保持游离状态的腐植酸,在实际测 定中包括与钾、钠结合的腐植酸。 28 黑腐植酸: 一组分子量较大的腐植酸,一般呈黑色,能 溶于稀苛性碱溶液,不溶于稀酸的丙酮 。 29 黄腐植酸: 组分子量较小的腐植酸,一般呈黄色,能溶 于水、稀酸和碱溶液 。 30 综腐植酸: 一组分子量中等的腐植酸,一般呈棕色,能 溶于稀苛性碱溶液和丙酮,不溶于稀酸 。 31 苯萃取物: 褐煤中能溶于苯的部分,主要成分为蜡和树 脂 Eb 苯抽出物 褐煤蜡。
(二)煤的分析
1 、工业分析 proximatanalysis 水分、灰分、挥发分和 固定碳四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2 、外在水分 Mf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 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 3 、 内在水分 Minh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时所保持的水分 4 、 全水分 Mt 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5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 Mad 用空气干燥煤样(粒度 <0.2mm)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水分 6 、 最高内在水分 MHC 煤样在温度0c、相对湿度96%下 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内在水分 7 、 化合水 Water of constitution 以化学方式与矿物质结 合的、在全水分测定后仍保留下来的水 8 、 矿物质 MM 赋存在煤中的无机物质
煤炭基础知识 一、概述(煤的组成)
![煤炭基础知识 一、概述(煤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ffd0715581b6bd97f19ea31.png)
烟煤
• 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气 肥煤、气煤、1/3焦煤、1/2中粘煤、弱 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共12个煤类。
按挥发份烟煤分类
• 烟煤按挥发分>10%~20%、>20%~28%、 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 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按粘结性(G值)烟煤分类
• 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 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 >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 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 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 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 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关于焦、肥、气、瘦煤的 命名
• 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 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 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 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 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 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 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 1/3焦煤,如Vdaf在于8%以下,则应划分为 焦煤类。
• 煤的种类繁多,质量也相 差悬殊,不同类型的煤有 不同的用途。 • 如结焦性好或粘结性好的 煤是优质的炼焦用煤,热 稳定性好的无烟块煤是合 成氨厂的主要原料,挥发 分和发热量都高的煤是较 好的动力用煤,一些低灰、 低硫的年轻煤则是加压气 化制造煤气和加氢液化制 取人造液体燃料的较好原 料。
2.1煤的国际分类(按热值分类)
煤炭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概述(煤的组成) 二、煤炭的国际、国内分类 三、炼焦工业用煤的要求及相应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为提高唐山办事处业务人员的业务实战水平,在煤炭市场中施展才能,抢占先机,开拓客户,占领市场,特编撰汇总此学习大纲,主要学习掌握煤炭基础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时间仓促,有些资料自网上搜索得来,难免有不足与遗漏,请指正。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一、水分符号:M,单位:%,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
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内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分。
有时用户也会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灰分指标有:空干基(又称分析基)灰分(符号:Aad)、干基灰分(符号:Ad)和收到基灰分(符号:Aar)。
三、挥发分(全称为:挥发分产率,Volatile matter )煤的挥发分符号:V,单位:%,是煤中的有机物质和一部分矿物加热分解的产物;它不是煤中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的煤热分解产物,所以确切地说挥发分叫挥发分产率。
煤的挥发分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煤化程度的增加,挥发分降低;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
挥发分是决定煤炭利用的重要指标,在燃煤中,根据挥发分来选择适于特定煤源的燃烧设备或适于特定设备的煤源(在锅炉设计时已将挥发分值设定在某一范围,所以用户在购煤时要强调挥发分指标);在炼焦中,要根据挥发分来确定配煤比例,因挥发分适中的烟煤,粘结性好,适于炼焦;在气化和液化工艺的条件选择上,挥发分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环境保护中,挥发分还作为一项制定烟雾法令的依据。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挥发分指标有:空干基挥发分(符号:Vad )、干基挥发分(符号:Vd)、收到基挥发分(符号: Var)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符号:Vdaf )。
四、固定碳含量符号:FC,单位:%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固定碳含量,FC=100-(M+A+V)。
常用的固定碳指标有:干基固定碳(符号:FCd)和收到基固定碳(FCar)等。
五、全硫符号:St,单位:%硫是煤中有害元素之一。
煤中硫包括有机硫和以黄铁矿为主的无机硫,一般来说煤中的无机硫通过洗选可以大部分脱除;而有机硫则很难除去。
煤中硫在煤燃烧中大部转化为SO2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造成酸雨,因此各用户在购买煤时都对煤中硫含量提出较严格的限定指标,但煤中硫在某些利用途径中也能起到好的作用,如煤液化当中,硫又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如高硫煤经洗选后回收的硫可用来生产硫和硫酸等。
直接测出的是空干基全硫(符号:St,ad )。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硫指标有:空干基全硫、干基全硫( St,d )和收到基全硫( St,ar)。
六、发热量符号:Q,单位:J/g(焦耳/克)、MJ/kg (兆焦耳/千克),习惯上也使用cal/g(卡/克)、kcal/kg(千卡/千克);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发热量换算(百万焦耳=千克):1MJ/KG=239.14KCAL/KG 1卡=4.1816 焦耳煤的发热量(Qgr,daf)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是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如褐煤的发热量较低,烟煤中到焦煤和肥煤热值最高,焦煤以后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略有降低。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发热量指标有:空干基弹筒发热量(符号:Qd,ad),空干基高位发热量(符号:Qgr,ad),干基高位发热量(符号:Qgr,d )和收到基(原称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符号:Qnet,ar),有时也用到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符号:Qgr,daf)。
在目前的国内贸易煤炭购销合同中,用户一般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国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在同等水分和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KG(300 KCAL/KG)左右.七、胶质层最大厚度(Y)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厚度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下层面差的最大值,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八、粘结指数(G)在规定条件下发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粘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九、煤灰熔融性温度(灰熔点) (℃)包括四个特征温度:①变形温度,符号DT,原称T1;②软化温度,符号:ST,原称T2;③半球温度,符号HT;④流动温度,符号:FT,原称T3。
在灰熔融性的四个指标中,最常用的是软化温度,即ST(T2)。
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灰熔融性是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固态排渣锅炉和气化炉的设计,并能指导实际生产操作;它也可以作为液态排渣炉设计中的参考依据。
一般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熔点愈高愈好,以免造成炉内结渣而难以排出。
熔点低的煤,由于熔渣会包裹住煤而造成燃烧不完全,从而增加灰渣含碳量,严重时会堵塞炉栅,造成排渣困难,甚至造成停炉事故。
熔渣还会腐蚀、共熔炉衬耐火材料,特别是当灰渣为酸性渣而炉衬耐火砖为碱性砖或灰渣为碱性(神华煤灰渣呈碱性)而炉衬耐火砖为酸性砖时,共熔情况将更为严重。
对于链条炉需要灰熔点较低一些,这样可以保留适当的熔渣以起到保护炉栅的作用。
而液态排渣炉则要求灰熔点愈低越好。
神华煤由于煤中CaO和Fe2O3含量高,使得灰熔点较低,这是国外及国内不少用户挑剔神华煤的原因之一。
十、哈氏可磨系数(HGI)表示煤被磨碎的难易程度,煤的可磨性指数越大,则这种煤越易磨碎,反之则难。
作为动力用煤,如电力、水泥厂等在设计与改进制粉系统并估计磨煤机的产量和耗电量时,可磨性指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在以非炼焦煤为主的型煤工业中,为了知道所用煤料的粉碎性,以便确定粉碎系统的级数及粉碎机的类型,也要预先测定煤的可磨性。
由于煤的复杂性,不同的煤往往具有不同的可磨性,即使同一矿区、同一煤层的煤,由于所含矿物质的性质、数量不同和煤的结构、挥发分以及水分的差异,也得不到相同的可磨性测值。
鉴此,目前用户在购煤时也要求煤的可磨性指标。
十一、坩锅膨胀序数(CSN)规定条件下发煤在坩锅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度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
十二、焦渣特征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
十三、煤炭工业分析指标的常用基准(1)空气干燥基(简称:空干基,原称:分析基)空气干燥基符号:ad ,是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出的结果一般都是分析基结果,如Mad、Aad、Vad等。
(2)干燥基(简称:干基)干燥基符号:d,是指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干基结果是换算出来的。
(3)收到基(原习惯称:应用基)收到基符号:ar,是指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4)干燥无灰基(原习惯称:可燃基)干燥无灰基符号:daf,是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煤质分析结果表示方法:炼焦用煤一.煤资源现状:1、地域分布不均匀根据国际能源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的煤炭资源约为20万亿吨,其中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南非、英国、波兰、印度等前10位产煤国的资源量约占全世界的95%以上,但是经过地质勘探工作得出计算出的世界煤资源量只有4.3万亿吨,精确度较高的确认储量位1.2万多亿吨。
2、各种煤的分布也不均匀世界煤炭资源中,褐煤占1/3以上。
在硬煤(烟煤和无烟煤)资源中,炼焦煤还不到资源量的1/10。
在总量约1.14万亿吨的炼焦煤资源中,肥煤、焦煤和瘦煤约占1/2,其经济可采储量约3500亿吨一4000亿吨,其中低灰、低硫的优质炼焦煤资源大约仅有600亿吨。
世界炼焦煤资源中,约有1/2分布在亚洲地区,1/4分布在北美洲地区。
其余1/4则分散在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炼焦煤资源量约占世界炼焦煤总资源量的13%,可采储量约占16.5%。
中国山西省炼焦煤资源最多,2002年底的可开采储量达333亿吨,占全国炼焦煤储量649亿多吨的51.3%。
其他各省可采储量均不到60亿吨。
炼焦煤储量占全国第二、三、四、五、六位的分别是安徽省54.32亿吨、贵州省39.14亿吨、山东省29.15亿吨、河北省27.61亿吨和黑龙江省25.68亿吨。
炼焦煤储量超过20亿吨的还有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二、煤的分类根据成煤植物不同,煤可分为两类:由高等植物生成的煤称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生成的煤称为腐泥煤。
腐植煤占绝大多数,根据变质程度的深浅,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炼焦工业主要用烟煤,烟煤根据变质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和贫煤等。
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具有粘结性,在隔绝空气干馏时能炼成焦炭,称为炼焦煤,是现代焦化工业的主要原料。
长焰煤、贫煤、褐煤、无烟煤等没有粘结性,称为不粘结煤。
但如采用炼焦新工艺或掺加粘结剂,也可炼成不同种类的焦炭。
我国高炉冶炼所用的焦炭主要是用烟煤炼制的。
各种烟煤的性质差别很大。
我国现行的烟煤分类方案采用了两个参数来确定,一个是煤化程度的参数,以煤中可燃物为基准的挥发分,叫做可燃基挥发分(Vdaf),另一个是烟煤粘结性的参数(粘结指数G、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
用这两个指标,把烟煤划分为12个大类24个小类。
12个大类为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
三、单种煤的结焦特性用于炼焦配煤的,主要是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和瘦煤几大类类。
不同牌号的煤,在单独炼焦时所得焦炭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
现将可以用来配煤炼焦的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概述如下:1、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烟煤,其挥发分高达37%以上,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