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可记忆中国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我在班级开展有关图画书阅读的特色活动已经两年了,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优秀的蕴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图画书被我们忽略了,这无形中造成了孩子对于优秀图画书认识的偏颇,在孩子们心中已经开始有图画书是外国人写的,讲的是外国人的故事等片面的认知。
为此,我开始把图画书阅读的重点转向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图画书的阅读上,积极带领幼儿一起阅读传统、感悟传统,努力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一、寻觅图画书中的中国符号
在我看来,具有中国元素的图画书一定带有或多或少的中国符号,或许是一抹淡雅的水墨、亮丽的中国红;或许是画面角落里一方不起眼的石印、一支小小的狼毫;或许还是一尊守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小石狮、一副鞭炮声里的春联……
我开始寻觅图画书里的这些中国符号,并通过实物或图片再现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解、一起欣赏、一起喜欢上这些中国特有的神奇的符号。
图画书《神马》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画面中的中国符号随处可见。
封面上身穿唐朝服饰正在挥毫泼墨的画家形象,画家画案上的文房四宝,以及那浓烈的中国红,总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为了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神马》的兴趣,加深幼儿对文房四宝的印象,我将家中闲置多时的笔墨纸砚翻出来带给幼儿观察了解,还组织幼儿一起研墨,尝试用毛笔绘
画小蝌蚪等等。
幼儿逐渐对图画书《神马》中的这些中国符号感兴趣了,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寻找这些中国特有的物件,班级的玩具柜上慢慢出现了狼毫、笔洗、印章、印泥、宣纸、中国画颜料……
而当我们翻开这本图画书,我们仿佛正流连忘返于一场中国画展。
这是因为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些传世名作的局部整合运用在了自己的画面中。
我想这一定是作者的用心良苦之处,他一定是想透过图画书的画面给幼儿一双欣赏国画名作的眼睛,让幼儿从小在中国画优美的神韵中浸润。
于是我查阅了唐朝画家韩斡、古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相关的资料,并在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图片。
接着,我组织幼儿开展《找一找》的游戏,他们惊喜地发现古代国画名作里的很多经典画面来到了图画书《神马》里。
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符号像极了一枚枚蘸满朱砂的印章,在每一个幼儿的心中、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品味图画书里的中国味道。
味道,一种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在细细地咀嚼中去品味、去感受。
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带领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欣赏,一起品味其中的中国味道。
其类型主要有:
1、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图画书
图画书《年》《牛年的礼物》《虎年的礼物》《老鼠,老鼠》《不是方的不是圆的》等均属此类。
《不是方的不是圆的》以小老鼠一家
五口的视角,带领幼儿一起探索和发现端午节的奥秘与乐趣,十分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趣味。
特别是书中一幅粽子制作图,更是激发起了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粽子的欲望。
2、以中国童谣为蓝本的图画书
周翔的《一园青菜成了精》,以中国的传统童谣为蓝本,用中国画法诠释和展现了青菜大战的激烈场面,受到了幼儿的追捧,他们常常在班级的小舞台上表演图画书中的内容呢!
3、与中国传统故事为主题的图画书
图画书《老鼠,老鼠》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和精美绝伦的剪纸,向大家展现了民间老鼠嫁女的传统故事。
其中大红的喜字、华丽的花轿、迎亲队伍里欢腾的唢呐锣鼓,所有这些都包含着中国的味道。
为此,在阅读这一图画书的过程中,我带领幼儿一起了解了中国有趣的民间故事;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婚礼的热闹场面;一起欣赏了中国传统乐器唢呐的独特音色;还一起就这一图画书进行了二次创作。
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围绕《老鼠嫁女儿》的故事文本、服装设计、场景布置、音乐效果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自主探究、自主创作,并最终以童话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使大家都品尝到了图画书里的中国味道。
三、领略图画书里的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内涵的国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悠久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幼儿。
和幼儿一起分享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画书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在图画书《年》的阅读欣
赏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一起发现绘者大量用“红色”传达了中国年的特色,让整本图画书喜气洋洋,充满了年味。
再加上绘者还绘画出了过年的各种活动,包括放鞭炮、挂年画、提灯笼等,这也让我们的幼儿体会了过年的热闹气氛。
今天年文化在幼儿心中慢慢生根、慢慢萌芽,明日就必定会开花结果。
四、感悟图画书里的中国精神。
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童年生活与优秀图画书为伴,让图画书中的真善美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图画书中的睿智开启孩子的心智;让图画书中的中国元素为孩子打上属于中国的“精神身份证”。
我十分喜欢“绘本中国”系列图画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套图画书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复苏与自觉的回归,它所选取的题材都是在当下社会渐行渐远的传统民俗风物与民族文化意象——《年》是春节的传说,《小石狮》是故土的眷恋,《灶王爷》是民间的信仰,《兔儿爷》是中秋的“礼物”,《屠龙族》是种族的记忆,《家树》是宗族的根本,《泥将军》是“骄傲”的故事。
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意象中,表现出来的是鲜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略微夸张的图画与简洁洗练的文字的完美契合,使画面唯美而不失亲和力,叙事的故事性强,符合孩子的审美趣味与思维范式。
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意象,及其所蕴含的朴素纯真的哲学意味与乐观向上的中国精神,散溢出浓浓的身份认同氛围,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引领孩子们回归美好的精神家园。
我期待孩子们能在我们师生共同营造的亲亲阅读暖暖童年的图
画书阅读氛围中收获快乐、幸福成长,更期待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能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烙印下中国的印记,期待着我也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给孩子们一个可记忆的中国”的梦想。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