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12分)
苏比拉的礼物
一天,健康恢复中心的一群年轻人来到香巴拉野生动物保护区考察旅行。
香巴拉的创建人蒂皮•赫德伦笑容满面地指着围拦中的猎豹介绍说,“它叫苏比拉,是只3岁的猎豹。
”
苏比拉把头转向观众,疑视着他们。
浓密的茶色皮毛上,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纹那么耀眼,观众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啊啊……瞧啊,它真美!”
唯独后排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不耐烦和不满意地嘟嚷着,他是科里。
17岁的科里一直梦想做一名职业棒球队球员,没有人怀疑科里的能力。
州里一位为名校物色棒球人才的人也是如此,他招募了科里。
然而这都是车祸以前的事了。
科里在车祸中失去丁一条腿,一同失去的,还有希望、精神支柱。
他苦恼万分,身心疲惫,万念俱灰,自暴自弃。
他不敢想未来,他拒绝别人的帮助。
“别缠着我,”科里曾对康复中心主任说过,“你帮不了我,没人能帮我。
”
导游介绍说:“猎豹从不吃腐肉,而是吃鲜肉。
虽然被关在围栏里。
”
腐肉?这个词似乎引起了那个男孩的兴趣。
那不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大声问道:“腐肉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解剖用的尸体,一般的尸体,遗体。
”年轻的助手说。
“猎豹不吃被车撞死的人和动物。
”那男孩嘿嘿地笑着说。
观众们议论起来。
苏比拉喜欢观众的反应,总是愿意展示一下它的本领。
它绕着围栏飞舞起来。
参观的人群惊叹道:“啊,它真是太美了!”
“它只有三条腿!”有人惊讶地叫道。
“真的?”前排的一个姑娘叫喊说。
其余的年轻人屏息睁大眼睛看着,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没有人比科里更震惊。
他迷惑不解地看着那动物令人难以置信地全速奔跑,他提了一个所有人都在想的问题:“用三条腿它怎么能跑那么快?”猎豹轻松自然的动作使科里惊异不已,他低声说道:“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
”他疑视着那少了一条腿的漂亮动物,脸上露出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之光。
蒂皮站在人群后面解释说:“你们大家全注意到了,苏比拉是头独特的豹。
没有人告诉过它不应该或者是不能像四条腿的猎豹跑碍一样快,它也不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它才跑得这样快。
”
那男孩沉默不语,饶有兴趣地听蒂皮继续往下说,“我们是从俄勒冈州一家动物园里得到苏比拉的。
它还在娘胎的时候,脐带缠在腿上,腿肌肉萎缩,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那条腿。
只剩下三条腿,前途看来没有希望。
动物园当时正考虑让它安乐死。
”
她接着说:我们听到苏比拉的事,收养了它。
”
“它来后不久就表现出它的价值——具有爱和意志顽强的特殊天赋。
过去的几年里,苏比拉的天赋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它无需言语,却成了我们最有说
服力的发言人。
”
科里不再说风凉话了,温和地问道:“我们可能摸摸它吗?”
参现旅行结束时,领队要找一名志愿者把滾轮式大活动门打开并顶住,让面包车开出保护区牧场。
出乎大家的意料。
科里举起了手。
(迭自《读者》2002。
8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分析文中划线的“唯独后排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不耐烦和不满意地嘟囔着”一句中“男孩”为什么“不耐烦”“不满意”?(3分)
答:
2.科里的心理和行为在看了苏比拉的表演和听了苏比拉的经历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科里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几个阶段。
(3分) 答:
3.本文题目是“苏比拉的礼物’,但正文中没有出现“礼物”一词。
你认为“苏比拉的礼物”是什么?(4分)
答: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二项是( )( )(2分)
A.科里是一个很有运动天赋和运动才能的年轻人,如果没有那次不幸的车祸,他做一名职业棒球队球员的梦想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B.科里说“别缠着我”,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其实在这时他最需要别人的理解、启发、鼓励和支持。
C.科里听到导游说“猎豹从不吃腐肉,而是吃鲜肉”时大声问“腐肉是什么意思”,表明科里开始积极提问,对生活已经有了希望。
D.科里听到苏比拉“只有三条腿”时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的低语说明他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认为这都是假的。
E.科里在参观旅行结束时,主动举手做打开并顶住活动门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他已经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接受了苏比拉赠送的礼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
(10分)
让地下岩石来发电
①英国—荷兰“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拟实施一项利用岩石来发电的地热开发计划。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距地表面几千米处存在着温度逾千度的灼热岩石层,可以设想,火山爆发出的火红岩浆源于此。
科学家称这种热能为岩石地热资源。
如果能把灼热岩石中的热能取出变成电能,石头也便发了电。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发明了利用水文地热资源进行发电的方法,即把地下蒸汽或温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种电能已占总发电量的0.3%。
如何把地下岩石中的热能取出来发电,是许多能源专家长期以来的梦想。
②英荷“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正计划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不久前,该公司在萨尔瓦多蛆组建了一个地热财团,准备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解决岩石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根据这家财团的岩石地热开发方案,工程技术人员将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在萨尔瓦多寻找地下灼热的岩石,然后通过钻探技术建立水压送注入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地面冷水能够深入地下,并通过灼热岩石转化为热水或过热蒸汽返回地面,从而获取热能。
在地面上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按“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专家核算,他们能够建造功率为2000—5000千瓦的岩石地热发电站。
②“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技术部经理达尔利说,“萨尔瓦多方案”是他们公司地热利用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5—10亿美元扩大岩石地热开采规模,让地下灼热的岩石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人类主要能源之一。
(《新华文摘》2002.1)
5.“岩石地热资源”在文中是指;(2分)
答:
6.本文主要介绍岩石地热资源,作者介绍“利用水文地热资源进行发电”的事例是否多余,删去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
答:
7.阅读第②段,你认为“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对岩石地热资源的利用分几个步骤?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用图示法表示出来。
(3分)
答: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能够利用水文地热资源进行发电和利用岩石地热资源发电都是能源专家长期以来的梦想。
B.英荷“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已经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解决了岩石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C.“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专家认为他们能够建造功率为2000—5000千瓦的岩石地热发电站。
D.根据“罗雅•达奇舍”石油公司的计划,不远的将来,地下灼热的岩石就会成为人类主要能源来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2分)
①学龄前的儿童老爱提问,比如:“妈,椅子有四条腿,为什么人只有两条?为什么两条腿会走路,四条腿反而不会走?”“妈,为什么我走,月亮也走?我停下来,月亮也停在那里不动?为什么月亮老跟着我?”等我们渐渐长大了,进了中学,考进了大学,在我们的嘴边,在我们的大脑里,便再也没有了或很少有“为什么”。
因为我们由以为成熟了!但在我看来,停止追问“为什么”,不仅是尚未成熟的标志,而且还是大倒退,是精神衰老、萎缩的表现。
②在人的整个精神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大转折时期。
人的分道扬镳即从这里开始,大多数人闭口不再提出“为什么”。
只有极少数人在直面世界人生的时候继续在那里暗暗发问。
当然这些提问不再是孩子式的,幼稚的,表层的,而是非常智慧的,节骨眼上的,深层面的,触及到世界深层结构的。
——这是些保持“童心”的人。
尽管
他们的年龄已经是20岁,23岁,25岁;或者是50岁,60岁。
他们并没有为自己向世界提出“为什么”这类质疑而脸红,就这一点而论,他们是些永远也长不大的儿童。
正是“为什么”的追问造就了他们的心理结构依然年轻。
③爱因斯坦的一生都在追问“为什么”。
这追问本身就是一首妙绝千古的哲理诗。
比如从他的青少年时代起一直到他的晚年。
他都在追问“什么是光的本质?”正是这些迫切的追问造就了他的伟大。
不过所有这些追问都是为了一个最高目的:寻求那些能构成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的普遍定律。
若是没有这些定律,整个物理现象世界顿时便会变得纵横错乱,毫无条理,毫无秩序,如一屋散满地的珍珠。
有了这些沉雄巍丽的定律(比如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再借助于纯演释方法去得出有关一切自然过程的定量描述。
在我看来,爱因斯坦的最高目的才是宇宙间第一等波澜层叠、气象万千的哲理诗。
作为一位伟大的自然诗哲,他的过人独绝处在于举重若轻,在于锻炼:“清诗要锻炼,方得铅中中银。
”
④正是一些大胆、智慧和恰到好处地追问“为什么”,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家。
(赵鑫珊《大自然的诗化哲学》节选)
9.文中划线的“因为我们自以为成熟了”中的“自以为”应如何理解?(2分)
答:
l0.学龄前儿童的提问和长大后极少数人在直面世界人生时的发问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明。
(2分)
答:
11.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2.第②段说“尽管他们的年龄已经是20岁,23岁,25岁,或者是50岁,60岁。
他们并没有为自己向世界提出‘为什么’这类质疑而脸红。
就这一点而论,他们是些永远也长不大的儿童。
正是‘为什么’的追问造就了他们的心理结构依然年轻”。
除了第③段中所举的爱因斯坦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是这样的人?试举一例,并说明你为什么要举他(她)的例子。
(3分)
答:
13.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认识事物能力的增强,不再问或很少问“为什么”,标志着人的成热。
B、作者认为,那些长大后直面世界人生时能够继续提问的人,是些心理结构上永远
年轻的人。
C.作者认为,造就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的,就是那些从青少年时代起一直到他的晚年,都在进行的迫切的追问。
D、作者认为,造就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科学理论的正是那些大胆、智慧和恰到好处地追问“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4—17题。
(12分)
秋思
梁衡
①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
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
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②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
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
你看那殷红的
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
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
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
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
境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①的秋色。
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滾去。
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③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
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
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
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
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
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
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④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
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
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
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
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
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注:①酽(yàn)酽,(汁液)浓;味厚。
14.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该词语。
(2分)
(1)点缀( )
(2)憧( )憬:
15.根据要求填空。
(4分)
(1)文中的保尔指的是苏联作家(填作家名)的名著《》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2分)
(2)请将文中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2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在临死的时候,……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6.作者在第②段中着力描绘秋色,(1)作者笔下的秋色有什么特点?(2)作者在本段先说“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漫了个透”,后来又说“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2分)
答:(1)秋色的特点是:
(2)
17.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者描绘了春与秋的特点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写一段描绘“夏”或“冬”的文字。
(4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
(14分)
诗画皆以人重
王士禛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惇、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
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③章惇、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④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
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弛然而卧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而前陈者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一钱不直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宝:
20.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
(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22.填空。
(4分)
(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表达了
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2分)
(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面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2分)
第二部分写作(60分)
(六)作文(60分)
2L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
”“比”确实有时使人很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
但是,当今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比”。
谁也跳不出“比”的圈子。
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比得有没有道理,比得有没有价值。
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单位之间要比,比谁发展快,贡献大;人与人之间要比,比谁的进步快,水平高,自己也可以和自已比,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
比可以是堕落的催化剂,比也可以是前进的发动机,比可以是继续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比也可以是从新的起点向更高处攀登阶梯……
请你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比”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①不少于600字。
潍坊市二OO二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阅读
(一)(12分)
1。
并不是参观不好,也不是猎豹不美,男孩不耐烦、不满意的原因是他没有希望,没有乐趣,对什么也烦,也不满意。
(3分。
只要围绕男孩不高兴的原因是“没有希望,没有乐趣”回答即可得分,文字表述可以多种多样,意思对即可)
2.(1)万念俱灰,不耐烦、不满意、不合作;(2)看到苏比拉的残疾和听到苏比拉不幸的遭遇及战胜残疾的经历后产生了触动,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3)恢复对生活信心,用行动表现自己积极的心态。
(3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若将“心理”和“行为”分别作答亦可)
3 猎豹苏比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内心的软弱和外部的困难)的精神。
(4分。
内容须包括热爱生命、意志顽强两个方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
C、D(2分。
C科里问“腐肉”是故意打岔,不是积极提问,说明他这时仍然万念俱灰;D.科里“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的低语说明他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对猎豹充满了敬意,没有认为这都是假的)
(三)(12分)
9。
自己认为而事实并不是那样。
(2分。
意思对即可)
10。
学龄前儿童的提问是“孩于式的,幼稚的,表层的”;人长大后,极少数大人的提问是“非常智慧的,节骨眼上的,深层面的,触及到世界深层结构的。
”(2分。
每点1分,可引用原文也可概括回答,意思对即可)
11。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1分),用爱因斯坦一生都在追问“为什么”证明爱因斯坦保持“童心”,造就了自身的伟大。
(2分。
意思对即可) 12。
略。
(3分。
举的例子中的人要有一定的成就,一生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为人类科学、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举例1分,理由2分)
13。
A(2分。
作者的观点是“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没有了或很少有‘为什么’,不仅是尚未成熟的标志,而且还是大倒退,是精神衰老、萎缩的表现”。
A的观点与作者相反) (四)(12分)
14。
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憧(chōng)憬——向往。
(2分。
每小题1分,注音与释义各0。
5分。
“点缀”的解释答出“衬托”或“装饰”亦可)
15。
(1)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固碌碌无为而羞耻。
(2分。
每句1分,因版本不同,意思对即可)
16.(1)作者笔下的秋色具有热烈、浓艳的特点。
(2)不矛盾。
作者写“黄”和“绿”,采用的是衬托的方法,突出秋色的热烈、浓艳。
(2分。
每小题1分。
意思对即可)
17.略(共4分。
句式相同或相近得2分。
内容2分。
诙段仿写须含二个层次的内容:一为描绘“夏”或“冬”景色的句子,二为“夏”或“冬”给人的启发和认识。
二个层次各占1分。
能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五)(14分)
18.B(2分。
A、C、D中的“然”,……的样子,B然,这样)
19.(1)直,同“值”。
(2)宝,以……为宝(把……当作宝贝),或珍爱、喜爱、喜欢。
(2分。
每词1分) 20.(1)后来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
(2)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
(4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D(2分。
作者假设即使颜真卿书法不好。
因为他的品德好,也会受到后人的重视。
说明品德对于书法的重要)
2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
(4分。
每句1分,有错别宇该空不得分)
第二部分写作(五)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分)
16、3分。
“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两词各1.5分)
17、2分。
C。
18、排比、拟人、反复。
(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每个要点1分,共2分。
)
19、2分。
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
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1分)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1分)
20、3分。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
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21、4分。
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
(2分)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2分)
评分标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4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0.(2分)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生日》,完成13—19题。
(18分)
生日
(1)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2)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
”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
(a)我的眼睛湿润了。
(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
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5)(b)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
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她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
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
(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不讲究就算了。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
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
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
”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
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叫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12)(c)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