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八上) 1.1 勾股定理-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
【要点梳理】
要点一、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
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
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
,, .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所以.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图(2)中,所以.
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
,所以.
要点三、勾股定理的作用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
2. 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
3. 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 a b ,c 222a b c +=222a c b =-222b c a =-()2
22c a b ab =+
-
【典型例题】(基础)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
1、在△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1)若=5,=12,求;
(2)若=26,=24,求.
【思路点拨】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未知边长.
【答案与解析】
解:(1)因为△ABC 中,∠C =90°,,=5,=12,
所以.所以=13.
(2)因为△ABC 中,∠C =90°,,=26,=24,
所以.所以=10. 【总结升华】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关键是先弄清楚所求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再决定用勾股原式还是变式.
举一反三:
【变式】在△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1)已知=6,=10,求;
(2)已知,=32,求、.
【答案】
解:(1)∵ ∠C =90°,=6,=10,
∴ ,
∴ =8.
(2)设,,
∵ ∠C =90°,=32,
∴ .
即.
解得=8.
∴ ,.
a b c a b c c b a 222a b c +=222a b c +=a b 2222251225144169c a b =+=+=+=c 222a b c +=c b 222222624676576100a c b =-=-=-=a a b c b c a :3:5a c =b a c b c 2222210664a c b =-=-=a 3a k =5c k =b 222
a b c +=222(3)32(5)k k +=k 33824a k ==⨯=55840c k ==⨯=
类型二、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证明
2、阅读下面的材料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种多样,下面是教材中介绍的一种拼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先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然后按图1的方法将它们摆成正方形.
由图1可以得到(a+b)2=4×,
整理,得a2+2ab+b2=2ab+c2.
所以a2+b2=c2.
如果把图1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摆成图2所示的正方形,请你参照上述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由图2可以得到,
整理,得,
所以.
【答案与解析】
证明:∵S大正方形=c2,S大正方形=4S∵+S小正方形=4×ab+(b﹣a)2,
∵c2=4×ab+(b﹣a)2,
整理,得
2ab+b2﹣2ab+a2=c2,
∵c2=a2+b2.
故答案是:;2ab+b2﹣2ab+a2=c2;a2+b2=c2.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利用图形面积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进行组合图形.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A.AC2B.BD2C.BC2D.DE2
【答案】连接AD构造直角三角形,得
,选A.
类型三、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线段长
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 处,折
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解:设AB=,则AF=,
∵△ABE折叠后的图形为△AFE,
∴△ABE≌△AFE.BE=EF,
EC=BC-BE=8-3=5,
在Rt△EFC中,
由勾股定理解得FC=4,
在Rt△ABC中,,解得.
【总结升华】折叠问题包括“全等形”、“勾股定理”两大问题,最后通过勾股定理求解.
类型四、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
4、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A.6 B.5 C.11 D.16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察了全等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由b是正方形,可求△ABC≌△CDE.由勾股定理可求b的面积=a的面积+c的面积.
【答案】D
【解析】
解:∵∠ACB+∠ECD=90°,∠DEC+∠ECD=90°,∴∠ACB=∠DEC,
在△ABC和△CDE中,∵
x x
()2
22
84
x x
+=+6
x=
∴△ABC ≌△CDE
∴BC=DE


∴b 的面积为5+11=16,故选D .
【总结升华】此题巧妙的运用了勾股定理解决了面积问题,考查了对勾股定理几何意义的理解能力,根据三角形全等找出相等的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S 1=4,S 2=9,S 3=8,S 4=10,则S=( )
A.25
B.31
C.32
D.40
【答案】解:如图,由题意得:
AB 2=S 1+S 2=13,
AC 2=S 3+S 4=18,
∵BC 2=AB 2+AC 2=31,
∵S=BC 2=31,
故选B .
ABC CDE ACB DEC AC CE ∠=∠⎧⎪∠=∠⎨⎪=⎩
222
AB BC AC +=222AB DE AC +
=
类型五、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竖放就比门高出1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已知门宽4尺,求竹竿高与门高.
【思路点拨】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知,竹竿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可与门的宽和高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门高.
【答案与解析】
解:设门高为x 尺,则竹竿长为(x +1)尺,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x 2+42=(x +1)2,即x 2+16=x 2+2x +1,
解得:x=7.5,
竹竿高=7.5+1=8.5(尺)
答:门高7.5尺,竹竿高8.5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将数学思想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一旗杆在离地面5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底部12处,则旗杆折断前有多高?
【答案】
解:因为旗杆是垂直于地面的,所以∠C =90°,BC =5,AC =12,
∴ .
∴ ().
∴ BC +AB =5+13=18().
∴ 旗杆折断前的高度为18.
【典型例题】(提高)
类型一、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证明
1、在△ABC 中,AB=AC ,D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求证: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问题,关键是找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转化,若没有直角三角形,常常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题.
m m m m 22222512169AB BC AC =+=+=13AB =m m m
类型二、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线段长
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中点,过D点作DE丄DF,交AB于E,交BC于F,若AE=4,FC=3,求EF长.
【答案与解析】
解:连接BD,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D为AC边上中点,
∴BD⊥AC(三线合一),BD=CD=AD,∠ABD=45°,
∴∠C=45°,
∴∠ABD=∠C,
又∵DE丄DF,
∴∠FDC+∠BDF=∠EDB+∠BDF,
∴∠FDC=∠EDB,
在△EDB与△FDC中,
∵,
∴△EDB≌△FDC(ASA),
∴BE=FC=3,
∴AB=7,则BC=7,
∴BF=4,
在Rt△EBF中,
EF2=BE2+BF2=32+42,
∴EF=5.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由已知先证三角形全等,求得BE和BF,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C=30°,PA ∵OA 于A ,PB ∵OB 于B ,PA=2,PB=11,求OP 的长.
【答案】
解:∵PA ∵OA ,∵C=30°,
∵PC=2PA=4,
∵BC=BP+PC=11+4=15,
∵PB ∵OB ,∵C=30°,
设OB=x ,则OC=2x ,
在Rt △BOC 中,由勾股定理得:
x +15=(2x ),
解得,
x=5,
即OB=5,
∵OP===14. 类型三、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
3、问题背景:
在∵ABC 中,AB ,BC ,AC 三边的长分别为,3,,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小军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了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即∵ABC 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要求出∵ABC 的高,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1)请你直接写出∵ABC 的面积 ;
思维拓展:
(2)如果∵MNP 三边的长分别为,2,,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出相应的格点∵MNP ,并直接写出∵MNP 的面积.
【思路点拨】(1)根据图形得出S △ABC =S 矩形MONC ﹣S △CMA ﹣S △AOB ﹣S △BNC ,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2)先画出符合的三角形,再根据图形和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222
33
【答案与解析】
解:(1)∵ABC的面积是4.5,理由是:
S∵ABC=S矩形MONC﹣S∵CMA﹣S∵AOB﹣S∵BNC
=4×3﹣×4×1﹣×2×1﹣×3×3
=4.5,
故答案为:4.5;
(2)如图2的∵MNP,
S∵MNP=S矩形MOAB﹣S∵MON﹣S∵PAN﹣S∵MBP
=5×3﹣×5×1﹣×2×4﹣×3×1
=7,
即△MNP的面积是7.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画出格点三角形,难度不是很大.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7B.36C.77D.94
【答案】C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 ′,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思路点拨】(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AB 的长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BC ′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
解:(1)由题意得:AC=25米,BC=7米,
AB==24(米),
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
(2)由题意得:BA ′=20米,
BC ′==15(米),
则:CC ′=15﹣7=8(米),
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利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①,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底面半径等于3,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取3)
【答案】
解:如图②所示,由题意可得:
, 在Rt △AA ′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则AB =15.
cm
cm 12AA '=12392
A B π'=⨯⨯=22222129225AB AA A B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