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山东春考语文专项突破第四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课件88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负 (1)倚仗,凭借 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承担 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3)背弃 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4)辜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背 肉袒负荆(《廉颇蔺相如列传》) (6)败 胜负之数(《六国论》)
8
考点精析
9
考点精析
4.倍 (1)通“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越发,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察 (1)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辞 (1)推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告别,辞别 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并序)》) (3)讲究,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4)应酬的言辞 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5)婉言道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考点精析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小,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 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 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大,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 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妻子”,古代表示妻子儿女之意, 现在则只有“男子的配偶”的意义了。 3.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 现在指鼻涕;“颜色”,古代指脸色,今义转移为颜色。
6
考点精析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如: (1)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偏义复词,很多。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 (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三、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 里又是另一个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语境辨别词义。如“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则应解释为“风尚”。
5
考点精析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 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 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 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可怜”,古代有 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 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 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足”现已换用“脚”。 二、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 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 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第 第四 二部 节分 文古 言代 文诗 阅文 读阅
读
山 东 语 文 专 项 突 破
1
考点导航
一 文言实词
纵观近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关于文言文的考查,范围涉 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特殊句式,句子翻译,文 意理解;考查形式均设置4个客观题(选择题),共12分。题目难度 系数较低,只要认真复习总结,此模块容易得分。
考纲上对文言实词一块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本考点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中的多义词在句中的解释。 考查面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和理解有一定难度或干扰性的词语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在后面单独列考点分析)。常见的错误选项的设计方法有:望文生 义、意思接近但表述不当、词性错误等。
4
பைடு நூலகம்点精析
4.词义的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 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句中的“约束”,古义是盟约之意,现在表示限制。“吾羞, 不忍为之下”中的“羞”,古义表示羞愧、感到耻辱,现在表示 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的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 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 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廉颇)宣言曰:‘我见相 如,必辱之。’”中的“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 告,声明。
2.引 (1)拉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2)牵,拉 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调转车头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4)延请 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5)伸长(形容一种自杀的姿势状态) 犹能引决(《报任安书(节选)》) 3.爱 (1)疼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通“ ”,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 女》) (3)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
考点精析
文言实词是表示实际意义并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文 言文的主体,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实 词具有数量多、变化大的特点,并且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复习的 重点是确定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的 差异。具体来说,应着重复习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 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 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 “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古今异义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7
考点精析
一般地说,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从 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中的“道”是“道路”的意思,而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道”就是“道路”活用为“取 道”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下面将教材中出现的 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列举出来,并附上例句,供复习时参考。
8
考点精析
9
考点精析
4.倍 (1)通“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越发,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察 (1)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辞 (1)推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告别,辞别 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并序)》) (3)讲究,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4)应酬的言辞 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5)婉言道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考点精析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小,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 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 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大,而 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 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妻子”,古代表示妻子儿女之意, 现在则只有“男子的配偶”的意义了。 3.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 现在指鼻涕;“颜色”,古代指脸色,今义转移为颜色。
6
考点精析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如: (1)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偏义复词,很多。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 (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三、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 里又是另一个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语境辨别词义。如“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中的“道”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则应解释为“风尚”。
5
考点精析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 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 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 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可怜”,古代有 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 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 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足”现已换用“脚”。 二、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 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 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第 第四 二部 节分 文古 言代 文诗 阅文 读阅
读
山 东 语 文 专 项 突 破
1
考点导航
一 文言实词
纵观近3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关于文言文的考查,范围涉 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特殊句式,句子翻译,文 意理解;考查形式均设置4个客观题(选择题),共12分。题目难度 系数较低,只要认真复习总结,此模块容易得分。
考纲上对文言实词一块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本考点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中的多义词在句中的解释。 考查面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和理解有一定难度或干扰性的词语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在后面单独列考点分析)。常见的错误选项的设计方法有:望文生 义、意思接近但表述不当、词性错误等。
4
பைடு நூலகம்点精析
4.词义的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 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句中的“约束”,古义是盟约之意,现在表示限制。“吾羞, 不忍为之下”中的“羞”,古义表示羞愧、感到耻辱,现在表示 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的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 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 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廉颇)宣言曰:‘我见相 如,必辱之。’”中的“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 告,声明。
2.引 (1)拉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2)牵,拉 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调转车头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4)延请 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5)伸长(形容一种自杀的姿势状态) 犹能引决(《报任安书(节选)》) 3.爱 (1)疼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通“ ”,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 女》) (3)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
考点精析
文言实词是表示实际意义并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文 言文的主体,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实 词具有数量多、变化大的特点,并且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复习的 重点是确定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的 差异。具体来说,应着重复习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 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 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 “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古今异义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7
考点精析
一般地说,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从 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中的“道”是“道路”的意思,而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道”就是“道路”活用为“取 道”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下面将教材中出现的 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列举出来,并附上例句,供复习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