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采用口咽管吸痰的方法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采用口咽管吸痰的方法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04T13:49:56.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康翠
[导读] 因痰液阻塞造成的通气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症状,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康翠(四川省安岳县中医院 64235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282-02
【摘要】为了解决经鼻吸痰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经口咽管辅助吸痰的方法,经口咽管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吸痰法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通过对21例患者采用经口咽管吸痰的护理,体会到此方法是清除痰液潴留、改善通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肺疾病吸痰护理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无法通过自主有效的咳嗽、清理呼吸道中分泌物或阻塞物,使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经鼻吸痰法。但一些患者存在着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使经鼻吸痰缺乏有效性。经改良使用口咽管吸痰后,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不利因素,保证了吸痰效果,现将操作方法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住院患者中有21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存在着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痰液潴留的问题。21例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5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吸衰竭者16例,严重肺部感染者5例。护理查体:21例患者均咳痰无力,痰液呈III°粘痰,肺部听诊痰呜音明显,血气分析: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74.14±11.46mmHg。
2、方法与结果
对21例患者在采用经鼻吸痰效果不佳,仍有明显痰液潴留时,采用经口咽管吸痰。经口咽管吸痰的操作步骤:①选择型号适宜的口咽管,我们使用的是中国台湾生产的口咽气道,型号PN-0519.长度为从下颌角或耳垂至门齿的长度。②采用正确的送管方法:将口咽管象压舌板一样平行送入口腔,压住舌面向后送入。当前端置于舌根之后再将口咽管旋转90度卡住固定。③通过口咽管的管腔进行吸痰操作。经采用口咽管辅助吸痰,由于痰液引流充分有效,21例患者均未因痰堵而发生窒息。亦无1例因痰液引流不畅造成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而行气管插管治疗。
3、讨论
3.1吸痰是清除潴留痰液,维护气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不能依靠有效的自主咳嗽、咳痰维持气道的通畅。只有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潴留问题。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多脏器损害的主要诱因,在治疗上单靠使用抗生素是不够的。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痰液潴留,患者可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造成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引起全身多采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年龄越大,影响的脏器就越多,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1]因此吸痰措施的应用,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影响经鼻吸痰的因素
经鼻吸痰具有简便易行,且克服了经口吸痰时患者咬合吸痰管的优点,因此,是临床吸痰时常选择的方法。但在本组21例患者,有12例存在着以下影响经鼻吸痰的因素:(1)患者鼻腔正常结构及组织的改变,本组患者中有鼻息肉者2例,严重鼻中隔偏曲者1例。(2)3例肺性脑病患者,因二氧化碳麻痹出现意识障碍,导致舌后坠阻塞气道,使吸痰管在下送过程中受阻。(3)6例患者因留置胃管,只能固定一侧鼻腔吸痰,故反复吸痰刺激造成鼻粘膜损伤引起出血。另外9例患者虽采用了经鼻吸痰的措施,但此措施缺乏有效性,引流的痰量少,刺激咳嗽反射的作用弱,因痰液引流不畅,造成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
3.3口咽管吸痰的适应症及有效性
口咽管是开放气道常用的装置,它由供气体通过的中空管道,口腔“翼”牙垫部分和弧形部分组成。外型符合硬颚的轮廓。借助口咽管建立人工气道吸痰的优点是:(1)吸痰途径由鼻腔改为口腔,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2)吸痰管经口腔插入的深度较经鼻腔吸痰深5-6cm,刺激咳嗽反应的作用强,患者借助刺激性咳嗽反射容易将气道深部的痰,咳至上呼吸道而利于吸出。(3)由于吸痰是通过口咽管腔进行的,避免了经口吸痰时对口腔粘膜的损伤,而引起的患者不适。借助口咽管吸痰是在开放气道下进行的,保证了吸痰措施及时有效。对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痰液粘稠引流不畅造成的危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患者来说,此项措施尤为重要。21例患者在采用口咽管进行有效吸痰后,痰液堵塞造成的通气功能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主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听诊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控制了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4、经口咽管吸痰的护理
4.1口咽管的使用原则
掌握口咽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吸痰效果影响较大。口咽管必须延伸到舌根部才能开放气道,因此选择适宜的型号至关重要。选择原则是宁大勿小,选择一个较长的口咽管比短的安全,因为如果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正确的位置应使口咽管远端位于会厌上方。
4.2放置口咽管的技巧
操作前将床头放平,使患者头后仰。①对意识清醒者,操作前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吸谈的目的及配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取得合作。如果患者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将口咽管插入或撤出,以免造成患者牙齿松动,一定要耐心说服患者,以取得合作。操作中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送入口咽管时嘱患者张口,并借助压舌板助其口腔张大。按正确步骤放入口咽管。吸痰时注意鼓励意识清醒患者做咳嗽动作,有利于深部痰液引流。②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将压舌板从患者臼齿处放入助其张口,然后动作轻柔准确地放入口咽管。如果置管失败,应将口咽管先弹回使之达到舌根,立即重新移动位置,使口咽管远端放置到舌根后部。
4.3 口咽管的消毒
口咽管是在患者每次吸痰时临时应用。吸痰操作完毕将口咽管取出,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30min,然后用清水将口咽管上的消毒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