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文志(第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事业的基本目的是解决自然界水的量与质的时空分布与人类生产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因此,定量研究自然界水量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水水利事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水文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水文特征值(以下统称水文特征)是定量表达水文要素的指标。
如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蓄水量,以天然水作为载体的各种物质量以及各种水体的物理特性等。
它可以是一定地点或区域、一定时段的总量、平均值,或某一时刻的瞬时值。
统计计算水文特主要以“水文年鉴”资料为基础,并辅以水利规划设计部门和气象部门的有关资料。
为了水利建设的需要常系统地把水文特征按一定的编排程序编汇成册,供水利水电、环保、城市建设等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和研究工作之用。
水文特征的内容一般包括:①主要水体(河流、湖泊等)的特征资料,如水体面积、几何特征,流域或水系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深、径流系数、降水与径流总量、径流模数以及测站的地理位置与资料年限等;②多年的和逐年的水文特征资料,如各测站的年、月的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泥沙、水化学成分与污染物含量、水温、冰情等各种特征统计值;
③其他有关综合性的资料,如主要河流入海水量和出入国境水量的统计值,全国或流域、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成果等。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于1956年第一次组织汇编《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征统统计》,并于1975年和1982年(含台湾省水文特征资料)进行两次修订。
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各流域、省、市、自治区和部分地区与县,相继汇编了各流域和各地区的水文特征统计并经数次修订补充,以手册形式刊出,总数达百余册,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些水文实验站为了专门目的,也出版过特征资料,提供生产和科研部门应用。
鉴于水文年鉴一般要隔一二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刊印出来,为弥补这一不足,自1980年起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专门选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测站资料,于每年年初发布上一年的《全国主要河流水文公报》。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水利电力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于1983年开始筹建水文数据库,其中包括了各种水文特征统计资料。
从1955年开始,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在各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配合下,编制了《中国年雨量和年径流图表》、《中国暴雨参数图表》,取得了编制水文图集的经验。
1963年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编了《中国水文图集》,共有各种水文要素图70幅,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永、泥沙、水质、冰情等水文要素在地区上的变化规律,并简要阐述了重要江河控制站的水文特征,初步评估了中国地表水资源的数量及其特点。
70年代以后,水文图集的编制,向专用化方向发展。
根据水库防洪计算需要中国水利部门编制了可能最大暴雨和各种不同短历时的暴雨等值线图、暴雨洪水查算图表等。
本篇介绍降水、蒸发、径流、洪水与干旱、河流泥沙及水质、水资源等几个重要的水文特征状况,以概括地反映中国水文情势的特点。
水位、水温、冰情等项目则丛略。
至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水体特征,已在第一篇中有所描述,本篇不再做系统介绍。
第一章
降水
第一节年降水
一、大陆上空年水汽含量分布及水汽输送量
(一)大陆上空多年平均水汽含量分布
用可降水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可降水量指地面至大气层顶的气柱中所含的全部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时的相应水深,以毫米表示。
根据全国100个探空站15年探空资料分析,中国大陆上空大气中所含的水汽量多年平均为1445亿立方米,约为全球大气中含量129000亿立方米的1/89,折合成全国大陆面积上平均水深为15.1毫米。
中国大陆上空多年平均可降水量的分布(图2-1),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分布(图2—2)颇为相似,其高低值区基本对应,由南部沿海地区大于40毫米,向西北逐渐减少到5毫米以下。
10毫米可降水量等值线与4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几乎吻合。
长江、珠江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面积只占中国大陆面积的26.8%,而可降水量却占全国的50%,其平均深度为西北地区的3~4倍。
可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和季节分配与降水量的相应分配也十分相近,夏季为冬季的4~5倍,反映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
(二)大陆上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量
根据沿中国大陆边界的53个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将中国大陆概化为经向和纬向的直角多边形,弁析计算得出中国大陆边界上空平均年输入水汽总量为18.2万亿立方米,水汽输出总量为15.8万亿立方米,水汽净输入量为2.38万亿立方米,占输入量的13%。
水汽主要从南边界输入,由东边界输出。
其中南边界输入量占总输入量的42%,东边界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68%。
然而,东边界虽是水汽输出为主,但输入量也较大,占总输入量的23.5%,并大于北部和西部边界,这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起着重要作用。
现将大陆上空东、南、西、北边界和大陆上空经向、纬向多年平均年水汽输送量,列如表2-1和表2-2。
由表2-2可以看出,水汽主要是经向输入,由纬向输出。
经向的输入量占总输入量的59. 3%,纬向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69.6%。
表明经向环流是我国水汽输入的主要机制,纬向环流是我国水汽输出的主要机制。
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地区分布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是评价水资源和反映气候特性的重要水文特征,也是年降水量的重要统计参数。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东南多雨,而西北干旱(图2-2)。
从图2-2可以看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与水汽来源、海陆分布、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如西北内陆受山脉、高原阻挡,季风难以深入,因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仅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区,受西来水汽影响降水量较多。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从图2-2还可以看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蜿蜒贯穿全国,始于东北中俄边界,经大兴安岭南端、赤峰、呼和浩特、郑州,绕祁连山东段后折向西南,过那曲、日喀则,止于中尼边境。
此线以东为较湿润地区,东北长白山区可达800~1000毫米,秦岭和淮河一带均为800~900毫米,长江中下游以南在1000毫米以上,东南沿海一些山丘区、台湾省、海南省东南部山区和西南部分地区可超过2000亳米。
中印边境东段一些地区可达5000毫米以上,台湾省东北部火烧寮达6569毫米,是中国的最高记录。
此线西部,除阿尔泰山、天山等山地有600~800毫米外,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和青海西部柴达木盆地不足25毫米,吐鲁番盆地托克逊站实
测21年平均年降水量仅为7.1毫米,1 968年全年降水量仅0.5毫米是中国的最小记录。
从全国而言,在主要山区形成16个相对高值区,而在盆地、平原和高原上形成13个相对低值区。
自北向南,高值区有东北的张广才岭、长白山山区、新疆阿尔泰山区、天山山区、青海和甘肃祁连山区、陕西秦岭、安徽大别山区、湘赣山区、大巴一巫山区、浙闽山区、台湾山区、四川西部山区、粤桂山区、海南五指山区、滇西南峻区、藏南山区。
低值区有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山西大同盆地、华北平原、河南南阳盆地、四川盆地、滇中高原等。
1982年,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主持的中国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提出按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少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地带,即大于1600毫米的地区为十分湿润带;160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湿润带;800~4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半湿润带;400~2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半干旱带;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为干旱带。
由图2-2中可以看出,带状方向都是东北、西南向,数值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三、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
(一)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研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是水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反映年际变化大小的指标一般有年降水量系列中的最大最小值之比值和年降水量系列的变差系数Cv值两种。
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选出63个系列较长的代表站,统计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西北地区(除新疆西北山地外)比值可超过8,华北地区一般为4~6,东北地区一般为3~4,南方地区一般为2~3,西南地区一般小于2。
统计年降水量系列的变差系数C。
值: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多雨地区一般在o.20~0. 25之间,在中南部有一些封闭的0. 15值的等值线;淮河以北地区一般在0.3~0.4之间,平原地区可达0.5以上;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地区一带一般在0. 25以下;西北部内陆地区,除阿尔泰、塔城和伊犁河谷较小外,其余地区均较大,干旱沙漠地区可达0.7以上。
(二)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研究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是水资源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反映季节变化的程度,可用各月、最大一月、冬季(12~2月)和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主持编写的中国水资源评价报告中,提出了全国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数及出现月份图(图2-3)。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数:淮河和秦岭以南、大娄山以东、南岭及其以北大片地区、新疆西北部、西藏东南角、云南西部怒江一带和台湾北部等地区小于60%,局部地区小于50%,为中国降水年内分配较均匀地区;海河平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盒地和西藏大部分地区大于80%,为我国降水年内分配最不均匀地区;其他广大地区介于60%~80%之间。
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月份:淮河及长江上游干流以北、云贵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除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北部外,都是在6~9月;江西大部、湖南东部、福建西部和南岭一带为3~6月;西藏的西南边境一带、黄河中游渭河和泾河一带以及海南东部为7~10月;其他地区为4~7月或5~8月。
第二节暴雨
水利部门在50年代中期开始系统分析暴雨资料,用2106站资料编制了中国暴雨图集。
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又利用8254站资料分析了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3日等五种历时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利用38万站年资料分析了上述五种历时的最大点雨量分布图。
此外,还制作了930次暴雨的时—面—深关系。
一、暴雨多年均值的地区:
中国暴雨的分布可用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均值等值线作代表,50毫米线从藏东南
的中国不丹边界开始,沿青藏高原东南经秦岭西段、黄土高原中央、内蒙古阴山,一直延伸
到东北的大兴安岭。
该线东南方向为多暴雨区,均值在200毫米以上的暴雨高值区有台湾和
华南沿海,其他较大暴雨区还有浙江沿海、四川盆地西侧和鸭绿江口等地区;该线以西暴雨
出现机会很少,新南、藏北、蒙青西部广大地区的均值都不足20毫米。
该线的年暴雨(指
日雨量50毫米以上)日数大致为1日,华南可达8~10日以上,江南部分地区可达5日,
淮河、山东、鸭绿江口为3日,宁夏以西广大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除个别山峰外,都在
0.1日以下。
二、暴雨极值分布
中国暴雨极值较大,其短历时部分已接近世界最高记录。
最大雨量在东西部地区之间
差异较大,但在东部地区的南北方之间差异甚小。
以实测和调查最大3日点雨量为例,台湾
新寮为2749毫米,广东、海南、福建、湖北、河南、河北的实测记录以及内蒙古、辽宁的
调查值都超过了1000毫米,西部的青海、新疆调查值也超过了200毫米。
由我国实测和调查各历时、各面积的最大雨量(表2-3)可知,短历时暴雨极值,因受
地形影响较小,故地区分布较为均匀,但北方一般大于南方;长历时暴雨极值却出现在东部
地区,南北方都较大,主要有台湾的热带气旋暴雨,江淮和海河流域的低涡切变线暴雨,大
多暴雨中心与地形分布有关。
三、主要特大暴雨
东北地区 1958年8月3~5日鸭绿江大暴雨,降水量174亿立方米。
海河流域 1963年8月2~8日河北大暴雨,降雨量600亿立方米,中心(獐弘)雨深
2050毫米。
淮河流域 1975年8月4日~8日河南热带气旋大暴雨,降水量201亿立方米,中心(林
庄)雨深1631毫米。
长江中游西部1935年7月1~10日湘鄂西大暴雨,降水量652亿立方米。
长江中下游1954年6月22~28日特大面积暴雨,降水量1269亿立方米。
东南沿海1963年9月10~11日台湾北部热带气旋大暴雨,降水量191亿立方米,该热
带气旋于12日在福建登陆,又造成浙江的特大暴雨。
长江上游 1981年7月9~14日四川大暴雨,降水量414亿立方米。
干旱地区 1977年8月1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大暴雨,降水量仅45亿立方米,但暴雨
中心10小时雨量高达1400毫米。
四、暴雨的年际变化
我国暴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的变差系数24v h C 、,南方地区在0.5
左右,北方地区可达0.6以上,西北干旱地区在0.8甚至1.0以上。
暴雨的变差系数C 。
随历时的变化趋势有地区差异。
在湿润地区,长历时暴雨的Cv 大
于短历时暴雨的Cv ,而干旱地区短历时暴雨的CV 值则较大。
特短历时暴雨的变差系数Cv
值的地区差异比长历时暴雨的大,从华南沿海的0.3以下变化到沙漠地区的1.0以上。
五、暴雨的季节变化
暴雨量的季节分布与月降水量正常值的分布基本柏似,但有所差异。
特大暴雨和一般
暴雨的季节变化也有差异。
逐月最大1日暴雨均值的分布,江南、华南、新疆西北地区以6月暴雨最大;从东北
到华北东部、淮河到云南以及新疆东南地区以7月暴雨为最大;东北东部、黄河流域、青藏
高原广大地区和台湾以8月暴雨为最大;东南沿海及海南以9月暴雨为最大。
中国全年各月均有部分测站发生1日降雨200毫米以上的记录,其中4~11月超过500
毫米,7~10月超过1000毫米。
冬季大暴雨仅限于云南、江苏一线以南地区,夏季大暴雨则可出现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海河、辽河是暴雨发生季节最集中的地区,绝大多数发生于7~8月。
东北北部、淮河的集中程度其次,珠江、江南和新疆西北部最为均化。
第二章
蒸发
第一节水面蒸发
早先观测水面蒸发量的仪器有直径为20厘米的蒸发皿和直径为80厘米的套盆式蒸发器。
60年代后逐步采用E601型蒸发器。
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接近大水体的蒸发量(两者之间的折算系数多为0.90~0.99)。
通常把20厘米蒸发皿和80厘米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统一折算成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据此近似地代表大水体的蒸发量,探求其时空分布规律。
一、水面蒸发量的地区分布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地区变化很大,一般冷湿地区水面蒸发量相对较小,热干地区水面蒸发量大。
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分布的趋势是北部和南部较大,中部和东北部较小;西部大,东部小;平原大,山地小。
大部分地区E601年水面蒸发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最低值只有400毫米左右,最高达2600毫米,相差悬殊。
中国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有两个低于800毫米的低值区:①东北山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深山地区等,年蒸发量在600毫米以下;②中国中部,包括湖南、湖北西部,云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及陕西南部山地等均小于800毫米。
而年水面蒸发量大于1200毫米的主要高值区有五个:①西北高原和盆地,从内蒙古离原西部起经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以北至新疆、青海诸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中部,以及新疆东部年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②藏北高原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⑧西辽河上游和华北平原;④两广南部,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沿海;⑤云南南部地区,其中楚雄州元谋站,实测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高达2318毫米。
年水面蒸发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的地带分布很广,主要包括东北大平原的大部分,海滦河流域的山区和华北平原的南部,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浙闽台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二、水面蒸发量的年内分配及多年变化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年内分配,主要受年内风、温度、湿度等的季节变化影响。
一般是低纬度地区水面蒸发量的年内分配比较均匀,高纬度地区的年内分配很集中。
在北方连续最大3各月的水面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40%~50%,常出现在4~6月或5~7月。
在东北或华北月最大蒸发量出现在5月,西北地区则7月最大。
连续最小3个月蒸发量常出现在12月至翌年12月,3个月蒸发量只占年蒸发量的4%~10%。
在南方连续最大3个月的水面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30%左右,常出现于7~9月,最小3个月蒸发量占年水面蒸发量的17%左右,出现于1~3月。
由于影响水面蒸发的气象要素年际变化不大,因此也决定了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小,分析不同类型地区部分长系列测站的年蒸发量变差系数Cv值,一般都在0.08~0. 15之间,且北方大于南方。
第二节陆面蒸发
陆面蒸发(亦称流域总蒸发)为流域内不同下垫面,包括水面、冰雪、土壤的蒸发和植物散发的综合和总称。
中国陆地上的年降水量有近60%通过陆面蒸发返回大气中。
根据中等流域面积(300~5000平方公里)的水量平衡分析,中国的国土面积上多年平均有56%的降水量耗于陆面蒸发,相当于364毫米,其地区分布十分悬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
在中国东部,从海南到黑龙江,有随纬度增高陆面蒸发量减小的趋势。
在东南沿海和南方湿润地区,有随高程增加陆面蒸发量减少的趋势;而北方及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陆面蒸发的高值带往往相降水的高值带以及植被分布十分相应。
中国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为陆面蒸发量的高值带,其中海南东部以及中印边界东段,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在600~700毫米,华北平原南部也在600~700毫米。
海滦河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大部地区在400~600毫米,东北除大兴安岭以西外,一般在400毫米以下。
川西高原以西陆面蒸发量逐渐递减,至青藏高原西部仅100150毫米。
内蒙古高原以西以及广大西北地区,一般都低于300毫米,其中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干旱少雨,年陆面蒸发量仅25毫米左右,为我国陆面蒸发量最低地区。
通常,陆面蒸发量的大小,受陆面蒸发能力和供水条件(主要是降水量)的制约。
从我国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陆面蒸发量和水面蒸发量可以看出:秦岭东南降水量充沛,蒸发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陆面蒸发量地区变化小,与水面蒸发量比较接近。
其中山区不仅降水较多,且对径流有利,加之气温相对较低,不利于蒸发,所以径流深相对增加而陆面蒸发量减少,径流剖面线高于陆面蒸发线,形成地区径流系数大于0.50。
与此相反,平原盆地不利于径流的形成,与周围山区比,气温高,蒸发强烈,陆面蒸发的分布与东南地区正好相反,盆地河谷的蒸发量小,陆面蒸发量随高程的增加有所增加,年蒸发量接近年降水量。
第三章
径流
径流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的根本因素。
一个地区的径流量往往是该地区水资源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按径流的补给形式可分为:①降水径流;②冰雪融水径流;③如在冰雪融水期遇到降雨,则为雨雪混合径流。
按径流的形成及径流空间位置又可分为:①地面径流(生成于地面并沿地面流动的水流);②壤中流(沿着土壤相对不透水层界面流动的水流);③地下径流(从水头高处向水头低处流动的地下水流)第一节径流量的地区分布
中国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深的分布和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相似,也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近海多于内陆,山地大于平原,特别是山地的迎风坡,年径流深远远大于邻近的平原或盆地。
全国年降水量的44%转化为河川径流量,受气候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径流深的分布既有一定的地带性变化和垂直变化,也有局部地区的特殊变化。
按照800、200、5 0、1 0毫米径流深等值线的分布可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带:丰水带、多水带、变渡带、少水带、干涸带。
(1)丰水带。
年径流深在800毫米以上,相当于年降水的十分湿润带。
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的大部分与湖南、江西、广西南部及部分山地,以及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南都。
其中台湾东北部山地可达4 0000米以上,西藏东南隅山地竟达5 000毫米,为我国年径流深最高地区。
年径流系数一般在0.5以上,部分山地可达0.80。
(2)多水带。
年径流深在800~200毫米之间,相当于年降水的湿润带。
包括东北东部山地,淮河~秦岭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云南、广西大部、西藏东部,年径流系数一般在0.5~0.2左右。
(3)过渡带。
年径流深在200~50毫米之间,相当于年降水的半干旱半湿润带。
包括松嫩平原一部分,三江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山西、陕西大部、青藏高原中部以及祁连山区、新疆西部山区。
年径流系数一般为0.1左右,山区可达0.2~0.3。
(4)少水带。
年径流深在50~10毫米之间,相当于年降水的半干旱带。
包括松辽平原中部,辽河上游、内蒙古高原南缘、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的部分低山丘陵区。
年径流系数一般为0.10,有的地区小于0.05。
(5)干涸带。
年径流深小于1 0毫米,不少地区基本不产流,相当于降水的干旱带。
包括内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第二节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中国河川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通常用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及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来表示其相对变化程度。
年径流量Cv主要受年径流的补给来源的影响,一般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年径流量Cv值较大,有越干旱变差系数越大的趋势,尤其是雨水变化大的地区年径流量Cv值更大,相应的标准差也越大。
根据中等流域面积资料分析,中国年径流量Cv值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有与年径流深呈相反变化的趋势,Cv值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即湿润多水带Cv值小,干旱少水带大;山区小,平原河谷大。
全国中等流域面积年径流量Cv值的分布大体是:江淮丘陵和秦岭一线以南,Cv值在0.5以下;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0.60~0. 80之间;华北平原达到1.0左右,是中国年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东北地区山地和内陆河流域山地年径流变差系数一般在0.5以下,而平原、盆地则在0.80以上。
年径流极值的比较可反映年径流多年变化的幅度。
从部分水文测站统计资料看,中国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在地区上差异很大,长江以南各河两者之比一般在5以下,北方可达10以上,一般年径流变差系数C。
值大的河流,极值的比值也大,反之,极值比值就小,两者变化大体相应。
全国最大的年径流极值比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如潮白河苏庄站,两者之比达19.3。
冰川融水补给较大的河流,年径流极值比最小,如伊犁河雅马渡站,极值比为1.9。
对大江大河,年径流的极值比有随面积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中国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不仅有丰枯交替的特点,而且还存在着连续丰水年和枯水年。
如松花江(哈尔滨站)1900~1907年和1917~1922年,分别出现连续8年和6年的枯水段。
黄河(陕县站)1922~1932年出现连续11年的枯水段。
海河近70多年来,连旱连丰更是频繁,既有连续二三年甚至五年的干旱,也有连续二三年的洪涝。
纵观各江河丰枯变化,既有大范围同时遭遇的机会(如1928年北方各河),也有局部地区的旱涝,这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第三节径流量的年内变化
中国河川径流的补给来源,既有雨水和地下水,又有冰雪融水(包括冰川和永久积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和消冰水),对径流的年内分配影响很大,各种补给来源在不同地区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中国的河流大多处在季风气候区,总的说来,径流的年内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和春秋过渡的规律。
由于中国干湿季节的交替非常明显,因而同一河流不同时期的补给来源也有明显的变化。
中国雨期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随着纬度的增高雨期有越集中之势,因此河流雨水补给时期从南向北逐渐缩短。
与此相反,靠地下水补给径流的时期则从南向北逐渐增长。
东北和华北部分大河流在雨季到来之前,春季尚有一短暂的季节融冰水补给,形成春汛径流。
西北和西南高山地区的河流补给最复杂,这里积雪和冰川在暖季融化,而雨水也集中在暖季降落,因此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或者交替发生,或者同时到来。
根据中等流域面积的测站统计(流域面积为300~5000平方公里),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大部分地区,连续最大四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出现时间较早,一般为4~7月份,长江以北径流集中程度明显增高,华北平原及辽河沿海平原径流集中程度最高,连续最大四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0%以上,其中7、8两个月的径流量可占全年的60%~70%,最大一个月可占全年径流量的40~6~50%。
西南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