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作品文化价值--以央视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作品文化价值--以央视系列专题节目
《边疆行》为例
单伟
【摘要】系列专题节目《边缰万里行》是 CCTV-4《远方的家》栏目打造的一个
优秀、大型系列、纪实类电视节目。
作品用线性旅行、多视角跟拍的纪录手法,跨越广西(起点)、辽宁(终点)等9个中国大陆边疆省份,在辽宁丹东结束行程。
该系列节目紧扣民众生活、深入边疆地区的文化、美景、民俗、民风在内的人文要素,直观地展现了地域特色,成功挖掘了地方的文化资源,提升了电视作品的文化价值。
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艺术三个侧面来探讨《边缰万里行》对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对观众爱国情怀的激励,对主流媒介文化使命的践行。
【期刊名称】《今传媒(学术版)》
【年(卷),期】2016(024)009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生活饮食;文化价值
【作者】单伟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甘肃兰州 7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采用一集一地、系统策划、长线拍摄编辑的一档大型纪实类电视节目。
片中以出镜记者的边疆旅行为引导、选取多视角跟拍的纪录手法,采用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以广西防城港市为起点,穿越了(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9个我国大陆版土内的边疆省份,在辽宁丹东结束行程。
该系列节目顺时针拍摄记录下沿途见闻,深入130多个县市,贴近民众生活、零距
离触及我国边疆地区的文化资源、地理环境、民俗民风,在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边疆形象之外,还用新的视野、新的表现手法对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进行了实地报道和直观性传播,并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电视节目涉及的内容和表达空间更加多元,收视率的争夺,激励了作品的优质化,口碑好的节目都有自身的特点。
以《边疆行》为例,它策略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深度触碰到了我国大陆的边疆文化——因我国边疆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故《边疆行》节目的主要内容就
是通过对这些边疆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生活饮食的探寻、观察,来客观反映我国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愈加牢固了观众对美丽中国的热爱。
本文主要从《边疆行》节目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艺术的三个切入面来探讨该节目对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对爱国情感的隐匿宣泄,对主流媒介价值、使命的践行。
《边疆行》是一档纪实类专题节目,采用记者出镜加画外解说,以边走边看的导游方式,来引导观众进行观影体验,这种简单的表现方式,从表面上看仿佛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边疆行》在本质上超越了此类单纯以风景、民俗为主线的旅游节目范畴,节目创作者真正担负起电视人应有的社会责任,立足地域文化,将所经之处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物用直观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原本真实的
故事更生动、更典型、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使蕴藏了多种元素和表意的地域文化变得形象、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满足了人们渴望了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探索发现异域风情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1]。
在《边疆行》节目中,观众们随同摄制组的记者一道,领略祖国边疆各民族灿烂绚丽、既迥异神秘又魅力无限的艺术文化。
在广西境内可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天琴”弹奏出的天籁之音,在云南能见到唐代就有记载的德昂族独特服饰,由银子与藤蔑制做而成的花腰箍。
尤其是《边疆行》节目播出的第70集叫《世外灵壤博乐》,摄制组来到了被清代大学士洪亮吉曾经形容过的“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新疆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节目当中水草丰美的赛里木湖边,蒙古族牧民祭敖包的虔诚不仅打动了摄制组,同时感染了观众,仿佛切身也感受到了这个独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活动,尤其是祭敖包活动后牧民们弹奏的“江格尔”弹唱,是代代蒙古族牧民口头流传至今的一部英雄史诗,它与弹奏中所使用的乐器——“拖甫秀尔” 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
族的特有艺术,历史悠久。
镜头里呈现的江格尔弹唱,朗朗上口、旋律优美、慷慨激扬,艺术感召力强,画面中的牧民们有的跟着弹唱节拍惬意地轻声合着、有的眯着眼睛感受着史诗中英雄的豪迈气概,使观众们通过具象的电视画面超越现实地理距离的限制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被画面中的气氛所感染。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尤其是祖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对外界来说相对神秘、偏远。
正因如此,其聚居地的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得以较好的留存,才能为我们在今天的目光饱览和精神遨游奠定难以复制的物质基础。
《边疆行》就通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策划、实施,将这些少数民族的秀丽风光、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节目中挖掘、展现出来[2]。
在《边疆行》节目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壮美的来古冰川,见识到长白山采参人的放
山习俗,还能探秘森林秘境察隅的僜人部落。
坐落于西藏境内的察隅县是一座既普通又特殊的小城,说它普通是当地没有过多的藏族文化,相比其他藏区,这里人口涵盖了藏、汉、纳西、独龙、怒族等十个民族,要说其特殊是因为这里还生活着一个未识定的民族——僜人,由于人数稀少全国只有1400多人,僜人并没有被列入五十六个民族之内,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僜人部落的房屋多是木板房,屋外壁皆用小松木做装饰,但其样式有特别的讲究,房子上部用松木条拼贴成紧密三角形,其形状代表“山”,紧挨其下是一根长长的松木条,其形状代表“河”,房子下部又是呈竖状紧密排列的松树条,其形状代表“悬崖”,由大山、河流、悬崖峭壁构成的装饰图案,就把僜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巧妙地描述了出来,这些象形图案也寓意着僜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看完屋外构思巧妙的装饰,走入僜人居住的屋内,会发现房屋木板都是整块竖起来装的,见不到一块横的木板,这是僜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木制房屋建设标准,而屋内摆设的现代家具,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元素,这让整个房屋显得颇有特色,但具有僜人民族特色则是屋内墙壁上挂满的各种牛头,据僜人介绍这些牛头有牦牛、有犏牛、黄牛三种,为长久保存,牛头上不能刷漆,只能刷动物血,因动物血密封好,先将动物血液放上半年再刷上去,牛头就显得又黑又亮。
在家里悬挂牛头是僜人部落的民族传统,哪家牛头挂的多就说明哪家请客的次数多,牛头的多寡是有很深的意义,牛头,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权力的象征,是一个僜人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的见证,僜人部落以往每年头人选举,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宰杀牦牛的比富活动,以此竞选头人,竞选中砍下牛头最多者胜出,而这些牛头也就成为获胜者一生的荣耀。
这是《边疆行》节目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点,它详细、深入地接触、报道了这些独特的部族文化,让外界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这些特殊的文化存在,理解这些文化,进而为保护这些文化贡献力量。
丰富的饮食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原理,食是处于最
底层的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吃有着别样的情感,别样的诠释和要求,饮食文化最能体现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特征。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在食材、烹饪手法、口味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正如电视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节目中解说词所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先要看看他们吃什么。
”
跟随《边疆行》节目一路走下来,沿途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与风情、风光尽收眼底,而且摄制组搜索并筛选了各地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并将其中最能体现本地地域文化的挑选出来呈现给观众。
在广西可吃到称斤卖的“龙州米粉”,到黑龙江品尝鄂伦春族特色家宴等,其中云南省富宁县人们吃的街坊美味“卷粉”,对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就有极大的诱惑力。
通常来说,外地人会以为在云南本地“米线”最普遍,不过在富宁人们早餐吃的是卷粉(一种米制品),外观和做法类似广式肠粉,是用优质的纯白黏米磨制成浆,在蒸盘中蒸熟而成,但其吃法与肠粉完全不同(肠粉是盘装,由厨师上桌前浇好汤汁),一人一碗,其调料有十几种,根据个人口味放调料;此外,吃富宁“卷粉”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和“油炸米粑”组合,两者被当地人称为“天衣无缝的搭配”,它们原材料一样,口感各具特色,“卷粉”鲜嫩绵软,“油炸米粑”酥脆可口,卷粉的凉和油炸米粑的烫、卷粉的白和油炸米粑的金黄搭配在一起形成极佳的味觉享受,更有视觉上的美感,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在电视节目中表现一个地方的与众不同,只是扁平地念念解说词,就不够鲜活生动,影响观众观看的审美趣味,而《边疆行》节目通过切入最具体的一个点来细致地体现出边疆地区的特别之处,这种直观的现场感有助于观众生成审美印象和文化感观。
传统、历史、地方文化是《边疆行》系列节目的立足点,节目组多视角展现、多元素表达的表现方式,尤其是真实、生动的整体风格,在强化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传递爱祖国边疆继而爱中国的情感化叙事上使节目内容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3]。
【相关文献】
[1] (美)伯纳德.孙红云译.记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 刘建华,(奥)巩昕頔.民族文化传媒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