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摘要】交际教学法自进入中国后,受到学者及教师的青睐。

本文介绍了交际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问题启示
一.引言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交际(法的)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最初人们称它为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或意念功能法(notionalfunctionalapproach)。

1972年萨维农
(s.j.savignon)提出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的思想,1978年蒙比(johnmunby)发表《交际大纲设计》,威多森(h.g.widdowson)发表《作为交际的语言教学》,标志着交际教学法的正式确立。

交际教学法自诞生以来,便受到许多学者和语言教师的青睐,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使根深蒂固的语法—翻译法受到巨大冲击,人们开始用一种新的标准去审视外语教学体系。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1.功能和意念相结合。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从日常学习生活的情景中选择典型材料,学习表达和理解不同功能所需要的语言。

2.语篇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语言教学由句子的机械操练转向语篇在交际情景中的实际运用,要求教学法中的句型操练是在语篇上
下文中为表述意义和交际功能服务的。

3.教学过程交际化。

利用外语组织课堂进行教学,通过交流讨论和角色扮演实现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不仅要求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而且还应注意场合、符合说话人的身份等,得体地使用外语。

4.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交际教学法反对命令、强迫和机械的训练,强调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焦虑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言语交际活动,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

三.交际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交际教学法在短短时间内受到国内学者和教师的追捧,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交际教学法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对语法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过度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提出后,教师着重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交际教学法理论形成初期,一些外语教师没有理解交际能力的真正含义,而是将语法能力与交际能力对立起来,认识不到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误以为阻碍学生交际能力发展的根源是语法能力,即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知识。

因此,语法教学的地位急速下降,在教材编写上,语法不要求有系统性和阶段性,甚至被部分取消。

没有正确规范的语言形式作保障,就难以恰当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把交际能力狭隘地理解为口语表达能力,导致对笔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理解能力的培养。

首先,笔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变弱。

一些教师忽视笔语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忽略口笔语在本质和方式上的差别,教学原则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演变成“重听说,轻读写”。

的确,口语训练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缺少笔语训练,新知识技能不能及时巩固发展。

因此,听说读写单项训练的失衡会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下降。

其次,忽视对理解能力的培养。

交际教学法传入中国之后,学生不再学“聋哑”英语,但学生讲的英语词汇贫乏、句型简单、题材重复单调,学习兴趣锐减。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是语言输入不足,缺乏语言操练。

学生少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交际时不得不借用汉语思维导致大量的中式英语表达出现。

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难有保证,更不用谈语言得体性和多样性了,交际自然难以顺畅与和谐。

(3)过度以学生为中心,忽视或否定教师的作用。

交际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随时调整教的内容、方式、过程等方面。

教师从以前的主导者变成旁观者、课堂管理者、参与者或顾问,有时甚至需要担任所有这些角色(littlewood,1981)。

这意味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意味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的重新定位。


少外语教师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但又把精讲多练中的精讲理解成少讲,甚至不讲,缺乏对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以及对文化背景和交际原则的介绍;把多练简单地理解成增加练习的数量和时间,忽视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结果课堂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的交际活动不提供指导和评价,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也不清楚自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挫伤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积极性。

(4)实验和运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迄今为止,针对交际教学法进行的各种实验和教学实践,都难以达到理想结果。

就以交际法发源地欧共体为例,此法在那里已用了30多年,他们的目的语环境和教学条件是极其优越的,但是1998年为止,/欧洲年轻人会讲两种以上外语者为数不多,在成年人中间,可用一种外语阅读者,也只占45%(人民日报,1998年9月2日6版)。

四.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

交际教学法尽管不同于传统教学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先进教学法。

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但各种教学法应该长期共存,优劣互补,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方法的一致,这样会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广大教育者应该根据我国学情不断研究改进交际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inputhypothesis,
issuesa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8.
[2]littlewood,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an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3]桂诗春.认知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2-9.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