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19 北方的民族汇聚教案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的民族汇聚》
课题《北方的民族汇聚》编制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设计人
教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鲜卑拓拔部的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探究中认识体会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教
学目标能说出鲜卑族拓跋部的迁徙过程;能合作探究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能从多角度说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能以正确的民族观来认识孝文帝改革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到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教学过程个性调整(一)、导课
课件上打出的是中华各族儿女团结进取的画面,是一首当代中华民族融合向上的
赞歌。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
多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大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
的联系,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第22课北方
民族的汇聚则是的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二)、新课讲授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过渡一:
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
聚。
为什么这些边疆的少数民族要入驻中原你、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
下面,请同学阅读书本的第一目,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
布在什么地区?
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匈奴(晋陕甘三省)鲜卑(河北一带、青海甘肃一带)羯(太行山一带)氐(川陕甘)羌(甘肃、陕西一带)
这些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后。
汉族统治者不断向内迁各族征收重税;正派兵役、徭役;甚至把他们掠夺变卖为奴婢,长期这样下去会怎样?
生:各族人民会起来反抗
师:(肯定学生回答)少数民族会起义反抗汉族统治者,在北方建立起一些割据政权,我国历史进入到东晋十六国时期。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过渡二:
师:这种割据局面会一直延续吗?那么是谁重新同意了北方呢?
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鲜卑拓跋部。
补充(结合课件介绍鲜卑族的兴起)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
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定局生活。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北魏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过渡三:
就在这个北方强国中出现了一位特别有作为的首领他就是拓跋宏。
补充(结合课件的图片对北魏孝文帝进行介绍)孝文帝,复姓拓跋,名宏,北魏第六个皇帝。
三岁时被立为太子,自幼聪明,秉性孝谨,深受世人称赞。
四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辅佐,临朝听政。
他深受祖母影响,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在马背上的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贤明的孝文帝深知这个道理。
在490冯太后驾崩后,孝文帝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孝文帝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呢?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目找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及背景。
生: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原因(巩固政权)
师:北魏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
师:在孝文帝之前的一百多年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从平城迁到洛阳这就是进入到中原地带的心脏地区但是迁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北魏鲜卑族已经习惯北方的生活。
(今天我们看来洛阳也是北方可在鲜卑人眼里洛阳就是南方)所以迁都一定会遇到巨大阻力。
可是大家看课本迁都成功没?
生:成功了
师:孝文帝顶着巨大压力假借攻打南齐名义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过渡四: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新的问题如语言不通、没有居住地、不擅长农业、人心恋旧等等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不利于北魏政权巩固,在王肃、李冲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汉化。
②、汉化政策
A.易服装:494年12月2日,下诏禁止人民穿胡服(课件展示胡服佣、汉服佣进行比较)
B.学习汉语:规定以汉语为标准语言(结合课后材料及《敕勒歌》例子加深学生印象)
C.采用汉姓(学生活动找一找那些学生的姓氏可能是从鲜卑姓氏改变过来的)
D.与汉族士族通婚:(最厉害的一项)汉族知识分子血缘与鲜卑混血了。
③历史意义
这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结合课件展现经济文化习俗方面民族融合的变现)
A.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B.政权封建化加速。
C.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学生活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学生回答:饮食、服装、舞蹈…….
讨论: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A.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B.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C.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师:那么,后人对这位实施了新制度、迁移了都城、推行了汉化政策的北魏孝文帝是如何评价的呢?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因为他的改革,使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拓跋部融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
3、巩固练习
4、本课小结(本书结合课件)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