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导向下的口袋公园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理念导向下的口袋公园设计
梁彤曦,周蕾,李悦丰*
(吉首大学土木建筑与工程学院,
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低碳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口袋公园低碳设计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新方法,这也是未来公
园设计重点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分析国内外口袋公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低碳口袋公园的价值意义,
提出从空间的选择与利用、水循环设计、高碳汇植物群落设计、创新能源利用、提升低碳理念的社会影响等6个方面实现低碳口袋公园设计。
将融合了低碳理念的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植入城市公共空间,对我国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公园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口袋公园;
景观设计地居民对公园的使用需求,多个口袋公园协同发展,整
体改善城市热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激发城市生命活力和点亮城市记忆等功能。
2
口袋公园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大,城市中绿色空间逐渐减少,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喘不过气,于是衍生了口袋公园,其最初是补足大型城市公园幅射不到的办公楼、居住区周边,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缓解生活压力,增加城市绿地率,满足人们对绿色空间的需要。
近年来,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
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缓解城市压力,低碳节能可循环等设计被纳入口袋公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1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第1个建设口袋公园的国家,1967年在美国纽约53号大街建成佩雷公园[7]。
起初佩雷公园的出现是为了在用地紧张的曼哈顿给周边工作人群提供一个舒缓空间,满足人们对公园的需求,对绿色
的需要。
之后,西班牙兴起营建袖珍公园热潮,
巴塞罗那也在老城区发起了一项名为“针灸疗法”的“老城区换新颜”的康复运动,系统地改造了老城区,建造出大量的袖珍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公共休闲娱乐的场地[8]。
在英国,建设口袋公园主要是为了增进居民健康和福祉[7]。
通过建设各个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口袋公园,创造独特的自然景观,连接到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其他绿地系统,共同编织城市健康绿网。
2.2国内发展现状
口袋公园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2007年,张文英[5]
首次提出了口袋公园概念。
通过对佩雷公园等案例进行分析,概述了美国口袋公园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并提出国内应重视口袋公园营建的建议,随后口袋公园一词被更多人熟知和使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用地紧张、公共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口袋公园建设成为城市公园发展的大趋势。
2022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中提出,截至2022年,全国将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
贯彻新型绿色低碳理念、推动绿色生态和低碳可循环生活是目前口袋
公园设计的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无法满足大型公园的开发,因此大量口袋公园应运而生。
现营建口袋公园的出发点多是为了解决人们的休憩与交流、空间利用及减轻社会压力等问题,由于城市中绿色空间的缩减,使得在口袋公园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极具意义,不仅能缓解人们工作压力,又能释放其袖珍公园的生态低碳性。
因此,在口袋公园建设中探讨低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低碳理念与口袋公园概念1.1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是指减少碳排放,借助低碳技术手段,
优先考虑低碳材料,以改善生态环境,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1]。
低碳园林是低碳理念的拓展,
是实现碳中和和减少CO 2排放的重要措施[2]。
低碳与园林结合是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低碳园林的设计指导,在公园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满足人们对休憩功能与景观功能的双重要求[3]。
为了实现绿地碳汇最大化和减少城市碳排放,采取的相关有效措施,以期望形成高碳汇、低耗能和低污染为特征的景观体系[4],从而实现全面的生态低碳。
1.2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是1963年由美国的景观建
筑师罗伯特·宰恩在“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
展览上所提出。
主要指人口稠密的城市中星星点点分布的小型公园,也称为迷你公园(Mini park 或Vest-Pocket Park ),常呈斑块状散落或潜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服务于当地居民[5]。
其具有选址灵活、离散分布的特点[6],零星散落的口袋公园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以点带动整个空间绿化,从区域的角度改善城市环境,满足当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JGY2023087)。
作者简介:梁彤曦(1998-),女,湖南洪江人,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通信作者:李悦丰(1966-),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1
62〇
不少于40个[9]。
同时,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已涌现出一批兼具景观与实用性的优秀口袋公园实例,实现了生态性与功能性相融。
例如,广州东山少爷广场、擦亮老旧社区公园,为城市带来绿色的同时又提升了社区活力;深圳湾街心公园在都市中央建设一点绿色,为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公园内的雨水生态循环装置,风车又将实用与生态相结合;上海新华路口袋公园将原本弃置的边角空间再激活,打造成奇异的自然花园,为城市增添了绿色空间。
3建设低碳口袋公园的意义与价值
在大力发展建设口袋公园背景下,将低碳理念融入口袋公园设计中,可为缓解城市碳排放、增加绿地碳汇力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口袋公园选址灵活,是将低碳理念杂糅其中的最佳载体,既满足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又起到直接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口袋公园与低碳理念有较高的适配度,在城市中分散建设低碳口袋公园,连点成线绘面,为城市植入绿色,为市民提升居住品质,增添城市活力。
口袋公园虽小,但它带来的生态效益却不容忽视,低碳理论则为建设低碳口袋公园提供了理论指导,将低碳理念结合口袋公园建设,是降低城市碳排放、提升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的快速途径,对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生态都有重要意义。
3.1景观生态价值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增大,施工产生的粉尘污染、尾气排放量增长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增加口袋公园数量,可提升城市绿地率,结合低碳设计,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与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小气候;其天然属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发挥降温增湿的作用,由此改善城市热环境和空气质量[10],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居民建造更加便捷绿色健康的户外活动场地;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景观生态价值,丰富生物多样性,为人们创造具有生态性的空间;道路交叉口、建筑周边的口袋公园可作绿色街景装饰,创造随处可见的绿色城市风情,同时,连接城市中的碎片绿地,增强了城市的空间层次感,使其更具完整性。
3.2绿色健康价值
科学合理地布局口袋公园,能从多方面丰富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公共健康和福祉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11],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营造绿色环境促进全民健康[12]。
俞晨圣[13]分别从生理、心理、人际交往3个方面研究健康设计导向下的口袋公园,得出口袋公园可以提供更多机会和更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促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积极的互动交往空间,有效减少孤独感,提升幸福指数的作用。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在促进全民健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4],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人们休闲运动提供场所。
口袋公园还具备良好的舒缓作用,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调整情绪,缓解工作压力,使人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慰藉,改善心理健康。
3.3文化价值
口袋公园化身街头名片,将破碎的城市边角空间利用起来建立绿色组团,将整个城市的口袋公园连结起来组成绿色景观网,形成别具一格的绿色城市风情。
将当地特色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发掘本土文化,使口袋公园不仅能够展现当地城市特色风貌,整体提升城市形象,而且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发展口袋公园要有本地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照搬。
将文化赋予公园景观中,既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使得每个口袋公园互有联系而不割裂,既是一个整体又不失个体特色,共同提升城市形象。
口袋公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在考虑其文化特征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尊重城市秩序。
4低碳理念下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及方法
4.1场地优先,开放无边界绿地
从低碳理念出发的口袋公园,在选址上应考虑场地现状,顺应地形设计,减少大动土方;结合场地现存景观,加以利用设计,既可以延续场地记忆,又可减少施工所产生的碳排放,节能环保;开放公园设计为无边界绿地,既提升了整体绿化率,又使人可进入,更亲近自然,疗愈心灵,提升了口袋公园固碳释氧的能力。
卓志雄[15]研究得出,将城市一些闲置空间建设为绿地开放空间,增加绿地的边界复杂程度,提升绿地面积缓解热环境效应的能力与范围,并尽量把口袋公园的周长控制在300m以上,以期达到冷岛效应产生最大化作用,以实现低碳性。
另一方面,它可以创造小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营建低碳可持续口袋公园。
开放无边界绿地,还能更好地与周边社区、公园、广场和其他开放空间连通,增强可达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2低碳水循环设计,提升水的再利用
口袋公园大多建设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从低碳理念出发,设计口袋公园可以从雨水的循环与再利用上着手。
国务院在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首倡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16]。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低碳口袋公园设计中,场地内的硬质场地可以选择透水铺装,提高公园滞留雨水的能力,一部分雨水回补进入地下;另一部分雨水则通过植草沟、生态渠、旱溪等自然生态的雨水汇集通道,进行初步净化与收集。
谭春[17]在水体循环净化系统建设上提出了人工湿地设
计
163〇
技术线路图,结合跌水景观设计,可以对氮和磷等目标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
结合收集系统,回收净化后的水可用来浇灌园内植物,在公园内实现用水自给自足,从根本上减少了水源供给等能源消耗。
例如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的屋顶绿地有一套完善的自浇灌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封闭式储水模块,并在绿地底层安装有导水管,雨水通过土壤下渗至储水模块后,设置在土壤中的导水管可以利用毛细管作用吸收储蓄的雨水至土壤层,以此提高植物根系的供水效率[18]。
同时与口袋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相结合,引用雨水花园设计思路,可以初步过滤城市道路和公园中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提升水的循环与再利用。
4.3低碳植物设计,提高绿地碳汇能力
植物是天然的汇碳体,是实现口袋公园低碳性的着重点。
在设计中保留现存植物,因地制宜选择高碳汇乡土树种,不仅可减少养护管理产生的碳排放,还保留了场地的地域特色,增强了居民归属感。
针对植物的不同特征进行造景设计,既保证景观的美观性又丰富了植物群落,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固碳能力。
使用乔灌草、地被相结合的配置方式,可以提高群落稳定性,丰富植物层次,提高固碳能力,大幅增加口袋公园的固碳释氧能力。
例如,选择常绿乡土植物提高固碳力,并配植落叶树种,通过收集装置,将落叶堆肥处理后,转化为土壤养分,实现能量转换循环利用,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
再如,在建筑外立面选用垂直植物墙进行装饰,加入屋顶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在增加植物碳汇能力的同时,还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深入贯彻落实低碳理念。
另外,在增加口袋公园内绿化量的同时,还要考虑空间是否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有利于生态平衡。
4.4合理运用新能源,建设生态低碳场所
合理使用新能源、新兴技术,是建设生态低碳场所的突破口,循环利用能源是基本的也是实施低碳理念的要点。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重点任务之一[16]。
在设计中除了应用传统电热能源外,也应增加新能源的引用,重视对光伏、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创新升级与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16]。
戈晓宇[19]提出了在景观设计中结合新能源应用的设计思路,构建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可以更好地将太阳能与风能相结合,适用于多数滨水口袋公园;既满足了园内植物的灌溉,又为景观小品用电等提供了能源供给,这样既节约能源,还降低了能源供给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4.5加强空间利用,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口袋公园首选城市高密度区,城市用地紧张,加强空间利用和提高绿化覆盖率,可极大缓解城市压力。
建设口袋公园,可建立绿色低碳空间,其与周边大型公园结合编织成一张绿色生态网,起到净化空气、降温增湿的作用;其次选在街角碎片空间和高架桥下,充分利用边角空间,乔灌草搭配种植,形成绿色植物墙,起到吸音减噪的作用;再次,口袋公园还可选在老旧人行道旁,改造使用率低的人行道,唤醒街道活力,唤起场地记忆。
加强街道空间的利用,防止城市公共空间的浪费,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延续城市文化记忆,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植物的汇碳释氧能力,洁净空气,美化城市,使城市充满绿色。
4.6引导市民参与,扩大社会影响
低碳口袋公园的建设是自上而下的,但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民参与。
应该重视引导市民共同参与到口袋公园的发展中去,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推广吸引游客,扩大低碳口袋公园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实地展示,结合二维码科普绿色低碳理念。
2015年,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曾与中国园林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低碳创意生活”展览,旨在扩大低碳园林的影响和传播力度[20]。
作为国内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公园以讲故事的手法进行科普,创新科普方式,将“碳百问”知识体系通过5类37项室外展陈设施和主题空间进行传达[21],提升市民接受科普教育的兴趣,扩大了低碳知识的传播。
在温榆河公园中增加了“碳积分”智慧游园系统的体验应用,新颖的积分系统不但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增强了市民的低碳环保意识,而且结合“碳积分兑换”机制,促进了市民绿色环保的自觉性。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市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口袋公园设计不能只为满足人的需求来营建,要更多聆听地球的声音,给地球增加透气孔,更是保留人类喘息的空间。
作为景观设计者,应当走在前沿,从设计的原则,到设计的细节上,都应考虑低碳环保可持续。
口袋公园有面积小巧、布置灵活的特点,可以补充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的空缺,充分利用周边碎片空间。
在大力发扬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将低碳理念结合口袋公园进行发展延伸,落实低碳理念到街头巷尾的袖珍公园。
单个的口袋公园面积虽小,但是将零散在整个城市的口袋公园整合起来、有效利用,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连点成线构面,构建出大型绿色低碳景观网络,既为城市起到了降温减湿、净化空气的作用,又推动了城市的生态低碳发展,这与2018年提出的公园城市理论不谋而合,即在公园中建城市。
因此,发展低碳口袋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有164〇
着重要现实意义。
(收稿:2023-05-23)参考文献:
[1]林鑫.探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桂林市临桂新城中心公园为例[J].低碳世界,2019,9(09):358-359.[2]孙迎新,胡亚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23):121-123.
[3]叶忠豫.精致低碳理念导向下的新型城市公园绿地设计——
—以彭越浦楔形公共绿地为例[J].中外建筑,2020(05):161-163.
[4]任静,王锦锋,方蕾,等.低碳理念在口袋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概述[J].北方农业学报,2022,50(02):69-73.[5]张文英.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J].中国园林,2007(04):47-53.
[6]吴巧.口袋公园(Pocket Park)———高密度城市的绿色解药[J].园林,2015(02):45-49.
[7]王钰童.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口袋公园设计研究———纽约2015总体规划的启示[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8]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9:593-600.
[8]李邵华.巴塞罗那口袋公园体系建设对广州的借鉴[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2019:87-94.[9]持续推动“口袋公园”建设[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17):82.
[10]张国壮,赵丹,孙立坚,等.口袋公园空间适宜性及多目标优化选址分析[J].测绘科学2022,47(09):224-234.
[11]赵晓龙,王敏聪,赵巍,等.公共健康和福祉视角下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01):47-57.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13]俞晨圣.健康设计导向下口袋公园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20(09):76-78.
[14]汤辉,黄婉诗,郭意.可持续导向下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策略研究———以广州初心田园为例[J].园林,2022,39(11):20-27.
[15]卓志雄,吴天杰,洪长兴,等.热岛效应视角下口袋公园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22(01):95-105.
[16]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1):48-58.[17]谭春,马智超,张俊,等.“双碳”背景下市政公园水系统设计实施路径分析[J].市政技术,2022,40(06):120-125.[18]孙云柯,邓伟.探秘首都低碳公园体验“碳中和”[J].绿色中国,2021(23):36-40.
[19]戈晓宇.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20]王洪成,杨宁.低碳发展与合作创新———天津低碳创意花园的建设与管理运营[J].中国园林,2018,34(S2):34-38.[21]黄通,曹悦,刘峰.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J].风景园林,2022,29(05):59-6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策略探索
——
—以武川县乌兰不浪村为例张宇,赵红霞*,张燕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重构文化空间,让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
是当代乡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关系融合发展中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
在乡村振兴以及文化振兴这一大背景下,通过对乌兰不浪村
现状深入调查分析,总结出村庄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
为乌兰不浪村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乌兰不浪村的文化资源,优化乡村景观,整合资源,重构文化空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以旅游带动经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乌兰不浪村;乡村重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现如
今,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
步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然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仍然是“短板”。
1.2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
1.2.1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铸魂的本质内涵,就是以文化基础,塑造精神,统一思想。
铸了
魂,才能有更持久、更深沉、
更广大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乡村经济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具有深
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却渐行渐远。
在这种情况下,对乡村
文化振兴已经刻不容缓。
只有通过文化振兴,才能激发乡村的创新和创造力,才能更好更和谐地推动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1.2.2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乡村振兴包含
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其中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与文化振兴息息相关。
具体表现为,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有利于优秀乡土文化的保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土地的流转和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强,
资本、技术和人才也外流,导致了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衰落,传统的价值体系不断地被侵蚀[1]。
文化振兴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
乡村文化是农村居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形成的一种乡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它包含了物质和精神2个方面的文化。
重构乡村文化空间,重塑村民精神世界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2]。
1理论背景
1.1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前,
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在乡村。
为此,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2018-2022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1
65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