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式。

一般认为,句中的动词不
能是光杆动词,其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

本文试从这些动词前后成分的特征、动词的重叠形式以及动词内部结构出发,对这类“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初步分析。

标签:“把”字句“被”字句动词其他成分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谓语特点
现代汉语里有两种特殊的句式,一种称为“把”字句,另一种叫作“被”字句。

张斌在《现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这两个句式的:“把”字句是“运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涉及的事物置于动词前作状语的一种句式。

”“被”字句是“依靠介词‘被’引进谓语动词的动作主体(主要是施事,主动者)于动词前作状语而把动作涉及的对象置于句首的句式,有时“被”字所介引的动作主体也可以不出现(张斌,2004)。

”这两种句式的结构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
“把”字句的结构为:主语(施事)+把+介词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
(1)风把那棵树刮倒了。

“被”字句的结构为:主语(受事)+被+介词宾语(施事)+ 动词+ 其他成分。

例如:
(2)那棵树被风刮倒了。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论是“把”字句还是“被”字句,句中的谓语部分并不只有动词,入句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形式的,前后必须有其他成分对该动词进行补充说明。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明确指出,表示处置或影响的“把”字句,其谓语动词一般是及物的。

这类“把”字句的谓语还必须是一个复杂的短语。

换句话说,在“把”字句里,除了“把”及其宾语外,谓语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必须还有其他成分。

与“把”字句相同,“被”字句的谓语一般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其前后一定要有其他成分(刘月华等,1983)。

张伯江在《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一文中说道,“把/被”两种句式的语义要求进入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形式,他进一步从“语法临摹性(Syntactic iconicity)”的观点解释说,“光杆动词”往往表示无界行为,无变化性可言,而只有动词后面带上表示结果意义的词语,才能表示实践所带来的变化。

所以该文中认为“把/被”二句式中的谓语部分不能只有动词而没有其他成分。

在过去几十年间的语法论著中,学者们在概括“把/被”字句的结构特点时,也总是要提到其中的动词不能单独在句中出现,必须有“其他成分”在其前后做补充说明。

这就是说,“其他成分”有前后之分。

我们将“把”字句表示为“S把OV”,将“被”字句表示为“O被SV”。

其中,S是施事主语,O是受事宾语,V是动词。

在“把”
字句中,“前其他成分”是指出现在“把”前S后,V前O后的成分,简称为“前其”,“后其他成分”是指出现在V后的成分,简称为“后其”。

在“被”字句中,“前其”是指O后“被”前,S后V前的成分,“后其”则是V后的成分。

本文所指的其他成分是“后其他成分”。

二、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
在日常生活中,在文章和话语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把”字句和“被”字句:
(3)你们必须把作业完成。

(4)这不是他的错误,他不该被批评。

上面两个句子与通常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相比,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即句中的动词是“光杆”形式,动词后没有任何的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这些动词单独进入句子后,句义表达完整且没有任何语病。

这就说明,在现代汉语里,有些动词由于自身性质的原因,可以以“光杆”的形式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并且不影响句义的完整表达。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其为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把”字句里的动词
1.单音节光杆动词
通常来说,“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单音节的光杆动词,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动词前面有状语(前其他成分)。

例如:
(5)把话好好说。

(6)别把东西到处乱放。

第二,在韵文中,为了使文章合辙押韵,有些“把”字句中会出现单音节的光杆动词。

例如:
(7)夫妻双双把家还。

(8)莫把杭州刺史欺。

范晓先生在《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一文中也提到了“把+名词”后接“光杆动词”的例子:
(9)我出了门把车上,一头撞上了老大娘。

(范晓,2001)
这类动词的单独使用,在意义上主要强调受事,且意义具体而实在。

2.双音节光杆动词
双音节的光杆动词也时常出现在“把”字句中。

例如:
(10)我们一定能把任务完成。

(范晓,2001)
(11)我建议大会把这个提案取消。

(范晓,2001)
(12)春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这类双音节动词,受语境和语用的影响,多用于表示命令或者愿望的祈使句中。

双音节光杆动词有种特殊的情况,即单音节动词重叠式(AA)或者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出现在“把”字句中。

例如:
(13)把书看看。

(14)把地扫扫。

(15)把作业做做。

(16)把情况了解了解。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单音节动词重叠或者双音节动词重叠进入“把”字句时,“把”字后的名词应该是具体的能够单说的自由语素,而且这个名词与重叠的动词组合后,由于动词有“致使”的意思,这个动词短语所表示的事情会产生某种效果,或者至少要发生一些变化。

“把书看看”意思是以前没怎么看;“把地扫扫”说明地会变干净;“把作业做做”说明作业至少会完成一部分;“把情况了解了解”说明事先对情况了解不够。

3.多音节光杆动词
一些多音节动词也会在“把”字句中出现。

例如:
(17)你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范晓,2001)
(18)我不听你的话,你能把我怎么样。

(范晓,2001)
(二)“被”字句里的动词
丁声树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指出“被”字句后面可以没有宾语,“被”字句的动词前后也可以不必带别的成分。

(丁声树,1979)
1.单音节光杆动词
单音节的光杆动词在“被”字句中会以下列形式出现。

例如:
(19)××被杀。

(20)××被刺。

(21)昨天老张忽然被捕。

这些“被”字句多用于标题类的文字中。

在“被”字句里,有些单音节动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

例如:
(22)当官不为民做主,日后定要被人骂。

(23)×年×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
2.双音节光杆动词
“被”字句中的光杆动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

例如:
(24)作业不完成,明天要被老师批评。

(25)这部电影已被广大群众接收。

三、“后其”不出现的原因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把/被”字句中的动词后必须有其他成分,但出于某些原因,某些特殊性质的光杆动词却能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前其”的存在决定了“后其”的不出现
我们发现,有些“把”字句和“被”字句之所以没有“后其”而仍然能够成立,是因为句子中“前其”的存在。

如果将“前其”去掉,句子将不成立。

如例(17)、(24)。

例(17)是一个祈使句,如果将“S+别+把+O+到处乱+动词”作为一个惯用句型来看,这类句子在语态上都带有祈使义。

“别”就是“前其”,去掉后句子必须有上下文才能成立。

例(24)中,“要”是“前其”,句子并不能说明有确切的结果,但是这个“前其”有或然、必然或者实然的意思,去掉后句子在连贯衔接上就不通顺。

由于受到了“前其”的制约,“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后其”可以不出现。

我们认为,这种“前其”必须能够和句中的动词搭配起来并且能够表示完整的有“致使”方面的语义。

一旦去掉“前其”,原先搭配起来的完整语义就会破坏,不添加“后其”,句子就会出现语病。

(二)动词的重叠形式等于增加了“其他成分”
不论是单音节动词,还是双音节动词,重叠后即可独立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

这种动词之所以不加其他成分而能够独立入句,是因为重叠后的动词,实际上增加了语义含量,相当于句子中已经有了其他成分。

如例(14)、(15)、(16)。

《实用汉语语法》指出,动词重叠后有“尝试”“致使”的意思(刘月华等,1983)。

“扫扫”是说“把地扫一下”,“做做”是说“把作业做一些/做完”,“了解了解”的意思是“了解清楚”。

重叠后,动词的语义很完整,增加了其他成分所要表达的补充说明的内容,因而无需再加“后其”。

(三)动词内部结构决定其单独入句
上文提到“把”字句和“被”字句由于“前其”的存在,“后其”可以省略。

但是有些“把”字句和“被”字句,将“前其”去掉之后,“后其”不出现,句子依然成立。

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所谓“其他成分”,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以此来保证句子语义的完整性。

而这些能够单独入句的动词,其本身在表达“影响性”的意义上是能够自足的。

也就是说,这些动词在句子中,能够完整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需要其他词语来补充语义,即不用再附上“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正如上述张伯江先生文中谈到的那样,这些词语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正是不用带上表结果意义的词语,就可以表达事件所带来的状态变化。

因为这一类动词本身就包含行为及其结果,它无需再在动词后加上补语表示结果,因此,能单独用于“把”字句或“被”字句中。

如:
(26)我们要把反动势力打倒。

(27)观众一定会被剧情打动。

以上三种情况就是这些特殊的动词可以独立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而无需其他成分为其做补充说明的原因。

由此可见,“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种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特殊句式除了通常状态下的结构特征以外,还可以出现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句法现象,而且这类语法现象从句法理论上来说也讲得通。

四、结语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句法中两个重要的特殊句式,对不带“其他成
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一语法现象进行探究,对这两种特殊句式的研究起到了完善和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范晓.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J].中国语文,2001,(4).
[3]胡星.能进入“把”字句的光杆动词[J].安徽文学,2008,(8).
[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5]刘承峰.能进入“被/把”字句的光杆动词[J].中国语文,2003,(5).
[6]刘海君.“把”字句中动词特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6).
[7]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石羽佳.关于现代汉语动词AABB重叠式的一些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6).
[9]于洪亚.“动词+名词”中的动词重叠情况及其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10]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张伯江.被字句与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J].中国语文,2001,(6).
[12]张潜.“被”字句研究概述[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3).
(李亚伟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