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例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单,教与学的美丽桥梁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例阐释
尊敬的徐特、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
自接下“导师”的任务后,我一直惶恐着,因为以我的资质、能力和水平都不能与“导师”这一称呼相提并论。
但是“即接之则尽之”,抱着无比真诚的学习之心,我和林玲老师一起参与了磨课的全过程。
最终,在徐特和我们整个团队的指点帮助下;在陶校长、陈校长及工作室老师们的亲力亲为下,我们借助学习单,为大家呈现了这样一节《青山处处埋忠骨》。
接下来,就这篇课文的教学和教研主题的一些肤浅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一、学习单的功能
本次教研的主题是有关“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学习单的功能。
从目标来看,学习单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它重点指向教学的核心版块;从内容来讲,它既要关注内容的理解、感悟,同时也要关注文字的表达、运用。
学习单既是教师上课的思路体现,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
但我们必须清楚,学习单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介入和使用是为了让教学更加有效。
二、学习单的设计要求
有了以上的认识和定位,那么,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是设计学习单的前提。
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和功能,在拟定本课学习目标时,我们将单元主题、课前提示及课文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单元主题: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学习本组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
课前提示: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课文特点:本文主要抓住毛泽东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等细节刻画,刻画出主席的丧子及抉择之痛。
由此,我们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通过预习认识8个生字,并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等方式理解“勋鉴、殉职、踌躇”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②着眼全文,研讨人物。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抓细节描走进主席的内心世界,在读中感受主席的丧子及抉择之痛。
(重点)
③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方法。
(难点)
基于以上的解读,我们尝试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来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我们将“抓细节悟人物”这一阅读策略的学习和“扣细节写人物”这一表达方式的运用两者融合起
来,形成这样一条指向“语用”的教学大脉络。
一、初读版块:检查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二、精读版块:学习阅读策略,关注表达形式
①选择内容(丧子之痛):习得阅读策略,感知表达形式
②立足内容(抉择之痛):运用阅读策略,深化表达形式
③补白内容(一夜之痛):运用表达形式,形成言语技能
三、拓展版块:推荐主题阅读,形成学习能力
我们就是想通过设计第二版块这样一个“核心”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渐进式学习,从而经历一个由“认知—实践—运用(迁移)”的过程。
老师们,如果说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是设计学习单的前提,那么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注重引导阅读方法则是设计学习单的核心。
而学习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是有效指向目标达成,努力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三、学习单的设计及使用
有了这样的目标和思路,我们将学习单分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三个部分。
1.课前预习单——导读导思,为教学铺路搭桥。
乍一看,觉得有些多。
那我们为什么作这样的设计呢?字词的疏通、诗句的理解和主要内容的概括都是必须、必要的。
关于第三小题的设计,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课的“课前提示”,要求“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交流感受”,而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就是“抓细节,读中感受主席的丧子和抉择之痛”,那么,在课前让学生把表现主席悲痛的句子找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起个渗透、铺垫的作用。
因为我们认为,预习和课堂应作为一个整体,让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铺路搭桥,才能真正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双高效。
上述预习单的设计包含的基础性内容及个性化内容两个部分,由于它是围绕“学习
目标一”设计展开的,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点击出示:学习单使用方法)那么,在使用“预习单”时,我们可以像今天林玲老师所呈现的那样,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反馈。
当然,最好是让孩子们上交“预习单”,老师在课前作个细致、全面地了解,然后根据“学情”再对自己的预案进行调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情视角下的语文课堂”。
二、课中学习单——促思促学,让教学锦上添花。
略读课文,作为阅读能力培养的训练场,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与训练。
围绕着学习目标二,我们设计了“品读细节”这一学习任务。
这一任务是在孩子们习得“抓细节悟人物”的阅读策略和了解“扣细节写人物”的表达形式之后再进行的。
它从扶到放,体现了学习的渐进。
再则从“选择一句写感受——按照顺序谈感受——努力读出感受”不仅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让绝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达到运用阅读策略,深化表达形式的目的。
品读细节的设计,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架”,发挥了“导学”的功效。
描写细节的学习任务,则是针对学习目标三而设计的。
它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补充,更是对“抓细节表达人物内心方法”这一表达形式的转化与延伸,有助于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
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不管是对文本的内容还是文本的表达形式都高度关注,两者兼顾,既得“言”又得“意”。
(从今天课堂所呈现的效果来看,课中学习单的介入,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让教学锦上添花,使我们的课堂努力做到“先学后教,以生为本”。
)
在“课中学习单”的使用中,首先,要坚持“先练后导”的教学流程,做到学生先练,教师后导。
其次,要坚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为基本要求。
那么,在具体的操作中,
如果班级里有小组建设的,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呈现,如果没有建设小组的班级,可以同桌讨论或个性化阅读……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学习单”所困,而缺失了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教师的引导、点拔都是必须的,适当适时地跟进也是有必要的。
三、课外拓展单——提效提能,使学生形成能力。
阅读是一个延续性的活动,“教阅读”更多的是以“这一课为例”带动一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策略,提供阅读实践,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出示课外拓展单)因此,我们设计了“走进更多与主席有关的作品,去感受毛泽东主席的魅力和风采”的课外阅读、实践的平台,用阅读来引导实践,用阅读来拓展运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向目标达成,努力使孩子们形成学习能力。
这是本课学习单的归宿,更是语文学习的归宿。
可以在2、3天内完成。
其次,尽量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为拓展式学习单中比较三个故事的异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发现并寻找到依据的,即便找到,可能完成的质量也不高,此时,融入小组的力量,效果可能比较好。
最后,要坚持多样化的反馈方式。
老师们,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尽管林玲老师非常优秀,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但由于本人水平实在有限,对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也只是初步尝试,因此,对课堂的设计及教研主题的把握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且思且行,且行且思,使学习单真正成为教与学的美丽桥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