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003年10月
新加坡诺卫环境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诺卫环境安全工程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2
讲解纲要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在管 理体系标准中的体现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概 述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 及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基本 内容简介
4、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卫生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监察局
群众监督
27
5、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 者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首 先必须抓安全。 “预防为主”是说要做到安全第一,实现安 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28
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简介
29
1、宪法——根本大法
在宪法42、43、48、49条中分别规定的基本 原则是: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保护妇女、母亲和儿童的权益
30
2、刑法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制度(第131、132、133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第139条); 违反规章制度,违章冒险作业(第134条); 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第135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 品的管理规定(第136条); 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第137 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后果特别严重的(第137条) ——造成重大事故的,作出严格的规定及制定相应的 刑罚。
(1996年6月19日最新修订) 《职业安全法》 《职业卫生与安全法》 加拿大 1978年
其它国家如芬兰、墨西哥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17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初建时期
55-57
《三大规程》(1956国务院)
•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劳工法规
职业安全卫生立法 美 1970 美 1974年10月1日 日 1972年
德国 1974年
英国: 1802年英国《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世界上第一个重 要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禁止雇9岁以下童工,工作时 间不得超过12小时, 禁止儿童上夜班。 工厂立法 1833年英国《工厂法》,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 《职业安全卫生法》全球第一部 《劳动安全卫生法》 《日本劳动卫生法》
矿山安全法 海上交通安全法
劳动保护标准 劳动保护行政法规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 部门规章 劳动保护规章 地方规章
24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1、宪法 2、刑法 3、职业安全健康基本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国家主席签署令公布 劳动法 安全生产法
4、职业安全健康专项法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2001年302号令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2002年5月1日实施 2002年11月1日实施
21
《安全生产法》立法历程
二十年磨一剑
——81.3《劳动保护法》草案; ——94劳动部组织起草《安全生产法》; ——96.4国务院法制局与原劳动部提交《安全生产法》; ——99.12、2000底、2001年初、2001.11.21、 ——2001.12、一审未通过; ——2002.4、二审未通过; ——2002.6、九届二十八次常委会三审才通过 (在人大讨论的10天之内,连续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特别 是山西繁治、黑龙江鸡西)
强制性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是国家权 力的体现,严重违反要追究法律责任。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一切有关的企业、机关和 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对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迫工人违 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时,要负法律责任。
14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25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7、职业安全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部门首长签署命令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95年56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96年3号 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经贸委99年13号令) 8、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济特区所在 地的市和经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
20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五阶段 逐步完善阶段
《矿山安全法》一专项法
93年以后
1992
《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
《妇女权益保障法》 《劳动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92
1992年10月1日实施 1995年1月1日实施 1995年5月1日实施
18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二阶段
调整时期
58-66
大跃进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事故高峰。 1961年,安全工作转入正轨,颁布《工业企业设 计卫生标准》, 1963年又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 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第三阶段
动乱时期
67-76
10年动乱,“活命哲学” 遭批判 第二个事故高峰 特大事故10人以上死亡
6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程序
包括
获取途径 识别到条款 沟通及传达 符合性评审、不符合纠正 及时更新
7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概述
8
1、劳动保护与劳动保护法规
劳动保护——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
康。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 同一概念、相同内容、 不同名称。 广义:指国家有关保护劳动者的全部法律法规。
应确保在工作场所工作的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劳动者除了遵守防止劳动灾害的必要事项外,必须 尽可能协助实施企业主和其他有关人员要求实施的 有关规定。
10
2、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例2:英国职业安全卫生法(1974年)
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保障非工作人员的健康或安全不受工作人员活动 的影响; 控制有害物质排入大气。
32
3、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劳动法
第六章
第52条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老五项、新三项)
老五项
新三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6、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 7、“三同时”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8、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 4、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5、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5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 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始末
运行控制及应急预案与响应是实现法律法规对规范 企业作业活动、控制OHS危险要求的重要途径;
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评价组织OHS管理活动对法律法
规的符合情况,并对各种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的重
要手段;
管理评审要依据法律法规等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体系 进行修订和调整。
19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四阶段
恢复发展时期 77-92年
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加强
82年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 83年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88年国务院9号令
《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标准》 160多条强制性标准
31
3、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劳动法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
第36条 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国务院146号令40小时) 第38条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交通、铁路、水运、航空的职工(春运)、综合工作计算工作日,全 年与标准要差不多的。 放射性、有毒有害、强度大的作业及妇女工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管理性人员、运输人员、采购人员、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要与标 准相一致。 各国每周工作时间规定,美国:28-29小时 ,北欧:29小 时,日 本92年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1960小时 中国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365-114)*8=2008 第41条 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非常规的情况下(灾害、抢修等)可不受此条规定限制),但每月 不得超过36小时 第43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 健康法规体系。
23
3、我国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图1
劳动保护专项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宪法 刑法
劳动保护基本法 劳动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法 卫生防疫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标准化法 全民企业法 国际劳动保护公约 三方协商促进履 行国际劳工标准 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 用化学品公约
狭义: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 过 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和。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劳动保护法规)
9
2、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例1: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1996年6月19日最 新修订)
规定企业主的职责必须通过创造愉快舒适的工作场 所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
11
3、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秩序; 有利于规范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安全生产行为; 保证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促进劳动条件的逐步改善,消除生产中的危害 因素; 加强了劳动保护工作,实现安全生产; 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签署命令公布
9、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主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作业场所分级标准 ——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地方) 10、国际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批准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70号)、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44号) 11、其他 行业技术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 26
矿山安全法、海上安全交通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5、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 全民所有制企业法、标准化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消防法、卫生防疫法、环境保护法、工会法等 6、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 ——国务院 ——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12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科学性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以大量的科学实验 的数据为根据的。 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安全 卫生标准》等。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涉及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 理论。
13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22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安全 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如下:
国家法律——人大常委会; 行政法规——国务院;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地方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较大城市(省会、省府、特区城市-深圳)人大常委会; 地方规章——省、市府(以上城市)各厅局(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行业规章; 相关执法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标准(国家、地方、行业); 其它要求:行业规范、集团方针、与相关方签署的文件协议等; 国际公约。
3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在HSE管理体系标准中的体现
4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 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始末
方针体现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法律法规是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重要依据;
建立目标与管理方案必须考虑法律法规要求; 培训、协商与交流及文件和文件管理不仅要包含 OHS法律法规信息,而且还应满足其有关要求;
不对等性——是调整雇员和雇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发生的相互权 利、义务关系。 特别强调对雇主的职责。 雇主必须按国家法令、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安全卫 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
15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16
1、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概况
2003年10月
新加坡诺卫环境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诺卫环境安全工程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2
讲解纲要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在管 理体系标准中的体现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概 述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 及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基本 内容简介
4、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卫生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监察局
群众监督
27
5、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 者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首 先必须抓安全。 “预防为主”是说要做到安全第一,实现安 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28
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简介
29
1、宪法——根本大法
在宪法42、43、48、49条中分别规定的基本 原则是: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保护妇女、母亲和儿童的权益
30
2、刑法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制度(第131、132、133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第139条); 违反规章制度,违章冒险作业(第134条); 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第135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 品的管理规定(第136条); 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第137 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后果特别严重的(第137条) ——造成重大事故的,作出严格的规定及制定相应的 刑罚。
(1996年6月19日最新修订) 《职业安全法》 《职业卫生与安全法》 加拿大 1978年
其它国家如芬兰、墨西哥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17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初建时期
55-57
《三大规程》(1956国务院)
•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劳工法规
职业安全卫生立法 美 1970 美 1974年10月1日 日 1972年
德国 1974年
英国: 1802年英国《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世界上第一个重 要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禁止雇9岁以下童工,工作时 间不得超过12小时, 禁止儿童上夜班。 工厂立法 1833年英国《工厂法》,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 《职业安全卫生法》全球第一部 《劳动安全卫生法》 《日本劳动卫生法》
矿山安全法 海上交通安全法
劳动保护标准 劳动保护行政法规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 部门规章 劳动保护规章 地方规章
24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1、宪法 2、刑法 3、职业安全健康基本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国家主席签署令公布 劳动法 安全生产法
4、职业安全健康专项法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2001年302号令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2002年5月1日实施 2002年11月1日实施
21
《安全生产法》立法历程
二十年磨一剑
——81.3《劳动保护法》草案; ——94劳动部组织起草《安全生产法》; ——96.4国务院法制局与原劳动部提交《安全生产法》; ——99.12、2000底、2001年初、2001.11.21、 ——2001.12、一审未通过; ——2002.4、二审未通过; ——2002.6、九届二十八次常委会三审才通过 (在人大讨论的10天之内,连续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特别 是山西繁治、黑龙江鸡西)
强制性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具有国家强制性,是国家权 力的体现,严重违反要追究法律责任。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一切有关的企业、机关和 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对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迫工人违 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时,要负法律责任。
14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25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7、职业安全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部门首长签署命令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95年56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96年3号 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经贸委99年13号令) 8、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济特区所在 地的市和经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
20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五阶段 逐步完善阶段
《矿山安全法》一专项法
93年以后
1992
《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
《妇女权益保障法》 《劳动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92
1992年10月1日实施 1995年1月1日实施 1995年5月1日实施
18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二阶段
调整时期
58-66
大跃进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事故高峰。 1961年,安全工作转入正轨,颁布《工业企业设 计卫生标准》, 1963年又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 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第三阶段
动乱时期
67-76
10年动乱,“活命哲学” 遭批判 第二个事故高峰 特大事故10人以上死亡
6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程序
包括
获取途径 识别到条款 沟通及传达 符合性评审、不符合纠正 及时更新
7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概述
8
1、劳动保护与劳动保护法规
劳动保护——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
康。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 同一概念、相同内容、 不同名称。 广义:指国家有关保护劳动者的全部法律法规。
应确保在工作场所工作的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劳动者除了遵守防止劳动灾害的必要事项外,必须 尽可能协助实施企业主和其他有关人员要求实施的 有关规定。
10
2、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例2:英国职业安全卫生法(1974年)
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保障非工作人员的健康或安全不受工作人员活动 的影响; 控制有害物质排入大气。
32
3、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劳动法
第六章
第52条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老五项、新三项)
老五项
新三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6、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 7、“三同时”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8、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 4、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5、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5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 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始末
运行控制及应急预案与响应是实现法律法规对规范 企业作业活动、控制OHS危险要求的重要途径;
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评价组织OHS管理活动对法律法
规的符合情况,并对各种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的重
要手段;
管理评审要依据法律法规等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体系 进行修订和调整。
19
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发展历史
第四阶段
恢复发展时期 77-92年
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加强
82年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 83年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88年国务院9号令
《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标准》 160多条强制性标准
31
3、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劳动法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
第36条 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国务院146号令40小时) 第38条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交通、铁路、水运、航空的职工(春运)、综合工作计算工作日,全 年与标准要差不多的。 放射性、有毒有害、强度大的作业及妇女工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管理性人员、运输人员、采购人员、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要与标 准相一致。 各国每周工作时间规定,美国:28-29小时 ,北欧:29小 时,日 本92年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1960小时 中国每周五日工作制,全年(365-114)*8=2008 第41条 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非常规的情况下(灾害、抢修等)可不受此条规定限制),但每月 不得超过36小时 第43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 健康法规体系。
23
3、我国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图1
劳动保护专项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宪法 刑法
劳动保护基本法 劳动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法 卫生防疫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标准化法 全民企业法 国际劳动保护公约 三方协商促进履 行国际劳工标准 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 用化学品公约
狭义: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 过 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和。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劳动保护法规)
9
2、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例1: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1996年6月19日最 新修订)
规定企业主的职责必须通过创造愉快舒适的工作场 所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
11
3、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秩序; 有利于规范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安全生产行为; 保证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促进劳动条件的逐步改善,消除生产中的危害 因素; 加强了劳动保护工作,实现安全生产; 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签署命令公布
9、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主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作业场所分级标准 ——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地方) 10、国际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批准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70号)、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44号) 11、其他 行业技术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 26
矿山安全法、海上安全交通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5、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 全民所有制企业法、标准化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消防法、卫生防疫法、环境保护法、工会法等 6、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 ——国务院 ——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12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科学性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以大量的科学实验 的数据为根据的。 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安全 卫生标准》等。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涉及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 理论。
13
4、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特点
22
3、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安全 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如下:
国家法律——人大常委会; 行政法规——国务院;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地方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较大城市(省会、省府、特区城市-深圳)人大常委会; 地方规章——省、市府(以上城市)各厅局(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行业规章; 相关执法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标准(国家、地方、行业); 其它要求:行业规范、集团方针、与相关方签署的文件协议等; 国际公约。
3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在HSE管理体系标准中的体现
4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要求贯穿于整 个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始末
方针体现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法律法规是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重要依据;
建立目标与管理方案必须考虑法律法规要求; 培训、协商与交流及文件和文件管理不仅要包含 OHS法律法规信息,而且还应满足其有关要求;
不对等性——是调整雇员和雇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发生的相互权 利、义务关系。 特别强调对雇主的职责。 雇主必须按国家法令、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安全卫 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
15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16
1、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