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一期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招标工程概况及要求
本次招标为郑州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程。
一、工程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根本卫生保健效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根本医疗卫生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众矢之的,医疗改革无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今年4月初,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21-202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制度的根本框架是“四大体系〞和“八项支撑〞,其目标是努力为群众提供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效劳。
“新医改〞方案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八项支撑〞之一,医疗卫生信息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遇到了难得的开展机遇。卫生信息化效劳于医改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共识,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由原有单个业务驱动模式,转向“以人为本〞,提高信息化综合效益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国家卫生部把“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作为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点。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标准、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文件记录〕。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被列为公共卫生效劳工程之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既能满足自我保健的需要,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主动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又能通过持续积累、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帮助卫生效劳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效劳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到达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还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基于个案的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帮助卫生管理者客观地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卫生效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以及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即打好三个根底,建好三级平台总体要求,市级卫生信息平台是一个最根底的综合管理平台,它的信息来源于许许多多具体的业务系统,它的前端触及到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只有建设好市级平台,才能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实现新医改的目标。“郑州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工程正是国家关于?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的思想指导下规划的,为实现郑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要工程。
郑州市区域卫生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信息标准、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库、区域卫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效劳信息系统和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是“郑州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子工程。
二、现状
1、郑州医疗卫生总体情况
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总数141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64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45家,社区卫生效劳站134个,妇幼保健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7个。乡镇卫生院96个,村卫生所〔室〕2285家〔近两年新建1318所〕。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8557张,其中医院床位3289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19张。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到达4223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389万人,注册护士16432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数为:5.68个。
全市各类医疗效劳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效劳28672299人次,提供住院效劳1009339人次。年均次门诊率为:3.87;年均次住院率为0.14。
各个村、乡所有的区域百分之百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覆盖,参合的农民数410.34万人,参合率到达了97.92%。
2、郑州市卫生信息化整体情况
〔1〕郑州市各县〔市〕区卫生局局部建立内部局域网,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等各级管理机构局部具备内部局域网。绝大局部医院已实现业务覆盖范围内的局域网络建设,仅极少数二级以下医院无网络建设。郑州市卫生局机关内部建立局域网,未和二级机构及县市区卫生局通过专线联接。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建立的急救网络,目前和28家急救站和7家急救分中心通过光纤vpn〔2M〕专线联接。
〔2〕全面落实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使用率到达100%。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已建成,由中心系统、7个分中心和28个急救站组成。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未建设。全市100%的医院建立并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和大局部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络,医院信息系统〔HIS〕、财务管理广泛应用、检验、影像、病案信息管理、统计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软件局部应用。市属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门户网站,开展了网上挂号、网上咨询、网上健康宣教等效劳。局部医院正在进行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改造。
3、社区卫生和新农合信息化现状
目前郑州市社区卫生系统已初具规模,在全国率先推行社区卫生效劳“片医〞负责制,建立医师、护士小组,配备移动电脑,统一安装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局部社区中安装医疗管理的信息系统,但存在社区健康档案、儿童方案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之间信息不共享,社区与医院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
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根本完善,新农合数据库管理权限设置在各县〔市〕、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效劳终端延伸到各级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局部村卫生室〔所〕,实现参合管理及基金管理功能。由于没有市一级的统一平台,“同城直补〞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实现;效劳终端未延伸到所有村所,“门诊统筹〞等功能亦无法实现。
4、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卫生领域信息化有一定成就和根底,但业务不标准、功能不完善,系统分割、相互独立、连续性和协调性差,信息系统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在工程立项和建设上多依赖于IT技术驱动,造成业务需求分析不深入,缺乏整体性,形成了一些“烟囱〞、“孤岛〞系统。医疗卫生信息标准研究起步较晚,资源投入缺乏、技术人才短缺,医疗卫生信息化整体水平落后其他行业。
三、工程建设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