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重复株高∥cm 叶龄∥叶
叶色
茎粗∥cm 06-2007-3006-2007-3006-20
07-3006-2007-30处理区

111.4323.111.516.00绿绿 2.36 2.61Ⅱ98.2362.510.517.00绿绿 2.17 2.52Ⅲ101.3329.111.018.00绿绿 2.01 2.39平均103.6338.211.017.00绿绿 2.18 2.51对照区
Ⅰ115.4359.511.518.00绿绿 1.76 2.18Ⅱ91.1352.411.017.00绿绿 2.04 2.60Ⅲ109.4346.310.517.00绿绿 2.46 2.42平均
105.3352.7
11.017.33
绿
绿
2.09 2.40
表2不同处理玉米生育性状比较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稳定性肥料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成本较高,使用范围还很小,为了进一步推广施可丰这种新型肥料,根据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安排,在五棵树镇进行了施可丰稳定性肥料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

通过试验、示范验证和评价施可丰稳定性肥料的使用效果,比较稳定性肥料与常规肥料的经济效益情况,为该肥料的推广做基础工作[1-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五棵树镇长新村6组某农户承包田,该地块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肥力较好,属中层黑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常年施肥量为45%复合肥400kg/hm 2、尿素350kg/hm 2。

试验地土样化验数据:有机质26.2g/kg ,pH 值6.15,全氮1.38g/kg ,碱解氮143mg/kg ,速效磷28.42mg/kg ,速效钾152
mg/kg 。

1.2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施可丰稳定性肥料(N-P 2O 5-K 2O=26-11-11)、
普通尿素(N 46%)、双联复合肥(15-15-15)。

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农华101。

1.3试验设计
大区示范设2个处理,处理区:施可丰稳定性肥料750
kg/hm 2,面积为0.67hm 2;农民习惯施肥(CK ):双联复合肥(15-15-15)450kg/hm 2,追尿素350kg/hm 2。

1.4试验过程
该试验地为春季旋耕整地,机械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
3日,生育期126~128d ,需活动积温2680~2750℃。

药剂封闭除草,其他管理措施同生产田一致。

2结果与分析2.1玉米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在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2玉米生育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区和对照区在株高、叶龄、叶色、
摘要开展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对玉米生育期、生育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比常规施肥增产699.2kg/hm 2,净收入增加694元/hm 2。

关键词玉米;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S513;S1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221-01
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郑大军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130400)
收稿日期2013-10-15
处理重复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收获期处理区Ⅰ05-0305-1506-1707-2009-2510-08Ⅱ05-0305-1506-1607-2009-2610-08Ⅲ05-0305-1506-1607-1909-2610-08对照区
Ⅰ05-0305-1506-1707-2009-2510-08Ⅱ05-0305-1506-1607-1909-2610-08Ⅲ
05-03
05-15
06-17
07-19
09-25
10-08
表1不同处理玉米生育期比较
茎粗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也没有趋于一致的性状表现。

2.3示范田产量性状
在处理区和对照区内分别取3点(20m 2)进行测产,实测果穗鲜重,并取标准10穗做为小样进行室内考种。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区穗长、穗粗分别为19.9、5.4cm ,总穗数80.7穗,对照区穗长、穗粗分别为19.5、5.2cm ,总穗数为81.3穗。

处理区玉米产量为9500.0kg/hm 2,对照区的产量为8800.8kg/hm 2,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699.2kg/hm 2,增产率为7.94%。

2.4经济效益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区投入成本为4050元/hm 2,对
照区为3555元/hm 2;处理区、对照区总产值分别为16150、14961元/hm 2,纯收入分别为12100、11406元/hm 2,处理区
比对照区增收694元/hm 2。

3结论与讨论
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5]。

施用施可丰
750kg/hm 2,比常规施肥增产699.2kg/hm 2,净收入增加694
元/hm 2。

但它较高的市场售价直接影响它的推广。

因为对于这种新型肥料,农民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而传统肥料成本较低。

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新型肥料的推广扶持力度,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改变农民的施肥意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使用量,减少环境污
(下转第237页)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2期221
. All Rights Reserved.
处理投入
总产值
纯收入较CK±肥料其他合计
处理区
2250180040501615012100
694对照区
1755
1800
3555
14961
11406
-
(元/hm 2)表4不同处理经济效益比较
注:施可丰稳定性肥料3000元/t ,尿素1800元/t ,双联复合肥2500元/t ,玉米1.7元/kg 。

染,实现耕地的永续利用,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6]。

4参考文献
[1]隋承权,杨德新,王芳,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报
告[J].现代农业,2010(5):48-49.
[2]葛传奇.“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玉米上的试验示范[J].吉林农业,2012(10):48.
[3]赵鑫鹏,杨晶,曲晓荣.玉米应用施可丰稳定性肥料效果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99.
[4]徐晓磊.稳定性肥料发展的一面旗帜—施可丰创新技术发展稳定性肥料纪实[J].中国农资,2013(28):28.
[5]王玉波,谷明学.施可丰稳定性肥料试验示范报告内容[J].吉林农业,2011(11):71.
[6]陈述,孟召鹏,杜文萍,等.玉米施用“施可丰”稳定性肥料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3):53-54.
处理重复总穗数穗穗长cm 穗粗cm 总鲜重kg 10穗鲜重
kg 水分%小样粒重
kg 穗粒数粒百粒重g 小区产量kg 折合产量
kg/hm 2处理区
Ⅰ82.020.0 5.430.0 3.821.5 2.636650.4043.4537.709425.0Ⅱ79.019.8 5.330.0 3.820.9 2.586644.0042.5637.399347.5Ⅲ81.019.8 5.429.9 3.720.3 2.592632.5041.1538.919727.5平均80.719.9 5.429.9 3.820.9 2.605642.3042.3938.009500.0对照区
Ⅰ83.019.9 5.328.9 3.822.3 2.586616.8041.7135.518877.5Ⅱ80.019.6 5.329.7 3.821.2 2.496624.4043.0835.678917.5Ⅲ81.019.0 5.129.4 3.720.5 2.328583.6040.0434.438607.5平均
81.3
19.5
5.2
29.3
3.8
21.3
2.470
608.27
41.61
35.208800.8
表3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构成与产量比较
(上接第221页)
1400-200020040060080010001200-600
-400图3年降水量的累计距平曲线
回归、突变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夏津县过去50年的年降水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倾向率-2.3mm/a ,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秋季,冬季基本无变化,春季降水量有增多趋势。

(2)年降水量在1977年附近存在突变现象,表现为
1977年以后降水量减少。

4.2讨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气候学家对华北地区降水量
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华北地区加剧干旱的原因。

过去50
年来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呈波动减少趋势[4],夏津地处华北平原东部,与华北其他各地区的趋势是一致的。

陈烈庭[5]的研究指出华北地区近40多年发生过2次变干过程:一次是在60年代中期,另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

可以看出夏津在1977年降水量有一次突然减少的趋势,但60年代中期突变不明显。

夏津位于鲁西北的冀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条件决
定了影响其降水量变化的因子可能会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探讨。

5参考文献
[1]张庆云,吕俊梅,杨莲梅,等.夏季中国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及外强迫因子关系[J].大气科学,2007,31(7):102-105.[2]皇嘉佑.气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J].气象,1996,21(5):56-57.[3]高延青,王荣波,孟凡辉.乐陵市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0.
[4]王绍武,蔡静宁,朱锦红.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2):137-145.
[5]陈烈庭.华北各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地域性特征[J].高原气象,1999,18(4):477-485.
(上接第228页)
并将粉碎的秸秆与土壤、秸秆腐熟剂充分地混匀。

同时用配套的播种机播种,以提高播种质量,为作物的高产奠定基础。

2.5适时镇压浇水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微生物分解吸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因此,要及时进行镇压浇水,减少大孔隙,协调大小孔隙比例,促进种子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的发生,促进小麦生长。

2.6防病虫害传播
玉米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的秸秆,不要把有病虫害的玉米秸秆还田,以免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对于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小麦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施用。

3参考文献
[1]洪光.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J].湖北农机化,2013(1):54.
[2]郭永芳.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11(4):43-44.
[3]高忠兰.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及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7.[4]彭兴贞,黄玲玲,张玉.玉米秸秆还田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北京农业,2011(31):47.
[5]南雄雄,游东海,田霄鸿,等.关中平原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5):222-229.
[6]李文超,刘丽君,郭茜茜,等.玉米秸秆还田对白浆土氮含量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3(1):15.
[7]谭克均,林昌虎,何腾兵.贵州省玉米秸秆还田的现状研究[J].贵州科学,2008,26(1):67-71.
[8]常树堂.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河南农业,2002(10):20.
[9]张慧.便携式农作物茎秆力学特性测试仪的设计与试验[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李翊阁等:宝鸡市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发展对策
23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