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课程编号
深圳大学实验
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基本测量实验
学院:
指导教师:—
报告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号: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1.要求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清晰地展现长度测量技术的进步
过程,体会人类智慧的魅力;
2.通过求出铜管的体积,理解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和最后结果的科学表示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实验者的实验
步骤与表格制定能力。
二、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
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 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
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 n 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 (n - 1)
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
y ,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 x ,则有
nx = (n T ) y ,
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
S 为:
S = y -x = y / n
差值S 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 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 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 y 。
如果转了 1 / n 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 y/ n 的距离,y/ n 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
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 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
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 其螺距是0.5mm ,
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 0.5mm 。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
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
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 0.01mm ,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实验室常用的 螺旋测微计的量程是 25mm ,分度值0.01mm 。
固紧鷹钉
主尺
iiTiinKminiiiiiinnM
内侧星面
内侧量面 III
外侧量面
内侧童面 游标
hiiilim IIII I IHI nti
螺旋测微计测量前先检查“ 0”点。
轻轻转动微分筒,推动螺杆前进,当听到“咯、咯” 两声时就停止转动。
这时的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就有零差出现,其校政方法如下:
设零点的读数为L0,待测物的读数为L,则待测物的实际长度L' =L-L0,其零点差值L0
可正可负。
顺刻度线序列的L0记为正值,逆刻度线序列的L0记为负值。
如图1-3(a)中,
L0=-0.010mm,而图1-3 (b)中,L0=0.022mm.
螺炎测撤计的零差
零点读数:-0.010 mm 零点读数:0”022 inm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组号:;姓名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内径d、和高H;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D,并计算:D
2、计算圆筒的内径d ,并计算:d
3、计算圆筒的高H ,并计算.H
4、计算圆筒体积V,并计算V
5、计算粗铜丝直径D1及CD!
6、计算细铜丝直径D2及.D2
7、间接量B Dl D2,计算B的平均值、相对不确定度和绝对不确定度。
D r + D2
D2^D l 2D1AD2 2
提示*
[———-一][—-—-一]
D i D i ■ D2D2 D i ■ D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
:
圆筒的外径: D 二±( )
实验结果2
:圆筒的内径:
P =
D
D - d =+
( )
实验结果3
:圆筒的高:
P =
:d d _
H 二±
( )
实验结果4
:圆筒体积:
P =
.H
H _
V 二±
( )
实验结果5
:粗铜丝的直径:
P =
V
V -
Di :
±( )
P =
D
D厂
实验结果6
:粗铜丝的直径:D2
:
±( )
P =
D2
D2_
实验结果7
:
B = ____ ±_____ ( )
P =
B =
B
实验讨论:
八、思考题
1. 如何更大程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答: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2. 如何更好地记录实验数据。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年月日
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