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和织综角度关照下的宋词英译赏析--以赵彦春英译苏轼《西江月》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和织综角度关照下的宋词英译赏析--以赵彦春英译苏轼
《西江月》为例
胡勇忠
【摘要】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中的难事。

中外翻译家及译论家,对这件事的解决做出了各种尝试并提出了一些理论。

赵彦春教授从设定关联和顺应两个原则出发,构建了翻译学归结论,本文从翻译学归结论的关联和织综角度出发,赏析了赵彦春英译的苏轼词作《西江月》,并以此探索宋词英译、欣赏及译文评判的新路径。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12
【总页数】3页(P166-168)
【关键词】关联;织综;宋词英译;苏轼;《西江月》
【作者】胡勇忠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3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词,因其为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宋词,与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元曲及明清小说一道,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因此,如何将宋词这一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
上光辉夺目的明珠推介给世界上其他的民族与读者,让其也领略宋词所蕴含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特别在21世纪,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实现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翻译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与之相适应,近些年,中国也掀起了一股国学外译的热潮。

其中,赵彦春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赵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提出了“翻译学归结论”,同时,他通过自己近年的翻译实践表明,该理论对诗词乃至其他国学的翻译,都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其近期出版的英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就是有力的证明。

特别是《三字经》的翻译,赵教授创造性地以三个英文单词对译三个汉字,使之在音、形、义三方面都与原文相匹配,可谓“神形合一”。

《光明日报》专文报道,并盛赞该译本妙含“中国味道”。

本文试运用赵教授翻译学归结论中关联和织综的相关理论,赏析其英译的苏轼词作《西江月》。

赵彦春教授的翻译学归结论认为,归结主义翻译学就是以归结主义方法探求翻译本体论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学术体系。

所谓归结,就是将错综复杂的现象归结为核心的、本质的东西。

翻译中的归结就是将翻译中一切的一切都归结到翻译的核心问题上来。

其力图把翻译学研究归结到翻译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看作客观的研究对象。

从语言看,语义可以归结到语用,从文本看,各种文本可以归结到文学文本。

归结主义方法旨在对翻译问题进行全局把握,因此,在该方法论的框架内,“忠实”、“对等”是辩证的,而不再是机械的、片面的了。

赵彦春又认为,任何语言系统对客观世界的映射都是不完全、不完善的,两种语言之间要做到完全对等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翻译也只能寻求最佳关联,做到最大程度的对等。

“关联”是翻译的第一原则,“趋同”是翻译的第二原则。

关联原则是交际得以进行的基础,趋同原则是交际达到最佳效度的保证。

关联要求译文应最大限度地向原作趋同。

在此基础上,赵彦春将翻译定义为: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
为手段,已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

[1]同时,赵彦春在
其《翻译学归结论》的第四和第五章中,通过对《螽斯》、《关雎》、《长相思》等大量译例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归结理论在诗词翻译上的解释力。

下面,我们从归结理论中关联和织综两个视角,试着赏析赵彦春翻译的苏轼词作《西江月》。

苏轼的词作和赵彦春的翻译如下: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The River Moon
This world is but a dream
Thro’ life, how many soughs?
The night blows leaves to the beam
And to my hair and brows.
I’ve few guests, low my wine.
The moon’s oft dimmed, no rays.
Mid-autumn! Who’ll share her shine?
Cup in hand, north I gaze.
该词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即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

该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
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力量。

(一)语义“再现”
翻译学的归结论认为,语义“再现”表现为译作如何通过精确与模糊的信息处理“再现”原文信息。

语义“再现”一般通过词语的对等来实现。

归结论认为,由于语言之间的系统差异,译作与原作之间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

译者可以也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使译作达至动态的、模糊的、有机的对等,而不是也不可能是静态的、精确的、机械的对等。

艺术的成功,包括翻译的艺术的成功,都在于像与不像之间。

模糊处理是译文得以成功的先决条件。

苏轼这首词大概作于元丰三年,时值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词正反映了其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词一开端,便是一句慨叹“世事一场大梦”,此句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

赵译用world来模
糊处理“世事”,可谓匠心独运,This world is but a dream与莎翁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句“人生几度秋凉”,“秋凉”,
一作“新凉”。

“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

“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

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此句译文处理成Thro’ life, how many soughs? 此处,译者通过一个动态
的词thro’(through)(贯穿)与一个象声词sough(萧瑟声)搭配,秋风萧
瑟即是典型的秋色秋景,这里比喻贯穿人一生的那些坎坎坷坷、人情冷暖。

此处译
者是用换喻来实现语义再现的。

换喻也叫换称,是借用一个能体现某一专有名称的特征的普通名词(如“萧瑟”),来代换该专有名称(如“秋凉”)。

欧阳修在《秋声赋》里说,秋声,“于行用金”(在五行上属于金),故其声”淅沥以萧飒”。

因此,sough是秋凉的换喻,尽管字面上无秋凉,但却可以表示人生的“秋凉”。

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都是由叶落、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译者处理成The night blows leaves to the beam And to my hair and brows.这里译者用了提喻来实现语义再现。

提喻指用一般代替特殊或以
特殊代一般,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一般。

廊,多指殿下外屋或有顶的过道,如:廊庑、长廊、画廊、游廊等,而译者四两拨千斤,用廊的一部分beam(梁、柱)来代替廊,同时又兼顾了与次句dream的押韵,可谓一石二鸟。

(二)表现手法“再现”
翻译学的归结论认为,表现手法”再现”表现为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原作的修辞手法和织综。

这里的织综是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方面进行考察的织综,它是原文织综和译文织综的连接纽带。

[1]上文的秋凉译成sough,就是一种比较高度
逼近的修辞再现。

我们再看下阕的起句“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译者译成I’ve few guests, low my wine.The moon’s oft dimmed, no rays. “酒贱”和“(明月)被云妨”都是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这是省略了目标域的隐喻,只留下了源域“酒贱”及“云妨”。

读者很容易将源域的结构和意义映射到目标域上:“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

译者用英语中表示否定意义的few来处理少,用一个low字,把贱的内涵表露无遗。

同时,low的
元音ou是被美国诗人爱伦·坡认为是人类语言中最能表达哀愁的语音。

我国学者钱冠连所著《语言全息论》中,详细阐释了该观点,钱冠连认为,语言在结构和组织
上不仅与自然大宇宙相似,两者还是全息同构的。

[2]不仅如此,自然大宇宙、人
及其语言三者也是全息同构的。

所以尽管译文不着一愁字,但由于few,low的使用,愁意尽显。

明月被云妨,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

云妨的妨,英文中正好有一动词dim(使……变暗淡)与之对应。

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

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就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

织综(texere)是赵彦春在《翻译学归结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术语。

翻译学归结论认为,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等。

其不对等是由翻译过程的动态性所决定的,而翻译过程的动态性归根结底是由语言本身的动态性所决定的。

翻译是辩证的。

从关联的角度看,意图是第一位的。

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传达原作的意图,译文可以违反命题意义的制约,达到“不忠而忠”。

例如,词中下阕首句是一对仗句,常与多相对,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只在第二句用一oft统领该二字,实现了动态的“忠”。

在其他条件(如意图或审美)相等的情况下,两种语篇之间织综的映现或对应决定了翻译的优劣。

语篇的织综可表现在衔接与连贯上。

由于语言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衔接和连贯的调变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衔接与连贯直接体现了交际者的思维模式和风格等因素,翻译中应最大限度地追溯并忠实传达原作的思路和情味。

以翻译过程来看,可以把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对应关系的实现过程称作映现。

在谈到织综和意义的关系时,归结论认为,在文学语篇(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中,形式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说形式即意义,形式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语篇的形式和意义,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1]下面我们将从织综的韵律及主题意义两个参数入手,来赏析该英译。

(一)韵律
诗歌两个重要的形式特征就是节奏与韵律,中国古诗词也因汉字所独具特色的格律及韵律而闻名于世。

在诗歌中,包括中国古诗词,往往其形式就是其意义。

因此,
韵律作为形式的独特表达形式而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中国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实现韵律的再现,是映现其织综的重要过程。

《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

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

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平韵字分别为:凉、廊、妨、光,仄韵字是上、望。

译者在英译时主要采用的是抑扬格三音步(iambic trimeter)的英诗韵律,并且几乎是一音对应一字,非常的整饬。

韵式是ABAB,即隔行押韵:上阕的韵字是dream、beam,soughs、brows,下阕的韵字是wine、shine,rays、gaze.第三句的leaves和beam又形成行内元韵。

(二)主题意义
翻译中所映现的连贯主要就是主题连贯和命题连贯(即“还原作者的原计划” )的程度。

任何错误的阐释都会影响到主题、命题的相关度和审美效果。

总之,织综的最大映现要求最大程度地逼近原文。

[1]因此对主题意义的映现,是译者实现其织综映现的重要过程。

苏轼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与这首词意境与主题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与这首《西江月》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的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

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

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苏轼选取了“大梦、秋(新)凉、夜、风叶鸣廊、酒
贱、客少、云妨、孤光、凄然”等典型词,而译文则相应地选取了
dream,soughs,night,blows leaves,beam,few,low, dimmed, no
rays,shine,gaze等与之对应。

特别是soughs,blow,few,low,gaze等词的选取,体现了译者在追求最大程度地逼近原文的映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原词的凄然,作者为了照顾上文的rays的韵脚,匠心独运地用了gaze,这词字面上似乎并无凄然之意,但读者要是从全词考虑,就可明其妙处了。

据记载此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是其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

而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北望之时,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译者用gaze 一词,尽管字面意思是凝望,但考虑到其写词时的世事、节气,凄然之意,不是已经包含在里面了吗?这也是一种“不忠而忠”。

翻译难,诗歌翻译尤其是难上加难。

对等与不对等、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每一派翻译家、译论家都争论不休的问题,尤其在译诗方面,“不可译性”问题尤其突出。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赵彦春教授吸取中外译论之所长,构建了自己的翻译归结学说。

该学说把错综复杂的翻译现象归结到了翻译的核心的、本质的东西上来,它以关联及趋同两个原则为出发点,最终将翻译归结到一个由原则统领的、可以调变或取舍的、对源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

本文中我们从语际关联参数下及织综两个角度,对中国宋词英译中的翻译及欣赏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了论述。

可以说关联与织综不仅为我们研究和分析中国古诗词英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我们评判译本的优劣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

[1]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93-210.
[2]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