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经营 方式的变化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生产力水平低下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 下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历程 3.原因 4.特点:地主与佃农形成租赁契约关系
5.影响 ①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地租) ③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 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 侯。——《汉书·食货志》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均田制
材料: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Fra bibliotek,但能用来 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 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 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 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 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 越来越少。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 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 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
关系:井田制——经济制度 分封制——政治制度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思考:井田制在 春秋战国时期走向崩 溃的原因有哪些?崩 溃的表现有哪些?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君主所有:宫廷掌握,君主私人开支 私有 地主所有:官僚地主掌握,佃农租耕
自耕农所有:农民自有,自耕自收
同此 时消 并彼 存长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请思考:哪些种?土期地中制主度 要占 来主 源体 是地 什位 么??它的来源有哪
地主土地所有制
公田转化为私田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1)原因:根本原因:铁具牛耕的逐渐推广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大量公田被抛荒
(2)表现:
私田逐渐被私有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
土地兼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1)危害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至秦 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 志》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3)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①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4)概况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1)原因:根本原因:铁梨牛耕的逐渐推广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相地而衰征”——相, 视也;衰,差等也;征,征 取也。意思就是说,按照土 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 的租税。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 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 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 分配.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
课文解读: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 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思考: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 期土地制度的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特点: 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 ②分为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 部归贵族)和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 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土地私有制过程
春秋:生产力提高,土地逐渐私有化 春秋:各国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 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肯定私有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请概括:我国封建社会有哪几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国有
“公田”或“官田”,国家经营,用于封 赏或对百姓授田,旧制度遗存,越来越少。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历程 ①战国:产生 ②汉代:较普遍 ③宋代:仅次于自耕农 ④明清:普及全国
3.原因 ①土地兼并的发展 ②人多地少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4.特点:地主与佃农形成租赁契约关系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 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 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 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 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 “灵丹妙药”?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思考: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均 田制会出现什么怎样的困境?
——宋·苏洵《嘉佑集·田制》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
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 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概括租佃
经营的演变过程、原因、特点。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
下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2.土地兼并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3)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①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4)概括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思考:由于土地兼并,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地主手 里,那么土地经营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下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概念:什么是租佃关系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租佃经营
材料一:自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 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 指麾于其间,而役属之民,夏耨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 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 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 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
(雇佣劳动关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公田”或 “官田”
土地私有制
北魏实行 均田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
租
土地高度集
地主土地私有制
地 兼
并
佃 制
中,封建土 地制度成为 桎梏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经营 方式的变化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生产力水平低下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 下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历程 3.原因 4.特点:地主与佃农形成租赁契约关系
5.影响 ①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地租) ③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 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 侯。——《汉书·食货志》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均田制
材料: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Fra bibliotek,但能用来 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 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 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 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 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 越来越少。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 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 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
关系:井田制——经济制度 分封制——政治制度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思考:井田制在 春秋战国时期走向崩 溃的原因有哪些?崩 溃的表现有哪些?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君主所有:宫廷掌握,君主私人开支 私有 地主所有:官僚地主掌握,佃农租耕
自耕农所有:农民自有,自耕自收
同此 时消 并彼 存长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请思考:哪些种?土期地中制主度 要占 来主 源体 是地 什位 么??它的来源有哪
地主土地所有制
公田转化为私田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1)原因:根本原因:铁具牛耕的逐渐推广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大量公田被抛荒
(2)表现:
私田逐渐被私有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
土地兼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1)危害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至秦 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 志》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3)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①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4)概况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3.春秋:井田制瓦解 (1)原因:根本原因:铁梨牛耕的逐渐推广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相地而衰征”——相, 视也;衰,差等也;征,征 取也。意思就是说,按照土 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 的租税。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 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 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 分配.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
课文解读: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 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思考: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 期土地制度的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
特点: 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 ②分为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 部归贵族)和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 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土地私有制过程
春秋:生产力提高,土地逐渐私有化 春秋:各国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 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肯定私有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请概括:我国封建社会有哪几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国有
“公田”或“官田”,国家经营,用于封 赏或对百姓授田,旧制度遗存,越来越少。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历程 ①战国:产生 ②汉代:较普遍 ③宋代:仅次于自耕农 ④明清:普及全国
3.原因 ①土地兼并的发展 ②人多地少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4.特点:地主与佃农形成租赁契约关系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 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 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 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 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 “灵丹妙药”?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思考: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均 田制会出现什么怎样的困境?
——宋·苏洵《嘉佑集·田制》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
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 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概括租佃
经营的演变过程、原因、特点。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
下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2.土地兼并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1)危害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措施:均田、限田 (3)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①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4)概括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思考:由于土地兼并,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地主手 里,那么土地经营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下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概念:什么是租佃关系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租佃经营
材料一:自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 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 指麾于其间,而役属之民,夏耨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 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 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 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
(雇佣劳动关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公田”或 “官田”
土地私有制
北魏实行 均田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
租
土地高度集
地主土地私有制
地 兼
并
佃 制
中,封建土 地制度成为 桎梏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