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
究
张炜
摘要:随着浙江经济飞速的发展,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对影响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劳动力转移;主成分回归分析
Empirical Study 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Zhang Wei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Zhejiang, the urbanization level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improved at the time.The article analyses on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we us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ethod to do an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ed data.Finally,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policy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urbanization;labor transfer;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1、引言
21世纪以来,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前途的两大问题,然而这十几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农民的分化,我国城市化加开的原因也是由于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所致。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参与城市经济建设,带来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化进程再一定程度上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的城市化水平(48.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09%),位于全国第八,在华东6省1市中,仅次于上海,列第2,而且已经超过了世界范围城市化水平(47%)。
2014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更是达到了62.96%,高出全国水平(53.73%)9.23个百分点。
2、城市化程度的测度指标的选取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镇)集聚的过程。
所以,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显然,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
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越有利于城市化提高。
因此在影响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中我们选取其中较为主要的8个因素,包括: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蒯氐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源泉,农业生产率越高,就会有越多的人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
从事农业期望收入。
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能力。
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
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预期收入越高,农村劳力转移的动棚越强。
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和非国有部门的就业比重。
这3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
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密切相关,在现实中,非国有部门与第三产业已越来越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政策因素。
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作为测定政策因素的指标。
3、浙江省城市化程度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3.1、数据来源
为了观察分析各种指标对浙江省城市化进度的影响,我们选取了2000年至2015年的农业产出与农民人数的比例(x1)、乡镇居民的平均收入(x2)、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x3)、
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 发比重(x4)、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x5)、非国有部门的就业比重(x6),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x7),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比重(x8)。
所有数据均来自2000年至2014年的浙汀省统计年鉴或根据浙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3.2、研究方法
建立Y与各自变量Xi,1≤i≤14的回归模型
如下
ε
i 0141i ∑=++=i X Y ββ
ε~N(0,σ2), σ>0
E(ε X1,…,X9)=0
由于上述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不能对模型直接进行回归。
为了解决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对回归分析的影响问题,所以,本文利用原始数据对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回归方法是采用较少的新变量(主成分)代表原来的变量,这些新变量是原来变量的线性组合,它们正交的新变量捕捉了尽可能多的原来变量的变差,包含了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且消除了原来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降低了变量的系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3.3、实证分析
利用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如下:
1、8个自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LnX6 LnX7 LnX8 平均数
7.1 7.814 8.775 4.432 3.111 3.066 4.52 3.526 标准差
0.669 0.836 1.051 0.094 0.297 1.147 0.035 0.30
2、2个最大特征值所占比例达到了97.667%这说明用2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8个要素的97.667%的信息,即: 1F =0.128stdLnXl+0.155stdLnX2+0.261stdLnX3+0.152stdLnX4+0.203stdLnX5+0.168stdLnX6-0.0412stdLnX7+0.252stdLnX8
2F =0.047stdLnXl —0.003stdLnX2—0.210stdLnX3+0.002stdLnX4-0.100stdLnX5-0.028stdLnX6+0.649stdLnX7一0.209stdLnX8
3、以F1和F2为自变量,以LnY为应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LnY=2.998+0.205F1+0.016F2
其中:
R^2=0.981,F=522.532,P=0.000,
D.W=1.073
回归方程拟合较好,并且各个自变量均在显著水平为o.05下通过检验。
将变
换为原来的解释变量,得到回归方程:
LnY=一0.779+0.040LnX1+0.037LnX2+0.046LnX3+0.332LnX4+0.135LrlX5+0.030LnX6+0.055LrlX7+ 0.161LnX8
年均增长率(%)弹性系数对城市化进程的
贡献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
农业产出与农民
人数的比例(x1)
1.39 0.040 0.0556 6.92
乡镇居民的平均
收入(x2)
1.64 0.037 0.0607 7.55
城市人口的平均
收入(x3)
1.75 0.046 0.0805 10.01
第二、三产业产
值占GDP发比
重(x4)
0.30 0.332 0.0996 12.39
第三产业的就业
比例(x5)
1.36 0.135 0.1836 2
2.84
非国有部门的就
业比重(x6)
6.23 0.030 0.1869 23.25
市场化分配资源
比重(x7)
0.06 0.055 0.0033 0.41
0.83 0.161 0.1336 16.62
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比重(x8)
从回归方程和表2,我们能够发现影响浙汀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系数大小排序依次如下: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农业产出与农民人数的比例、乡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和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
其中,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3个指标中有两个的弹性系数较大,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系数为0.332、第3产业就业比重系数为0.135,这2个指标的影响系数总和达到0.467,说明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容量对城市化水平促进影响最大。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和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这两个影响系数也较大,两项之和达到了0.216,说明政策制度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出与农民人数的比例的弹性系数比较小,只有0.040,这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起的作用不大。
乡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和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小。
但是由于各因素的年均增长率不同,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水平的实际贡献率也有所差异。
各因素按影响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第3产业就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乡镇居民的平均收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
可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仍然是转移空间的3个要素的贡献之和达到了58.48%,另外政策因素贡献率为17.03%,城镇职丁平均工资、农民入均纯收入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等3个因素贡献率较低。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浙江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浙江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使得更多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等非农领域中去,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的影响,相对国内其他省份而言,浙江省的市场化水平较高,劳动力转移相对自由。
4、研究结果分析与政策意见
尽管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浙汀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80%以
上的城市化水平相比,城市化水平差距明显,相差10多个百分点,浙江城市化进程
还有待加快。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民营经济多半是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
对低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就业限制比较少,进入门槛较低,可纠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民营经济大多起点较低,投资需要较少,易于创办,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又能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从浙江情况看,民营经济发展快,但就业比重低,所以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空间。
因此,政府应当及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以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民营经济广泛吸收社会上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要为民营经济参与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投资规模、银行贷款、税收征管、审计监督等方面,创造有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劝口快出售部分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盘活资产,增强吸纳就业能力。
(二)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就业容量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标志,同时它还具有行业多、门类广、服务要求强、劳动密集等特点,对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有着任何别的产业无法替代的莺要地tf7=和作用。
从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情况看,其中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已经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现代世界城市化的趋势之一是城市人口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的极大提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而目前浙江省的第三产业比重与之相比较低,只有33.15%,说明浙江省第三产业仍有很大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吸纳劳动力就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
1、洪明、蔡健.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2014(2).
2、孙京娟.浙江省城市化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6(6).
3、中国浙江统计局年鉴
4、鲁楠.城乡统筹的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J].浙江统计.2013(2).
5、吴晓勤、高冰松、刘少为.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启示[J].安徽建筑.2011(1).
6、黄玉梅,孙宁华.浙江省开放度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宁波党校学报.2007(2).
7、杜澎涛.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8、来雅萍.浙江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