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胸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
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02
中医对胸痹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具有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如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如内关、膻中等 ,以调和气血、舒经通络,缓解胸痹 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药物治疗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胸部相关穴位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胸 闷、胸痛等症状。
手术。
康复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 理辅导和康复训练等,
以促进患者康复。
04
胸痹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 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保健方法
中医内科学——胸 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胸痹概述 • 中医对胸痹的治疗方法 • 胸痹的现代医学认识 • 胸痹的预防与保健
01
胸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 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拔罐疗法
利用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在相关穴位上,以通经活络、行 气活血,改善胸痹症状。
日常调理
01
02
03
饮食调理
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多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 ,如鱼类、蔬菜、水果等 。
运动调理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心 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情志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 波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 缓解胸痹症状。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 激等诱发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服药, 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等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降 脂、扩张冠状动脉等药
物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 窄,可采用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 ,可考虑冠状动脉搭桥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 焦虑和紧张,可采用放松 技巧如深呼吸、瑜伽等。
饮食调理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 菜和水果,避免油腻、辛 辣食品。
运动锻炼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以增强心肺功能。
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胸痹的症状,如胸闷、胸痛 等,及时就医诊治。
分类
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胸痹可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气阴 两虚、心肾阳虚等证型。
病因病机
病因
胸痹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 寒邪内侵、饮食不当、年老体衰 等。
病机
胸痹的病机主要为心脉痹阻,病 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腑 。
临床表现
症状
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
体征
心音低弱,心脉不畅等。
03
胸痹的现代医学认 识
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 血管狭窄,影响心肌供血。
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代 谢障碍,引发胸痹。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的形成和心肌细胞的损伤

内皮功能紊乱
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 能障碍,加重心肌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