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
课题敬业与乐业课时2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选择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存的适应。
2、明白得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依照论据找出论点,依照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
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缘故。
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
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比。
这一段要紧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
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
有了第3、4两段的对比,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
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完全”“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亮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
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畴,转得自然。
既幸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
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晰。
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说明。
②再讲什么缘故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
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
③颂扬敬业的人。
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那个地点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专门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说明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
这一层先从反对“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
论述了如何样明白得“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判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再具体分析缘故,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舞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启发学生摸索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见板书)(表中序号为课文段序号)四、总结归纳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
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
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差不多依据,因此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
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因此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
五、布置作业
附录:板书设计:(一)(二)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