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第5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爱我中华
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
3、学会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作者、图片及相关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至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2、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作品简介: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
作的主题曲。
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
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词作者简介:
【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
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
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
曲作者简介:
【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
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东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风”的代表作家,为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教师对歌曲的乐段结构进行分析:歌曲是两段体曲式,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
第一乐段的主题是1 3 1 3 5 3 0︱5 1 2 5 3—︱,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础。
第一乐句4小节由音乐主题发展而成。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第三乐句是由衬词构成补充句。
中间的衬词鲜明的表现了少数民族的
语言特点。
欢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
第二乐段3. 1 2 1 0 ︱2 2 1 76 7 5.曲调高昂。
表现人们以实际行动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
第二乐句表现内容和歌词扩充了3小节。
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语气结束,表现出爱我中华的决心不动摇。
4、跟老师或伴奏音乐学唱歌曲,强调用欢快跳跃、富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5、节奏练习2/4
①×××︱×××︱××××︱×0 ‖
②×××︱×××︱×. ×︱×0 ‖
③×××︱×××︱××××︱×0 ‖
④×××︱×××︱××××︱×0 ‖
6、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歌唱《爱我中华》
教师总结:
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大到我们的国家,小到我们的班级体,我们都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2课时我的中国心
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歌为C小调,旋律流畅、深沉、抒情易唱。
歌曲结构为a a b a′曲式结构,全曲只有六个乐句。
a段旋律给人深沉、抒情平稳的感觉,b段的两个乐句以模进的形式产生高潮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一浪高于一浪。
最后又回到a段的平静。
结束句以提高八度的音高,来表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
教学对象分析:
永和片区的学生地处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有音乐课、基本未受过有关音乐方面的训练,毫无音高概念,不识基本音阶,教师在课堂中教其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较为困难;但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下,学生的歌唱能力有所进步,能够合作和较好的演唱歌曲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及学习相关音乐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够独立分析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3、思想教育目标: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切分节奏的学习。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至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我是中国人》让学生欣赏。
(师生问好)
导语:
描写对祖国的爱的歌曲很多很多,同学们说说《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是不是具有代表性?
生:。
教师:他的演唱者是谁?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呢?生:。
图片资料:
1、张明敏简介
张明敏永远跳动中国心: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凡是飘荡着《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地方,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西装把这首歌唱遍神州唱向世界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先生.
一夜间红遍祖国大地:1984年,关於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取得成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位香港歌手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以其深沉、浑厚、铿锵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令人荡气回肠,激动不已。
此后,这首歌曲被广泛传唱,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张明敏当年仅26岁,是香港九龙做电子表的一名工人
2、张明敏演唱的作品:
《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心》
《中华民族》《我们拥有一个名字中国》《龙的传人》
二、今天我们学习张明敏的另外一首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
(一)教师范唱《我的中国心》
1、提示: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的《我是中国人》相似?讨论总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我是中国人》的风格相似,节奏缓慢,感情真挚,唱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的真挚感情。
(由学生完成)
2、歌曲分析:
这首歌为C小调,旋律流畅、深沉、抒情易唱。
歌曲结构为a a b a′曲式结构,全曲只有六个乐句。
a段旋律给人深沉、抒情平稳的感觉,b段的两个乐句以模进的形式产生高潮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一浪高于一浪。
最后又回到a段的平静。
结束句以提高八度的音高,来表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
(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加以肯定,赞扬)
a + a
+ b + a′
(初步陈述)(展开主题)(总结)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分解)
1、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跟随录音听、唱歌曲。
注意歌唱的声音要自然、松弛,不要喊叫。
2、学唱主旋律唱会这首歌曲之后,按照课本“参与、探索”的练习试唱乐谱乐段。
学生体会主旋律在歌曲中反复了几次,再唱中间部分,体会a a b a′结构的特点。
学生分组唱旋律。
(根据学生所学过的知识,看哪组唱得好。
)3、讨论:
歌曲感情的变化?结束句a′的旋律相比a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对情感的表达有何意义?
三、教师总结:
海外赤子们心系祖国、深爱中华。
而我们身在祖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热爱祖国、团结一心我们的祖国才会变的越来越强大。
正如歌曲中所表达的:我们炎黄子孙遍及全球,可是不管走到哪里,也改变不了他们的中国心。
同学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的你们一定也会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3课时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张藜词,秦咏诚曲。
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有主歌和副歌的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第一乐段旋律流畅、感情深切真挚,第二乐段在高音区回旋,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音乐形象得到升华,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对象分析:
永和片区的学生地处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有音乐课、基本未受过有关音乐方面的训练,毫无音高概念,不识基本音阶,教师在课堂中教其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较为困难;但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下,学生的歌唱能力有所进步,能够合作和较好的演唱歌曲了教学目标:
1、音乐赏析: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会演唱旋律;
2、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
2、学生能够畅谈个人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3、学习歌曲节拍,感受这首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所带来的圆舞曲
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有关教学图片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教师提问:
1、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
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旋律非常热情、欢快、舞蹈)
2、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呢?
(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
3、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
(热爱祖国、祖国与我息息相连、不能分割分离)
歌曲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张藜词,秦咏诚曲。
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有主歌和副歌的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第一乐段旋律流畅、感情深切真挚,第二乐段在高音区回旋,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音乐形象得到升华,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这首歌曲是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在音乐会上的必唱曲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和爱国的情感欣赏歌曲,可以哼唱旋律!
同学们,你听完后有什么样的启发?
(充满感情,以第一人称来抒发对祖国的情感,真挚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乐曲的高潮部分表现出激情。
)
1、分段欣赏、学生畅谈情感体验和理解:
欣赏第一乐段:第一乐段旋律流畅、感情深切真挚。
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在高音区回旋,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音乐形象得到升华,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2、节拍的学习:
学习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和强弱关系,学生感受三拍子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风格。
3、集体演唱一遍歌曲:
学生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注意用饱满的情绪去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4、在充满激情的音乐声、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
教师总结: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您的心窝,您是我心中的歌!这首歌曲无论是男声或女声演唱,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对祖国表达出来的眷恋之情同样令人感怀至深!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先生在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
乐曲分三段,以明朗、清新的旋律热烈、欢快的节奏描绘出一幅苗族山寨春意明媚的秀丽图象。
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对象分析:人物目标是初一级学生,他们大多数对音乐欣赏没什么兴趣,且音乐基础不大好,所以,此欣赏课本人比较注重通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欣赏、对比法、
3、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学会倾听,喜爱音乐、创造音乐的技能培养
四、教学方法:1:视、听相结合,感受音乐,理解曲式结构。
五、教学重难点:1:曲式结构的理解
2:音乐的感受,提升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工具:录音机、板书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爱我中华》,(提出问题——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你知道的民族有……族?你听过这些民族的音乐吗?你会唱这些民族的歌曲吗?)进入学习。
2、观看小片段——苗族人们欢歌载舞的劳动小片段。
3、介绍作者及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的创作背景,简要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
4、完整欣赏一遍曲子。
让学生畅谈及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描绘了什么情景。
5、听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与小提琴的美妙音色。
比较一下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所描写的景象与《苗岭的早晨》的景象相比,相同与不同处。
6、播放DV,感受音乐的情感、速度的变化。
根据情感个变化,找出曲式结构。
学生议论、填写。
同时,老师以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通过旋律的变化,把曲式结构找出来。
7、分段听:以看图片的形式,(看课本插图)每听一段,讨论一下,以三幅各具特色又合为一的图画,体会作者用这三段曲式音乐描绘的苗寨情景。
欣赏每一段:把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联想到的景象用线条与课本的图片连接起来。
把你联想到的苗寨美景与大家分享。
教师加以评价。
8、哼唱主题。
老师与学生可以简单的律动,跟随音乐跳苗族舞蹈。
9、再听完整音乐,提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0、欣赏口笛曲《苗岭的早晨》,与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的
景象相比,相同与不同处。
再比较两种器乐的音色。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小鸟,小鸟》是作曲家刘庄先生为电影《苗苗》创作的歌曲。
影片反映了小学教师韩苗苗热爱教育事业的成长过程。
此曲以欢快的旋律,模拟小鸟活泼、跳跃的拟态创作手法,充分地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少年儿童的新面貌,全曲分A、B两段。
教学对象分析:这是初中教材中的第一首合唱曲,意义比较大所以这节课还是以唱为主。
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大好,而且是第一次接触合唱,我会尝试着以一些简单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听、唱二声部,让学生感受一种和谐的合唱的美。
增强自信心,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欣赏、自己参与学唱。
3、知识与技能——认识合唱的基本技能,喜爱音乐、创造音乐。
教学方法:
1:视、听、唱相结合,感受音乐
2:通过律动,理解感受作曲家的拟态创作手法
3:加入器乐,突出层次感,反复演唱协调声音和谐
教学重难点:1:“拟态”手法、情感的体会
2:二部合声的清晰、和谐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钢琴、录音机、八孔竖笛、三角铁、哑铃等
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播放曲子《春天在哪里》,通过跟着旋律拍掌的律动与提问的形式(大自然美吗?),先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介绍《小鸟,小鸟》的创作背景。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电影《苗苗》的插曲部分)
3:朗诵歌词
4:听钢琴旋律,感受曲子的欢快旋律
5:听录音,跟录音轻声哼唱。
(“你能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吗”?——可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
6:听老师摩唱A段旋律,伴随歌声,学生可进行自由、简单的身体律动。
(如用手掌跟随音乐的高低起伏,模拟小鸟在忽而向上,忽而向下地飞翔,感受旋律的“拟态”创作手法,感受音乐。
)7:(1)视谱分部练习。
(采用DV视唱法和听唱法)
(2)学唱歌词。
(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8:(1)运用引唱再合唱的手法,(选几位女同学引唱A段
再全班合唱B段)我会用八孔竖笛在衬音“啦”处加入,以轻巧、跳跃的音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程次感,把合唱部分演唱得清晰且有弹性。
(2)再二部合。
(注意声部和谐统一,协调、控制音量。
)
9:(1)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后进行
伴奏合唱(分组讨论、演练,让学生倾听每一组的不同效果。
)(2)全体同学完整的表现歌曲(加入最和谐的打击小乐队组为合唱伴奏。
)
10:教学总结:同学们,通过音乐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所以我们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责任心。
让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绿色,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好吗?谢谢你们!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案
第三单元脍炙人口的歌
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介绍了几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的过
程中,感受和体验这些歌曲的情感,达到陶冶性情、拓宽想象的目的。
二、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风土人情、人文科学,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三、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如音高、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要
素,并应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初一级有许多学生喜欢唱歌,但不会正确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歌,识谱能力较差,音乐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些情况,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第1课时日本民谣四季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四季歌》日本歌舞风格的舞蹈动作、日本风俗及民谣的探索学习,体验、感受日本音乐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2、参与、尝试练习、体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时值。
3、学习让学生学习竖笛吹奏《四季歌》。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日本音乐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日本风俗及民谣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进行介绍。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看日本歌舞《四季歌》的视频,请学生谈谈日本的有关风俗及民谣。
2、跟随录音学唱《四季歌》,唱熟后不看歌词,跟随录音视唱旋律。
3、用口读、拍手、跺脚的方式感受、体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时值。
4、模仿《四季歌》的第一乐句,让学生自编节奏。
5、让学生朗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是颂扬尊敬师长、父母、,热爱朋
友的传统美德。
6、结合歌曲《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四季歌》上下两句组成的乐段结构,有感情演唱歌曲,提示学生有连线的地方要唱的连贯.
7、学习竖笛b7的吹奏指法,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竖笛吹奏《四季歌》。
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让学生课外自己找一些日本民谣、民歌的音乐材料,在下一次上课相互交流欣赏。
第三单元脍炙人口的歌
第2课时世界名曲念故乡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念故乡》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
情感,达到陶冶性情、拓宽想象的的目的。
了解作曲家德沃夏克及美国黑人的歌曲。
二、学会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准八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外查找表现思念家乡的歌曲或乐曲,以便课堂向大家介绍或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故乡,永远是一个值得人们思念的地方,“怀念故乡”
是许多音乐作品的主题。
我们刚学唱了英国歌曲《可爱的家》,以故乡有可爱的家,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再学唱一首
怀念故乡的歌曲。
2、播放合唱《念故乡》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注意提
醒学生体会合唱中声音、音色和节奏方面的表现力,听后议论。
3、让学生跟着琴声用“lu”母音唱旋律,老师用动作、表情引导
学生有控制、有张驰地唱旋律。
4、跟着录音轻声唱准歌词。
注意唱准八分音符的时值、音准、换
气,注意乐句的音乐感,有感情地演唱。
从第五小节开始,高音移高4度,唱的时候别喊叫,有控制地增加一点音量。
5、让学生翻阅课本第62页的音乐网站,独立阅读有关歌曲《念
故乡》与《新世界交响曲》及作者简介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乐曲及作者的故事。
6、听录音,让学生思考这首歌一共由多少个乐句组成,并用不同
颜色的笔勾画出乐曲的乐句。
7、学生讨论:(1)B部分与A部分的节奏基本相同,却给人一种
新鲜感,为什么?
(2)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8、反复演唱歌曲《念故乡》,让学生谈谈乐句A与B在情感上的处理,教师归纳总结。
9、前后两个A部分有什么不同?全曲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10、试一试将结尾的补充部分去掉,你会感到终止完满吗?
11、用竖笛练习《念故乡》,要求吹的连贯,有表现力。
12、欣赏《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第1---20小节由英国管演奏的
主题,让学生谈谈英国管音色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处理的力度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13、让学生向同学介绍或演唱还有哪些表现思念家乡的歌曲或乐曲。
14、小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案
第三单元脍炙人口的歌
第3课时英国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英国歌曲英国《可爱的家》学唱、风土人情音文化的探索学习,体验、感受音乐的情感和风格。
2、参与、尝试将乐谱中漏掉的音符填在括号里,训学生听辨音高的能力。
3、学习让学生学习竖笛吹奏《可爱的家》。
教学重难点:
巩和提高学生听辨旋律的能力;弱起小节的掌握。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外查阅英国风土人情、音乐文化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进行介绍。
2、收集一些温馨家庭的照片、画像,用投影或传阅的方式交流议论,调动同学们对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介绍英国风土人情、音乐文化资料相互交流,教师小节,引出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