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三个名译本,哪个翻得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8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瓦尔登湖》三个名译本,哪个翻得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继章
【摘要】《瓦尔登湖》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笔者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看到普通读者能够买到的三个中译本,分别是:1.徐迟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月;2.王家湘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3.李继宏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三位译者,均可称得上是大家。

徐迟老先生如今已不在世,而他却是国内第一个翻译《瓦尔登湖》的人。

从1949年的第一版开始,至今再版达六版之多;北外英语系教授王家湘,曾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的称号,笔者周围很多朋友购买的,就是王家湘版本的《瓦尔登湖》;八零后翻译家李继宏,代表作《追风筝的人》《小王子》,号称自己的《瓦尔登湖》译本是“160年以来,最好的中文译本”。

三位译者各有千秋。

而本文将以《瓦尔登湖》开篇,暨“ECONOMY 篇”为分析对象文本,以一些英语学习者常见的句法结构、修辞现象为分析实例,较为浅显、直观地比较三种译本的优劣。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关键词】《瓦尔登湖》 译本 比较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这一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词性转换,句式转换的问题。

在不影响达意(也就是信达雅中的“信”)的前提下,通过打破原文的“形”,进行符合目标语使用习惯的必要转换,译文才能做到“达”;而既不破坏原文的“形”(当然,这不意味着就不进行必要的转换了),又能做到自然流畅的归化,自圆其说,精雕细琢,才能达到“雅”的境界。

那么,《瓦尔登湖》的三种译本,有没有做到信、达,甚至是雅呢?下文将列举一些普通常见的英语句法结构和修辞现象,并以三种译本中对应的译文,分别举例说明。

一、句法结构:偏正结构
1.形容词+名词(adj+n)(定中短语)。

例1:
原文:My purpose in going to Walden Pond ……,to be hindered from accomplishing which for want of a little common sense, a little enterprise and business talent, appeared not so sad as foolish.
徐译本:……免得我因为缺乏小小的常识,事业又小,又不懂得生意经,做出其傻甚于凄惨的事情来。

王译本:阻止我因为缺乏一点常识、一点进取心和经营才能,而做出与其说来上悲惨不如说是愚蠢的事情来。

李译本:如果由于缺乏常识和营商才能而导致失败,那不仅可悲,而且也很愚蠢。

分析:
原文有两处little.
徐译本:第一处不转换结构,直译;第二处转换为主谓结构,整句话显得较为散乱,不整齐。

王译本:形式上保留了原文反复用词的特点。

李译本:将两个“缺乏”合并到一句里翻译,形式上没有再现原文的韵味。

因此,笔者比较认同王译本。

李译本过于追求行文简洁和流畅度,没有顾及到原文的形式特点。

例2:
原文:Every morning was a cheerful invitation to make my life of equal simplicity, and I may say innocence, with Nature herself.
徐译本: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暇。

王译本: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份快乐的邀请,要我过和大自然一样简朴的、也可以说同样纯洁的生活。

李译本:每天早晨,我都精神抖擞地想让我的生活像大自然那么简朴和纯真。

分析:
原文有两处adj+n 的结构。

徐译本:第一处直译,第二处转换为adv+adj 的结构。

第二处的这个问题是,不符合汉语习惯。

王译本:第一处直译,第二处转换为adj+adj 。

在翻译第二处时,王特别注意了在对adj 翻译中很常见,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对“的”字的适当省略。

“一样简朴的”“同样纯洁的”,王没有翻译成“一样的简朴的”“同样的纯洁的”。

仅仅省略一个“的”字,就能达到简洁的效果。

李译本:完全舍弃以m o r n i n g 为主语的原文结构。

invitation 本身的含义就是“请…去做…”,李从意译的角度,将以物为主语的结构转换为以人为主语的主谓句;将cheerful 的意思转换为adv 精神抖擞地;将equal 的意思转换为“像……”字句,不做单译。

三种译本各有长短。

第一处里,徐王的译本保留原文结构。

在还原了梭罗对“morning ”拟人化表达的同时,却透着浓浓的翻译腔。

李译本用转换主语的方式做到了归化,却失去了原文拟人化手法的韵味。

第二处里,笔者更认同王和李的译本。

2.句法结构:副词+形容词(adv+v)(状中短语)。

例1:
原文:Wherever I sat, there I might live, and the landscape radiated from me accordingly.
徐译本:其实无论我坐在哪里,都能够生活的,哪里的风景都能相应地为我而发光。

王译本:不管把我搁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在那里生活,景色便相应地从我这里伸展出去。

李译本:其实我无论在哪里都是可以活下去的,而且我所在的地方会因为我而大放光芒。

分析:
状语是描述事物、行为动作状态的词语。

状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相对持续的,对整个人物场景都具有影响力的背景音。

对状语,副词的翻译,特别容易翻“窄”,出现明显的翻译腔。

副词的翻译应尽可能回避“……地”的简单插入法。

本句中,只有李译本通过意译,消化了原副词的结构,抓住其表“原因——结果”的内在逻辑进行翻译。

二、句法结构:被动句例1:
原文:……,and I was reminded that this on which I dwelt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was but dry land.
徐译本:我才被提醒,我居住的地方只不过是干燥的土地。

王译本:这使我想到,我居住其上的这块地方只不过是干地而已。

李译本:我于是想起自己寄居在旱地之上。

分析:
本例的三种译法,恰好涵盖了被动句翻译的三种方式。

徐译本:人为主语,使用“被”字直译,效果最为生涩。

王译本:转换主语,以事件(物)为主语,使用“使”字句翻译,归化效果较好。

李译本:人为主语,使用表示前后因果关系的“于是”表达被动义,归化效果较好。

三、句法结构:以“n of n”为代表的of结构
例1:
原文:the proprietor of such great impropriety.
徐译本:那些太不恰当的产业所有者。

王译本:这类行为不当的房产主。

李译本:那些拥有多得过分的财产的人。

分析:
of结构英语中很常见,基本按照“…的…”格式翻译,正如以上三种译本。

但本句的特殊之处在于,of前后的两个名词,虽并不构成反义词,但词根相同,发音相近,构成一种特殊的“反复”修辞现象,同时也透着一种讽刺。

在照顾原文的这一音韵特点上,三种译本均不合格。

实际上,原文在这一段里一直在讨论奢侈的房产没有意义的问题,impropriety一词显然除了本意的“不正当”外,也用其词根结构暗示着有关房产的隐身义。

三种译本里,只有李译本勉强翻译出了这一层意思,将语义中心放在房产的不正当性上,而非房主的不正当性。

例2:
原文:When from the wildness of nuts and meats men first reached the mildness and refinement of this diet.
徐译本:那时从吃野果子,啖生肉,人类第一次进步到了吃这一种食物的文雅优美的程度。

王译本:人类从吃干果和生肉的野蛮时代,第一次进入了吃这种食物的温文尔雅的境界。

李译本:于是原本茹毛饮血的人类在当时第一次尝到这种温暖而精致的食物。

分析:
这个例子旨在说明,在处理名词虚实性质时的转换问题。

原文中的wildness和mildness, refinement在词义上作为反义词前后呼应,且这三个词都是含义比较“虚”的名词,用以定义某种状态。

几个译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徐译本:前半句将wildness以虚化实,两个短语的节奏感很强;然而后半句却掉入例2中句式冗长不堪的老路子,也并没有将mildness和refinement做实化处理。

王译本:平淡不出错的翻译选择:并不试图以虚化实,老老实实地将“野蛮时代”和“温文尔雅的境界”摆在半句的句尾,完成了原文的前后呼应。

然而后半句和徐译本相似,句式也显冗长。

李译本:最大胆的版本。

将前半句完全意译,且选择了恰当的四字成语来表现以虚化实的意图,十分高明。

后半句更为大胆,直接将两个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并直接用来修饰食物,达到以虚化实的目的。

四、句法结构:动宾结构(v+n)
例1:
原文:I mean that they should not play life, or study it merely, ……, but earnestly live it from beginning to end.
徐译本:我主张他们不应该以生活为游戏,或仅仅以生活作研究,他们应该自始至终,热忱地生活。

王译本:他们不应该娱乐人生,或者仅仅研究人生,而是应该自始至终认真地经历人生。

李译本:那么对于生活,他们不应抱着玩乐的态度,也不应只是研究它,而是自始至终真诚地去过好它。

分析:
原文具有排比气势,译文也应该在结构上体现这一点。

徐译本:前两句句式整齐,到第三句就突然变了样,导致原文气势丧失。

王译本:三人中最好的译本。

在不做任何句式转换的前提下,做到了忠实还原原文气势。

李译本:和徐译本正相反,第一句试着转换句式,到二三句却又不转了,显得前后不搭。

五、句法结构:以that/who/with/which等为标志词的长句
例1:
原文:More sensible is a rod of stone wall that bounds an honest man’s field than a hundred-gated Thebes that has wandered farther from the true end of life.
徐译本:一座有一百个城门的底比斯城早就远离了人生的真正目标,怎能有围绕着诚实人的田园的一平方杆的石墙那么合理呢。

王译本:有一百座城门的底比斯远离了生活的真正目标,因此反不如围着一个老实人的田地的一平方杆石墙合乎情理。

李译本:普通城市人家的石墙也许周长只有几丈,但和底比斯那有着一百个城门的城墙相比,却更加有意义,因为后者已经远离了生活的真正目标。

分析:
that长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that后面的成分用于修饰that前面的成分。

如果是像本句一样,一个that后面连环接着另一个that,在翻译时就要特别注意,很容易堆砌定语,造成句式的冗长。

徐译本:前半句成功抽离出第二个that后面的内容,提取出主语底比斯城,采用主谓结构翻译。

但到了后半句,掉入that堆砌定语的圈套。

王译本:问题性质和徐译本类似。

李译本:成功提取出两个主语:普通人家的石墙;底比斯城。

彻底将原文拆分为短小精悍的主谓结构,整个句子富有节奏感,不冗长。

六、综述
本文以词性转换、句式转换的角度,从以上六类语法现象入手,对三位大家的翻译作品做出了粗浅的分析。

读者也可以对三种译本的水平高下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笔者认为,李译本行文简洁,转换灵活,归化较好,是值得推荐阅读的首选版本。

- 22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