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6.7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word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5、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这两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目的,以及中华民族在近代开始衰落的原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4、通过对比探究,了解其对当代中国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了解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以及结果和影响上的不同,进而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当代中国发展和学生自己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的网页,引出20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开展了一些纪念活动,而学术界也掀起了了研究郑和的热潮,一些专家学者比较自然的把郑和与后来的哥伦布进行比较,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专家,开一个研讨会,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
老师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分成郑和专家组和哥伦布专家组。
互相监督答案正确与否和纪律。
老师展示本节课所需研讨的内容:时间、航线、规模、目的、结果和影响
第一部分:各组分别简单介绍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经过。
第二部分:各组简单介绍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时间和航线。
并得出结论:郑和航线明显比哥伦布要长的多。
第三部分:展示表格,让学生比较二者的航海规模,得出郑和规模比哥伦布大
活动:幻想时空,假如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在茫茫大海中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形?深化学生对于二者船队规模的认识。
第四部分: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二者目的有何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都是航海,目的却截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推行重商主义,发展经济;而明朝以天朝大国自居,坚持重农抑制商)
活动:辩论郑和下西洋该不该禁?(学生从多个角度讨论,最后老师总结,不该禁,但不应该向郑和这样“十两银子的物品一两买出”而应努力发展海外贸易。
)
第五部分:教师展示材料,讨论二者对于世界的影响有何不同。
活动:中国和英国的学者都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郑和最早发现美洲,那么你认为郑和能不能发现美洲呢?他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如果他发现了美洲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让学生通过讨论将前面的内容深化。
第六部分:以史为鉴,郑和的远洋船队无论是规模、航线还是时间都比哥伦布有优势,但是最后却带来中国闭关锁国的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样的启示?对我们自身有什么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