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摘要在机械设计中,传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实验,我们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带传动系统来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
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设计过程、材料选择、制造过程、测试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带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言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带轮和传动带(如皮带、齿轮等)将动力传递给不同的设备。
带传动具有简单、可靠、经济和节能等优点。
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带传动系统,旨在深入了解带传动的原理和性能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估。
设计过程设计一个带传动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传动比、带轮和传动带的选择、功率传递和传动效率等。
实验中,我们根据给定的参数和要求进行了如下设计过程:参数确定1.输入功率:50W2.转速比:1:53.传动效率:大于90%带轮和传动带的选择根据参数确定,我们选择了适合的带轮和传动带。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传动比和带轮直径等。
同时,传动带的材料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橡胶等。
功率传递通过计算输入功率和转速比,我们可以确定输出功率和转速。
根据传动效率的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损耗。
传动效率评估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可以测量传动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损失和传动效率。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带传动系统的性能。
材料选择和制造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以下材料用于制造带传动系统:1.带轮:铝合金2.传动带:橡胶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带轮:根据设计要求,我们使用数控机床对铝合金进行精确加工,制造出适合的带轮。
2.制造传动带: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通过成型和加工制造出传动带。
测试方法为了评估带传动系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如下测试方法:传动比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我们可以计算出传动比。
我们使用转速计对输入和输出轴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实验报告

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实验报告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带传动的原理以及传动摩擦和滑动时候的相关问题。
2.深入了解、掌握机械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量方法及原理,了解测量过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加深对带传动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的理解。
4.通过对滑动曲线(? —F曲线)和效率曲线(?—F曲线)的测定和分析,深刻认识带传动特性、承载能力、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由于带是弹性体,受力不同的时候伸长量不等,使带传动发生弹性滑动现象。
在带绕带轮滑动传动时候,带的压力由F1 下降到F2所以带的弹性变形也要相应减小,亦即带在逐渐缩短,带的速度要落后于带轮,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发生相对滑动。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从动轮上,但是情况恰好相反。
带从松边转到紧边时,带所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加,带的弹性变形量也随之增大,带微微向前伸长,带的运动超前于带轮。
带与带轮间同样也发生相对滑动。
其中:带收到的张紧力F0,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
则:有效拉力F=F1- F2等于带沿带轮的接触弧上摩擦力的总和Ff带传动中滑动的程度用滑动率表示,其表达式为v1?v2D2n2(1?)?100% v1D1n1式中v1、v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圆周速度,单位:m/s;n1、n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D1、D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mm。
如图2-1所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1)随着带的有效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滑动曲线。
当有效拉力F小于临界点F?点时,滑动率与有效拉力F成线性关系,带处于弹性滑动工作状态;当有效拉力F超过临界点F?点以后,滑动率急剧上升,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等1-滑动曲线2-效率曲线图2-1 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于Fmax时,滑动率近于直线上升,带处于完全打滑的工作状态。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

实验一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的预紧、加载方式;(2)了解带传动的打滑和弹性滑动的区别;(3)了解带传动滑动系数与传动拉力、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4)了解转速、转差速以及扭矩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2 实验内容(1)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测量主动轮转速、主动轮转矩、被动轮转速、被动轮转矩;(2)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测定滑动系数与传动拉力和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ε-F滑动曲线和η-F效率曲线图,并计算出单根三角胶带在初拉力一定时能够传递的功率。
3 实验设备和仪器1、带传动实验机采用DCS-Ⅱ型智能带传动实验台,该实验台系统的组成如图4所示。
图1 DCS-Ⅱ型智能带传动实验台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50W、主动电机调速范围0~1800转/分、额定转矩2450g·cm、电源220V/50Hz。
实验机的结构特点:(1)机械部分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5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为负载的发电机。
图2 带传动实验台原动机是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发电机由每按一下“加载”就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既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T2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槽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
(2)电测系统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电测箱内,附设单片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
实时显示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轮转速、转矩和从动轮转速、转矩值。
通过微机接口外接PC机,显示并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及相关数据。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2和效率曲线η—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砝码6灯泡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1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T、2T相等。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

实验八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一、概述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在传递转矩时传动带的紧边和松边受到的拉力不同。
由于带是弹性体,受力不同时,带的变形量也不相同。
紧边拉力大,相应的伸长变形量也大。
在主动轮上,当带从紧边转到松边时,拉力逐渐降低,带的弹性变形逐渐变小而回缩,带的运动滞后于带轮。
也就是说,带与带轮之间产生了相对滑动。
而在从动轮上,带从松边转到紧边时,带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加,带的弹性变形量也随之增大,带微微向前伸长,带的运动超前于带轮。
带与带轮间同样也发生相对滑动。
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这种弹性滑动在带传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是使从动带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使传动比不准确,并引起带传动效率的降低以及带本身的磨损。
带传动中滑动的程度用滑动率ε表示,其表达式为%100)1(1122121×−=−=n D nD v v v ε (8-1) 式中21v v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圆周速度,m/s ;21n n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 ;21D D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mm 。
如图8-1所示,带传动的滑动随有效拉力(有效圆周力)F 的增减而增减,表示这种关系的F −ε曲线称为滑动曲线(曲线1)。
当有效拉力F 小于临界点F ′时,滑动率ε与有效拉力F 成线性关系,带处于弹性滑动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F 超过F ′点以后,滑动率急剧上升,此时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等于max F 时,滑动率近于直线上升,带处于完全打滑的工作状态。
图中曲线2为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即表示带传动效率η与有效拉力F 之间关系的F −η曲线。
当有效拉力增加时,传动效率逐渐提高,当有效拉力超过点F ′时以后,传动效率急剧下降。
带传动最合理的状态,应使有效拉力F 等于或稍低于临界点F ′,这时带传动的效率最高,滑动率%2~%1=ε,并且还有余力负担短时间(如起动)的过载。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实验一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带传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设计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之值与打滑现象的出现,以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与带传递的载荷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台用灯泡作负荷。
本实验台由主机和测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主机主机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平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砝码通过钢丝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初拉力。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断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安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电转速测定装置和电机的测扭矩装置两部分组成。
A、光电测转速装置主动轮的扭矩下T1和从动轮的扭矩T2均通过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上分别安装一同步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半径上钻有一个小孔,在小孔一侧固定有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已对小孔。
带轮转动时,就可在数码管上直接读出带轮的转迹。
B、扭矩测量装置主动轮的矩T1和从动轮的扭矩T2下均通过电动机外壳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与转子相重合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启动和发电机负载后,由于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动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同向倾倒,发电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反向倾倒,它们的倾倒力矩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定子外壳上的测力计所测得的力矩来平衡。
即:主动轮上的扭矩T1 = Q1K1L1(N·mm)从动轮上的扭矩T2 = Q2K2L2(N·mm)式中Q1、Q2——测力计上百分表的读数K1、K2——测力计算定值L1、L2——测力计的力臂L1 =L2 =120mm从动轮的功率N2T1N2带传动的效率η= =主动轮的功率N1T2N1同学们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N1和从动轮的转速N2以及主动轮的扭矩下T1和从动轮的扭矩下T2,就可算出在不同的有效拉力下的弹性滑动率ε以及效率η之值。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学时: 2开出要求: 必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打滑现象及其与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测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系数、传动效率与带传动预紧拉力之间的关系曲线。
2. 了解实验台的结构原理,掌握扭矩、转速、转速差、效率的测试方法。
3. 确定三角皮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及传动效率曲线。
二、 实验原理及说明1.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效率带传动是靠摩擦力作用而工作的,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磨损、疲劳损坏和打滑。
带的磨损是由于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引起,是不可避免的;带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带传动中交变应力引起,与带传动的载荷大小、运行时间、工作状况、带轮直径等有关,它也是不可避免的;带的打滑是由于载荷超过带的传动能力而产生,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带在传动运动过程中,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不同,使得带在紧边的弹性变形大于松边的弹性变形,在带绕过带轮时,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在主动轮上出现轮的线速度大于带的线速度,在从动轮上出现轮的线速度小于带的线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带的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主、从动轮产生速度差的主要原因,是带传动效率降低以及带磨损的主要原因,也是带传动的主要特点。
弹性滑动通常以滑动系数来衡量,其定义为112211121D n D n D n v v v -=-=ε (2.1)21D D =%1001⨯∆=n nε这里v 1、v 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动线速度;1n 、2n 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速;D 1、D 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直径。
一般带传动的滑动系数为(1~2)%。
带传动的效率是指从动轮输出功率P 2与主动轮输入功率P 1的比值,即112212n M n M P P ==η (2.2)式中,M 1、M 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矩。
111W L M ⨯= 222W L M⨯=,WL n P ⨯⨯⨯=π260,式中L 为测力臂长度,W 为拉力计所示拉力。
带传动 实验报告

带传动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报告引言:带传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探究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对比不同参数下的传动效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带传动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结构;2. 掌握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3. 分析不同参数下的带传动性能特点。
实验器材:1. 实验台架:用于固定实验装置,保证实验的稳定性;2. 电动机:提供动力源,驱动带传动装置;3. 带传动装置:包括两个带轮和传动带,用于实现转速传递和力的传递;4. 载荷箱:用于调节传动装置的载荷,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实验台架固定在水平台面上,并安装电动机、带传动装置和载荷箱;2. 测量带传动装置的参数:测量带轮的直径和中心距,并记录下来;3. 设置不同的传动比:通过调整带轮的直径比例,设置不同的传动比;4. 测量带传动的转速:使用转速计分别测量电动机和从动轴的转速,并记录下来;5. 测量带传动的功率:使用功率计分别测量电动机和从动轴的功率,并记录下来;6. 调节载荷箱的负载:通过调节载荷箱的重量,模拟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带传动性能;7.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传动比、效率等参数,并分析不同参数下的传动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带轮的直径比例成正比关系,传动比越大,从动轴的转速越低;2. 带传动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动比、带轮摩擦系数、带轮直径等,需要综合考虑;3. 在相同传动比下,带传动的效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增加的载荷导致带轮和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增加,能量损失增加;4. 带传动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传递大扭矩和平稳传动的场合,其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传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和探究不同传动方式(如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的传动特性,包括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工作平稳性等,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 传动效率: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即η = P出 / P入,其中P出为输出功率,P入为输入功率。
2. 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指传动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3. 工作平稳性:工作平稳性是指传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传动部件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影响程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台:包括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不同传动方式的实验装置。
2. 功率计:用于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3. 承载力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
4. 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振动情况。
5. 噪声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噪声情况。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确保各传动装置安装正确。
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传动装置的参数,如带轮直径、齿轮模数、链条张紧力等。
3. 测量传动装置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传动效率。
4. 测量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5. 测量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声情况,评估其工作平稳性。
6. 重复实验步骤,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传动效率分别为97.5%、96.8%和95.3%。
由此可见,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较高,链传动略低。
2. 承载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分别为5kN、8kN和6kN。
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最高,带传动次之,链传动最低。
3. 工作平稳性: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情况分别为0.5mm、1.2mm和0.8mm,55dB、60dB和50dB。
齿轮传动的工作平稳性最好,带传动次之,链传动最低。
六、实验结论1. 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在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和工作平稳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2. 带传动的优缺点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2. 实验步骤及方法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图示分析2.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结论与建议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机械设计带传动的实践操作,掌握带传动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了解带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带传动是将皮带或链条等柔性元件作为传递力量和运动轴承件,在两个或多个轮辗之间来回运转。
根据不同特点,带传动可分为三类:平面带式传动、凸形带式传动和链条式传动。
2. 带传动的优缺点(1)优点:①可靠性高:由于皮带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可以吸收轴的不同位置产生的变形,减小了轴承负荷,从而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
②维修方便:皮带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易于安装和拆卸。
③噪音小:由于皮带传动时没有金属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撞击声,所以噪音比较小。
(2)缺点:①传动效率低:与直接啮合的金属齿轮相比,皮带传动效率较低。
②受环境影响大:皮带材料容易受到温度、湿度、油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老化或破裂。
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1)选用适当的带式传动: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类型、规格和材料等参数进行设计。
(2)确定传动比:根据所需输出转速和输入转速,确定传动比,计算出中心距和带长。
(3)计算张力:根据负载大小、转矩大小、工作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张力,并选择适当张力值。
(4)设计轮辗尺寸:根据所选带式、传动比、中心距等参数,计算出轮辗的尺寸和带轮宽度。
(5)确定轴承:根据所选轮辗尺寸和工作转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轴承。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①带传动实验台②皮带③电机④带轮⑤张力计⑥转速测量仪2. 实验步骤及方法(1)安装实验台:将实验台安装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安装电机和带轮:将电机固定在实验台上,并通过皮带连接到带轮上。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带传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3.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带传动的滑动率是指带轮在单位时间内相对于轴线的位移量与带轮周长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带传动的效率是指带轮传递的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带轮的直径、转速、带的材料和预紧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整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带传动性能的优化。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带传动实验装置、功率计、转速计、游标卡尺、计时器等。
2.将带传动实验装置安装好,确保带轮与轴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带轮的直径和转速,并记录数据。
4.通过功率计和转速计测量输入功率和转速,并记录数据。
5.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带的线速度,并记录数据。
6.按照实验要求,在不同条件下重复以上步骤,获得足够多的数据。
7.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转速的增加,带的滑动率增加。
这是因为转速增加时,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带的相对滑动量增加。
(2)随着带轮直径的增加,带的滑动率增加。
这是因为带轮直径增加时,带的周长增加,摩擦力增大,导致带的相对滑动量增加。
(3)随着带的材料和预紧力的不同,带的滑动率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材料和预紧力会导致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和传递效率发生变化。
2.通过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带传动的性能。
例如,当带的滑动率较高时,带传动的效率较低;而当带的滑动率较低时,带传动的效率较高。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带的滑动率和效率存在最优值。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实验⽬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对带传动能⼒的影响。
⼆、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个灯泡,每个40⽡,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使带张紧,并保证⼀定的预拉⼒。
随着负载增⼤,带的受⼒增⼤,两边拉⼒差也增⼤,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达到最⼤有效圆周⼒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级调速,转动操纵⾯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级调速,电动机⽆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平衡电机外壳(定⼦)的⽅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承在⽀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的轴线摆动。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

带传动滑动与效率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以及与带传动承载能力的关系;2. 掌握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的测试方法,确定带传动最合理的工作状态,探讨改善带传动性能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传动带在工作中不打滑,同时又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传动带不出现打滑的临界条件取决于带传动的滑动与承载能力(有效拉力、扭矩或传递功率)之间的关系。
在传动条件及初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带传动的滑动与有效拉力F 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ε-F 曲线称为带传动滑动曲线,η-F 曲线为带传动效率曲线:图1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ε为滑动系数或称滑差率ε=%100)1(1212121⨯⨯-=-n n D D V V V (1) 式中 V 1、V 2、n 1、n 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线速度和转速,m/s 和r/min;D 1、D 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计算直径,mm 。
由图可知:滑动曲线在开始一段,滑动系数随有效拉力的增加而成线性增加,这时传动带处于弹性滑动范围内工作,属于弹性滑动区。
当拉力增加至超过某一值后,滑动系数增加很快,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范围内工作,属于打滑区。
当拉力继续增加,带将在带轮上处于完全打滑工作状态,此时滑动系数ε近于直线上升。
为了保证传动带在工作中不打滑,又能发挥带的最大工作能力,临界条件应取在k 点,在这一临界条件下,滑动系数ε=1~2%,且传动效率η处于较高值。
三、实验装置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图2为带传动实验台外观结构图。
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组成或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5,另一个为从动电机8,作发电机使用,其电枢绕组两端接上灯泡负载9,主动电机固定在一个以水平方向移动的底板1上,与发电机由一根平皮带6连接。
在与滑动底板相连的法码架上加上法码,即可拉紧皮带6。
电机锭子未固定可转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支点压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矩。
带传动试验报告

带传动试验报告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传动作为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带传动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带传动试验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带传动试验前,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检查和准备。
首先,要检查样品是否符合试验要求,包括轴的尺寸、带的类型、张力调节装置等。
其次,要对样品进行清洁和润滑,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按照试验要求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试验过程与方法带传动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带传动的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寿命等性能指标。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测试参数。
一般来说,带传动试验可以分为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两种类型。
静态试验主要是对带传动的静态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包括带轮的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比。
试验时,需要将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然后通过施加不同大小的力矩来测试带轮的扭矩和扭矩比。
动态试验则主要是对带传动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传动效率、寿命等指标。
试验时,需要将试验样品安装在试验台上,然后通过加速器或电机等装置来测试带传动的运动性能。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在试验完成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首先,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和标准,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试验样品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应将试验结果进行报告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四、试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带传动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验时应按照试验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误差和偏差。
2.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试验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试验完成后,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设备长期的使用寿命。
带传动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带传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山、八和扭矩T1、T2o2、计算输入功率H、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η03、绘制滑动率曲线£一P2和效率曲线n—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IT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祛码6灯泡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祛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 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H、成。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7;(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4(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Z、,相等。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3)、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4)、掌握转矩转速的基本测量方法。
(5)、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控制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并将其逆时针旋转到底,即电动机转速为零的状态。
(2)、接通试验台电,打开电开关。
(3)、调整张紧力,使得(4)、顺时针慢慢旋转调速旋钮,使电动机转速由低到高,直到电动机转速显示(5)、加负载,打开一个灯泡,测试并记录这一工作情况下的的值,同时保证好(6)、逐次加载,每次均打开一个灯泡,重复上次实验内容。
三、实验数据处理分析^p1、已知条件(1)、传动带类型:平行带,断面面积为(2)、初拉力(3)、带张紧力:自动张紧(4)、带轮直径:(5)、包角:2、计算公式根据转矩和速度计算功率:转差率计算公式:根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效率:3、数据表加载项110010980.180.18250.108750.02100.012559.485110010980.180.333750.256250.03840.029576.6410110010980.46875 0.395 0.0540 0.0454 84.11 15 1100 1096 0.36 0.57125 0.4975 0.0658 0.0571 86.77 20 110210.09 0.65125 0.57125 0.0752 0.0659 87.64 25 1100 1097 0.270.65125 0.0852 0.0748 87.77 30 1098 1094 0.36 0.805 0.7175 0.0926 0.0822 88.81 35 1100 1095 0.45 0.88625 0.78375 0.1021 0.0899 88.03 40 1098 1091 0.64 0.9450.1087 0.0978 90.03 45 1103 10960.631.00375 0.915 0.1159 0.1050 90.58 50 1102 1089 1.18 1.07 0.975 0.1235 0.1112 90.05 55 1102 1047 4.99 1.09125 1.011250.110988.043、绘制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四、实验思考题1、为什么带传动要以滑动特性曲线为设计依据而不按抗拉强度计算?试阐述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