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浙江方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观天下
智库时代 ·3·
当代浙江方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宁怡 陈紫怡 刘怡 王玉铭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正在走向衰亡。

当代大学生中,能使用方言交流的人数也逐渐减少。

然而方言作为一个地域的特征,承载着当地的乡土文明,我们需要保护这种文化。

同时利用新时代的传媒推广这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浙江方言;历史地理;文化;创新;传承中图分类号:H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3-0003-002
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浙江方言的认识,我们团队发放了有关方言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浙江省大学生。

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温州文成县,衢州市衢江区,台州市天台县等地区。

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杭州、温州、衢州、台州的几所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方言水平受童年成长环境影响较大。

许多同学家乡在农村,但在城市成长,方言水平普遍偏低。

方言水平越高的同学,对方言的感情也越深厚。

约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热爱方言,他们认为方言是家乡文化的传承,是地区的特色和魅力,可以给人带来亲切感和归属感。

然而,仍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方言无所谓、漠不关心。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许多人仍旧未意识到当代方言的生存危机,甚至对浙江方言的存在与消亡无所感触。

据此,我们团队对浙江方言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传承和发展浙江方言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浙江省方言介绍
浙江省的地方语言主要有吴语、闽语、畲语和徽语四种。

吴语是浙江的主体方言,使用人口占浙江总人口的98%以上。

因此,吴语在浙江方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浙江方言的地理简述按照一定的分区,吴语区中台州片、瓯江片(温州等地)、婺州片(金华等地)、处衢片(衢州、丽水等地)、太湖片都位于浙江或与浙江相邻;而浙江的闽语分布在泰顺县中南部、浙南浙闽边境山区、滨海岛屿区、浙北山区;浙江畲语则是浙江畲族人使用的语言,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居
住在浙南山区和浙西丘陵区;浙江徽语分布在杭州市所辖的建德市和淳安县一带
自然地理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语言分布区划。

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人们共同生活,从而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因此吴语太湖片面积大、差异小。

受河流的影响,台州片的分布范围大致上和椒江水系重合,婺州片大致就是婺江水系流域的范围。

共同的水系使得交通方便,语言相近,也有可能阻碍交通,成为语言分界线。

例如台州片与东瓯片则以乐清县的清江为界。

生活在山脉两侧的居民受到山脉阻隔,交流较少,语言也逐渐产生差异。

台州片与婺州片、台州片和东瓯片的划分原因,部分是受到地形影响。

而瓯江片与其他吴语地区差异较大,是由于其东部临海、三面受山脉阻隔,对外交通不便,交流较少,因此与外部语言相异。

然其内部水系贯通,交通便利,所以该地区声韵语法相近而与外部不同。

其纷繁复杂程度可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

(二)浙江方言变迁(以吴语为例)
古代时期,吴越两国主体疆域位于今上海、江苏、浙江地区。

而现代,这一区域的主体的方言为吴语,分布也与古时大为相似。

这使人们误以为吴语与古越语(侗台语族)有继承关系,实则非也。

从语言发生学角度来说,吴语其实是一种汉族语言(汉白语族)。

但是吴语方言的形成与古越语的历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浙江吴语发端于楚灭越之东楚时期,秦汉后不断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和影响,从而逐渐融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1。

所以,吴语的形成是
中原汉语同该地古越语的结合与发展。

它从最初形成到发展为目前的面貌,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

二、浙江方言的文化底蕴
语言的多样性保障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标志着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体现各种文化的尊重,从而实现人权、和平。

1方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它承载着一个社会的诸多文化。

浙江地方语言种类丰富,蕴含着浙江丰富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因此浙江方言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言文化矿藏。

(一)方言的文学性
浙江方言以吴语为主,因此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表现也多是吴语。

在我国文学史上,吴语在歌曲、戏文、弹词说唱、俗谚笑话、话本小说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如,汉代之后词曲形式日益丰富,渐渐讲求押韵,讲唱形式大受欢迎。

因此在民间文艺所用的俗语中常含有跟吴语相同的词语。

如:《齖䶗新妇文》中“阿婆向儿言说,索得个屈期丑物入来与我作底”中的“阿婆”“作底”都是吴语词语。

五代以后,吴语已经形成。

到了宋代,笑话、杂记尤为发达。

一些记叙中常常夹杂方言,这使得文章具有当地特色,同时亲切可感。

(二)方言的表演性
说到浙江方言,就不得不提起台州乱弹。

台州乱弹于2006年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它是中原原音韵与台州官话的结合,充满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并且通俗易懂。

它不仅登上了春晚,还受邀赴德国演出。

如今,台州乱弹凭借着其独特的韵味,慢慢走向了世界。

除此之外,独特的温州话也孕育了
智观天下
智库时代
·4·
“瑞安鼓词”这一文化瑰宝。

瑞安鼓词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

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

它在温州方言的基础上,演绎着独具地方色彩和艺术风格的唱词。

三、如何推动方言的传承和创新(一)提升认识,强化文化站位
浙江是中国的一个大省,浙江方言在中国方言文化中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浙江优秀的方言文化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是彰显浙江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

我们应站在文化自觉的维度,强化浙江方言的站位,不断提升认识,增强文化自信,为保护和传承浙江方言献计出力。

(二)借助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科大讯飞”方言保护计划
保护方言,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大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少企业已经研制出了许多产品,可以在方言传承上大展其用。

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已经能够识别上海话、南京话、粤语等几十种方言。

借鉴他省经验,我们浙江广电总台可以与科大讯飞合作,通过看浙江客户端开设专栏,鼓励市民上传方言视频,丰富完善浙江方言大数据库。

(三)社交媒体传播
如今,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社交媒体打交道。

社交媒体传播信息迅速,受众广,传播成本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宣传方言文化,促进方言的传承:
1.制作电视栏目,加强宣传
可以拍摄关于方言传承的公益广告,在电视上播放,让更多人意识到方言传承的现状。

明星、主持人等公众人物可以在微博、ins 等社交平台发声,号召粉丝保护家乡方言,传承方言文化。

因为公众人物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粉丝基础,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必定会影响到一大批人。

2.拍摄纪录片和短视频
拍摄纪录片可以有效地用音频、视频和文字将方言文化保存下来,这本身就是对方言的一种传承。

观众观看纪录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方言文化,从而激发对方言的敬畏之心,主动承担起传承方言文化的责任。

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软件上发布活动,鼓励人们坚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传说方言,甚至以方言为根基进行艺术创作,让方言在人民心中扎根。

3.微信公众平台宣传
微信是我们常用的社交工具,微信公众平台能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

笔者创立了“方言文化 美妙吴语”微信公众号,用来发布整理的资料,介绍浙江方言的美,传递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面。

(四)打造地铁专利,实现文化渗透
地铁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为了更好践行“方言保护”,我们可以打造方言专列,让乘坐地铁的人耳濡目染,领会方言的魅力。

虽然有些人对家乡的方言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但对于那些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家乡一直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打造地铁专列有利于宣传方言文化,让不了解方言的人慢慢地去了解方言,让想家而不能回的人对家乡多一丝羁绊,将方言传承下去。

2018年春节前,讯飞输入法已联合北京地铁四号线打造了方言专列和地铁通道;同时线上开展“乡音带你回家”的暖心活动,上传家乡话赢取返乡机票。

这一举措引发了大众对方言的回忆,让外出打拼的人有随时随地守护家的感觉。

浙江省可以学习借鉴这一方法。

(五)方言进校园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方言使用人群普遍“老龄化”,且越来越小众。

然而方言保护更应关注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群体。

温州方言专家、中国沈码创始人沈克成认为,解决当前方言传播的困境需要从教育着手,着力在中小学推广乡土教材,让浙江人从小打下方言基础。

我们可以在校园开设专门的方言课,让同学们不仅能学会自己故乡的方言,还能
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老师可以定期开设以“方言”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分享最近对方言的一些心得;学校广播电台可以设置“方言”专栏,分享同学们与方言之间的故事。

四、总结
据调查统计,越来越少的大学生会说方言。

试想一下,若是方言渐渐退出青少年的视野,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又怎能发扬光大呢?在全面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乡土方言。

“遗忘了方言,就是断了自己的根,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从让他学会方言开始。

”2
【参考文献】
[1]张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视域下的吴方言价值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8(2):87-92.
【注释】
1.节选自《浙江省方言志》.
2.姚孝平.不要遗忘了方言摘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视域下的吴方言价值分析.
【作者简介】宁怡(1999-),女,学生,翻译专业本科,研究方向为翻译。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励志生外国语学院实践育人项目。

【相关链接】
所谓文化的自觉,就是指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就是对既有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形成文化价值共识,要对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动力、途径、资源、方法,对文化发展的历程和未来走向等有充分的认识,要有对之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自觉意识和切实行动。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才是传承的目的。

我们既要做文化命脉的维系者,又要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

在文化传承上,应该是继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探索现实而又面向未来,循规蹈矩而又离经叛道。

文化发展贵在创新。

“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发明,一是发现。

发明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发现则是发现了前人不曾知晓的或被遮蔽、被忽略的具有现代价值的东西。

当今谈文化传承,就是要提倡创新性的文化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