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22年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模拟演练生物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2022年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模拟演练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醋酸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B.均属于原核生物
C.均含有染色质和细胞壁
D.均具有生物膜系统
2.下列有关核糖体、中心体和核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者都可存在于伞藻中
B.三者都含有核酸
C.三者都可能与有丝分裂有关
D.三者都不含磷脂
3.为了研究某一种物质或结构的功能,常设法将该物质或结构与其他物质或结构区分开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层析液把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开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把DNA和蛋白质分离开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解离液把染色体与细胞质分离开
D.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g/mL的蔗糖溶液把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开4.根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H2CO3,再解离成H+和HCO-3离子。根细胞表面的H+或HCO-3分别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发生交换,交换后的H+或HCO3进入土壤溶液中,土壤中的离子被吸附到根细胞表面。已知某作物对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在以硝酸铵(NH4NO3)为唯一氮源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pH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
A.根对离子的吸收偏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培养液pH下降,则植物偏好吸收NH4+
C.若培养液pH升高,则植物偏好吸收NO3-
D.对于偏酸性的土壤可以种植偏好吸收NH4+的作物进行改良
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的种类与数量不发生改变
B.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现象
C.已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该细胞走向坏死
6.我国新疆棉区,在转基因抗虫棉田的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花。下列有关这种种植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B.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C.提高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
D.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
7.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体细胞,则2、4可以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若该图表示体细胞,则2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若该图表示生殖细胞,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
分离
D.若该图表示生殖细胞,则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未分离
8.下图为一段mRNA碱基序列,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该密码子也是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有UAA,亮氨酸的密码子为CUA或UUG,半胱氨酸的密码子为UG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字母“A”与ATP中的“A”所代表的是不同物质
B.合成上述多肽链需要8种tRNA
C.若箭头处缺失一个碱基,则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箭头处缺失一个碱基,再去掉相邻的-GC-可使翻译出的多肽链只减少一个氨基酸9.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GA3(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在糊粉层细胞中合成,然后转移到胚乳中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3和淀粉酶对种子萌发都有调节作用
B.糊粉层细胞分泌α-淀粉酶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淀粉分解产生可溶性糖有利于细胞呼吸的进行
D.GA3能诱导某些细胞α-淀粉酶基因表达
10.胰液的主要成分有消化酶和HCO3-等离子,其分泌的调节路径如下。途径3分泌的胰液主要成分是HCO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胰腺分泌胰液可由多种信息分子共同调控
B.途径1中的各种刺激通过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
C.途径2中的胃泌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D.途径3中胰液分泌的HCO3-;可中和酸性物质从而减少胰液的分泌11.下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②收缩,屈肌⑦舒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③是传入神经
B.若要检测A处的动作电位,应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A处两侧
C.发生膝跳反射时,⑥处发生膜电位变化
D.⑧的末梢和⑦共同构成效应器
12.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甲~戊各个种群能量数值(单位:102kJ/㎡·a),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已为分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戊已
种群储存的能量66.2 2.1 408.5 0.8 1.9 21.1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84.6 9.7 554.3 1.6 9.5 211.0
A.丙属于生产者,己位于第二营养级
B.乙与戊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C.第二哲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5%
D.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可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等很快消除
13.毛乌素沙漠在历史上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逐渐变成茫茫大漠。20世纪50年代开始,榆林市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目前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若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化逆转过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治理后的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治理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