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陕西省2015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转换考点跟踪突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转换
第1课时物质的除杂、提纯
一、选择题
1.(2014,某某)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A)
A.CaO(CaCO3) 稀盐酸
B.NaOH溶液[Ca(OH)2溶液] 碳酸钠溶液
C.Cu(Fe) 硫酸铜溶液
D.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2.(2014,某某)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中,正确的是(C)
3.(2014,某某)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B)
4.(2013,某某)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错误的是(A)
A.CO2气体(H2O)→生石灰
B.C粉(C uO)→稀盐酸
C.CaCl2溶液(HCl)→碳酸钙粉末
D.CO气体(CO2)→氢氧化钠溶液
5.(2014,某某)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
6.(2013,某某)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C)
7.(2014,某某)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
8.(2013,某某)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C)
9.(2014,某某)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B)
10.(2014,聊城)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C)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4,某某)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某某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
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 、F 的化学式:E__CO__;F__C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 →D__CaCO 3=====高温
CaO +CO 2↑__;
C →A__CO 2+Ca(OH)2===CaCO 3↓+H 2O(合理即可)__。

12.(2012,某某)如图所示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 是紫红色金属,B 常温下是气体,C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 的一种用途是__作导线__; (2)B 的化学式为__H 2__;
(3)D 物质属于__盐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E 和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 2+H 2O===H 2CO 3__;
(5)上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分解反应__。

三、实验及探究题
13.(2014,某某)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__铁架台__;
(2)操作A中两个托盘各放一X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__防止粗盐腐蚀托盘__;
(3)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胶头滴管__;
(4)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C__(填序号)。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的产率明显偏低,其原因是__蒸发中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导致晶体质量减少,从而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__。

14.(2014,某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过滤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除去难溶性杂质(或将固体和液体分离)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MgCl2+2NaOH===Mg(OH)2↓+2NaCl__;步骤⑥的作用是__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除去过量的碱和碳酸盐)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NaCl生成__。

第2课时归类推理与转换
一、选择题
1.(2014,某某)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B)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2.(2014,黄冈)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没有质量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3.(2014,某某)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C)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4.(2014,某某)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C)
①C→CO→CO2②Cu→CuO→CuSO4③Na2CO3→NaCl→NaNO2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12,某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C)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6.(2014,某某)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7.(2014,某某)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D)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2014,某某)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D)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9.(2013,乌鲁木齐)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B)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10.(2013,某某)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4,德阳)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F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D的溶液呈蓝色;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气体是__CO2__,B的化学式__Na2CO3__。

(2)F可能是__盐酸或硫酸__。

(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uSO4===Ca(OH)2↓+CaSO4____。

(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Al+6HCl===2AlCl3+3H2↑__。

12.(2013,某某)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 为紫红色。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Cu__;
E 的化学式__CuSO 4__。

(2)写出B→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Al +3O 2===2Al 2O 3__。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

(4)写出H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uO +C=====高温
2Cu +CO 2↑__。

三、实验及探究题
13.(2014,滨州)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红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
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
溶液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方案二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当稀硫酸不过量时,生成的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
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镁条(或碳酸钠等)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答案合理均得分)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