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破伤风的病因与诊治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
猪破伤风是由一种名为猪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ovyi)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猪、马等动物。
其特点是毒素能使肌肉剧烈收缩甚至坏死,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若发现动物出现充气、呼吸急促、烧热、心跳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注射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
1.抗毒素治疗: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多种抗体。
2.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出现了病灶,如瘤块、溃疡等,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处理。
3.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及保持呼吸通畅等措施。
4.预防性疗法:可使用猪破伤风疫苗进行预防以及加强免疫力。
总之,猪破伤风疾病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和口腔卫生,减少病原体侵入人体的机会。
仔猪破伤风的治疗和预防
仔猪破伤风的治疗和预防作者:王作洲杨陪陪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5年第03期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猪破伤风病的发生多因去势、断尾、断脐带等人为创伤引起,也有因仔猪戏耍互咬、猪栏(槽)破损刮刺等意外创伤引起。
在发病比例中以给仔猪去势时消毒不严所导致的最多,特别是在公猪去势阉割时如止血不好,破伤风梭菌随创口感染,在深部组织繁殖,分泌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神经中毒发病。
给仔猪断脐带、断尾或猪发生意外创伤时,如果消毒处理不当也会感染破伤风。
感染期猪感染破伤风后一般潜伏期7~10天后发病;长者可达一个月,幼猪最易发生。
病猪主要症状是四肢肌肉强直,僵硬如木,行走困难;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叫声尖锐如鸟;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突然动作和尖锐声音可增强肌肉痉挛和瞬膜外翻;体温一般正常,临死前升高,呼吸渐快,黏膜呈蓝紫色。
有剧烈全身症状者可在3天内死亡,也有的延至10天以后,幼猪一般死亡率为60%~90%,仔猪的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预防由于该病是经创伤感染发病的,因此在进行去势阉割、断脐、断尾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和术后护理。
在去势、断脐、断尾前应以碘酊和酒精消毒,术后在创口内填布消毒防腐药物“碘硼合剂”,配方是:碘仿1份,硼酸9份,先将硼酸研细后与碘仿混匀即成,装入小瓶内备用,手术后用刀片铲入创口l~2铲(0.5~1克)即可。
碘仿和硼酸都有防腐消毒作用,对预防破伤风有显著效果。
另外,术后刀口创面应涂布碘酊以防感染,阉后也不要让猪立即卧地,应驱赶其活动10分钟左右,以利止血和防止刀口污染。
断尾仔猪最好用烧烙方法,避免感染破伤风。
猪断脐带或发生意外创伤时,也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另外,要经常检查母猪栏和仔猪栏,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栏舍和饲槽等,以防刺伤或刮伤造成感染破伤风。
治疗管护治疗对于术后的仔猪或体肤损伤病猪要进行隔离,将病猪单独隔离于光线较暗、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减少刺激,保持安静,采食困难时给予特殊饮食或淡流汁。
猪破伤风病的诊治技术报告
治疗措施
对全场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对病猪进行治疗。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全身多处肌肉僵硬、出血,特别是颈部和 背部。
治疗效果
通过及时治疗和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病猪逐渐康复。
案例二:某散养户的猪只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心 跳加快,严重时出现窒息和心 脏衰竭。
避免应激因素
减少环境变化对猪的刺激,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 。
完善疫病监测体系
设立监测点
在猪场内设立监测点,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
观察临床症状
关注猪的行为、食欲、排泄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检测病原
采集病猪的样本进行病原检测,明确病因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1 2
做好隔离措施
病原学和传播途径
病原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具有芽孢和鞭毛,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
传播途径
病原体主要通过创伤或产道伤口感染,导致病猪出现全身肌肉痉挛和强直性收 缩。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易感动物
猪是易感动物之一,尤其 是仔猪和青年猪。
季节性
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 多发于环境卫生较差的养 殖场。
THANKS
感谢观看
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镇静剂和解痉剂
如安定、盐酸氯丙嗪等镇静剂,以及美辛唑酮、苯甲醇等解痉剂, 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降低体温。
手术治疗
清创处理
对于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处理,切除坏死 组织,清除异物,以减轻感染和炎症。
VS
封闭伤口
对于较深的伤口,需要进行封闭处理,以 减少破伤风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猪破伤风的诊治要点
2 0 1 4 年
3 0 卷
第1 期
临 床 兽 医
猪破 伤风 的 诊 治啦井镇 畜牧兽 医站 ,云南怒江
猪破伤风是猪 只创伤感染 了破伤 风梭 菌引起 的一种 急性 、
6 7 1 4 0 8 )
注 射部 位选 择在 开关 穴 、锁 口穴 。 中药疗 法 可用 槐树 汁 。将 在 林 间取 的粗 细 约为 1 c m的一 年生
经愈合 ,或可能经子宫 、消化道黏膜损伤而感染 。 ( 4)本病散 疫苗有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可每年定期接种1 m l ,仔猪量减半 。
一
2 年 可再 注射 1 次 ,免疫 期可 持续 达4 年 之久 。在 日常 饲养管 理 中 ,
般 该 病 的潜伏 期在 7~1 4 d ,短者 受伤 后 2 4 h 即可 发病 ,长 要 特别 留意猪 群外 伤 情况 ,如发 现应 该 立 即皮下 或 者是 静 脉注 射
死 ;或 因唾液 、涎 沫入 肺而 死 。
注射 破 伤风抗 血清 预 防 ,用 量参 照5 0 0 0~1 0 O 0 0 I U。 6 . 3 加 强 患 猪 饲 养 管理 立 即将 患 猪放 置 在安 静 场所 积极 进 行治 理 ,避 免声 音 、光 照 对 于患 病 后不 能 采食 的病 患 猪 ,应该 辅 助 胃管 给予 半 流质食 物 ;
经济损失 。
用汁液5 m l ,加入2 0 I I l l 水稀释后给病患猪灌服,3 次/ d ,连续使用
3 d ,可取 得 较 好 的治 疗效 果 。这种 中药疗 法 可适 用 1 5 k g 左 右 的
1 流行病学
( 1 )各 种 动 物 均 可感 染 该 病 ,其 中 以单 蹄 兽 易感 。破 伤 风 猪 ,对 于大 猪可酌 情加 量治 疗 。 梭菌 广泛 存 在于施 肥 的土壤 、街 道尘 土及 腐臭 淤泥 中 。 ( 2 )猪感 6 预 防 染 多见 于 阉割 及 其他 种种 创 伤 ,断 尾 、断 脐 时也 可能 发 生感 染 。 6 . 1 计 划 免 疫
猪破伤风怎么治疗方法
猪破伤风怎么治疗方法猪破伤风(又称为猪杆菌感染)是一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猪类。
猪破伤风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抗菌治疗、伤口处理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猪破伤风治疗的详细讲解。
一、抗菌治疗治疗猪破伤风的首要方法是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的选择包括口服和注射两种方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兽医的指导进行选用。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红霉素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死或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繁殖,阻止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二、伤口处理对于猪破伤风,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环节。
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紧急处理:若发现猪受伤且疑似感染了猪杆菌,应立即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伤口清洗的方法可以使用淡盐水或抗菌洗剂,避免使用酒精,以免伤口灼伤及细菌残留。
2. 伤口缝合:对于较大的伤口,应及时进行缝合处理,以减少猪杆菌侵入和感染的机会。
缝合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合适的缝合技术。
3. 减轻伤口明显症状:对于伤口梗阻造成的疼痛和水肿,可以使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方法来缓解症状。
三、疫苗预防在猪破伤风的治疗过程中,疫苗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健康的猪群,可以进行猪破伤风的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可以增加猪身体内产生抗体的机会,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四、环境管理在猪破伤风的治疗过程中,环境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养殖场应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和细菌滋生。
猪群中应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伤口,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五、注意事项在猪破伤风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观察:治疗过程中,猪应定期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注意饲养:病猪应保持充足的饲养和营养,避免因身体虚弱而发生并发症。
3. 防止交叉感染:在处理病猪时,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要求饲养员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4. 报告疫情:对于疑似猪破伤风的病例,要及时向兽医或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猪的疾病 猪破伤风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破伤风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人、畜的一种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
本病的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呈零星散发。
猪只发病主要是阉割时消毒不严或不消毒引起的。
病死率很高,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病原: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为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曲的大杆菌,约为0.5~1.7µm×2.1~18µm。
大多单在、成双或偶有短链排列;无荚膜,在动物体内外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一端,形似鼓槌状或羽毛拍状。
有鞭毛,能运动。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0~7.5。
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狭窄的β溶血环。
在厌氧肉肝汤中,呈轻度浑浊生长,有细颗粒沉淀。
破伤风梭菌在动物体内及人工培养基内均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素和非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是引起动物特征性强直症状的决定因素,是仅次于肉毒梭菌毒素的第二种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
以9-11~10-11g剂量的痉挛毒素,即可以致死一只豚鼠。
它是一种蛋白质,对酸、碱、目光、热、蛋白分解酶等敏感,65~68℃经5min即可灭活,通过0.4%甲醛灭活、脱毒21~31天,可将它变成类毒素。
我们用做预防注射的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制成的类毒素,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有效地预防破伤风发生。
溶血毒素和非痉挛毒素对破伤风的发生意义不大。
破伤风繁殖体对一般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煮沸5min死亡。
兽医上常用的消毒药液,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但芽孢型破伤风梭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十年,煮沸l-3h才能死亡;5%石炭酸经15min,5%煤酚皂液经5h,O.1%升汞经30min,10%碘酊、10%漂白粉和30%过氧化氢经10min,3%福尔马林经24h才能杀死芽孢。
猪破伤风病的防治重点
猪破伤风病的防治重点张文举/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综合服务中心 136506 贺佳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业务综合服务中心 451162 杨智/安徽省太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36600摘 要:猪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猪体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本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现将猪破伤风病的病因、病原、临床症状、预防治疗措施等总结如下。
希望给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对猪破伤风病有所认识,以减轻本病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破伤风;病原;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猪破伤风病通常经过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梭菌进入机体血液后能够分泌毒素,进而危害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各种症状。
尤其是仔猪感染后能够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必须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加强日常管理,避免猪只收到受害产生伤口。
同时养猪场应重视日常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调制消毒液,以达到消毒效果。
多种消毒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另外对病猪要精心照管,每天勤翻垫料,促使病猪多活动、多饮水,多采食,以增强病猪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死亡,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1 疾病病原猪破伤风病的病原是破伤风梭菌,该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无荚膜,在动物体内外可以形成芽孢,有鞭毛,能运动。
该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7℃,最适宜的pH为7.0~7.5。
破伤风梭菌在动物体内或人工培养基内都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素和非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病猪特征性强直症状就是由本毒素造成的。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蛋白质,它对酸、减、热、蛋白分解酶等都非常敏感,65~68℃经5min即可灭能该菌,一般的消毒液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把它杀死。
当该菌形成芽孢后对各种理化因素有非常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能存活数10年,煮沸1~3h才能将它猪只的日采食量。
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让猪只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或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饲喂方式。
猪破伤风病的防治重点
猪破伤风病的防治重点张文举/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综合服务中心 136506 贺佳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业务综合服务中心 451162 杨智/安徽省太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36600摘 要:猪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猪体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本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现将猪破伤风病的病因、病原、临床症状、预防治疗措施等总结如下。
希望给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对猪破伤风病有所认识,以减轻本病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破伤风;病原;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猪破伤风病通常经过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梭菌进入机体血液后能够分泌毒素,进而危害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各种症状。
尤其是仔猪感染后能够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必须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加强日常管理,避免猪只收到受害产生伤口。
同时养猪场应重视日常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调制消毒液,以达到消毒效果。
多种消毒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另外对病猪要精心照管,每天勤翻垫料,促使病猪多活动、多饮水,多采食,以增强病猪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死亡,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1 疾病病原猪破伤风病的病原是破伤风梭菌,该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无荚膜,在动物体内外可以形成芽孢,有鞭毛,能运动。
该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7℃,最适宜的pH为7.0~7.5。
破伤风梭菌在动物体内或人工培养基内都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素和非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病猪特征性强直症状就是由本毒素造成的。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蛋白质,它对酸、减、热、蛋白分解酶等都非常敏感,65~68℃经5min即可灭能该菌,一般的消毒液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把它杀死。
当该菌形成芽孢后对各种理化因素有非常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能存活数10年,煮沸1~3h才能将它猪只的日采食量。
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让猪只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或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饲喂方式。
仔猪破伤风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仔猪破伤风的防治作者:王作洲杨陪陪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08期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仔猪破伤风多因去势、断尾、断脐等人为创伤引起的,也有的因仔猪戏耍互咬、猪栏(槽)破损刮刺等意外创伤引起。
实际生产中,以仔猪阉割时消毒不严导致发病的最多,特别是公猪去势时如止血不好,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在深部组织繁殖,分泌大量毒素进入血液,会引起神经中毒。
1. 临床症状仔猪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7~10天,长者可达30天。
临床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强直,僵硬如木,行走困难;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叫声尖锐如鸟;对外界刺激敏感,突然响动可增强肌肉痉挛和导致瞬膜外翻;体温一般正常,临死前会升高,呼吸渐快,黏膜呈蓝紫色。
有剧烈全身症状者常在3天内死亡,也有的延至10天以后,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2.预防该病主要经创伤感染发病,因此在进行阉割、断脐、断尾前应以碘酊和酒精消毒,手术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手术后在创口内撒布消毒防腐药物“碘硼合剂”(配方是:碘仿1份、硼酸9份,先将硼酸研细后与碘仿混匀即成,装入小瓶内备用)0.5~1克即可。
碘仿和硼酸都有防腐消毒作用,对预防破伤风有显著效果。
另外,术后不要让仔猪立即卧地,应驱赶运动10分钟左右,以利止血和防止刀口污染;刀口创面应涂布碘酊以防感染。
仔猪断尾最好采用烧烙法,避免感染破伤风。
猪断脐或发生意外创伤时,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母猪栏和仔猪栏也要经常检查,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栏舍和饲槽等。
3.治疗①加强管护。
患猪要进行隔离,饲养在光线较暗、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减少刺激,保持安静,采食困难时给予特殊饮食或流汁。
②清创治疗。
除去创口坏死组织并适当扩创,用3%过氧化氢溶液、1%高锰酸钾溶液或5%~10%碘酊消毒,再撒布碘硼合剂,防止病菌继续繁殖和侵入;创口烧烙也是简单易行的可靠消毒办法。
③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有较好的疗效,延误时机则治疗效果较差;也可对症治疗,如解除体内酸中毒、肌肉痉挛、补液、补糖等;为防并发感染可应用抗生素,也可采用新鲜国槐枝水煎取汁加黄酒内服、大蒜汁肌内注射、千金散内服等土法试治。
关于猪破伤风的防治介绍
清 ,能 够取得 很好 的预防效 果 。
综 合此 病 相关 研 究 综述 ,除 了及 时接 种疫 苗 ,预 防各 种 伤 E l 感染被看作是此病防控的关键。在 日常饲养管理过程 中,加强养 1 前 言 殖 猪 群 的 管 理 ,减 少 各 种 可 导 致 创 伤 问 题 出 现 的 可 能 。 在 进行 破 伤 风 又名 “ 强直症”、 “ 锁 口风 ” ,是 由破 伤 风梭 菌 引起 必 要 的外 科 手 术 时 ,事 先 严 格 消 毒 使 用 器 械 ,手 术操 作 人 员 做 的人 、畜 的 一种 经 创伤 感 染 的急 性 、 中毒性 传 染病 。该病 的特征 好 消 毒 措 施 ,严 格 遵 守 操 作 规 程 ,整 个 过程 确保 无 菌操 作 。 日 是 病猪 全 身 骨销 肌 或某 些 肌群 呈 现持 续 的强 直 性痉 挛 和对 外 界刺 常 饲 养 管 理 ,有 外 伤 出 现 ,应 该及 时 进 行处 治 ,避免 耽 误 最 佳 激 的 兴奋 性 增高 。结 合 日常工 作 实践 ,在 分析 发病 机 制及 流 行 特 治 疗 时机 。 点 的 基础 上 ,就 猪 破伤 风 防治 措 施进 行 介 绍 ,为今 后 健康 养 殖 、 疾 病 防控提 供参 考 和借 鉴 。 2 发 病机 制及 流行 特点 2 . 1 发病机 制 破伤风梭菌芽孢经创伤感染后 ,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 ,同时 产生 外毒 素 。被 伤风痉 挛毒 素沿外 周神经 纤维 间的空 隙上行 到脊髓 腹 角神经 细胞 ,或经 淋 巴、血液途 径到 达运动 神经 中枢 。毒素与 中 枢神 经 系统有 高度 亲和力 ,与神经 组织 中 的神 经节苷 脂结合 ,封 闭
l 酶蛰 l 话臻 晦 § 鬣毯{ 叁 蠹 誊 | 誓 簦 萋 蠢键《 毪| 《 强强 蠹l 强臻琵i
猪破伤风的病因 猪破伤风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破伤风的病因猪破伤风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上以机体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又称"强直症"和"锁口风"。
多发生于单蹄兽,猪也常发生,人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很高。
重点对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猪只患病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阐述。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破伤风的病因猪破伤风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破伤风梭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也叫做强直梭菌,呈革兰氏阳性,是一种专性厌氧细长杆菌,往往呈单个分布。
存在于动物体内外的病菌都能够在菌体一端形成芽胞,类似球拍状或者鼓槌状。
大部分菌株周边生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但没有荚膜。
接种在培养基内和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病菌都能够产生几种外毒素,如痉挛毒素,其属于一种神经毒,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促使铁出现典型的强直症状,具有非常强的毒性,且只比肉毒梭菌毒素的毒性略弱。
该毒素是一种蛋白质,具有热敏感性,例如在65~68℃温度下处理5 min就会被杀死,另外使用0.4%甲醛进行21~31天的脱毒,就会变成类毒素。
此外,该菌还能够产生其他毒素。
如非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但不是引起发病的主要毒素。
一般来说,病菌具有较差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使用大多数消毒剂作用较短时间都可被杀死,但形成芽胞后就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土壤中生存长达数十年。
2、流行特点该病具有1~4星期的潜伏期,且患病动物对光线、声音以及其他外界刺激极其敏感,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最后由于窒息发生死亡,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任何家畜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但幼畜相比老畜更容易发病。
该菌能够在尘土、土地以及腐臭淤泥中广泛分布,有时还可能存在于家畜以及人类的粪便中。
猪破伤风主要是由于存在伤口而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由于阉割而导致。
病猪无法直接导致其他健康猪被感染,主要是由于没有严格消毒而发生该病,有时猪体表没有存在任何伤口就出现发病,这可能是由于在该病潜伏期内伤口已经完全愈合。
猪破伤风的诊断和预防 - 养猪技术
猪破伤风的诊断和预防-养猪技术1 病原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是芽孢杆菌科梭菌属的成员。
为长4~8μm,直径0.3~0.5μm的细长杆菌,有鞭毛,能运动,接触空气或有氧气存在时则运动迅速停止。
无论在体内或体外都可形成芽孢,芽孢靠近菌体末端,明显宽于菌体横径,形或鼓槌状的特殊形态。
无荚膜,易被苯胺染料着色,幼龄培养物呈革兰氏阳性,陈旧培养物则呈阴性反应。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故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良好。
发育最适温度为36~38℃,最适pH值为7.2~7.4。
在肝片肉汤中呈均匀浑浊的生长,肝片或肉片软化变成玫瑰色,产气,培养物发出焦角质的气味。
在血液葡萄糖琼脂平板上呈露珠状,光滑透明或小蜘蛛样的菌落,菌落周围形成溶血环。
破伤风梭菌不分解糖类,不还原硝酸盐,可液化明胶,产生吲哚。
破伤风梭菌在体内或培养基内均能产生溶解于水的外毒素(包括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素及非痉挛毒素)。
外毒素的毒性很强,仅次于肉毒梭菌毒素。
破伤风梭菌对青霉素、四环素敏感,磺胺素次之,其他抗生素多不敏感。
2. 流行特点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染,其中单蹄动物最易感,猪、羊、牛次之,犬、猫仅在例外情况下发病。
试验动物中以豚鼠最易感,其次为小鼠,家兔有抵抗力。
人对破伤风易感性也很高。
破伤风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健康动物和人的粪便中。
因此,引起破伤风的主要传染源是土壤和粪便。
动物感染最常见于各种创伤,如断脐、阉割或断尾。
在临床上不少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所在,这可能是因潜伏期中创伤已经愈合,或可能经子宫、消化道黏膜感染。
该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夏、秋雨水较多季节,发病较多。
在易感动物中,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幼龄动物较老龄者更为易感。
该病是一种由创伤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因此,不能由病畜直接传染给无创伤的健畜,故常呈现零星散发。
应注意,在成批仔猪断脐、阉割、断尾时,如消毒不严格则可造成群发感染而同时发病[养殖:/]。
3 临床症状潜伏期不定,其长短与猪的年龄、健康状况、创伤的性质、部位、入侵病菌的数量和病菌繁殖的条件紧密相关。
治疗猪破伤风四种技术方法
治疗猪破伤风的四种技术方法
破伤风是公猪阉割常发病,此病除请兽医诊治外,畜主也可以自主治疗。
捆绑保定好患猪,首先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除去伤口深处的脓汁和坏死组织,用2%高锰酸钾反复冲洗,再用艾蒿、益母草治疗。
一、熏法点燃艾母绳(用艾蒿和益母草编成的绳子),配上破布鞋效果更好,对准患猪口鼻和刀口下方连续不断地熏,到出现鼻汗为止,一日三次直到痊愈。
此法早期应用效果较好。
二、蒸法将艾母绳或新采的艾叶、益母草放入铁锅中,加水煮沸,再用条子篓把患猪装好,抬到铁锅上方,使其呈伏卧或站立姿势,蒸至全身出汗,症状减轻为止,注意铁锅口直径不能小于猪的体长。
三、烤法点燃艾母绳,对准其腰背部猛烤,直到出现鼻汗为止,然后再用砖磨其背,使腰背部呈鲜紫色为止。
四、灌法当猪出现牙关紧闭时,用木棒将嘴撬开,用胃导管将艾蒿、益母草煎制的汤药凉至50~60℃时灌服。
猪去势后要防破伤风
病猪通常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行动困难、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流 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破伤风的危害
病猪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 慢,甚至停滞,给养殖业带来
重大损失。
病猪的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 成经济损失。
破伤风梭菌存在于环境中,且 具有高度致病性,易引起其他
健康猪的感染。
猪破伤风的原因
饲养管理不当
如猪舍环境卫生差、消毒不严 格、饲料中缺乏营养等,导致 猪只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破
伤风梭菌。
外伤
猪只因外伤导致感染破伤风梭菌 ,如阉割、注射、剪牙等过程中 未做好消毒措施,或因争斗导致 皮肤损伤等。
其他感染
如猪瘟、猪丹毒等疾病感染后,病 猪容易继发感染破伤风梭菌。
02
猪去势后预防破伤风的重 要性
做好消毒工作,减少感染机会
定期消毒猪舍
定期使用高效消毒剂对猪舍进行消毒,杀灭病原 菌,减少感染机会。
做好人员消毒
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避免将病原 菌带入猪舍。
器械消毒
使用过的针头、刀具等器械必须经过彻底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检查猪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定期检查
01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伤口消毒与防护
在去势后及时对伤口进行 消毒处理,并使用无菌绷 带等进行防护,以减少感 染机会。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检查猪群,发现有感 染破伤风的迹象时及时进 行治疗。
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疫苗接种
对于经常发生破伤风的地区,可以考虑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增强其免疫力。
药物预防
对于已经感染破伤风的猪,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注射抗破伤风血清等。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doc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概述:猪发生破伤风,常是因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致,常发于小猪阉割后或母猪剖腹手术后,除采用中西药物可治愈外,采用土法治疗,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对较深的创伤要扩大伤口,用3%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水冲洗,深创伤要用洗球或胶管冲洗,用5%碘酊消毒伤口,涂以消炎粉或软膏,不宜包扎太严,两日换药一次。
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2~5万单位,肌肉和静脉各注射一半,必要时连续注射两次,对症治疗主要是镇静,可肌注氯丙嗪(每公斤体重2毫克)连用3天;25%硫酸镁10毫升肌肉注射;水合氯醛4~6克加水溶化后灌肠;20%乌洛托品10~30毫升静注;也可用2~5毫升2%的奴夫卡用肌肉注射。
有的地方用大蒜注射液5~10毫升分点肌肉注射收到良好疗效。
中草药方剂及配制,使用方法如下:鲜南星180克,法夏90克,鲜草乌30克,大茴60克,加冷开水1500毫升,置封闭的容器中浸泡3~4天备用(密封保存)。
体重25公斤以上的猪睡日灌服2次,每次15毫升,25公斤以下的猪用量酌减,连服3~4天。
治疗猪破伤风的土方法取红皮蒜瓣75克,70%酒精500毫升。
先将蒜捣成蒜泥,静放数分钟后加入酒精拌匀,浸泡3-4小时后,用消毒过的纱布挤出其汁(力求无杂质),装入清洁盐水瓶中密封备用,即为大蒜酊。
用时要先将病猪伤口洗净,再涂上5%的碘酊,不论猪只大小,一律肌肉注射大蒜酊20毫升,每日两次,连用数日可愈。
猪破伤风的预防怎样防止或减少破伤风的发生呢?一是在去势过程中对切口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破伤风杆菌侵入,手术完毕后给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是对去势后的猪加强饲养和护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同时经常观察猪的行动和起卧,不要让其伤口接触泥土、灰尘和其他污物。
三是加强管理,除每天清扫粪便,保持栏圈卫生外,还要经常清理猪舍杂物,防止尖锐异物钉伤、刺伤猪体。
如发现猪身体有创伤,应立即用碘酒消毒。
中西结合治疗猪破伤风效果好.doc
中西结合治疗猪破伤风效果好概述:猪发生破伤风常因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致,常见于小猪阉割后或母猪剖腹手术后,除采用中西药物可治愈外,采用土法治疗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猪发生破伤风常因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致,常见于小猪阉割后或母猪剖腹手术后,除采用中西药物可治愈外,采用土法治疗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猪破伤风症状:病猪的一般症状为牙关紧闭,两耳坚直,有时口角流出白沫,颈伸直,腹收缩,全身肌肉强直收缩,触诊可发现其硬似木板。
病猪的典型症状为头向前伸,四肢伸直不能弯曲,尾巴稍上举但不能来回摆动,倒地后不能自行起来,同时反射作用增强,光、声、接触及一切动作都会引起其全身肌肉痉挛加剧,并显示出非常痛苦的表情。
病猪吞咽困难,常将食物咽到气管和肺里,从而引起异物性肺炎,呼吸浅而快。
首先要将患病猪只放在光线较暗的安静地方加强护理,然后采用土法治疗:取红皮蒜瓣75克,70%酒精500毫升。
先将蒜捣成泥样,静放数分钟后加入酒精拌匀,浸泡3-4小时后(急需时也可随炮制随用),用消毒过的纱布挤出其汁(力求清凉无杂质),装入清洁盐水瓶中密封备用,即为大蒜酊。
用时要先将病猪伤口洗净,再涂上5%的碘酊,不论猪只大小,一律肌肉注射大蒜酊20毫升,每日2次,连用数日,直至治愈。
如结合深部肌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20毫升,或配合针灸治疗,烙大风门、伏兔穴、刺百会穴,沏鹘脉血,其效果更好。
兽药招商网建议,做好预防是关键,减少破伤风的发生有哪些主要的措施呢?一是在去势过程中对切口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破伤风杆菌侵入,手术完毕后给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二是对去势后的猪加强饲养和护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同时经常观察猪的行动和起卧,不要让其伤口接触泥土、灰尘和其他污物;三是加强管理,除每天清扫粪便,保持栏圈卫生外,还要经常清理猪舍杂物,防止尖锐异物钉伤、刺伤猪体。
如发现猪身体有创伤,应立即用碘酒消毒。
猪破伤风的防治
05
定期接种疫苗,提 高猪只免疫力
环境卫生
04
定期接种疫苗, 预防猪破伤风
0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只抵抗力
02
避免猪只受伤, 及时处理伤口
01
保持猪舍清洁, 定期消毒
及时处理病猪
01
02
03
发现病猪后,立即隔 离,防止传染
及时清理猪舍,保持卫 生,防止细菌滋生
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 提高猪的免疫力
易感猪群
02
母猪:分娩过程 中易受伤
01
仔猪:出生后未接 种疫苗或免疫失败
04
成年猪:外伤、手 术等易感染破伤风
03
生长猪:饲养密度 大,易发生打斗
猪破伤风的症状
临床表现
01
初期: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升高
02
中期: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03
后期:四肢僵硬,站立不稳,倒地抽搐
04
死亡: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死亡
破伤风
4
猪的年龄和性 别:幼猪和母 猪更易感染破
伤风
感染途径
01 伤口感染:猪在打斗、剪牙、 断尾等过程中造成的伤口, 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
02 消化道感染:猪误食了被破 伤风杆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03 呼吸道感染:猪吸入了含有 破伤风杆菌的空气或飞沫
04 生殖道感染:母猪在分娩过 程中,破伤风杆菌可能通过 产道进入仔猪体内
猪破伤风的防治
演讲人
Part One
猪破伤风的病 因
Part Two
猪破伤风的症 状
Part Three
猪破伤风的防 治措施
Part Four
猪破伤风的注 意事项
怎样防治猪破伤风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呆立不动
病猪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常 呆立不动,对周围环境刺激无
反应。
诊断标准
病史调查
了解猪是否有外伤史或是 否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 苗。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猪是否有牙关紧闭、 形如木马、肌肉强直、呆 立不动等症状。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猪血液或脑脊液进 行破伤风杆菌检测。
鉴别诊断
其他神经性疾病
如脑膜炎、脑炎等,可通过脑脊液检测和病原学诊断进行鉴别。
怎样防治猪破伤风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猪破伤风概述 • 猪破伤风的临床症状 • 猪破伤风的防治措施 • 猪破伤风病例分析 • 猪破伤风防治的注意事项
01
猪破伤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猪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 起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 病。
特点
该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 强直性后驱为特征,主要侵害骨 骼肌,呈强直性痉挛。
猪破伤风的危害
猪只死亡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可导致猪只肌肉强直、呼吸困难,甚 至窒息死亡。
生产性能下降
患病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 失。
猪破伤风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创伤感染
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侵入 猪只体内,在厌氧环境下 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疾 病。
消化道感染
摄入被破伤风梭菌污染的 食物或饮水也可感染。
病例三: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
总结词
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猪破伤风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
VS
详细描述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猪破伤风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措施包 括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猪、加强饲养管理和 定期免疫接种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 可以有效降低猪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