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
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
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
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

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


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但举足轻重。

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
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

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 "礼仪之邦 " ,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

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
治和伦理道德。

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
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

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
为"君子之道 " 。

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

“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
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就还在人生之中,就要进行
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

有关人生的学说,
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
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


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

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
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不过
我们缺少的是它们“浮出水面” ,“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
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
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
向衰败。

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
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
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
精神之一,便是哲学背负着平衡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入世出世之对立,正如现实与
理想主义的对立,而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
合或许我们该在世俗中陶冶我们的性情。

中国的哲学,以其所称的“直觉的概念” 出发,所以很多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道德。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归结起来就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

这种哲学,即所谓的“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所谓的“入世的哲学” 。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

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
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
家的“道无名论”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
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