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定位。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该怎样列式?
二、活动尝试。

1、600÷3=?你是怎样想的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
(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 400÷2 800÷2
4、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让学生尝试列式。

(得出算式:986÷2)
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竖式后尝试演算。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提问:
(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3)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十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5、谈话:你会验算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时验算。

四、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逐题计算,然后逐题评讲,要求学生计算时注意书写工整,数位对齐,掌握除的顺序。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各题的商是几百多,再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尝试解答。

(3)反馈交流。

可以用乘法来思考:130×4=520(节)
因为520<54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可以用除法来思考:540÷4=135(个)
因为135>13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五、总结应用。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齐读课题: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收获。

下面请你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吗?
2、作业:做“想想做做”第
3、4题。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600÷3=200 986÷2=493(个)
300÷3=100
400÷2=200
800÷2=400 答:平均每天产493个。

教学后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继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商的定位。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

2、提问:“卖了多少千克鸡蛋?”该怎样列式?
(得出算式:312÷4)
二、师生探究。

1、你能估计一下商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①100×4=400,所以312÷4的商比100小。

②被除数百位上是3,比除数4小,商不够1个百。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交流计算过程,要求重点说说“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3)学生在书上再完整地用竖式计算一遍。

(4)反馈交流: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沟通与昨天所学知识的联系。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第①小题。

(2)同桌交流,说说除的顺序与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后3小题。

(4)组织交流,反馈评议。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先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并作出解释。

(2)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任选一组题计算。

(3)反馈评议: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指名说说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3)学生独立计算各图形的边长。

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4)提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四、总结应用。

1、谈话: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老师为你们高兴,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还要提醒同学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2、布置作业:做“想想做做”第2、5、6题。

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12÷4=78(千克)
答:卖了78千克鸡蛋。

教学后记: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2、能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要求。

2、提问:怎样验算除法算式?
3、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4、反馈交流。

二、做练习一第2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理解题意。

2、示范估计的方法:
根据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或前两位数与除数的关系,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例如:228÷3的商是七十多。

3、学生根据估计的方法估计每一题的商。

4、交流估计的过程。

5、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6、反馈:将计算结果与练习前估计的商进行比较。

三、做练习一第3题。

1、谈话:我们上学期举行了跳绳比赛,2分钟你跳了几下?
2、这两位小朋友跳了多少?读一读。

3、请你估计一下,谁跳得快一些?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四、做练习一第4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五、做练习一第5题。

1、出示题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解决第(1)问。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335+250=585(米)
585÷9=65(米)
5、解决第(2)问。

6、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速度×时间=路程)
六、全课小结。

七、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
练习一
800÷2÷2 900÷3÷3 600÷3÷2
800÷4 900÷9 600÷6
教学后记: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桃子)那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呢?(萝卜)今天,小白兔和小猴们结伴到野外采摘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你们瞧。

(投影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只小白兔采了6个蘑菇;3只小猴发现树上一个桃也没有。

3、(1)求“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6÷3=2
(2)求“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0÷3=?
二、师生探究。

1、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1)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试一试:0÷4= 0÷9=
(3)从刚才几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4)揭示: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卡片出示后让学生齐读一遍。

]
2、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

(1)实物投影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养鸡场这个星期的前3天共产鸡蛋306个,你能计算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吗?
(2)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①300÷3=100,6÷3=2,100+2=102
②用竖式计算:
③上面的竖式一般这样写:
3、试一试。

(1)投影出示:480÷4 350÷5
(2)让学生先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竖式计算。

(4)反馈交流:你发现这两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直接口答,得出结论: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2)交流评析。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改错。

(2)反馈交流,说说错的原因。

四、应用质疑。

1、这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做“想想做做”第4、5题。

板书: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3=0(个) 306÷3=102(个) 0÷4=0
0÷9=0
教学后记: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2、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该怎样列式?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2÷4=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

2、指名回答。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4、学生尝试演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5、反馈评议。

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适时提问: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6、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7、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

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三、巩固反思。

1、试一试。

(1)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提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3)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改错。

(2)交流反馈。

四、应用质疑。

1、谈话: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2、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板书: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32÷4=108(千克)
答: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108千克。

教学后记: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


要求什么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怎样求呢?
二、自主探索。

1、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商量。

2、交流汇报。

可能出现如下解法:
(1)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

224÷2=112(本) 112÷4=28(本)
提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一共有224本书和有两个书架)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每个书架平均放的本数和每个书架有4层)
(2)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4×2=8(层) 224÷8=28(本)
提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每个书架有4层和有两个书架)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一共有224本书和共放在几层里)
3、讨论比较。

提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不同点:
第一步求的不一样。

第(1)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第(2)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第(1)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2)种解法第一步用乘法。

单位名称也有不同。

第(1)种解法两步单位名称一样,都是“本”;第(2)种解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第二步都是用的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3)交流。

要求说说每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

(2)提问: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3)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
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2)提示图中的隐藏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3)反馈交流。

四、应用质疑。

1、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做“想想做做”第4、5、6、7题。

3、课外作业:完成思考题。

教学后记: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3、掌握口算的方法,学会口算。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第1题。

1、出示题目:640÷8 64÷8 750÷5 286÷7
2、指名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想的。

3、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

4、反馈评议。

二、做练习二第2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第三组题目,指名2人板演。

2、集体评议。

3、进行比较。

三、做练习二第3题。

1、学生在书上完成两组口算题。

2、交流结果。

3、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通过表内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第二组)通过比较弄清每组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做练习二第4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问题。

2、交流。

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醒学生正确答语。

五、做练习二第5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

2、反馈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六、做练习二第6题。

1、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七、做练习二第7题。

1、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解答。

2、说说思考方法:
解法一:240÷2=120(幅) 120÷4=30(幅)
解法二:2×4=8(个) 240÷8=30(幅)
八、做练习二第8题。

1、让学生读题,提问: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3、提问:为什么要除以2?
九、做练习二第9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怎样求“哪种蛋糕每块的价钱最贵?哪种最便宜?”
2、学生交流,师板书:
正方形蛋糕 27÷3÷3=3(元)
圆形蛋糕 30÷3÷2=6(元)
三角形蛋糕 32÷2÷4=4(元)
十、思考题。

先同桌讨论后交流。

十一、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并对计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复习验算和估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教学资源: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做第15页复习第1题。

1、卡片出示下列各题。

800÷2 280÷7 690÷3 300÷6
320÷8 500÷5 440÷4 460÷2
2、开火车口算,相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齐算。

二、复习竖式计算。

做第15页复习第2题。

1、指名3人板演,其余同学选择其中的2组完成。

2、反馈交流。

3、比较每组中的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做第15页复习第3题。

1、小黑板出示:
848÷4÷2 900÷2÷3 909÷3÷3
848÷8 900÷6 909÷9
2、学生独立计算。

3、指名说说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四、做第15页复习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填写表格。

2、组织交流。

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每班有图书的本数”的?
(2)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五、做第15页复习第5题。

(1)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尝试计算,填写表格。

(3)反馈交流。

(4)提问: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
六、做第15页复习第6题。

1、出示题图,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
2、理解“一律按半价出售”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求出每件玩具的半价。

4、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5、反馈交流。

七、全课小结。

(略)
八、作业:完成练习册。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做第16页复习第7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左边和右边各有3行树,一共有72棵数)
3、学生列式计算。

4、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做第16页复习第8题。

1、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分析思考过程。

2、再出示第(2)小题,同样让同学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分析思考过程。

3、比较:这两小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做第16页复习第9题。

1、出示题图让学生理解题意。

2、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完成第(1)小题。

交流思考过程:
因为108÷8=13(枝)……4(元),而108÷3=36(枝),所以108元买了36枝圆珠笔。

同理,60元买了30个乒乓球。

3、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交流:方法一,108+60=168(元)
168÷9=18(本)……6(元)
答:不够买20本。

方法二,108+60=168(元)
20×9=180(元)
因为168<180,所以不够买20本。

四、思考题。

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交流。

3、补充三题。

五、全课小结。

(略)
六、作业:完成练习册。

教学后记: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2、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黄色和蓝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2005年的日历。

谈话:这是2005年的日历,年历上的1、2、3……和一、二、三……分别表示什么?你能在这张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吗?
2、交流: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出)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张2005年的年历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1、整体观察年历,你发现些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反馈,师随机板书: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一张年历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为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们怎样把刚才发现的有用信息整理出来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

教科书上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表格,就请同学在2005年的年历卡上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填在P17页的表格里,填好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认识大月、小月。

1、那么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哪个月的天数是28天呢?
(引导学生继续认真看年历,并填写第17页上的表格)
2、反馈交流,师完成板书: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3、这些有31天或30天的月份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齐读第17页表格下的文字)
4、把第17页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记住它们。

5、这么多的大月、小月怎样才能记住它们,不产生混淆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充分交流后出示下面的两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A: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十一天永不差。

B: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6、介绍拳头记忆法。

(1)老师示范;(2)学生跟着数;(3)学生练习。

四、计算全年天数。

1、我们已经知道了2005年每个月的天数,你会计算这一年有多少天吗?
2、学生计算后交流自己的算法,师随机板书:
(①31×7+30×4+28=365
②31×7+30×5-2=365……)
五、应用质疑。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先指名说说课本上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然后在年历里圈出来。

(2)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全班交流。

六、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
年、月、日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教学后记:
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以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第19页2004年二月和2005年二月的年历卡,让学生观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相同吗?
2、指出:2004年2月有29天,而2005年2月只有28天。

3、教师:可见2月份是非常特殊的月份。

我们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

(板书)
二、师生探究。

1、出示第19页1997~2008年2月天数的年历卡,让学生说说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2、如果不知道2月份的天数,怎样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找到了规律就知道了。

3、再仔细观察刚才的年历卡,你发现闰年和平年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揭示: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板书)
4、介绍: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