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合集下载

第十章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

第十章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
一、基本原理
Y C I G (X M)
B X M Y (C I G) Y A
A A0 aY
dB (1 a)dY dA0
dY——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 a ——贬值通过收入变化对吸收的间接影响; dA0——贬值的直接吸收效应。
二、贬值的收入效应和吸收效应 (一)贬值的收入效应 1.闲置资源效应。国际收支最终是得到改善还是恶化, 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假定自主吸收不变(dA0=0), 只要边际吸收倾向a<1,贬值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 (dY)就会大于国民收入增加所导致的吸收的增加 (adY),国际收支就能得到改善(dB>0)。
——John Maynard Keynes
第一节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1752年英国著名的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休莫提出了著名的 “价格-铸币”流 动机制。该机制阐 述了在金本位制下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 动调节功能。
David Hume, 1711-1776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
三、吸收分析理论的政策含义
改善国际收支就只能改变国民收入或改变国内吸收或同时 改变二者,即所谓的支出增减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和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ies)。 支出增减政策主要通过支出水平的变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 总水平,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上述三个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直接与国际收支挂钩, 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将有黄金流入,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 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将有黄金流出,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2)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组织是指由各国组成,旨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组织。

它们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和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本文将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目标是促进全球货币稳定和扩大国际贸易。

IMF的主要职责包括:1.提供财政和货币政策建议。

IMF定期对各成员国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2.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

IMF向会员国提供贷款,帮助其解决财政和国际收支问题,以应对经济危机和困难。

3.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IMF通过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银行(WB)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也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使命是减少全球贫困,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提供发展金融和技术援助。

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2.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投资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3.提供经济政策建议。

世界银行为会员国提供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其改善经济管理和发展战略,推动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三、IMF与世界银行的区别与联系IMF和世界银行都是国际经济组织,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但它们在职责和工作重点上有所不同。

IMF主要关注国际货币体系和财经政策,致力于维护全球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它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国家解决经济危机和困难。

世界银行则更专注于减贫和经济发展,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00141 发展经济学(前两章样本,完整版12页)[2000年版]于同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经济增长、贫困与收入分配第四章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五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六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第七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第八章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第九章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第十章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一章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第十三章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第十五章外援、外国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债务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一章导论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是经济依然贫穷落后;为了摆脱贫困,重建经济,实现经济的起飞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发达国家的意愿。

(现实要求,需要理论产生)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渡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该采取的战略与政策。

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1)发展经济学更注重长期的、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2)发展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国际经济的比较研究(3)发展经济学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国家的特殊性1.殖民统治时期:“)“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2.殖民体制瓦解后:“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3.二战后: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4.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其他:“南方”与“北方”国家(南北半球)、“穷国”和“富国”二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政治上走向独立、经济上落★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存在大范围的贫困其他方面生活水平都低(卫生保健水平差、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住房短缺)教育水平低下,人民文化水平低发展中国家人民享受现代生活的机会也少一个数据例子:1990年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瑞士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人均收入的270倍;瑞士人均收入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的人均收入的93倍。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五章-第十章思维导图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五章-第十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和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完全竞争产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是,当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二)劳动和闲暇(三)劳动的供给原则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1)边际物质产品: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物质产品×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MFC=MRP.(四)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世界市场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贸易条件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从GATT到WTO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0.2课后习题详解本书是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严格按照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0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贸易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张二震和马野青所著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的课后习题(名词解释和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资料下载地址:/Ebook/965119.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考点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于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也可称为海外贸易。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商业银行经营学》练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融通。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

在1930年代大危机后的美国立法,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

该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

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持股公司制银行:有一个集团公司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流动性:指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

商业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五、问答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功能?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和风险管理。

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原则?安全性目标;流动性目标;盈利性目标;如何贯彻这些原则:从第1章第五节自己凝练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一、名词解释普通股: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十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十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第十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一、名词解释“看不见的手”: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

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

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市场失灵”: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物价稳定:指全社会范围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而不是指各种商品和要素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

充分就业:指每一个愿意工作的劳动者按其能够接受的工资全部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

经济政策手段: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

财政政策手段: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行政管制手段: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二、简述题1、简述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因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认为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

但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若政府完全不干预经济活动,将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机制不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

2、简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哪些优势。

(1)征税权。

以消除由污染引起的外部负效应为例,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要素的供给=各种要素的收 入=消费+储蓄+税收 2.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需求+(进口-出口) =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进口-出口)
五、总需求及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 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 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的构成非常复杂,这些构成要素的变化,就会引起总需 求的变化,也就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具体说,将这些因素 划分为注入量和漏出量两类。
(二)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永远 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互为 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C)互 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 (三)投资函数 1.总投资与净投资 2.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3.投资函数
七、乘数-加速原理
(一)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 量之间的比率 (二)加速原理 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引 致投资又具有加速作用。加速作用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 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 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 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 的一个正倍数,这就是加速数原理,简称加速原理。国民收入 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即净投资)的倍数,叫做加速数 (Accelerator)。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0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0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 多数接受并采用了支付干预经济的思想,因而直到20世纪 70年代,政府有必要干预经济的思潮占据主流经济学中的 支配地位。
第到一2节0世纪均70衡年国代,民发收达入国的家决(定尤其是美国)遭
遇了严重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情况, 代表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无法 从理论上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加以解释,也无法在经 济政策上对问题加以解决。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二)边际消费倾向(MPC)
• 每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叫做边际 消费倾向。
• 其公式是:
MPC = ΔC / ΔY(或 dC / dY)
其几何表示为,过消费函数曲线上相应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一般 来说,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随收入增长而趋于逐渐下降的。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平 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就都是常数, 这时消费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c = α+βy
• 其几何形状如p38的图10-6所示。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 义
第(四一)节市场均经衡济国条民件收下均入衡的国决民定收入的决定原
理: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决定的国民收入即均 衡国民收入
事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意愿的(或计划的)和未 实现的。 事后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已经实现的。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供 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 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宏观经济运 行与宏观经济政策两大类。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0-2国际收支概论

10-2国际收支概论

(2)马歇尔-勒纳条件(ML)
• 贬值后出口收入不变(dx=1),上升 (dx>1)或下降(dx<1)
(2)马歇尔-勒纳条件(ML)
• 贬值后进口支出下降(dm>0)或不变 (dm=0)
马歇尔-勒纳条件:|dm+dx|>1
• (a) dx>1时,无论dm=0或dm>0,本币贬值都将使外汇供给 增加,外汇需求不变或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改善。 • (b) dx=1时,只要dm>0,本币贬值使外汇供给不变,外汇 需求减少,仍然可改善国际收支。但如果dm=0,则外汇 供求不变,国际收支维持原状。 • (c) dx<1时,外汇供给减少,只有满足dm>0且|dx+dm|>1 时,外汇需求减少程度超过外汇供给减少程度,国际收支 逆差也可以改善。 • 结论:只有在|dx+dm|>1时,以本币贬值来谋求国际收支 逆差改善才可行,而且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越大,政策效 果越明显。
1.三个假定
• 充分就业状态下一国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 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M/P=m=f(Y,i)
• 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 不影响实物产量。(充分就业产出)
• 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长 期看一国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均接近世界 水平。
2.理论模型
• • • • • MS=MD MD=Pf(y,i) MS=m(D+R) 假定m=1 则:MD=D+R 即:R=MD-D D:国内货币供应基数(=银行准备金+公众 手中现金) • R:来自外国的货币供应基数(通过国际收 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为代表)
– 因此,本币贬值要改善收支,则贬值同时名义货币供给D不能增加 – 因为一旦名义货币需求MD↑,D不变[MD-D]↑,否则储备可能不 变,甚至下降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时:51 学分:3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本科经济类十门核心课程之一,注重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财政问题和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讲授西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拓宽视野和思路,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了解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特点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二、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三节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规范分析法二、实证分析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第二章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帕累托效率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三、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稳定职能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三、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四、集中决策机制五、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六、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七、政府失效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品理论一、公共品的涵义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指导意义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和分类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第四章公共支出概述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学会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2、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国家职能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量入为出原则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一、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三、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四、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3、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第五章购买性支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政治经济学复习填空题doc

政治经济学复习填空题doc

一、填空题l、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3、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

它实现了的紧密统一。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一、填空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经济规律是指。

经济规律的种类有;;。

3、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4、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5、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来表示;二是以来表示。

6、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的分工。

7、在生产过程中,全体劳动者之间如果没有分工,只是共同协力完成同一种工作,这叫做;而许多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协同劳动,则叫做。

8、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由这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运动过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一、填空1、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类:。

2、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的生产过程。

3、社会再生产是的统一。

4、广义的产业结构,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综合起来加以考察,通常划分为三次产业。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是。

5、社会总产品,是由所创造的。

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

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答案与解析:对。

2.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只能是美元。

比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也是美元。

答案与解析:错。

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以使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货币。

3.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不过宏观经济分析中往往以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替代指标。

答案与解析:对。

4.如果每一笔对外经济交易活动都能够准确、及时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到反映,那么,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答案与解析:对。

5.一国的对外支出就是其他相关国家得自该国的收入,反之亦然。

因此,以整个世界而言,所有国家国际收支的总和应该是平衡的。

答案与解析:错。

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瞒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

6.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而不是某个时点的持有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接受的资金或资产和对国外所支付的资金或资产,并不是特定时点上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和对外负债总额。

答案与解析:对。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收支行为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与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3)

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3)

《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典型考点解析(3)考点解析共分4次对主观题部分进行讲解,前两次对微观部分的历年考题进行解析,后两次则对宏观部分考题进行解析。

下面对典型的考点进行解析。

典型考点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知识点包括: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形成原因、计算公式及其作用,三部门均衡收入等。

(二)真题链接[1](2007-1)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

[2](2007-1)已经I =20+0.2Y ,C =40+0.6Y ,G =80。

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 ,C ,I 的均衡值。

[3](2006-1)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800.75d C Y =+,d Y Y T =-,200.2T Y =-+,I=50+0.1Y ,G=200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综合乘数。

(三)考点解析该考点是考查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投资乘数理论;三部门均衡收入等。

(1)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 =f (Y )。

边际消费倾向MPC 是指增加的消费听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Y C MPC ∆∆=。

短期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 =C 0+b Y ,则b YC MPC +∆=0。

一般把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即S =f (Y )。

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即Y S MPS ∆∆=。

短期的储蓄函数可表示为S =S 0+s Y 。

一般认为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即Y =C+S ,而且存在以下关系:APC+APS =1MPC+MPS =1(2)假定一时期投资增加量为△I ,由该投资增加量所引致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 ,则投资乘数K I 定义的公式为:IY K I ∆∆=。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与答案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国际货币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

从时间先后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及现行的________阶段。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关键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

通过两个挂钩实际上让美元代表黄金,各国货币便通过固定汇率制同美元联系,从而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4、________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________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

5、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________,其重点落在________上。

通过建立双重机制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即________和平价篮体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界限是( )。

A.铸币平价 B.黄金平价C.黄金输送点 D.法定平价2、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规定,两个挂钩是指( )。

A.美元同黄金挂钩 B.英镑同黄金挂钩C.各国货币之间相互挂钩 D.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部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即( )。

A.J曲线效应 B.里昂惕夫之谜C.米德冲突 D.特里芬难题4、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货币比价的确定C.汇率制度的确定 D.平衡国际收支方式的确定5、以下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是多元储备体系 B.采取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C.是无体系的体系 D.拥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A.国际金本位制度 B.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C.牙买加货币体系 D.欧元诞生之后7、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 B.构建汇率稳定机制C.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D.构建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8、以下关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第十章 垄断资本、垄断价格和利润

第十章 垄断资本、垄断价格和利润

第十章垄断资本、垄断价格和利润1.分析自然垄断的形成。

参考答案: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

自然垄断最明显的特征是:平均成本在其产出规模扩大到整个产业的产量时仍然下降,因此,由一个厂商垄断经营会比多个厂商提供全部产品更有效率。

自然垄断形成的原因:(1)规模经济。

任何企业进行社会生产时,它总会面临生产成本问题。

如果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过高,则其必然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如果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则它就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时,规模经济就出现了。

(2)范围经济。

由于单独生产某一产品的企业的单位产品定价高于联合生产的企业的相应单位产品定价,因此单独生产的企业就会亏损,这些企业或者退出该生产领域或被兼并,这也会形成自然垄断的局面。

(3)成本次可加性。

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

2.分析现代跨国公司的经济作用。

参考答案:跨国公司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垄断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其触角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

它们对整个世界的投资、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当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角色和主导力量。

1)跨国公司是国际生产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和交通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设置工厂、组建子公司,实现资本、技术、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在全球基础上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规模效益。

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经营深化了国际产业分工,促进了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交流,推动了世界生产的发展。

2)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跨国公司是在规模国际投资的产物,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又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展的主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国际收支说: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假设:外汇市场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进行美元 (﹩)与 人民币(¥)的兑换活动。
❖美元的需求曲线
中国需要美元的原因: ¥/$ ①购买;②投资;③投机
S E’
❖美元的供给曲线
(¥/$)‘
美国供给美元的原因呢?
E
D’
❖均衡汇率及其变动 (¥/$)*
美元的需求与供给的变动
❖根据外汇市场售出或购入外汇,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 响汇率。
2021/3/11
Macroeconomics
3
•三、汇率决定理论
1、绝对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等于两国 价格水平(货币购买力的倒数)之比。
P E
Pf
E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 P本国商品的价格 Pf外国商品的价格
逻辑依据——一价定律:同种商品在各个国家以同种
Macroeconomics
11
▪2、净出口函数
nx x(e) m( y, e) nx( y, e) nx x x(e) dx 0
de m m( y, e) dm 0 dm 0
dy de
dnx 0 dnx 0
dy
de
0
假设线性净出口函数:nx q ry n EPf P
2021/3/11
货币计量的价格相同。即 EPf=P
实现机制——商品套利: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出售到
价格高的地方获利。
例如:E=6.8¥/$,一吨同样钢材美国价格1000$/吨、 中国价格6800¥/吨,是否存在套利可能?
若国内价格为3400¥/吨呢?美国钢材进口商怎样套利?
2021/3/11
Macroeconomics
直接标价法:以一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一定数额的本 币表示汇率。例:汇率(E)=6.8¥/1$=6.8¥
❖E↑,外币升值,本币贬值;E↓,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间接标价法:以一单位本币为标准,折算一定数额的外 币表示汇率。例:汇率(E)=0.147$/1¥=0.147$
❖E↑,本币升值,外币贬值;E↓,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Macroeconomics
10
第三节 国际收支曲线
•一、净出口函数
▪1、净出口(经常项目差额)
贸易顺差:(出口+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进口 +流向国外的转移支付)
贸易逆差: (出口+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进口 +流向国外的转移支付)
❖贸易收支改善:出现顺差; 贸易收支恶化:出现逆差
2021/3/11
②对商品价格及贸易的影响
❖顺差→本币升值→本国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口↓, →外国商品本国市场价格↓,进口↑;
❖逆差→本币贬值→本国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口↑, →外国商品本国市场价格↑,进口↓。
③对利率政策的影响 ❖大量逆差→提高利率改善国际收支→抑制国内投资, 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
2021/3/11
项目
贷方
借方
差额
一、经常项目 A.货物与服务 B.收益 C.金融项目
17258 15816 915 524
7698 33 7665
12997 12328 601
67
7509 3
7506
4261 3488 314 457
189 30 159
三、储备资产
0
4189
2、国际收支失衡
❖自主性交易的收支差额不为零,称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差额大于零,称国际收支顺差(盈余)。 ❖国际收支差额小于零,称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2021/3/11
Macroeconomics
9
3、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①对汇率的影响
❖顺差→本币需求↑→本币升值,汇率下降 ❖逆差→外币需求↑→外币升值,汇率上升
❖② e下降(本币实际升值),本国商品变得相对昂 贵,外国商品竞争力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2021/3/11
Macroeconomics
6
第二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
❖开放经济,一国从国外收进的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资 金之间的对比关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系统记录一定时期、一国对与他国之间经济交易的表格。 ❖包括四个项目:
Macroeconomics
nx(y,e)
y
12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资本帐户差额)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
F (rw r)
r
▪δ>0,利率差额对F影响程度,
▪δ→∞,较小的利率变动,引起
1、经常项目: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2、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
3、储备资产项目:货币当局拥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对 外支付的外国资产,又称为外汇储备。
4、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
2021/3/11
Macroeconomics
7
中国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亿美元)
-4189
四、净误差与遗漏
0
261
-261
2021/3/11
Macroeconomics
8
•三、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影响
1、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个人或企业处于自主性目的而进行的交 易,例如出国旅游、进口外国商品等 。 ❖补偿性交易:事后为了弥补国际收支失衡而进行的交 易,例如向外国政府借款、动用外汇储备等。
2021/3/11
Macroeconomics
2
•二、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本币与外币汇率基本固定,波动 仅限于一定幅度。
浮动汇率制: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官方汇率, 完全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 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中央银行行为了控制或减缓 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
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 第一节 汇率 • 第二节 国际收支 • 第三节 国际收支曲线 • 第四节 IS—LM—BP模型 • 第五节 开放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效应
2021/3/11
Macroeconomics
1
第一节 汇率
•一、汇率
▪1、汇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 ▪2、汇率标价
会导致均衡汇率变动。
D
如果中国更偏好美国产品? O
$* $


2021/3/11
Macroeconomics
5
•四、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指不同国家商品交换的比 率,即购买一单位外国商品所需要的本
e EPf
国商品的数量。
P
❖①e上升(本币实际贬值),外国商品变得相对昂贵, 本国商品竞争力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