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投准则新旧对比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投新旧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投新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608b5e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b.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投新旧比较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投新旧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新旧比较一、适用范围变化明确规范权益性投资,即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不再适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相关规定。
同时明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权益投资:1、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3、《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即原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企业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
二、基本概念修订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以及新发布的合营安排准则,对“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的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因此,明确在判断“控制”、“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0 号——合营安排》进行判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仅对“重大影响”的判断进行了规范。
三、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变化由于新修订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相应成本法也仅适用对子公司的投资。
原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不再采用成本法核算。
三、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净资产变动的处理新准则明确在权益法核算下,投资方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豁免采用权益法核算准则规定对联营企业进行权益法核算时,同时又规定了两种情形可以豁免采取权益法核算:1、投资方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投资方都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对间接持有的该部分投资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新旧会计准则分析与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新旧会计准则分析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7269d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d.png)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新旧会计准则分析与比较第一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新旧会计准则分析与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新旧会计准则分析与比较摘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首先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新会计准则体系与2001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对原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进行了重新规范。
下面将对新、旧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新准则。
关键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新会计准则;旧会计准则;分析比较一、新旧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规范范围的变化旧投资准则规范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且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因为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新准则仅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将短期投资修改为交易性证券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修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均纳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二、新旧准则下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旧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地,根据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当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低于20%普通股,采用成本法;持有20%~50%普通股时,采用权益法核算。
但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应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新准则规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但是,两种方法核算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及对企业影响的研究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及对企业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c0d16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e.png)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及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内容提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本文针对新旧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论述其核算范围的变化;其次围绕公允价值和商誉论述长期股权投资在新旧准则中计量方法的差异及对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在企业合并过程中,新旧准则会计核算结果的差异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公允价值,商誉目录引言 (1)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2)(一)投资的定义 (2)(二)投资的分类 (2)(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3)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变化 (4)(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4)(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4)(三)其它情况 (5)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变化 (6)(一)现行准则的适用范围 (6)(二)新准则的适用范围 (7)(三)新旧准则的差异 (8)(四)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9)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引入公允价值 (10)(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10)(二)成本法下引入公允价值 (11)(三)权益法下引入公允价值 (12)(四)应用公允价值的利弊分析 (14)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引入商誉 (19)(一)新旧准则对比 (19)(二)后续确认与计量 (21)(三)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22)六、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比较分析 (24)(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分类 (24)(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25)(三)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方法比较 (25)(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33)结论 (34)注释 (35)参考文献 (36)中文摘要 (1)Abstract (1)致谢引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企业向世界发展的步伐,同时也给外国公司投资于我国制造着障碍。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f45a520195f312b3069a555.png)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和合并报表编制相关内容与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拟就二者间的差异,论述新旧准则所体现出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一、投资初始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一)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原因对于收购股权而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来讲,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按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全部者权益份额之间往往会存在一个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形成原因是: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与其会计报表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会计计量的资产价值与其市场价值存在差异,如:土地使用权增值比例很大,而会计处理是按使用期限逐年摊销,不能依据其市价增长而确认资产增值。
第二,一个新建企业,要将各个单项资产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组合在一起,发挥其整体作用,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在这期间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因此,一般企业开业初期往往会亏损,等到生产要素即管理机构和各项资产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时,才会发挥超过资产选购价值的更大作用。
一个运行正常的企业,已经渡过了磨合期,其中蕴涵着这种因管理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超额价值。
第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积累了珍贵的客户资源、技术秘方等无形资产,共同构成企业商誉。
依据现行会计制度,以上因素引起的企业股权价值增值在会计报表中勿须核算和反映。
因此形成了一种超过会计报表信息资料反映净资产的“超额净资产”。
从而造成企业股权在实际转让时的价格要高于报表反映的净资产。
同样道理,假如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市场及客户资源难以维持下去,无足够的现金流量,连续亏损引起股权价值降低。
这种企业不仅不存在“超额净资产”,还可能存在一个负值的“超额净资产”。
在实际进行股权转让时.转让价格就可能低于会计报表反映的净资产。
(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楱算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那么,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毕竟是“初始投资成本”还是“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全部者权益份额”呢?哪一个成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成本呢?从形式上看,“初始投资成本”更接近历史成本,原因是:初始投资成本是实际的市场成交价格,已经包括了特定股权的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2edd6c1c708a1284a44e0.png)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 1.准则规范的范围∙修改前:∙准则名为《投资》,将投资定义为: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谋求其他利益,而将其他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投资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修改后:∙准则名为《长期股权投资》,所规范的范围仅限于长期股权投资,对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并未纳入范围,而是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规范。
新准则对投资的定义也没有明确做出说明∙ 2.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修改前:∙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修改后:∙新准则首先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做出规定,对其他方式取得(支付现金取得、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也视具体情况不同,分别做了相应规定∙ 3.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修改前:∙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
原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修改后:∙新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的情况有:∙(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调整;∙(2)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的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的情况时投资企业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修改前:∙原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
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帐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新旧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上的差异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上的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f44bac51e79b89680226b2.png)
新旧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上的差异分析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该准则和2001年修订后重新发布的《投资》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根据笔者的学习和理解,对二者加以比较,以期更好地理解、运用新准则。
一、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不同新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类,即通过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前者又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
例如A控制B 和D,B控制C,现根据需要,D支付1 000万元购入C 90%的股份,则D取得了对C的控制权,但是在本例中B、C、D三家企业合并前后都是由A控制的,这种合并的本质仅仅是企业集团内部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权的划转,对集团本身而言,这种业务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发生了变化,因此这种购买价并不是证券市场上的公允价,为稳妥起见,其入账价值为投资方所拥有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及其他必要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这种转让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经济资源的转移,其购买价建立在证券交易市场公允价的基础之上,因此其入账价值应该以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
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也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新旧比较及其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新旧比较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2c7db2c0066f5335a812127.png)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新旧比较及其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不同规定的比较分析研究其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以利于更好地执行新准则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国际会计;比较;影响;对策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概述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指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二、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比较三、实施新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38条具体准则中变化最大的准则其核算方法的变动对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对公司会计实务、财务报告分析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变动对上市公司收益水平的影响前文分析表明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投资》准则相比变动最大的地方在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以及在权益法下取消了“股权投资差额”和“合并价差”等科目并充分体现了资产购买的公允价值1.权益法和成本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实质是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损益的两种方法在成本法下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在权益法下当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时投资企业将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相应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减少则要相应地按比例调低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损失将其计入当期损益损失的确认以将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为限应用新准则后从单个报表看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在被投资企业取得盈利的情况下投资企业(母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将减少2.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下(1)对关联企业间因合并或收购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账面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实际支付价格与账面值的差额直接确认为当期收益(2)对非关联企业间因合并或收购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成本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价格(3)首次执行时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关联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4)对于非关联企业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可见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净资产和未来各期利润两个方面1.对净资产的影响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关联企业投资差额或者非关联企业的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均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如果股权投资差额大部分来自关联企业收购则会大幅度减少公司净资产2.对未来各期利润的影响股权投资差额取消后会影响相关企业的净利润股权投资差额在借方的净利润将增加;反之净利润将减少而具体的影响情况仍需具体分析其摊销年限和是否来自关联并购(二)新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会计准则的每一次修订、每一项变化都会对会计实务造成一定的影响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上述变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工作(1)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从而取消了“股权投资差额”这一明细科目避免了以后的摊销和分配使得权益法核算被大大简化(2)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运用未来适用法避免了繁杂的追溯调整(3)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一方面简化了会计核算;另一方面防止了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原投资准则中已确认损失的长期投资的价值恢复后可以转回的规定来调节利润从而在这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2.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一方面新准则在对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界定上更关注的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际权力的大小而不是仅仅以投资份额的一定比例(如20%50%)作为划分标准;另一方面新准则规定净利润的分享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旧准则只是按照初始投资份额确定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更关注实际控制能力这两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三)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1.从单个报表看对子公司的投资如果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在被投资企业取得盈利的情况下投资企业(母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将减少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有(1)在新准则下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使利润增加(2)原准则是将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份额进行比较将其差额计入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按期进行摊销将其摊销额调整各期投资收益;而新准则不涉及股权投资差额以及摊销因此也将影响企业的利润额(3)企业在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要求对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全额冲销追溯调整这将使企业年初留存收益减少2.在原准则中对股权投资差额要进行摊销会影响损益;新准则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合并(购买)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部分相当于商誉不进行摊销但需进行减值测试可能计提减值这种不同的会计处理也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3.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原准则规定在价值恢复时可以转回i新准则规定不能转回这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4.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执行新准则后应对原有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和计量首次执行新准则时尚未摊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上市公司2007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将减少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证券投资时按照现行准则只要报告期末没有出售即使账面实现了盈利也不能体现为当期收益;而新准则将短期证券投资修改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按公允价值入账账面盈利就能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增加当期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前后异同点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前后异同点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c3aa43cc1c708a1294a444d.png)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前后异同点的比较祁俏格摘要:财政部于2021 年3 月13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于2021 年7 月1 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笔者对新旧准则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希望对财务人员运用新准则有所帮助。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异同点;比较财政部于2021 年3 月13 日发布了修订第2 号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通知,要求从2021年7 月1 日起施行。
一、准则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内容的不同(一)原准则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内容1.如果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即被投资企业为投资企业的子公司,则投资企业应将该项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2.如果投资企业能够与其他一方或多方合营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共同控制,即被投资企业为投资企业的合营企业,则投资企业应将该项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3.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即被投资企业为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则投资企业应将该项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4.如果投资企业持有的投资,对被投资企业不能共同控制,没有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公开报价、同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则投资企业应将该项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二)新准则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内容新准则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内容仅包括上述的1、2、3项,不包括第4项。
由此可见:新准则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范围比原准则有所缩小,根据第22 号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投资企业应将该项投资作为“金融资产”核算,并根据投资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投资策略、企业管理要求及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力等因素,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不同(一)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1.原准则规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投资企业应当在确定的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非公允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新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差异有哪些
![新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差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48b951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f.png)
新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差异有哪些在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发⽣了变化,差异在哪⾥呢?接下来店铺⼩编为你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核算范围发⽣了变化新准则规定,适⽤《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别采⽤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但是,两种⽅法核算的范围发⽣了变化。
原准则对有控制权的投资(即对⼦公司投资)采⽤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规定采⽤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核算的变化原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
新准则规定,在对⾮同⼀控制下取得的⼦公司采取成本法核算时,按上述⽅法确定初始成本后,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计⼊当期损益。
点评:控制的情况下成本法确认为商誉以及计⼊当期损益,都是在合并报表上做的,个别报表并不做处理。
三、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原准则规定,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时计⼊股权投资差额分期摊⼊损益,“贷差”时直接计⼊资本公积。
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可见新准则取消了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
四、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变化原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进⾏检查,如果由于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导致其可收回⾦额低于投资的账⾯价值,应将可收回⾦额与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损失。
特别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发⽣减值时,应先看有⽆剩余股权投资差额,再分别进⾏处理;如有剩余借⽅股权投资差额,应先冲减,如仍有减值,再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如有贷⽅股权投资差额,应先冲减,再冲减“投资收益”。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比较_0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比较_0](https://img.taocdn.com/s3/m/b607ebd402020740be1e9bfe.png)
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比较从新旧会计准则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比较入手,分析有关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规范的变化,主要说明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会计核算。
标签: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1引言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做出了规范。
本文就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权益法的主要变化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谈一些看法。
2准则核算范围的变化旧投资准则中包括了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确认、计量及披露方面的规定,而新准则只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及后续计量,将旧准则中的部分内容归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其中,以有价证券为对象,准备在近期内出售的短期投资、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初始确认时就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投资,分别归入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变化旧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新准则中对初始成本的计量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对比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e3142ce2af90242a995e526.png)
新准则(财会[2014]14号)
旧准则(财会[2006]3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方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的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除外。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在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变化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在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ea16025a5e9856a561260a5.png)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引言 (2)1适用范围的变化 (2)2 初始计量的变化 (3)2.1 企业合并 (3)2.1.1 控股合并 (3)2.1.2 吸收合并 (3)2.1.3 新设合并 (3)2.2 变化的比较 (4)2.2.1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4)2.2.2 企业以合并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8)3 后续计量的变化 (9)3.1 范围的变化 (9)3.2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关会计处理方法 (10)3.2.1 成本法 (10)3.2.2 权益法 (10)3.2.3 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 (12)4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13)结论 (14)主要参考文献 (14)致谢 (1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在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变化Fg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在新的准则中,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以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成本,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以合并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以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而旧准则对所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都是以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成本。
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则采用权益法。
在旧准则中,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关键词: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控制;合并;权益法;成本法The Changes of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s Accounting Method in Newand Old Accounting Guide-linesF 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ouhwest China Normal Uniwersity,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guide-lines,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s, when formed through the merging of enterprise under the joint control, will take the combined owner's equity book value as the initial cost; when formed through the merging of enterprises or other means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will take the paid assets, occurred or beared liabilities as well as the fair value of the issued paper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as the initial cost. However, under the old guide-lines,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s just take the paid full price, or the book value,came out through the abnegation of non-cash asset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costs as the initial cost. The Cost Law is suitable in the follow-up measurement of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when the enterprises have the rights to control the invested units or do not have joint control of them or great effects on them. While the Equity Law is used in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when the enterprises have the rights to joint control of the invested units or have the great effects in them. In the old guidelines,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is calculated under the Equity Law when the enterprises have the rights to control the invested units.Key words:guide-lines;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s; initial cost;follow-up measurement; control; merge; equity law; cost law引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2006年2月15日终于面世了,并且确定在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施行。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新旧准则的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新旧准则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e584b1cf18583d049645978.png)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新旧准则的比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在我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世界范围内要求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谋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制定和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主要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新旧准则无论适用范围、初始成本还是后续计量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新旧投资准则适用范围、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盈亏、投资企业的账务处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等作一比较,为实现新旧准则知识体系的转换,理解新准则提供一些帮助。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主要用来规范企业购人的能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形成的短期投资和企业购入不能随时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长期债权和长期股权投资。
原准则就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新准则仅仅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即: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除上述情况以外,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经比较,两者的差异表现在:新会计准则首先对投资的种类进行了重新分类,不再简单地划分为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三类。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6d1057b3c1ec5da51e2700d.png)
7、内容披露的变化。
旧准则规定披露的内容包括当期发生的投资净损益、当 年提取的投资损失准备、各项投资的期末余额、投资的 计量方法、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投资总额占净资产的 比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的重大差异以及 投资变现及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 新准则规定披露的内容主要涉及被投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和财务信息,包括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基本情 况和主要财务信息、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受 限制的情况、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以及对 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因投资产生的或有负债。
5、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时会计处理的变化。
旧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所发 生亏损的确认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 记至零为限;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 业所发生亏损的确认以长期股权投资及实际 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其他长期权益 减至零为限,投资企业必须承担额外损失义 务的情况除外。
3、股权投资差额处理的变化。
旧准则规定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投资 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 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 无论正负差异均应单独反映,并将正差额在一 定时间内摊销;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合并时, 购买方只需要将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 产份额的负差额在当期确认为损益并单独核算, 而将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正 差额确认为商誉,两者均不必摊销。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f64a267b0717fd5370cdc64.png)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比较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完善和修正,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对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对成本法、权益法适用范围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的会计核算有了新的变化,取消了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在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做了重大调整和改变。
本文拟从准则修改的前后对比入手,分析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准则的区别。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比较新会计准则旧会计准则1 新旧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的比较旧准则并没有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详细分类,但新准则对其进行了详细分类: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时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②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③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④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及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细化使其内容更加规范,范围更加明确,适应和满足了众多的现代会计业务。
2 新旧准则对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比较旧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2.1 对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2 对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应支付的补价(或减去应收取的补价,并加上应确认的收益),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3 对在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应支付的补价(或减去应收取的补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中均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形下,旧投资准则要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以换出资产或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这是由于当时没有引入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CAS 2—长期股权投资》VS 2014《CAS 2—长期股权投资》
2014年3月19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通知》(财会〔2014〕14号)。
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不再规范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要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处理;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的权益投资可作为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主体可以将通过投资主体间接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并对直接持有的采用权益法;删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投资的要求;删除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的规定。
© 2013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版权所有。
“致同”是指致同成员所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服务时所使用的品牌,并按语境的要求可指一家或多家成员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是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 Ltd(致同国际)的成员所。
致同国际与各成员所并非全球合伙关系。
致同国际和各成员所是独立的法律实体。
服务由各成员所提供。
致同国际不向客户提供服务。
致同国际与各成员所并非彼此的代理,彼此间不存在任何义务,也不为彼此的行为或疏漏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