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方面P3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1)政策的含义P8
三、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
四、公共政策的概念梳理
五、公共政策的作用P11
(1)导向功能(2)管制功能——积极性和消极性(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
第二节“公共”概念透视
一、公共物品P15特征表现: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灯塔效应”。

准公共物品。

二、公共职能P18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公共问题
四、公共利益P19含义。

基本标准——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
五、公共权力P20含义。

对私人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共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
六、公共秩序
七、公共治理P23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分类
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P24含义
二、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P25含义。

再分配政策的缺点、包括……
三、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理性政策P27含义。

自我管制性政策——行业委员会
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P27含义。

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P29含义
第四节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
一、政府收入P30税收收入(主要)、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

二、政府支出
三、公共政策范围P33
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P35
五、政府支出相关理论
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论、经济发展阶段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财政幻觉假说、选举权扩大增长论、公共决策中的“排队”理论
第五节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一、政府失灵P37含义。

缺点。

表现形式——政府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政府寻租(缺点)、信息不完全和
不对称、政府俘获、决策失效、供给低效(原因)
二、市场失灵P40含义。

原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外部负效应、信息不对称
三、契约失灵
四、志愿失灵p42缺陷:慈善不足、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非政府组织的局限

五、社会失灵P43
(1)三大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为的逻辑
(2)群体非理性:邻避效应、从众效应、搭便车效应、旁观者效应、广场效应、马太效应、黑洞效应、暴民政治
第二章政策分析
第一节政策分析的基本含义
一、政策分析的由来P53
二、政策分析的含义P54含义。

政策理论。

三、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P55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复杂的学科背景、多架构的研究方法、广阔的研究领域
四、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P56政策问题、政策内容、政策结果、政策价值、政策结构
五、政策分析的作用P57政策问题认定、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选择、政策资源配置、执行计划拟定
六、政策分析的意义P58
第二节政策分析的局限与陷阱
一、政策分析的局限P59
政府权力的限制、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学知识的有限性
二、政策分析的陷阱P61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贻误时机、一知半解、手忙脚乱、反复无常、脱离政治
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类型
一、分析倡议两分论P62托马斯·戴伊。

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的区别
二、研究型分析与快速分析P63
含义。

特点。

快速分析的基本步骤——确认政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提出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展示备选方案、监测政策执行
三、信息转换分析模式中的分析类型P66
前瞻性分析与回溯性分析;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应然与实然);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综合分析与分段分析四、面向大政方针的政策分析
第四节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定义问题P69方法: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二、收集证据P70首要工具就是互联网,其他途径
三、分析原因P71鱼骨图
四、评估政策
五、开发方案
六、结果预测P74含义。

步骤——收集资料、确定方法、计算和分析、评估结果
七、择优选择P75可行性(优先)、有效性
第五节内容分析:词频统计与公共政策焦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美国的总统竞选辩论
第六节政策分析人员与思想库
一、政策分析人员
(1)谁是政策分析人员P77
(2)人们在哪里可以发现政策分析人员的身影:大学、独立的研究机构和思想库、部内制政策部门、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团体、党内制政策部门、自由职业的政策咨询人员P78
(3)政策分析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取向是什么
二、思想库P78
(1)思想库的作用:生产思想、教育公众、汇集人才
(2)思想库的特征
(3)思想库的类型:官方思想库、半官方思想库、民间思想库、国际思想库
第三章政策理念、政策主体与政策环境
第一节政策理念
生命至尊;公平正义(公平、效率);民主为用(1个与49个);法治优先;宽容为怀;诚信至上;自由为体;民生为天;以人为本;和而不同P82
第二节政策主体
一、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者、行政执行机关、法院P96
二、非官方参与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大众传媒、思想库P99
第三节政策环境
一、环境与生态
二、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P104
三、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地理、经济、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国际环境P104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具体;抽象P112
二、模型的风险
三、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排列并简化现实、认定重要层面、符合社会现实、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指导调查与研
究、提出一定的解释P115
第二节政策模型——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P117最优选择具备5个条件;问题
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P121
(1)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
(2)次优决策涉及的基本问题——有限目标、期望水平、搜索方法(试探、随机、折中、效益方法)
三、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P123特点。

“摸着石头过河”
四、团体迷思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P126——希特勒
(1)诱发团体迷思的前置因素
(2)团体迷思的表现形式
(3)团体迷思对团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4)团体迷思的防范
五、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P129基本观点
六、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P131含义。

特征。

七、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选择P132含义。

“智猪博弈”
八、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P136含义。

“羚羊与狮子”
九、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P137含义。

十、生命周期理论——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策方案的执行;执行效
果的评估;政策调整与改变;政策的终结P138
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混合扫描理论P140批判性理论P141实验性理论P142取舍理论P143
政策系统说——信息子、咨询、决策、执行、监控子系统P144
中国古代政策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理性推理、法家的系统理念、兵家的知变战术P144
第五章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
第一节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P153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P154过失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含义
三、社会问题理论P156社会冲突论、社会越轨论、社会解组论、社会标点理论、手段一目标论、社会分层理

四、社会问题的特征P161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主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形式具有阶段性特征、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
五、社会问题的比喻:急性病、慢性病、自愈性、晚期、先天性疾病、不治之症、医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
六、社会问题的阶段性分析方法P166
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认
一、问题察觉P168含义
二、问题界定P1693步骤
三、问题描述P171含义
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一、政策议程的类型
(1)公共议程与政府议程:含义P172
(2)外在创始型、内在创始型与政治动员型——以政治诉求的主体为标准
(3)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含义P175
二、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私人诉求、团体推动、领袖因素(南方谈话)、体制功能、传媒作用、问题本身P176
三、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1)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范围、强度、时间
(2)触发机制的类型:内在——自然灾害、经济灾难、技术突破、生态变迁、社会变迁;外在——战争行动、地区与国际冲突、经济对抗、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P182
四、政策议程与突发事件: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抗议活动(包括使用暴力手段)
五、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府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失P186
第六章政策规划
第一节规划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客观原则、智囊原则、优化原则、务实原则、兼听原则、时效原则P189
第二节思维方法:经验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创新思维、思维定式、逆向思维、创新方法——头脑风暴法(4原则)、综摄法、零起点法、NM法、等价变换法、角色互换法P197
第三节政策规划程序
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1)如何确定政策目标
(2)区分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价值前提——事实因素、价值因素;事实前提
二、政策方案的设计
政策方案的含义P214
(1)战略与战术
(2)方案设计的步骤:轮廓设想、细部设计
(3)方案设计的内容及要点:5W1H、12大要点P216
(4)方案的来源及寻求方法
(5)方案开发的理性基础
三、预测性分析
(1)预测的形式:推断、预言和猜测P220
(2)预测的局限
(3)预测的方法:专家会议法——优点、局限P222;德尔菲法(设计要求、一般程序);投入—产出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马尔科夫模型
(4)可行性分析: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社会P225
四、政策方案的选择
(1)方案选择的主要环节:确定标准、比较性分析
(2)达成共识的途径:交换、说服、强制——双方在寻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满足了对方利益的最大化
(3)分析麻痹:选择不是越多越好
(4)非确定型决策的原则性方法:乐观原则(大中取大原则);悲观原则(小中取大原则);乐观系数原则;等可能性原则;后悔值原则P230
第四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利弊
二、“冒险转移”理论:原因——责任分散、领导者的作用、社会比较的作用P233
三、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一票否决规则、多数规则、两两对比规则、偏好次序表决规则、赞成投票规则、淘汰投
票规则、正负表决规则、等级决定规则P234
第七章政策合法化与听证制度
第一节政策合法化
一、广义的政策合法性:含义P238+韦伯三种权威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
二、狭义的政策合法性:含义P241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的政策程序、合法的政策内容
三、政策合法化的途径: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加大公民参与力度、建立听证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政策主体权限P243
第二节听证制度
一、听证概述:听证起源——含义P249;听证制度的引进
二、听证步骤:通知、确定听证代表、听证会举行、听证笔录P255
三、座谈会与论证会:座谈会、论证会、信函与电子邮件、听证会与座谈会、论证会的不同P256
第八章政策执行
第一节政策执行概述
一、政策执行的含义:基本含义P267;理论界定(行动学派、组织理论学派)P268
二、政策执行的特征:对象的适用性、执行的灵活性、执行的有序性、过程的动态性、执行的协调性、执行的时限
性269
三、政策执行的功能: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检验政策成效、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P274
四、政策执行过程:政策宣传、政策细化、物质与组织准备、组织协调、选择政策试点、政策推广、政策监督
第二节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
第三节政策执行的原则:权变原则、创新原则、法治原则、效率原则、人本原则P290
第四节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资源:经费、人力、信息、权威P297
二、目标群体
(1)政策认同的缘由: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对公平过程的看法;成本收益的权衡;大局或整体的考虑;避免受到惩罚;环境条件的变化P298
(2)政策抗拒的起因:合法性危机;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社会心理负担过大;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政策自身存在缺陷;政策评估存在问题P300
三、执行手段P304
(1)行政手段:“以力服人”(2)法律手段:“以律服人”
(3)经济手段:“以利服人”(4)教育手段:“以理服人”
四、执行队伍: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P306
五、信息沟通P307
(1)沟通媒介:直面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E-mail(书面)沟通
(2)沟通障碍:语言、观念、角色、时空和习俗、心理
(3)非正式信息的主要特点(4)非正式沟通的基本功能(5)如何克服非正式信息的不良影响
第五节政策执行的策略
目标控制、权力制衡、政策整合、反馈调节、程序优先、法益均衡、重视逆反、去“积”之弊、重视民意(踏板效应,非众意)、上下台阶、修补破窗、欲擒故纵P310
第九章政策评估
第一节政策评估的含义和功能:
一、政策评估的含义P336
二、政策影响评估的基本内容P337
(1)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2)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的影响(3)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
(4)直接成本(5)间接成本(6)机会成本(7)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
三、政策评估的功能P339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政策评估的类型P340
一、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按组织的活动形式划分
二、对象评估、社会评估、自我评估——以不同的评估者划分
三、方案评估、执行评估、终结评估——以评估实施的阶段划分
第三节政策评估的要素
一、评估主体: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政策的目标群体等。

P342
二、评估对象:指所要评估的具体政策
三、评估目标:政治、法律、行政、经济、方案方面
四、评估标准: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个人福利最大化;保障最低福利;净福利最大化;再分配福利最大化;回应性;适合性
第四节政策评估的方法
一、过程对比法P350
(1)“始—终”对比分析:“前—后”对比法;“投射—实施后”对比法;“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2)“始—中”对比分析
(3)“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二、成本—收益分析
第五节政策评估的步骤和障碍
一、政策评估的步骤P356
(1)计划与准备:建立评估机构;挑选评估人员;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落实评估条件
(2)组织与实施:全面收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评估政策效果;提出评估结论
(3)总结与报告
三、政策评估的障碍P357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5)政策主体及相关人员的抵制
第十章政策终结
第一节政策终结的含义和作用
一、政策终结的含义
二.政策终结的作用: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三、政策终结的类型
第二节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P367
一、政策终结的对象:权力责任、政策功能、组织机构、政策自身、政策项目
二、政策终结的形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政策的法律化
第三节政策终结的障碍:心理上的抵触、机构的持续性、机构对环境的适应性、反终结的联盟、法律程序上的障碍、高昂的终结成本P374
第四节政策终结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作出必要妥协,降低终结成本;提供利益补偿,消除抵触情绪;选择有利时机,把握政策焦点;设置有效期限,提高终结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