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时,具有创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创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平等地与学生相处,成为好老师和学生的朋友,用真诚的童心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课堂上,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
即使学生在解释问题或提问的过程中表达的想法与问题无关或充满错误,教师也不应嘲笑或嘲笑,而是要有温和的语言、灵感和指导来纠正,我们应该善于用赞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
在轻松、愉快、安全的氛围中,他们会无拘无束,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做。
他们不仅敢于问,而且愿意问
爱问、而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的激情自然而然释放出来了。
二、采用多方位的自主学习评价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任何一项教学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
故此,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的眼光来评价每一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教改的发展向教师课堂评价提出挑战,评价不能只是看中学生当时的知识掌握水平,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得以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今后自主学习。
正如斯塔弗比尔姆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
三、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造条件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并独立解决。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前联合预习、课堂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在活动的氛围中,消除困惑,有机会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同龄人的想法,体验演
讲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氛围,使学
生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主动性,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从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获得启发,从而对问题有更丰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弥补了教师不能单独为每个学生授课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
和技能的互补性,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一年级的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
家长强烈的保护意识,许多孩子缺乏与其他孩子沟通的机会。
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缺乏集体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处于学习初期的小学生来说,充分创造合
作与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很难站在世纪的民族之林中。
”创新能
力的培养应从小学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发其创造力。
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以扎实的知识基
础去促进思维的发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
培养学
生自主创新学习,需要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和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
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
,实施开放型教学,
把学生逐渐引向社会,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才能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用“活的”教材把数学带入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
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
会事物、人的生活行为事件,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从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
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包装”,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
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
度等。
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易学乐做,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了
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
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原
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焕发出生命活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不可少,,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
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
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
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