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题.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
…)。

D .带的松边拉力
5. 带张紧的目的是(…)
6. 型号为7210AC 轴承的轴承套圈内径为(…) 2006~2007 学年 上学期
期末考试题
考生注意: 凡姓名、学号写在装订线外 的试卷作废。

A. 45号钢
B . ZG340~640
C . 20Cr
D . 38CrMnAIA
2.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 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直径d
B .模数m
C .齿宽b
D .齿数z
3. 蜗杆传动是(…) A .啮合传动 B .在径向平面内,蜗轮蜗杆啮合相当于斜齿轮直齿轮啮合 C .传动效率高
D .传动比不大
4.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咼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A . 72
B . 10
C . 50
D . 210
7.键的剖面尺寸bXh 通常是根据(…)从标准中选取。

A .传递的转矩 B .传递的功率 C .轮毂的长度 D .轴的直径
8.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
B .传递运动与转矩
C .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9. ①28H7的孔与①27p6轴可以是(…)。

A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补偿两轴的不同心或热膨胀 B .间隙配合 D .非配合连接
10. 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 (…)。

A .好 B .差 C .相同 D .不一定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 分)
1.采用凸台或沉头座孔做为螺栓头或螺母的支承面是为了(
2002〜2003 学年上学期段考题(开卷)
共2页第2页
的有效利用程度。

),使机构的工作情况变坏。

必须分别相等。

)对轮齿承担。

)从标准中选取。

必要时应进行强度校核。

动轴。

2006~2007学年 上学期
期末考试题
共3页第2页
A 卷
3. 平键 B20X80 GB1096-79 中,20X80 是表示 (
4. 滚子链16A —1X88 GB/T 1243-97的节距为(
5. 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其压力角等于
6. 一台机器空运转。

对外不做功,这时机器的效率等于(
7. 对于四杆曲柄摇杆机构,如果以曲柄作为机架,则该机构为 (名称)
8. 当平面连杆机构在死点位置时,此时的传动角为( 9.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10.机械效率等于(
)功与( )功之比,它反映了( )功在机械中
11.外力撤消后构件上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
),不能完全消失而残留的永久变形称为
1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 )和(
13.在设计凸轮机构时,凸轮基圆半径取得越(
),所设计的机构越紧凑,但是压力角
等。

1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
)和( )必须分别相
15.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

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16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
)和(
17 .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18 .平键的截面尺寸应按(
)从键的标准中查取,键的长度L 可参照
19.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
20.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
)和( )两类。

三、试分析齿轮、轴、轴承部件组合设计的 c 错误结构(如下图),至少找出五处或五处以上的错误; 用序号指明错误的位置并用文字说明。

(15 分)
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班级姓名学号
共3页第3页
A卷
四、计算题(1题,共15分)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i =Z2二乙=Z5 =20,Z3 =Z6 =60, 齿轮1的转速n i =1440(r/min),求齿轮6的转速(大小及方向)(方向用箭头表示)。

2006~200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3 6
五、已知一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 i=20,模数m二2mm,拟将该齿轮作某外啮合传动的主
动齿轮,现须配一从动齿轮,要求传动比i=3.5,试计算从动齿轮的几何尺寸及两轮的中心距。

(20分)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1. C
2. B
3. A
4. B
5. D
6. C
7. D
8. B
9. D 10. A
二.填空题
10.有用功,总功,总。

11.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12.有一最短杆,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13.小,增大。

14.模数,压力角
15 .法面模数 m n 大端模数 m 16.槽数乙拨盘圆销数K 17 .节点,一。

18.轴径d 轮毂长度。

19 .弯矩,扭矩。

20.周期性
非周期性。

三.结构改错题
1 .解题要点
此轴承组合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错误: (1)
转动件与静止件接触:
1) 轴与轴盖 2) 套筒与轴承外圈
(2)
轴上零件未定位、未固定: 3)
筒顶不住齿轮(过定位) 4) 卡圈不需要 (3)
工艺不合理:
加工:
5) 精加工面过长且加工不方便 6) 联轴器孔未打通
7) 箱体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安装:
8) 轴肩过高,无法拆卸轴承 9) 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调整:
10 )
无垫片,无法调整轴承游隙
(4)
润滑与密封
11) 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12 )
缺缺密封件
四.计算题
1.
螺栓承受弯矩。

2.
阶梯轴,固定心轴。

3.
键宽 X 键高。

4. 25.。

5. 6. 0。

7.
双曲柄机构。

8. 0。

9.
自由度 = 原动件数。

2 Z2Z3Z5Z6 Z3Z6 60X60
- = = =9
Z1Z2Z4Z5 Z1Z420X20
齿轮6的转向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
解:根据给定的传动比i,可计算从动轮的齿数
Z2 = iz i =3.5 >20 = 70 Z及模数m,由表5-2所列公式可以计算从动轮各部分尺寸。

d2 = mz2 = 2X 70 = 140 mm
*
d a2 = (Z2 + 2h a) m = (70+2 X 1)2=144 mm
d f = (Z2 - 2h a - 2c ) m = (70-2 X 1-2 X 0.25)2=135mm
h=(2 h a*+c*)m = ( 2 X 1 + 0.25) 2= 4.5 mm
a ■矜=2(Z1 +Z2)=|(20 +70) =90 mm
36
n j
i
i
12
^1440=160(r/mi n)
已知齿轮的齿数
分度圆直径齿顶
圆直径齿根圆直
径全齿冋
中心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