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默写。

(15分)
1、□□□□□,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2、□□□□□□□,□□□□□□□。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鸡栖于桀,日之夕矣,□□□□。

(《君子于役》)
4、好雨知时节,□□□□□。

(《春夜喜雨》)
5、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曲》)
7、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
8、□□□□□,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9、□□□□□□□,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10、《(论语)六则》中论述教者应具备的态度是:□□□□。

11、《岳阳楼记》中描写皓月当空时的水波好似:□□□□,
风平浪静时水中的月亮仿佛:□□□□。

二、阅读。

(51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选文原是《》中的“序”,文章的作者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无论魏晋()②寻向所志()
③寻病终()④后遂无问津者()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地方?(4分)
5、读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时想象那情境,你心中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你形容出来。

(2分)
(乙)用“/”给下面文章断句。

(3分)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如其善也是故学然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古典情怀
苏沧桑
静夜独处,突然停电了。

睡下早了点,出去走走又太晚了,只好呆呆坐在桌前。

无边的静谧中,不知是月色还是微风悄悄穿过窗纱,掀开了闲置案头的那本《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看见,远古时代一个白雾迷蒙的清晨,在水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一只洁白的飞鸟。

沉得地翅膀、眼睫上异域的冰霜证明它从很远的地方飞来。

当它终于看玛条汉动在苍茫大地上的玉带时,像找到了魂牵攀绕的故土,突然间热泪盈眶。

就在它奋力张开又翅投入母亲的怀抱时,一粒圆润饱满的种子从它颤动的羽翼间掉下来,轻轻坠入了温暖的水里。

不知沉睡了多久,种子醒了,它在碧绿的水里而照见了自己的同样碧绿的影子。

但它不知道自己的来历,不知道自己将被人们叫做蒹葭或芦苇;不知道每年冬天来临、候鸟南迁的时候,飞鸟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它的故乡。

它更不知道,命运让它在这里落地生根,是要赋予它的生命以崭新的意义:一个女人将因它而美丽,一个男人将因它而遗憾千年,一首诗将因它成为千古绝唱。

太阳、月亮和星星轮流照看着那片古老的土地。

如初生婴儿般的蒹葭无拘无束地舒展开双臂,毫无心机地贴近着身边的一切��清香的风、明亮的雨、从容的流水和无声的鱼儿……在轮顺的一个个季节里,它渐渐从浅浅的嫩绿变成深浓的墨绿,然后褪尽铅华,在河两岸站成一道雪白、飘yì ( )而又苍凉的风景。

没有笑容,它却是快乐的。

没有泪,它却显得格外凄美。

在一个霜凝露结的清晨,它一觉醒来,穿过迷蒙的白雾,惊喜地发现仿佛仙境被偷来人间��在碧水和蓝天相接的地方,在茫茫苇花的呵拥下,出现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

好安静地伫立着,款款地低下头,只有黑色的长发和雾一般雪白轻柔的衣裙在风里说话。

当远处传来一个沉稳的足音时,她终于嫣然而笑,如月下zhàn()放的水花。

万籁俱寂,凝神倾听着一个爱情故事的序曲。

“在水一方的佳人,你的美好令我朝思暮想,我多么渴望涉水与你携手,完完全全拥有你。

“但一路上的人都说,美的魅力在于若即若离,爱的魅力在于一水之隔。

我怕路远水长、道路滩险,我更怕一旦梦想成真,所有的诗情画意便不复存在。

“在水一方的佳人,请原谅这颗怯懦的心吧。

我会一直守在与你隔水相望的地方,直到化成一枝芦苇、一只飞鸟……”
没有人看见,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慢慢流下来,滴碎了平静的河心,荡起了绵绵不绝的涟漪,如她心头千百年来的痛。

电突然又来了,两千年前的叹息刹那间随着黑暗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明的灯下,我看见玻璃台板着三枝栩栩如生的苇花,是我有一次到野地里采的,怕被灰尘弄脏了,就压在玻璃下,
面对面伴了我整整十年。

一直以来,我喜欢把我觉得很美的东西如一片花瓣、一幅画、一张照片什么的都压在玻璃下,让我看到摸得着又不会被弄脏弄丢。

因为我深知,很多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反而会失去想象中的美好。

在苇花的左下方,压着一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我曾经觉得这张名画近看一点也不美,画中人头发枯黄,眉毛淡若虚无,眼神有点儿呆板,鼻子过于硬朗,有点男性化,脸颊过于丰满,胸脯却过于狭窄,每一个地方似乎都不太耐看,想想还不如当初惊鸿一瞥(),留一个好印象。

后来,当我终于静下心来时,才发现,只有用心细细品味它,才会真正体会到一种永恒的美好和安宁。

紧挨着这幅画的是一张女儿三周岁时的半身像。

她天生丽质,齐耳童发,玉琢般的玲珑五官,红色的小背心衬着她健康粉nèn()的肌肤,黑葡萄般黑亮的móu()子天真无邪地看着摄像机旁正逗她笑一笑的妈妈,双唇不由自主地一抿,微微一笑。

每当我看到画中的这个小人儿,所有抚育她的艰难困苦都化做了加倍的甜蜜,想起自己心里曾经起过的不生孩子的念头,仍感到心有余悸。

而我之所以将这张照片和那张名画放在一起,还因为女儿的神情和坐姿都像蒙娜丽莎。

无论何时看到她们,心就会涌起万种柔情,从而使一个女人坚信,这个世界会像孩子一样美好。

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心仪,包括爱情,关键是,我选择与它隔水相望,还是抓住它、拥有它、珍惜它?两千年前那个没有发生的爱情故事已成千古遗恨,不知道两千年后的秋水旁,是否仍有人在低吟“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轻轻合上《诗经》,像合上一幅山水画。

梦里仍有月色拂动蒹葭的声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独处()怯懦()
静谧()一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飘yì ()粉nèn()
móu 子()zhàn()放
3、读完本文你的心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请将这种感受用一个排比句表现出来。

(4分)
4、由于停电,作者由《诗经》中的一首诗而引起了无限遐想。

她想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而以“蒹葭”为背景,给故事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5、“美的魅力在于若即若离,爱的魅力在于一水之隔……”显然作者也有同样的想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你是否也同意此想法?为什么?(4分)
6、作者写到《诗经》里的故事,又写到《蒙娜丽莎》和自己的孩子,三者有何共同点?(4分)
7、“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心仪”。

是这样吗?能举例表现一下吗?(不少于两例)(4分)
8、文中的“我”是个有怎样性格和情怀的人?(4分)
9、怎样理解“梦里仍有月色拂动蒹葭的声音?(4分)
(三)课外阅读(4分)
1、“鲁达”这个人物出自古典长篇小说《》,他打死郑屠后,逃到五台山出家,法名为。

2、《红楼梦》中有一才思敏捷、活泼开朗、快人快语,但家道败落从而寄人篱下、命运悲惨的女子是。

三、作文(84分)
(一)对对联(4分)
对联是一组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文字相别的对偶句,是我国独有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花朵。

请你给下面的两副对联创作上、下联。

1、笔底纵横天下事,。

2、,新绿满枝头。

(二)大作文。

(80分)
1、我的心事
2、面对的目光
补全题目,饱含真情实感,写一篇作文。

3、请看一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百思不得其解:一滴水很快就会被风吹干、被土吸干,怎能不干涸呢?佛祖说:“把它放江河海洋中去。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2、力求写出新意,有创见。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限。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一、古诗文默写。

(15分)
1、雄兔脚扑朔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羊牛下括
4、当春乃发生
5、愁云惨淡万里凝
6、渭城朝雨邑轻尘
7、风吹草低见牛羊
8、南阳诸葛庐
9、且壮士不死即己
10、诲人不倦
1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二、(51分)
(一)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
1、《桃花源诗并序》,陶渊明
2、①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②寻向所志(标记)
③寻病终(不久)④后遂无问津者(探访,访求)
3、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4、说明桃源是虚构的。

作者用桃源这一理想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
民的意愿。

5、意思对即可。

(乙)用“/”给下面文章断句。

(3分)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如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二)现代文阅读
1、chǔ qiè mì piē
3、比如:像欣赏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像品了杯淡淡的清茶,像听了一道幽幽的曲子,一种美妙而忧伤的滋味升上心头。

4、一对青年男女真挚而无法实现的忧伤的爱情故事,以“蒹葭”为背景使故事充满了梦幻般凄迷的美和震人心魄的悲怆。

5、“因为我深知,很多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反而失去想象中的美好。

”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
6、三者都是美的,他们的真挚、平和、美好永远是人类的憧憬。

7、是的,比如:在田野中看到庄稼长势良好而欣然绽放的笑容是美好的,因为那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在田径场上已不可能取得名次而还奋力一搏的人是美的,因为他在向众人昭示着自己顽强。

8、对生活中的美有着强烈感知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子女,热爱读书,对周围一切美好事物充满爱心柔情的女性。

9、表现了那个忧伤而美丽的故事对作者的震动,也表现了作者追求珍惜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愿望。

(三)课外阅读
1、《水浒传》智深
2、史湘云
三、(一)对联
1、胸中饱含爱国情
2、春风拂人面
(二)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