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美国的蜡烛》阅读练习及答案
蜡烛西蒙诺夫阅读答案
![蜡烛西蒙诺夫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5b089b9f3f90f76c61bc4.png)
蜡烛西蒙诺夫阅读答案篇一: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名称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执教者李秀芬课时 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教材分析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
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
初二的语文课堂上思想情感的不是语文教师靠单纯的说教学情分析可以奏效的,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推敲文字、激发想象,才能使他们在阅读品味中自然地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得到情操的陶冶。
堂课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深入思考。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可以结合媒体新闻、报道,加深理解时代背景。
知识与能力1、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教学目标目标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目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价值观目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重点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难点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教学策略与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设计说明力就会大大减弱,另外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
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教师活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一、导入(4分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4分钟)一、导入(4分钟)(放录像)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看录像,做笔记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二、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看录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标(3分钟)像。
2020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及答案
![2020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9aa985022aaea998f0fb8.png)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6.在画画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请联系生活选择一点谈谈,并写下来。(4分)
参考答案:
一、
1.(1)精益求精(2)敷衍了事
2.A
3.仕女图的内容;李老师告诉“我”画画要认真、有耐
心;“我”用心画好仕女图;画仕女图让“我”改变,促
进“我”成长。
4.B
5.画画教会了我用心做事,我于画画中磨炼了意志,
陶冶了性情,提升了素质。
光阴茬蒋,转眼二十载。那时在上师范,关术课上李老师教我们画国画。铺开宣纸,先临某老师的画,勾粉大致的轮廓。我一直以为画画就跟玩一样,很容易,可没想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线条画了好多次就是画不像,于是我就急躁地敷衍了事,接着画其他部分。可李老师不知何时已站在我旁边,用手指着我那条画得不好的线条,笑眯眯地看着我。他虽然什么也没说,可我却感到他眼里闪好着晶莹剔透得容不得任何污点的光芒。李老师和蔼耐心地告诉我线条的画法,并语重心长地说:“画画一定要认真细心,不可草率,你们现在刚学画画,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但一定要有耐心。那些真正的画家们作画都是细细雕琢,精益求精的。”李老师的话知醚翻灌顶,让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耐心去做。画画是一个用心付出的过程,来不得半
2.文章二、三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2分)
A.事情发展B.地点变化
C.时间变化D.事物的几个方面
3.围绕这幅仕女图,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简要归纳。(4分)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fba03551810a6f42486de.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蜡烛________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鸡,乡下人家照(列例)总要养几只的。
八年级上册《蜡烛》课后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蜡烛》课后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cfa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1.png)
八年级上册《蜡烛》课后题及答案导语: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后题及答案,同学们,店铺欢迎大家来读一读,帮助自己学好课堂知识!一、阅读全文,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本题通过默读、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本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五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五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77f7b102de2bd960588cc.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这是为什么呢?”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②“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
③“他的这个见解”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2)简要概括,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3)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这个中心意思。
A.放洗澡水形成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内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2)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3)文中列举了________等声音。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滴智慧”改变人生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
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3e5560242a8956aece49b.png)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一如既往”的意思。
______(2)这两个语段主要写了______。
(3)片段中用数字列举居里夫人所获得荣誉的作用是什么?(4)用四字词语概括节选部分的人物品质(至少2个)。
(5)根据文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理解。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这句话中“什么也不管”是指()。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叶圆圆(节选)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精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78d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d.png)
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爱的密码(30分)台湾有个小女孩,十岁时因邻居引发的火灾而一氧化碳中毒,导致颈下瘫痪,全身的感官只剩听觉,只能通过眨眼与转头来表达意思。
她在混沌中拼凑组合出种密码,类似通信用的摩斯密码,在常人恐怕无法体会的艰辛环境下,“一意孤行”地进行写作,靠着她妈妈“解码”,完成了二百余首诗作,神迹般地出版了诗集《海天浪》,成为著名的盲诗人。
“我的财富积在天,只要上天穿起珍珠、玛瑙、紫水晶,挂在我的颈项,地上的邮局是绿色,天上的帐房是金色。
”这些清新的诗句,就是“密码女孩”庄馥华的作品。
在常人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她在二十六岁那年完成了出书的理想后,在二十八岁,又有了新梦想:环台湾岛旅行。
她与妈妈展开六日环岛之旅。
从台中北上顺时针出发,在全台各地演讲、冲浪、骑协力车……体验前所未有的大冒险。
最后,她来到了安平古堡,将这个台湾的起源地作为她旅程的终点。
我倒很想知道她怎样演讲。
她不断地眨眼与转头,与此同时,庄妈妈在一旁快速解码,这可不是懂摩斯密码就可以的,如果每个动作都随着一段冗长沉闷的解码过程,谁听得下去?快速解码真正的关键,是母女心有灵犀的默契。
两个人几乎融合成一个人。
这种密码,超越了摩斯密码,那是两个生命因爱而融合,形成的一种奥秘的新密语,只有母女两个人才懂的密码。
盲人心静而专注,因此常出现成功人士。
而这位盲诗人的残障程度虽严重,却有个了不起的母亲,表现出了不起的爱。
庄馥华的诗作,毫无悲伤自怜之气,恐怕也因爱,克服了一切怨愤。
诗作的感人,正是因为此。
1.短文共有600余字,我阅读的时间大约是分钟。
(2分)2,小女孩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密码女孩”庄馥华身上,有的精神(至少写两种)。
可以看出她身上这些精神的三个事例是:①;②;③。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附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a390250e2524de4187e48.png)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附答案一、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逾越一朵花的距离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它在花落后会结出豆荚形的果实。
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
由于产量低,香子兰的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
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
因为香子兰果实的珍贵,当地的印第安部落经常为争夺它发生武力冲突。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岛上的居民引进了香子兰和为之授粉的长鼻蜂。
那年春天,香子兰在岛上生长茂盛,并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这令留尼汪人很高兴。
但令人们想不到的是,那些长鼻蜂竟然出了问题:它们无法适应火山岛上的生活,最后都死去了,而当地蜜蜂对这种外来的植物毫无兴趣。
香子兰的花期短暂,每朵花只开一天。
没有授粉者,就意味着这些花将全部凋谢却结不出一颗果实。
人们(),却只能眼看着花谢而绝望。
一天,一个()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没想到这一捻竟捻出了奇迹:不久以后,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
这样,岛上的人们才知道,香子兰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长鼻蜂,人工也可以为它授粉。
这个发现,使得香子兰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
如今,每当香子兰开花时,人们只要随身带一根长长的针,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务。
香子兰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希望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消极等待而与其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奇迹就出现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心有不甘无动于衷心急如焚2.按短文内容填空。
(1)香子兰香料特别珍贵是因为_________,而且最初只生长在____________。
(2)留尼汪岛上的香子兰将无法结出果实是因为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尼汪人用手捻出奇迹是因为香子兰是_____________的植物,________也可以为它授粉。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c3fb2c281e53a5902ff98.png)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内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①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②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③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④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⑤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港蓝。
喂,⑥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陡峭清凉飞流淘气汩汩悠悠(2)选文采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等景物,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再写一句。
你好,______。
(3)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2个字)(4)文段中作者对山中“朋友”的称呼由第三人称“他们”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你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________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就像________。
(1)选文写的是日月潭在______和______时的景色。
(2)把下面的词语填到选文中的横线上。
童话中的仙境蒙蒙朦胧要是下起______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就像______。
(3)找出一个比喻句。
(4)不同的时候,日月潭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请你写一写。
3. 课外阅读。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ab6fed2caa00b52acec7ca89.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__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__摔跤__做游戏__招引来许多小鸟__连松鼠__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下课了________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________ 摔跤________ 做游戏________ 招引来许多小鸟________ 连松鼠________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A.安静与热闹 B.上课与下课 C.窗外与树下3.找出文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
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孩子们。
________4.选文写了鸟儿、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对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突出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B.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
C.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D.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5.你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吗?回想课文,说说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小老鼠去海滨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阻挡)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
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九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ba8177d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c.png)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九课)【学法导引】这是一篇居里夫人的的随笔,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向世人敞开了科学家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居里夫人坚韧顽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工作需要自由,宁静和时间,科学研究需要无私的奉献。
学习本文要能抓住关键词语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大意;能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为科学献身的崇高品质,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能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询等方式广泛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典题例析】例题:1、从文中可看出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她的崇高品质。
2、请写出课外收集了解到的能表现居里夫人品格的感人故事。
(只要写出故事名称即可)解析:第1题考分析概括能力,第2题考课外阅读能力。
参考答案:1、坚韧顽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2、略【课时训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奢望()呵责()猝然世逝()粗糙()报chóu()竭力()ào nǎo()蹂躏()mí漫()二、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蹂躏()抛弃()沉醉()固执()鞭策()专心致志()坚韧不拔()三、简答。
1、第1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2、第5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四、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41cdcd0912a2161579291d.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远镜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___的天空……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
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
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
突然。
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W。
“S?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
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路途遥远。
________②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8afaac10a6f524cdbf8510.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冶炼)______纯净的镭进行______(提炼冶炼)(抛弃废弃)______的破棚子(提炼冶炼)______出了0.1克镭(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_____,而只是为了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草虫的村落(节选)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6)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6)](https://img.taocdn.com/s3/m/5e87e55bc281e53a5902ff18.png)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6)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4e6993ed630b1c58eeb561.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亮和路灯夜幕降临,天空好像拉出一块黑幕,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月亮从黑幕的缝里悄悄地钻出来,顿时,大地一片银色。
这时,路灯也亮了起来,像哨兵似的站在路边,给人们指路。
月亮有些不高兴了,他发现路灯的周围是那么明亮,简直要超过自己了。
于是,他赶紧往高处升,高高地挂在天空。
看到自己照亮了整个世界,月亮终于低头与路灯说话了:“喂,小路灯,你可以休息了,我已照亮了整个世界,你何必辛苦呢?”月亮还想再说些什么,可这时乌云在练习跑步,他们跑到月亮面前停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下。
“哗啦啦,哗啦啦”,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吓得月亮赶紧躲了起来。
第二天,月亮和路灯又见面了。
路灯轻蔑地望着生病的月亮说:“哎呀,月亮老兄,你还敢出来啊!昨天被雨淋的滋味好受吗?瞧,我就不怕淋雨。
”月亮气得火冒三丈,说:“你算什么东西?当年我名震江湖时,你还没出世哩!没电源,你能如此明亮吗?”路灯听了直咬牙,反问道:“说说你自己吧,没有太阳,你会发光吗?哈哈哈……”话刚说了一半,路灯忽然灭了,原来是停电了!正巧,又一片乌云出来散步,把月亮挡住了。
于是大地陷入了一片漆黑……(1)按时间先后顺序,把短文分为两段,用“∥”表示。
(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在横线上填上字母。
A.比喻 B.拟人C.夸张 D.反问①路灯也亮了起来,像哨兵似的站在路边,给人们指路。
________②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吓得月亮赶紧躲了起来。
________③说说你自己吧,没有太阳,你会发光吗?________(3)按要求改写句子。
乌云把月亮挡住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4)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第1段:第1——4节;第2段:第5、6节。
(2)A;B;D(3)月亮被乌云挡住了(4)短文主要写了月亮和路灯都给人带来光明,但在特殊情况下又都会有黯淡无光的时刻。
【解析】(1)考查给文章划分段落。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4bd1c7fd5360cba1adb87.png)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蜡烛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你看,蜡烛通体洁白,不停地燃烧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
它的一生是duǎn zàn()的,却又是高尚的。
它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他们从不企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埋头苦干,为培养接班人gòng xiàn ()毕生精力。
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到了暮秋之年,但是他们还是如夕阳一样把生命的每一缕光都洒在祖国的繁花嫩叶上。
他们像蜡烛一样,“油不尽,光不灭”,愿在有限的岁月,“燃烧”自己,放出光辉。
我赞美蜡烛,更赞美老师。
(1)看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
(2)“蜡烛的高尚”是指________。
(3)文章中“燃烧”打引号是_____A. 表示引用语言B. 表示专用名词C. 表示讽刺,嘲笑,说反话D. 表示特殊含义(4)文章中“繁花嫩叶”是指________;“油不尽,光不灭”中的“油”指________、“光”指________。
(从文章中找出)(5)找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答案】(1)短暂、贡献(2)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意思对即可)(3)D(4)接班人有限的岁月;毕生;精力(5)反问句: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陈述句:老师的品质正像蜡烛一样。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暂、献”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照亮美国的蜡烛
(1)17岁的埃利斯·塔克身体很强壮,浑身充满了力量。
镇子上的人都说,他将来准是把
干活的好手。
镇子挨着矿山,镇上许多人都在矿山上工作。
(2)埃利斯·塔克跟着母亲生活。
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死在了矿井下。
母亲只能依
靠卖饭来养活塔克和自己。
(3)塔克高中毕业后,背着母亲独自去了矿山。
他需要一份工作。
矿主看了看他,用拳头
捶了几下他的胸膛,然后大笑着点头,让他签了合同。
(4)回家的路上,兴奋的塔克想着自己以后能够替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显得相当快乐。
他哼着歌,却忽视了矿山上那接得乱七八糟的高压电线。
(5)一道绚丽的电弧,高温让塔克惨叫一声昏倒在地,所幸的是,他被高压电线弹开,而
不是被吸在上面。
直到夜幕降临,矿工们才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他的两条腿已经被高温烧得焦煳。
(6)大家急忙把塔克送到了距离镇子最近的医院。
经过抢救,虽然塔克保住了生命,但失
去了双腿,他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埃利斯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祈祷着这一切都是一场噩梦,让自己早些醒来,可她等来的,却是塔克的委
靡不振。
(7)出院之后,他多次企图自杀。
这让埃利斯夫人无法继续出去卖饭来维持生计。
母子俩
人过得很惨淡。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埃利斯夫人仍旧坚持每天在花瓶里换上一束野花,想
以此来打动儿子,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8)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让塔克终身难忘。
因为飓风的肆虐,小镇上的电缆被风吹断了。
整个小镇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埃利斯夫人一边喊着塔克的名字,一边寻找着火柴和蜡烛。
(9)翻遍了整个家里,埃利斯夫人只找到了一个约有一厘米高的蜡头,她把蜡头放在桌子
上,然后划亮了火柴。
(10)“哈,看看,我们只剩下这个了,继续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塔克阴阳怪气地说。
(11)埃利斯夫人颤抖着,把那根蜡烛点亮,大步朝儿子走过去,然后,狠狠地给了他一个
耳光。
(12)蜡烛柔和的光芒在房间里跳动着,屋子里顿时明亮了不少。
埃利斯夫人严厉地说:“塔克,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你给我看着!就算是再短的蜡烛,也比你有用。
它们一样可以发
出不逊色于整根蜡烛的光亮。
”
(13)捂着火辣辣的脸,塔克安静得像一尊雕像
..........。
(14)塔克很快离开了轮椅,他请求母亲给他做了两个棉垫,绑在了残缺的大腿下面。
他挣扎着,用手撑着地慢慢地向前挪动着——他要去矿山,走过那坎坷的满是石头的路。
(15)埃利斯夫人跟在儿子的后面,看他努力地挪动着,碎石把他的双手磨烂,血流在地上。
许多人大喊着埃利斯夫人,问她是不是疯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
埃利斯夫人却微笑着默不作声,眼里噙满泪水。
(16)塔克从家挪动到矿山上,整整用了八个小时。
疼痛让他的汗水湿透了衣服,又被风吹干了,然后再次湿透。
如果不是他失去双腿,矿主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个泥人是谁。
(17)在塔克的要求下,矿主终于答应给他一份检查旧矿洞和新打的矿洞的机会。
那需要人具备灵敏的鼻子和经验。
(18)没有人相信塔克会干好这份工作,可塔克坚持了下来。
(19)时至今日,塔克已经坚持做了23年,并且仍然准备做下去。
他不但用自己的努力养
活了母亲,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如今,埃利斯夫人已经去世。
头发花白的矿主,也想给塔
克一个安稳的没有危险的工作。
可是,被塔克坚决地拒绝了。
(20)塔克说,他永远记得那个停电的夜晚,母亲的一个耳光和那句话——就算是最短的蜡烛,也一样能够发光!
(21)洛杉矶时报大篇幅地报道了塔克的故事。
人们都亲昵地称赞这个曾经有 1.92米身高的中年男人——照亮美国的蜡烛!
13.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14.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
15.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13)段中加点句子“塔克安静得像一尊雕像”有什么表达效果?
17.结合选文来说说母亲埃利斯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8.你从塔克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来谈。
【答案】
13.表明塔克身残志坚的事迹对美国的影响;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人们;作者对塔克由衷的赞美。
14.(1)意外触电失去双腿,悲观失望;(2)母亲的一记耳光和一句话,使塔克重新
振作起来,开始去工作。
15.第①段作用:交代塔克身体强壮,为下文失去双腿悲观失落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塔克在母亲教育下,陷入沉思的形象。
17.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坚强、乐观、勤劳、简朴、教子有方的伟大而平凡的女性。
(写出一个特点,能结合适当原文内容即可)
18.得出启示,适当结合自身经历或体验。
【解析】
13.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
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结合本文内容来看,解答时能围绕塔克的事迹;塔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两方面回答即可。
14.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通读全文,根据题目提示不全情节即可。
找到挑选的范围和要求,其次要对原文进行加工个概括要对原文进行加工个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解答。
第一空根据④⑤段的内容可知“回家的路上,塔克意外触电导致两条腿已经被高温烧得焦煳”;⑧-12段,塔克意志消沉,说话阴阳怪气,母亲狠狠地给了他一个
耳光,使塔克重新振作起来。
15.考查文段的作用。
开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点题、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
铺垫、设置悬念。
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
此文“埃利斯·塔克身体很强壮,浑身充满
了力量。
”交代了先前塔克身体强壮,与失去双腿后的悲观失落形成对比,推动情节发展。
16.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划线句子“塔克安静得像一尊雕像”,将塔克比作一尊雕像,突出塔克听到母亲话后的心里的触动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塔克在母亲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1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
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如:母亲只能依靠卖饭来养活塔克和自己。
可见母亲的吃苦耐劳精神;埃利斯夫人仍旧坚持每天在花瓶里换上一束野花,想以此来打动儿子,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体现了对“我”的爱;埃利斯夫人颤抖着,把那根蜡烛点亮,大步朝儿子走过去,
然后,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可见母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伟大而平凡的人。
18.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
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
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
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如,面对挫折、困难、不幸,要以积极
地、乐观地心态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