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变化研究_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_吴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4-8227(2002)06-0521-05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变化研究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吴 芸1,黄贤金2,虞 初3,李宪文4
(1.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5;3.江苏省江阴市规划局,江苏无锡214431;4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如何协调经济发达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占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土地占用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到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经济发达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系统描述了苏南地区江阴市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结构转换的动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明显升级,土地利用效率也相应提高,但是,从目前江阴市城镇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城镇用地结构与规模不合理、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即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协调城镇发展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土地使用效率;调整工业用地布局,促进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制定城镇生态环境发展规划,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关键词: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用地结构转换;土地持续利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协调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占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土地占用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到区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更为棘手,本文以我国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进行典型研究,探索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1 经济发展阶段的江阴市农村城镇化
江阴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全市土地总面积983hm2,2000年全市总人口115.1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6.67万。

江阴市经济基础好,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江阴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8554元(当年价),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江阴市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1998年江阴市城镇密度高达每万公顷280个,高于江苏省每万公顷100个的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最强劲的推动力。

从表1可以看出,1991~2000年,随着江阴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阴市城镇化水平由1991年的13.70%增长到2000年的31.84%,与此相应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 200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比1991年增长了3.14倍,同时,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1~2000年,江阴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11%增长到36.13%。

表1 1991~2000年江阴市的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T ab.1 Economic Grow th and Urbanization in
Jiangyin City from1991to2000
城镇化水平
(%)
工业总产值
(万元)(当年价)
第三产业占
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
建成区面积
(hm2) 199113.70130296521.117129 199213.90175103024.307705 199321.40268454728.228216 199421.60368525731.399352 199528.00478322934.069872 199628.10579821434.2510158 199728.70634793534.2810217 199829.65784958934.2825800 199930.12833346335.5028300 200031.84904514136.1329500
资料来源:江阴市统计局.江阴市统计年鉴(1991~2000).
通过对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江阴市农村城镇化率每增加1%,可使工业总产值增加33.7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6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974hm2。

因此,农村城镇化水平
第11卷第6期2002年11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 tze Basin
Vol.11No.6
Nov.2002
收稿日期:2001-12-27;修回日期:2002-04-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96-920-19-20)和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土地利用变化专项基金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吴 芸(1976~ ),女,山东省五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经济.
黄贤金系通讯作者.
愈高,城镇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愈强,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

但是,过度的城市化,也可能导致耕地资源的不当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2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变化的分析
城镇用地结构是城镇内部结构的直接体现,用地结构的合理程度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城镇继续扩展生长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城镇用地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仅是城镇空间拓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城镇功能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里主要从城区用地结构变化和村镇用地结构变化两方面来分析江阴市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的变化。

2.1 江阴市城区用地结构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我国许多城市的工业用地比重都较高,而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用地比重不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这一问题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同样存在。

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城镇用地结构日趋合理,但是工业用地仍然占很大的比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江阴市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江阴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有较大幅度提高。

2000年江阴城区户籍人口人均建设用地119.5m2,比1988年(98.9m2)增加了33.52%。

但是,不同类型的用地其年均变化率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外交通用地增长最快,1988~2000年年均增长8.30%,这也是与江阴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相称的;同时,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对于基础设施以及生活品质的巨大需求,这又促进了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以及绿地等的迅速增长;城区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城区用地结构的变化,随着土地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城区工业用地增长速度减慢,并且从1988~1993年的趋增阶段,转向了1993~2000年的趋减阶段;由于对房地产的需求,居住用地面积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是,苏南地区就业与居住相对集中在小城镇或农村区域的特征,也使得居住用地的增长相对缓慢,1988~2000年年均增长率仅为0.76%。

在城区户籍人口人均各类用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类型是:
一是居住用地所占比例呈现下降态势,居住用地面积比例从1998年的40.33%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32.63%。

二是工业用地所占比例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 1988~1993年工业用地比例从31.72%增加到34. 25%,1993~2000年间工业用地又从34.25%减少到24.27%。

这主要是由于城区工业用地效率相对比较低,加之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导致在城区土地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工业企业不断外迁。

三是对外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1988年城区对外交通用地比例为3.40%,1993年降至3.05%,2000年又增至6.53%。

这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资源需求结构的差异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原有的对外交通用地基本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而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社会经济体系的对外交流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对于对外交通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四是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以及绿地面积所占比例持续增长。

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拉动人们对于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仓储业在江阴市产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2000年产业总值(当年价)达10.3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

而且自198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6%~8%的年增长率。

表2 1988~2000年江阴市城区人均用地变化情况(m2)
T ab.2 N on-ag ricultural Land U se Area Change per Capita in Urban Area of Jiangyin City from1998to2000
1988年1993年2000年年均增长率合计88.3(100%)101.6(100%)119.5(100%)2.55%居住用地35.6(40.33%)37.8(37.21%)39.0(32.63%)0.76%
公共设施用地7.6(8.61%)8.3(8.17%)17.7(14.81%)7.30%工业用地28.0(31.72%)34.8(34.25%)29.0(24.27%)0.29%仓储用地3.9(3.28%)4.3(4.23%)6.1(5.10%)3.80%
对外交通用地3.0(3.40%)3.1(3.05%)7.8(6.53%)8.30%
道路广场用地4.3(4.87%)5.2(5.12%)9.1(7.62%)6.45%绿地5.9(6.68%)8.1(7.97%)10.8(9.04%)5.17%
资料来源:2000年为统计年鉴资料,其他系根据市建委规划处和开发区规划部材料汇总;表中括号中为各类用地所占比例.
2.2 江阴市村镇用地结构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镇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镇区面积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在小城镇尤其是农村集镇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具有居住在农村的特征,镇区城市化水平没有因为镇区社会经济发展而得到相应提高。

与此相应,从镇区主要地类土
52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1卷
地利用结构来看,其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居住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但所占比例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居住用地面积从1992年的1225 hm2增加到1998年的1519hm2,增加了24%。

但是,居住用地所占比例则从1992年22.67%下降到1996年的20.08%,从1998年开始又出现增长,从1996年的20.08%微幅增长到1998年的20.82%。

二是工业仓储用地面积及比例均呈现增长态势。

这一态势的产生,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以及后来随着乡镇企业布局的不断集中化,镇区城市化水平工业用地效益不断提高所致。

三是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持续增长,所占比例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这主要是由于对于公共设施用地的需求受镇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镇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公共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在镇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公共设施用地增长迅速。

表3 江阴市镇区发展与用地结构变化比较分析
T ab.3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 U se Change in T ow n Area of Jiangyin City
镇区面积(hm2)镇区人口
(万人)
工业产值
(万元)
城市化水平
(%)
镇区人口密度
(人/km2)
居住住宅用地
(hm2)
工业仓储用地
(hm2)
公共设施用地
(hm2)
1992553513.43175103045.22426
1225
(22.67%)
1127
(20.36%)
731
(13.21%)
1994674214.77368525743.32191
1366
(20.26%)
1482
(21.98%)
811
(12.03%)
1996726617.14579821441.32359
1459
(20.08%)
1649
(22.69%)
894
(12.30%)
1998729617.55754927542.52405
1519
(20.82%)
1709
(23.42%)
931
(12.76%)
注:括号中为主要用地类型占镇区面积的比例.
从整体来讲,江阴市镇区用地结构变化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城市人口的集中,乃至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1992~1998年,江阴市镇区工业产值递增速度为27.6%,与此相应地,工业用地的递增速度为7.2%,城市人口递增速度为3.3%,居住用地的递增速度为3.7%。

而1992~1998年间江阴市工业产值递增速度远高于工业用地递增速度,这说明江阴市工业技术进步发展迅速,加之土地价格上涨,工业技术、资金对于土地的替代作用也逐步加强,而同期居住用地递增速度略快于人口递增速度,这说明江阴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正得到有效改善。

表4数据表明,1998年江阴市城镇区域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小于无锡市,这也说明作为一个县级市,其发展规模基本适当;江阴市城区居住用地与人口递增速度比高于无锡市,说明无锡市由于城区人口多,其居住用地的需求量大于江阴市,因而居住用地扩张较快;江阴市是无锡市的一个县级市,其工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资金对于土地资源占用的替代程度大致相同。

所以,两市城区工业用地与工业产值递增速度比基本相同,但是,可能由于无锡市工业生产的规模相对更高,其城区工业用地与工业产值递增速度比略高于江阴市。

表4 1998年江阴市、无锡市城区用地集约程度比较
T ab.4 Centralization of Land Use in Urban Area of
Jiangyin City and Wuxi City in1998
指 标 江阴市无锡市城区用地增长弹性系数1.42:11.78:1城区居住用地与人口递增速度比1:0.891:0.65城区工业用地与工业产值递增速度比1:3.831:3.91
3 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非农用地效率分析
3.1 城镇产业用地效益———以工业为例
对于江阴市来讲,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00年按当年价统计的工业产值为184.29亿元,占第二产业产值的94.63%,国内生产总值的56.18%。

因此,这里着重分析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随着江阴市城镇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及各集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江阴市工业用地面积近年来大幅增长,规范工业用地的合理规模和布局是提高工业用地集中率、产出率的保证,也是将工业用地规划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轨道的重要前提。

从图1可以看出,江阴市单位工业用地产值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且以年均12.36%的速度增长,表明工业用地的集约度有明显提高。

523
第6期 吴 芸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变化研究
图1 1984~1997年江阴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趋势图Fig.1 Effects Changes of Industry L and Use in
Jiangy in City from1984to1997
但是,工业用地效益在城区和村镇有着不同的表现。

从表5可以看出,虽然城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区单位工业用地产出率却低于乡镇工业用地产出率。

这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因此,其劳动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劳动力对于土地资源占用的替代性也强,加之城区国有企业土地的取得较早,主要通过无偿划拨的方式,由于成本较低,占用的面积也较大,而乡镇企业却相反,所以,其工业用地效率相对高于城区国有企业。

表5 1997年江阴市工业用地产值分析
Tab.5 Output A naly sis of I ndustry Land U se of
Jiangyin City in1997
工业产值(万元)工业用地
(k m2)
从业人数
(万人)
工业用地
产出率
(亿元/km2)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城区9762328.454.365111.5522.36村镇530595937.5825.918314.1220.41 3.2 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总体来看,江阴市用地结构的转换,提升了江阴市土地利用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阴市产业结构的变迁;同时,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效提高了非农用地效率。

表6表明江阴市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高级化的方向演变。

江阴市的经济增长格局已从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转向第二、三产业共同“双轮”推进的格局。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每年递减的趋势且递减速度高于第三产业的递增速度,第二产业稳中稍有下降,第三产业恰好与第一产业相反,呈递增的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转变,第二产业向高科技、规模集团化现代企业转变,第三产业则向多成分、多领域、高层次转化,共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表6 1986~2000年的江阴市产业升级
T ab.6 Sector Development in Jiangyin City from1986to200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6216316
1990156817
199486527
199856926
200046828
4 主要结论与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江阴市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资金对于土地资源的替代功能日益加强,江阴市已经逐步走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道路。

(2)江阴市用地结构的转换同时也促进了江阴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目前江阴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整个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3)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用地效益是有差异的,在江阴市农村区域的乡镇企业劳动力生产效率虽然低于城区国有企业,但是其工业用地效率明显高于城区国有企业乡镇企业。

这可能是由于城区国有企业土地的取得成本低,生产的产品也不如乡镇企业适销对路,而乡镇企业劳动力对于土地的替代性强,而且土地取得的成本相对较高所致。

但是,江阴市的城镇用地结构还存在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偏小,工业用地比重偏大,对外交通用地比重偏小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江阴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水平还不十分协调,还需进一步提升,另外,城、镇、村三级人口分布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目前农村一级人口仍占大比例,且村规模过小,不利于社会设施的配套和农业的规模经营,镇级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用地浪费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益低,“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不够紧密,有相当多的“工矿企业”仍以独立工矿的形式游离于城镇之外,散布在广阔的农村之中,既不便于管理,也不便于基础设施的共享,更不利于城镇人口的聚集和促进城镇的形成。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发展阶段江阴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2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1卷
(1)进一步搞好城镇规划体系建设,并实现这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江阴市城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中心镇、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工业企业向小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2)完善城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经济约束机制,通过发育土地市场、培育土地价格、土地税收等作用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适时调节土地政策,并引导江阴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要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土地政策。

(4)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并根据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产品的需求,引入生态经营理念,创建生态环境建设的市场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如生态环境好的小区,其土地价格也高。

致谢 感谢江阴市建设委员会、江阴市科技局、江阴市规划局、江阴市国土管理局等单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熊鲁霞,骆 棕.上海市工业用地的效率与布局[J ].城市规划
汇刊,2000,(2):22~29,45.
[2] 石成球.关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00,(2):11~15.
[3] 李 盛.浅析社会经济重大改革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J ].城
市规划,2000,(2):20~22.
[4] 刘兆德.山东省城市用地现状与对策研究[J ].城市问题,2000,
(1):54~57.
[5] 黄贤金.论城市生态经营[J ].城市规划汇刊,2001,(3):14~
16,23.
NON -AG RICULATURAL LAND USE CHANG E DURING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
———A CASE STUDY OF JIANGYIN CITY IN JIANGSU PROVINC E
WU Yun 1,HUANG Xian -jin 2,YU Chu 3,LI Xian -wen 4
(1.College of Land M anagement ,Nanj ing Agricultural Univers it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 ing 210095,China ;2.Department of Urban &R esources S ciences ,Nanjing 210093,China ;3.Jiangyin City Bureau of Urban Planning of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431,China ;4.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M inistry of L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029,China )
A bstract :As a developed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iangyin City is a typical area to study the change of non -ag ricultural land use during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as .According to the analy 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 row th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shows that 1%increasing rate of urbanization w ill add 33.70billion Yuan of industry output ,increase 0.65%service secto r output and enlarge 974km 2of urban land .Different areas of urbanization are analyzed to probe into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in the change of non -agri -cultural land u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area for all ty pes of land use is increasing w ith urbanization in urban and tow n area of Jiangyin City .But the propo rtional change of land use ty pes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For example ,in the urban area ,the proportion of housing land is decreasing ,and the propor -tion of industry land is decreasing after a period of increasing ,w hile that of external transpo rt land is increasing after a period of decreasing and that of other land use types are increasing from 1991to 1997.The changes are caus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se changes are effective in the effect of non -a -g ricultural land use and sector adjustment .To realize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sug gest to mix urban planning and regional land use planning ,to re -establish economic mechanism of land use ,reform land use policy to adjustment sectors and to protect eco -environmental sy stem of land use .
Key words :period of economic grow th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 ;land use change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525
第6期 吴 芸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非农用地结构变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