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第一篇: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文件看
从学生的变化看
班主任应担当多种角色
“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主任教授,他的角色地位决定了他的工作有着非班主任教师教学工作不同的特殊性,即除了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它是学校中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更好地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是班主任;更多、更好地关心学生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的也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
”-----班华
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学生个性的研究者
学生管理的服务者
教育情境(景)的设计者
班集体活动的参与者
如何理解精神关怀的内涵?
班主任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主要是由其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班主任教育劳动主要的、内在的目的是育人,教育劳动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实质上就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因此,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
精神关怀的内容:
精神关怀主要是关怀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即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关怀他们当下的精神状态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
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其中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
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
设计教育情境(景)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适度性
合理性
情节性
可分析性
第二篇:班主任的多重角色-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不论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如魏书生、李镇西等,还是学校里出色的班主任老师,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优秀,肯定有些共同的品质值得我敬仰,绝对有其出类拔萃的能力值得我效仿。
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是我急需提高的,那就是“能教会管,能说会写”,即我应该学习班主任同时扮演的以下角色。
一、班主任应该是所教学科的行家里手
班主任一般都带有本班的一门学科。
我们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学校肯定对我们充满信任,学生一定对学习充满憧憬,家长绝对对我们充满期待,这些都应该化为我们工作的动力。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让学校放心、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
班主任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影响力。
班主任上课纪律绝对得到保证,学生的作业肯定会优先完成,还有零碎的时间累积优势,班主任如果没有教学上的亮点,将会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整合全体教师教育力量。
神奇班主任魏书生,既是学校校长,还担任两个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可他却身先示范,在平行分班基础上,将全校每个班最差的2名学生调到他的班,最后却能将整班的平均成绩大幅提升,名列前茅。
这反映出他那高超的教学艺术,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优秀班主任魏书生,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语文科任教师。
特级教师李镇西同时担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却能坚持上语文课,且成立名师工作室,辅导本地区教师成长。
他的课,最受学生欢迎,他的课上,总是充满童趣和笑声。
他要求每个老
师“每天上好一节课”,这节课应该是学生的节日狂欢,这节课应该让学生翘首企盼,这节课应该使学生恋恋不舍。
班主任的特殊身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有独具匠心的设计,对于教材有个性化的解读,课堂要有灵动的情愫飞扬。
不要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要让每天的课堂都有新意,每节课都要上出新的水平,班主任的课应该学生记忆深刻。
二、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学生公仆
教育问题错综复杂,解决方法不可复制。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勤于思考探究,善于观察分析,巧于解决归纳,做一个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公仆。
做好公仆,就是要愿意管理、勤于管理、善于管理。
愿意管理就是要有爱心,能够让阳光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他的背后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热切地盯着,我们不能辜负那些期待的眼神。
无论成绩优与劣,无论表现好与坏,分在我们班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就要担起教育职责。
对于“双差生”,特别能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意志,在他们身上的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是考查我们班主任是否称职的重要尺度。
我想,即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后不能转化成功甚至辍学转学,我们付出的努力也是有意义的,有朝一日,必能化作学生前进的能量。
以后面对“双差生”,我将一如既往,绝不轻言放弃。
勤于管理就是让管理没有空档期,管理好学生在校的时间和空间。
李镇西在每个班都设立了一个副班主任,规定了职责,给与了待遇,即使他在外开会作报告,班里的孩子没有“放羊”。
魏书生的管理到了学生的每一刻、每一处,全面而具体。
善于管理的标准就是学生满意。
首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精力像弹簧,可以伸缩,但超过限度就会崩溃。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心理压力释放工作,不能在教室里成天板着脸,而应该与学生融洽相处,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压力释放器,做枯燥学习的润滑剂,做师生关系的调解员。
其次,要集合各方教育力量,全体教师的目标一致,力量方向相同,关键时候,可以将学校领导、社会贤达、家长亲朋等等拉入到教育队伍中,有时可以起
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再者,要防患于未然。
班主任要有一双灵敏的鼻子,犀利的眼睛,联想的头脑,及时发现问题,将学生问题控制在苗头,要学消防队员,既要会灭火,更要会预防。
三、班主任应该是沟通家校的形象大使
学生家长与学校接触最多的人是班主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和矛盾几乎都与班主任工作相关。
所以,班主任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就是教育的形象。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有效而积极的沟通。
会沟通要求我们善于倾听。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家长一般处于教育行业之外,对于教育内部的情况可能不了解,出现了问题有时到学校咋咋忽忽,甚至蛮不讲理我们都要理解。
我们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家长和学生问题,绝对不要和家长计较,而是要细心聆听原委。
听着听着,我们就能明白家长的诉求,就能知晓问题的根源,这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能承受委屈,与家长针尖对麦芒,一蹦三尺高,肯定会于事无补,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会沟通要求我们精于表达。
第一,班主任的话要顺着家长的话。
交谈双方话题一致,就不会崩盘。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外交官,先是“求同存异,最后发表共同宣言”。
第二,班主任的话要准确。
提出要求不能模棱两可,反应问题不可遮遮掩掩。
第三,班主任的话要婉转。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找茬的家长,我们的话说得婉转可以让家长满意而归。
会沟通要求我们设身处地。
班主任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是没有异议的,基于这一原则,任何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对于家长反应的问题我们不要一根筋,只想着自己工作的辛苦和方便推卸责任,而不考虑家长的感受,我们要换位思考,“假设我是家长会怎样”?这样想来,解决问题就会顺畅多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要站在家长的对立面,我们要与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将家长拉入到我们的行列,与我们结成教育同盟。
四、班主任应该是教育理论的实践代言
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
盲目的实践。
班主任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
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的实现教育目的。
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都很重大。
我们不但要实践理论,还可以创造理论。
我们记录的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教育随笔等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策略更加智慧,使我们的教育行为更加自信。
魏书生是一位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的班主任,他的管理利器有两个:科学与民主。
(班主任论文)他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
做到了人、事、时的无缝对接,体现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细心观察和有效应对。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他始终追随并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实践着幸福教育,他的办学理念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从事着“新教育”的探索。
他的教育情怀感人至深、给人启迪。
揣着理论去实践,带着问题去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让我们的实践不再是盲目的摸象。
那么多的教育理论,我们教师不实践谁来实践?那么多的教育问题,我们不研究谁来研究?唯有我们一线教师,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去印证管理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更加高效地从事班主任工作!
第三篇: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因此,在学校的养成教育中,班主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养成教育的“总编导”。
一、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学生在《我的启蒙老师》一文中写到的大都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
是啊,小学班主任老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
大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成绩提高、各方面能力培养等,小到怎样扫地、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
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我们应当及时帮助他们辨别是
非与真假,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做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养成教育的实施者。
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和班级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严格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三、班主任是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他们的模仿对象,班主任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能够是养成教育变的“可见、可学、可仿、可行”。
(班主任
)教师好的品质,自觉的道德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同样,教师不好的品质,不自觉的道德行为,也会为学生所效仿。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我们作为班主任,应当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
四、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监督者。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此,班主任应当适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树立起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对于发现的不良习惯,要及时予以纠正,如果大多数学生存在同一不良习惯,那么就要利用班会或其他教育活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
这些,是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反馈,而这一反馈,必须及时且正确,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给周围人带来愉快,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是他人厌恶。
这样,学生做一点,班主任就肯定一点,渐渐积少成多,学生终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对学生的进步不闻不问,他们会觉得做好做坏一个样,不如想怎样就怎样,这样更轻松,那么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酒会前功尽弃。
因此,班主任的监督角色也不容忽视。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当时刻把养成教育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让班级生活充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熏陶,不要为教育而教育,为
养成而养成,还是那句老话,养成教育也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
第四篇: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模版]
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从管理者到引导者
昆山市教育局陈洁
一、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亟需改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然而,当我们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来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
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意义在于,透过学校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性特征和师生关系中所秉承的权威性特征,班主任教师能够对班级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外在联结(与家长、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等)和内部整合,使班级形成一个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的正式群体;同时,由于学校中的活动与交往,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大多数情况下都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教师便可经由自己在师生交往与互动中的主导地位来对个体或群体施加直接影响。
两相结合,班主任教师由此成为“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但是,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鉴于组织管理要从管理目标出发,而班主任又是学校管理者实施和完成学校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以达成学校管理目标。
尽管从理论上说,学校管理目标的直接依据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但职责的专门化和指标化、数量化的实际运作诸因素,使得事实上的学校管理目标十分易于疏离教育目标的根基、学习者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
这样,管得了“身”,顾不了“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便成为班主任工作情况的真实写照。
其实,班级组织的功能自足性(即以满足学生个体自身的个性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为直接的、首要的目标)和半自治性(即必须依靠成人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发挥组织功能),决定了班级组织,一方面需要来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另一方面更需要来自他们的尊重、理解、沟通、引导。
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正是在这种外在控制与内在诱发相交织的统一过程中,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话语意境和行事方式来得以发现、予以发挥并得到发展的。
从班级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特性来说,后者往往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诚如《学会生存》所言:“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角色更多地应是引导者,而非管理者。
而教育领域里的所谓“引导”,即引导者基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基于班级群体的实际与可能,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给予个体或群体以适当的指点、引导,以求不断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方式、方法,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向引导等。
也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时常被人冠以“班级导师”之名。
二、对“引导者”角色班主任的呼唤
就我国教育实践来说,“引导”之职一般多由班主任、学生处和共青团三方力量共同承担。
与班主任工作相一致,后二者皆负有团体引导之责,亦负有个别引导之责。
只是就个体引导而言,学生处偏于“问题学生”、“异类学生”的训导和转化,共青团组织偏于“先进学生”、“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发展。
随着心理教育得到普遍重视,涉及心理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工作,则开始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
学校中的这种引导工作体系可谓周全之至。
可是问题却在于,即使是学生处、共青团组织、心理咨询室的引导职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大量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却依然容易受到忽视。
在此种状态之下,班主任的引导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问题的另外一面还
在于,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引导人员角色的多重性以及引导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诸因素,使得他们即便是面对自己工作的“重点对象”,往往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对于学生处、心理咨询室来说,防患于未然应是上策,而此种“防范”若不依靠班主任教师履行其引导职能,显然也是无法奏效的。
那么,班主任教师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引导职能呢?
第一,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
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班级规模过大、管理头绪过多、工作任务过重、论分排队的压力不减诸种因素,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是难以对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调整的客观原因,但这并未阻滞班主任教师在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教师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
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
己,作为“班级导师”的师者都应当义无反顾,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可以在自己的激励和引导之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
第二,养成关爱、公正等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
无论是教育经典的阐释,还是莘莘学子的褒扬,都无不以关爱、公正诸种品质来说明教师的良好素质,称道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关爱、公正更是第一位的品质,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他(们)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骄人成绩,乃至是否遵守群体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得到班主任的关心,他(们)的“向师之心”才会让他(们)与班主任进行“真实的交往”,由此而注意到班主任提出的各种要求或建议,并用以引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以关爱之情、公正之心去感染、感化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
体现关爱和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
第三,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则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即双方通过真实的交往(与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对应)过程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这种真实的交往固然需要双方的默契,惟其在班级组织中,更需要作为组织内外人际沟通桥梁的班主任发挥重大作用。
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经由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定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可以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
正是在这种主体对话的情境和主体交融的氛围中,班主任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其引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教育情境。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具体路径。
第四,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引导工作的艺术性。
真正的引导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基础之上,班级引导自然也不例外。
具体来说,班主任做到以下几个侧面,对于实现有效的班级引导尤为关键:(1)悉心观察。
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学生经意或不经意的外在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读”懂他们在一定社会情景下的所欲、所思、所为。
(2)耐心倾听。
懂得倾听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也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
在班
级引导中,角色的不对等和信息的不对称,更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倾听者,要提供适当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时间、有心情去陈述、去解释、去表现。
(3)及时反馈。
无论是直接的对话,还是间接的联系,班主任对于学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都要在作出分辨和分析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
反馈主要不在于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赞赏或惩罚,而在于激励和行为引导。
(4)设身处地。
行之有效的及时反馈,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在班级引导中,班主
任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
既然如此,从管理者到引导者,班主任是否仍然需要“靠”学生呢?答案依然是,该“靠”还得“靠”。
只是此时,“靠”学生的真正含义,已经不再仅仅是依靠学生来强化班级组织的管理功能,更多地则是发挥其互动互促、自主发展的教育功能,是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的有机统一。
第五篇:班主任的多重角色-班主任工作反思
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文/王明明
在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赋予他一定的义务、职责和权力。
在献县一中实习的这半年里,我担任了实习班主任一职,经过几个月的亲身体验,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班主任质疑特殊职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可以说是多重角色。
班主任是学生的任课教师。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教师。
班主任课上的好,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学生中就会有威信,有利于抓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既要贯彻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又要负责组织管理整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等。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心爱护学生。
班主任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者。
班主任要协调班级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树立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
班主任要协调班干部与普通同学的关系,形成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班主任是团队工作、家庭社会教育的知道者。
班主任应尊重团队的组织原则,当好团支部的参谋。
班主任还有义务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争取社会上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