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参考答案:
C
略
2. 美国Lawrece Liermore国家实验室(LINL)成功地在高压下将转化为具有类似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的原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
A.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B.在一定条件下,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C.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在的原子晶体中,每一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一个O原子跟两个C 原子相结合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物质中,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
A.甲烷B.乙烯C.苯D.乙醇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依据乙烯的用途可知,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是石油化工发展的标志.
解答:解: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用途,注意工业发展的水平与石油产品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l-、H2PO4-、PO43-、SO42-
②使pH=14的溶液中:CO32-、Na+、S2-、AlO2-
③室温下水电离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Cl-、Na+、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4-、NO3-、Na+、Fe3+
⑥室温下c(H+)/c(OH-)=1012的溶液中:Fe2+、Al3+、NO3-、I-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⑥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油脂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
B
略
6.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
参考答案:
A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另一种能源,如水力,化石燃料等,而且这些能源都比较紧缺.而利用太阳能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水是最好的,太阳能环保无污染,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解答:解:A.太阳能环保无污染,且资源相当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A正确;
B.焦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成本太高,故C错误;
D.电能是清洁能源,无需转化为氢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简单,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7. 已知平衡:C(s)+CO2(g)2CO(g) H>0。
下列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升温和减压B.降温和减压C.降温和增压D.升温和增压
参考答案:
A
略
8. 可用于区别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浓盐酸
B.紫色石蕊试液
C.水
D.FeCl3溶液
参考答案:
D
9. 在1 L含0.1 mol NaAlO2和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L的H2SO4溶液,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参考答案:
D
略
10. 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2:1 (B)3:1 (C)1:3 (D)1:1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一组液体
是
A.甲苯、四氯化碳 B.苯、汽油
C.硝基苯、一氯丙烷 D.酒精、溴
参考答案:
B
12. 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反应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时,即生成1molO2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
是
参考答案:
A
14. 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参考答案:
C
略
15.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参考答案:
D
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只会加剧环境污染,不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燃煤脱硫能减少向空气中排放SO2的量;绿化工程能美化环境且能减少扬尘;燃料电池汽车无尾气污染,故都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
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Ⅰ.(1)钾铝铝
(2)S2-+Cl2 == S↓+2Cl-
(3) ①NaH ②NaAlH4+2H2O=NaAlO2+4H2↑
Ⅱ.(1)2MnO4-+16H++10Cl-== 2Mn2++5Cl2↑+8H2O (2)淀粉KI试纸变蓝(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Ⅰ.(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激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mol氢气需要得到2mol电子,1mol钾、钠都失去1mol电子,1mol镁失去2mol电子,而1mol铝失去3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2)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3)① NaH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其中水是氧化剂,NaH是还原剂;由上述反应不难发现NaAlH4中的H呈-1价,同样可以被水氧化为氢气,同时生成NaAlO2,即:
NaAlH4+2H2O=NaAlO2+4H2↑;
Ⅱ.(1)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钾、氯化锰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16H++10Cl-=2Mn2++5Cl2↑+8H2O;(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KI淀粉试纸变蓝,Cl2+2I-=2Cl-+I2 ,I2遇淀粉变蓝色;(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其中紫红色为I2溶解在CCl4呈现的颜色;(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强弱、非金属单质的非金属性强弱方法,对应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描述,从结构上理解氧化性递变的原因。
证明卤素的氧化性强弱实验,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紧密结合题干的提供的实验图,进行合理的猜测。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做出贡献的化学家。
臭氧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O3分子的结构如图:呈V形,两个O—O键的夹角为116.5°。
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 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虚线内部)——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请回答:
(1)题中非极性共价键是___▲_____键,特殊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
(2)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分子中与O 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 .H 2O
B .CO 2
C .SO 2
D .BeCl 2
(4)分子中某原子有一对或几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 3分子有
___
▲___
对孤对电子。
(5)O 3具有强氧化性,它能把PbS 氧化为PbSO 4而O 2不能,试配平:
_____▲___PbS +___▲_____O 3===___▲_____PbSO 4+__▲______O 2,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参考答案:
(每空1分,但是(5)有下划线2分,共8分)、 (1)σ 大π/π (2)同素异形体 (3)C (4)5 (5)1 4 1 4 2 略
18. (8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格:
(1)写出H 2SO 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写出FeCl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物质中,①NaCl 晶体 ②SO 2 ③NH 3 ④硫酸钡 ⑤Cu ⑥盐酸,完成下列空
格:(填序号,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属于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 ;
参考答案:
略
19.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
细小的铂粉。
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 a 、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 2和O 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
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 +H 2
2LiH
Ⅱ.LiH +H 2O===LiOH +H 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②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 g·cm-3,用锂吸收224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
③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参考答案:
(1)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流向b
(2)H2-2e-+2OH-===2H2O
(3)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分子数,加快反应速率
(4)①Li H2O②8.71×10-4或③32
解析:(1)原电池的实质为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总反应为2H2+O2===2H2O,其中H2在负极失电子,即电子从a流向b。
(2)负极为H2失电子生成H+,但溶液为KOH溶液,故负极反应为H2-2e-+2OH -===2H2O。
(3)铂粉的接触面积大,可以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的H2、O2分子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反应Ⅰ中Li从0价升至+1价,作还原剂;反应Ⅱ中H2O中的H从+1价降至0价,作氧化
剂。
在反应Ⅰ中当吸收10 mol H2时,生成20 mol LiH,V==×10-3L≈195.12×10-3 L,则
=≈8.71×10-4。
反应Ⅱ中20 mol LiH可生成20 mol H2,实际参加反应的H2为20 mol×80%=16 mol,每1 mol H2生成H2O时,转移2 mol 电子,故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 mol×2=32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