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学案: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课标要求]了解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树立崇高理想
(1)童年时代受到严格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

(2)中学时代产生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

2.实现伟大转变
(1)恩格斯在弃学经商和服兵役时期研究黑格尔哲学,并写出了批判唯心主义理论的哲学论文。

(2)英国宪章运动期间,恩格斯深入研究英国的社会情况,逐步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1845年,恩格斯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出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并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作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

[教材互补]
马克思实现伟大转变几乎同时(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时),恩格斯完成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岳麓版)
[重点精讲]
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原因
(1)客观上: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唯利是图。

(2)主观上:恩格斯关注工人阶级的命运,树立起“帮助劳动人民”的价值观;深入研究英国社会状况,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深化探究
材料“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准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就好像他
们是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

在欧洲大陆上,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认得两种人中的一种,即资产阶级。

可是对英国的未来更加重要得多的,恰好是另一种人,即由无产者所组成的那一种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思考(1)恩格斯所描述的两种人是英国社会的哪两个阶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哪一个阶级更有前途?
(2)结合所学分析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原因。

答案(1)所描述的是英国社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与斗争。

无产阶级更有前途,因为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①深入工人,了解到工人们生活的艰辛及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质。

②认识到工人阶级在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第二提琴手
1.合作
与马克思一起改造了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了1848年革命。

2.支持
从经济、感情、理论等多个方面无私地支持马克思的活动。

3.评价
自谦为“第二提琴手”,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出色的合作者,是马克思的“第二个我”。

[特别关注]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伟大理想追求之上;他们的友谊是无私而高尚的;他们的友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顺利创立的保证之一。

[人物评价]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和学术被后人时刻铭记和颂扬。

深化探究
材料“一股汹涌的洪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

松树在他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了一条大道。

我也将和这股山洪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

”这是恩格斯年轻时给自己树立的目标,而他不朽的一生就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的。

不论是马克思生前,还是他去世之后,恩格斯的工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

如果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共产主义理论的话,
那么没有恩格斯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马克思。

思考(1)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什么?
(2)结合你对恩格斯伟大贡献的了解,说明你对“不论是马克思生前,还是他去世之后,恩格斯的工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这句话的理解。

(3)你如何理解“没有恩格斯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马克思”?
答案(1)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2)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他在调查工人状况和参加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指出了无产阶级摆脱受剥削压迫状况的出路,并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论述;恩格斯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时代的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恩格斯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出色合作者,马克思正是在恩格斯的帮助和支持下从事革命理论研究工作的;马克思的部分重要著作,如《资本论》,最终是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创造性地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1.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1)恩格斯在思想上给新成长起来的革命领袖以启迪和帮助。

(2)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本国的条件出发,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2.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
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1889年在巴黎成立了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进行理论研究
(1)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2)恩格斯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如垄断组织的出现、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教材互补]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整理出版马克思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工人运动的重任,恩格斯在马克思女儿爱琳娜帮助下,花了10年的时间,整理出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


是一个极为繁重的工程,恩格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与此同时,他又独立地进行大量的理论宣传工作。

(岳麓版)
[重点精讲]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末国际工人斗争形式出现多样化。

面对这种新情况,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并成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和其消亡的规律,并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中的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深化探究
材料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恩格斯在世时,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

而现在,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思考(1)为什么说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
(2)恩格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有哪些?
(3)如何理解“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
答案(1)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帮助各国工人政党,并推动成立了第二国际,同时,还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①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领导第一国际等。

②从工作、生活上帮助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成为“第二提琴手”。

③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立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有着共同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在共同追求人类的解放事业中结下了深厚、伟大的友谊。

1.使得恩格斯树立“帮助劳动人民”的人生信念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文学和音乐的熏陶
B.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
C.严格的普鲁士教育
D.深入工厂了解工人的劳动和生活状况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恩格斯在中学时代看到工人的劳动和生活状况,从而产生了“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

2.1845年,恩格斯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它标志着恩格斯()
A.确立起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决定性作用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
答案 B
解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近代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标志着恩格斯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早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D项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直接相关。

3.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恩格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的伟大友谊开始于() A.共同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B.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见面
C.参加“正义者同盟”的活动
D.恩格斯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
答案 B
解析自从1844年在巴黎第二次会面后,恩格斯与马克思便开始了伟大的友谊,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友谊开始”的限制条件。

4.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

”为此,恩格斯()
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②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③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故排除③。

5.1889年8月10日,《柏林人民报》发表评论,“代表大会是有阶级觉悟并为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

它所评论的“代表大会”是()
A.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C.正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889年”和“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这些有效信息,在1889年召开的代表大会仅有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

[学思之窗]
提示科学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新发现对工业生产和人类历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革命性的作用。

[学习延伸]
1.提示
[基础达标]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年时代的相似之处有()
①中学时代勤奋学习,成绩优异②都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事业③都有经商和服兵役等生活阅历④都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马克思中学毕业后进入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报社工作,没有经商和服兵役的阅历;恩格斯中学未毕业就在父亲的坚持下弃学经商,后又服兵役,但在此期间他并未放弃学习,到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2.在革命工作中,恩格斯给予马克思无私的支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B.替马克思为报刊撰稿,从不署自己的名字
C.为便于照顾马克思,将马克思一家从巴黎接到伦敦
D.给马克思提供自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答案 C
解析马克思因从事革命活动,引起各国政府的恐惧,经常遭到驱逐。

马克思从巴黎移居伦敦的原因是遭到法国当局的驱逐。

3.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突出表现是()
A.指出各国工人运动必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B.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规律
D.组织第二国际并指导了它的早期活动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一是着眼于“理论”,二要看“发展”。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一是探讨人类社会的史前史,二是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进行研究。

他参与工人运动并对工人运动进行指导,则不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排除A、D;B项不符合题意。

4.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
①写作《共产党宣言》②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③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④深入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恩格斯的活动,但需要注意时间的限制,是发生在马克思逝世(1883年
3月)以后的事件,《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不符合条件,其他都可以。

5.“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恩格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②恩格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事业③恩格斯的地位已经大大超过马克思④体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密切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故③应排除,答案为C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他学识渊博,生活经历丰富,从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人阶级联系到一起。

他以使劳动人民摆脱各种剥削和压迫为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

他在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材料二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

他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

”图为1893年8月恩格斯和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在一起。

(左四为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是怎样“代替他”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及其依据。

答案(1)1844年,合著《神圣家族》;1846年,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合著《共产党宣言》;1867~1894年,相继发表《资本论》第1~3卷。

(2)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革命
实践上,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者,推动了第二国际的成立、建设和发展。

(3)最大贡献: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

依据: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时代,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解析第(1)问考查马、恩合作完成的理论成果,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考查恩格斯19世纪末的主要活动,应注意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问中的“最大贡献”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进行判断,“依据”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进行思考。

7.读下列有关恩格斯的组图: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上述两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世纪末恩格斯如何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从恩格斯身上我们感悟到什么?
答案(1)图一反映恩格斯注重实践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图二反映了恩格斯是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对国际工人运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2)发展:①19世纪末国际工人斗争形式的多样化,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本国的条件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并成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并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3)感悟:帮助劳动人民的远大理想;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公而忘私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解析第(1)问主要从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方面加以分析;第(2)问主要是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第(3)问需要从恩格斯的理论和实践中去寻找人格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