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V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了解,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比如伊斯兰风格,文中第二段说“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
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错,原文第三段说“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
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错误,从文中来看,“推动”应为“昭示”。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项,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意在说明青花瓷的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结果。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了解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了解,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了解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文本最后一段只是提到“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没有提到“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
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
这点我做得很好。
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
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
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
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
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
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我父亲是长子。
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
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
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
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
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
当时我十七岁。
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
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
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 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 文章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 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5. 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6. 在文中整理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案】4. B 5. 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愧疚之情。
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叙述,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情感。
6. 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
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
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
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题干要求选出“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相关信息。
故选B。
【5题详解】
题干是“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作用能力。
首先审清题干明确段落位置在“文章开头”,然后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去分析:内容上,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
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结构上,统领全文,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奠定了感情基调,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
【6题详解】
题干是“在文中整理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是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如关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描写,然后分析这些描写体现出的母亲的性格特征。
如:“我”考入北大后,母亲给“我”收拾行李时垂泪的细节,体现了母亲不善言辞;为了争口气,去拜佛求子的细节,体现了母亲好强的性格等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对于小说,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
对于散文,手法主要集中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上。
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
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属:撰写
B. 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
D.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兆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 《两都赋》的整理是张衡,《二京赋》的整理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整理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 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 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 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答案】7. D 8. D 9. A
10. (1)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性情。
他总是不慌不忙,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世俗之人。
(2)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升迁做了太史令。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文言文词义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含义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的语境进行。
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意思是“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证明”,“征”的意思是“证明”。
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B项,《两都赋》整理班固,《二京赋》整理张衡。
C项。
“拜”指授予官职。
故选D。
【9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他的著作也全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说法错误,《二京赋》就是文学作品。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虽……
而”,相当于“虽然……但是……”;“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淡静”,淡泊宁静;“好”,喜欢;“交接”,结交;“俗人”,世俗之人。
(2)中的“雅”,素常;“善术学”,精通术数方面的学问;“拜”,授予官职;“再迁”,两次升迁;“为”,做。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
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整理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
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
外面有八条龙。
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
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
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
动。
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
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
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
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
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
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11.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开篇设问,先一问一答,写出词人登上高高的北固楼,放眼望去是美好的神州风光,这牵发了他的联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B.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到国家的盛衰,千古的兴亡,正好比悠悠东逝的长江水,滚滚流不尽,令人怅惘感喟不已。
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运用典故,“年少”的孙权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