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与分析
作者:张彩凤王小洁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年第09期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
学前分析:
1.内容分析
“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
要比较正确把握它的大小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的平面、面积来进行大量的感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2.学生实际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相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对这些面积单位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初步了解,这为认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知识经验、认知经验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五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同时对土地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不是非常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增强感知能力,领会“公顷”这一概念的本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知道1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激活已有学习经验,学会整理先后学习的全部面积单位,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4.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1.在我们身边处处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你们看,老师就地取材,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经常用的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5(),同学们坐的方凳的表面面积约是13(),同学们现在上课的这个教室占地面积大约是50()。
2.师:上面所填的都是什么单位呀?(板书:面积单位)追问: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积大约是l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小结评价:从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语言表达很流畅,而且能关注到身边的事物。
[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个较小的面积单位,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表面面积切入,唤醒学生对已学过的面积单位的回忆与再认。
二、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1.请同学们看一条关于学校的信息(出示小湖小学校园照片以及小湖小学校园平面图):我们生活了4年的可爱的小湖小学占地面积大约是1(),你能填入一个恰当的面积单位吗?
2.你认为1公顷是一个怎样的面积单位呢?它有多大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
教师引导:真不错,同学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合理推导1公顷是怎样的一个面积单位。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策略。
那你能告诉大家1公顷也就是多少平方米吗?(1公顷=10000平方米。
)
3.追问:是否只有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才是1公顷呢?
[分析]第二板块的设计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开始探索。
数师提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校园的占地面积是1()。
学生知道要填面积单位,但他们在调用已有知识经验时发现平方米不能填,更不要说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了。
于是学生就会调用生活经验,说出“亩、平方千米”等
他们听说或看到过的面积单位,但却不知道这些面积单位的真正意义。
这时教师没有否定他们的回答,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学习的内在需求被激发出来。
教师适时让学生知道这里应该填“公顷”,学生会记得非常牢固。
而且,结合学校本身的地理特点(长大概是110米,宽大概是90米),学生很快合理推测出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这一环节很好地让学生主动进入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新知识,并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合理推测。
三、在调动学生多种经验中感悟“1公顷”
1.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还是挺抽象的,去过小湖小学的老师可能有些感觉,但没有去过的老师就不清楚了。
有什么办法能让没有去过小湖小学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1公顷的小湖小学到底有多大。
下面就请四人一小组具体讨论,用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们感受到1公顷有多大。
如果需要,可以利用手里的计算器。
还要考虑,你们一组用什么方式汇报能让大家清晰感受。
2.学生汇报。
(1)1公顷里大约有4个小湖小学的操场。
(2)1公顷有200个教室这么大。
3.师:你们真有办法,能以看得见的物体作标准,通过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来向大家描述1公顷有多大,老师很佩服你们。
[分析]1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如何能把抽象的事物尽可能地形象具体化呢?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学生能看得见的物体作参照,通过推算并合理想象,让学生感觉大面积单位是能体悟到的。
四、在现实情境中合理估计面积
1.同学们在头脑中有没有建立起1公顷的概念呢?请大家思考:
(1)人民公园大家都去过的吧?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概有多少公顷呢?你是怎么估计的?
(2)我们徐州的标志性旅游景区是哪里?你能估计一下它大概有多少公顷吗?
2.总结性评价:太大了,有点难估计了吧。
不过,老师已经很佩服你们了,同学们能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合情推理、想象,这说明你们的学习还是很有策略的。
学习就应该掌握方法。
[分析]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概念后,必须提供一定的实际场所让学生估一估。
一来是看看学生表象建立得是否清晰,另一方面是看学生是否有灵活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比如学生估计人民公园,是想象把小湖小学搬过去进行比较估计,这种类比迁移的思想很值得肯定。
也有学生根据长、宽各多少来估计面积,这一方法其实更具有普遍性,也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五、在拓展学习资源中提升学习品质
从上面提到的关于公顷的地方你认为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一般用来表示怎样的土地?(较大的。
)是的,公顷和其他的单位一样也有英文字母来表示的,它的英语全称是hectare,简略写是ha。
公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1.徐州市新安小学占地面积大约是16000平方米,合()公顷。
2.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校园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3.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
4.中国国土面积是960000000公顷。
教师问学生:有谁能准确迅速地读出来?
师:真不容易读呀。
有什么想法吗?顺便引出“平方千米”。
[分析]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一般来说很难碰到。
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会深深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最后的设计是让学生感受到公顷也有不适合表达的时候,同时又与学生所了解的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对接起来,让学生比较顺利地过渡到“平方千米”,激发学生探究更大的面积单位。
六、反思总结
40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能让大家分享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分析]回顾反思不仅仅是知识的再次内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反思中感受到学习的方法,比如合情推理,用一个较小的物体做标准估计较大的物体,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等,真正让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