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中的预测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期总第450期
ENGLISH ON CAMPUS
同声传译中的预测策略研究
文/李晓燕
【摘要】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预测”这一重要的同传策略,强调译员应调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并行之有效地预测发言人的讲话内容,从而降低译员的脑力负荷,提高翻译的质量。

同时,本文指出译员要提高双语语言能力,积累百科知识,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

【关键词】同声传译;预测;图式理论
【作者简介】李晓燕,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教学、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口译课程建设本土化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JNU201505)。

一、引言
同声传译不同于其它口译形式,要求译员不间断地将源语译成目的语,并在原语结束的同时完成译语,是集听辨、分析、短时记忆及译语产出于一体的口译活动。

译员要保证在没有听完整个语句的情况下理解、翻译,而且译入语要具有实在意义,能够为目的语听众所接受。

译员要做到一心多用才能完成译入语到译出语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译员面临心理和时间上的双重压力,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减轻脑力负荷,保证同声传译的质量。

同传中常用的策略有预测、等待、延迟和组块化等,其中预测是一个优秀的同传译员经常使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

预测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帮助译员减轻短时记忆负担,防止译员等待而使信息遗漏,同时有助于提高译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同声传译中的预测
同传中的预测在狭义上指在演讲者说出字词或词组之前译员就说出这些字词或词组的意思(Van Besien,1999:51-59)。

从广义上指对原文基于推理的理解(Pochhacker,2009:133)。

Besien将预测分为语言性预测和言外预测。

L e d e r e r认为不论哪种语言的同传,预测都非常普遍(Lederer,1978:323-332)。

同时,她把预测分为纯预测、结构性预测和自由性预测。

Wilss将预测的暗示分为语言内文本暗示、语言外情景暗示和标准交际暗示(1978:345)。

Gile(2011)把预测分为语言内预测和语言外预测。

语言内预测是指根据语法规则、固定搭配以及语篇内部的承上启下的结构对下文做出预测;语言外预测是指对会议主题、发言人和场景等背景信息的掌握而进行的预测(Gile,2011:162-163)。

虽然各学者用的术语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所指的内容却是一致的。

合理的预测能够减轻译员的短时记忆负担,译员才能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听和语言表达中去。

三、图式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F.C.Barlett 早在1932年提出了“图式”这一概念。

图式就是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围绕不同事物和情景所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是人们理解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基础。

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人们关于语音、词汇、语法、搭配及习语等语言基础的知识;内容图式指人们有关文本内容的背景知识;结构图式又称形式图式,指人们有关文本各种修辞结构、风格以及语篇结构方面的知识,借助这些知识组织内容和概念、传递信息。

其中,语言图式是内容和结构图式的基础。

图式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说明图式在人们理解新事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角色。

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在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或者处理输入信息时,会将新的事物或信息与已知信息、过去的经历和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理解,同时这些已知信息以及过去的经历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这些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图式对于理解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同声传译预测机制
运用图式进行预测主要有三种方式:预测未知信息;基于部分信息推断整个内容;补充不明确的信息(Rumelhart & Ortony(1977:118))。

在同传的过程中,译员会激活与新的信息相关联的图式,对讲话内容进行分析,对讲话接下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预测。

如果译员缺乏相应的图式或相应的图式没有被激活,就会使译语显得松散,并且增加译员的脑力负荷。

图式理论的运用为同传中的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方式。

因此,译员如果具备相关图式知识,就可以从语言、内容和结构上对讲话进行预测,这样译语才会更加流畅、连贯,同传才能顺利进行。

1.语言图式指导下的同传预测策略。

同传译员如果能激活头脑中的语言图式,就能在讲话中某个词还未出现或者某句话还未说完整的情况下,利用语言中常见的词语搭配习惯、语法规则、语言单位间的相互联系,来预测即将出现的词、句或将要表达的意义。

因为信息的传递是由字、词、句、段、篇、章按照语法规则以及一定的逻辑有机组合在一起的。

因此,译员只有语言功底
213
214
2019年10期总第450期
ENGLISH ON CAMPUS
深厚,才能更好地进行预测。

例1 I wish this conference a complete success.当译员听到I
wish this conference的时候,基于词语搭配习惯,便预测到后面
的内容并毫不犹豫地说出圆满成功,快速译出后面还未说出的内容,也避免了译语中的停顿,为译员赢得时间,也减轻了译员的短时记忆负担。

例2 中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译员听到机遇后,基于语言单位间的相互联系预测出后面肯定会说到挑战。

这样,译员对即将要译出的内容有更加明确的把握,才会表现得较为从容,译语才会更加流畅。

如果译员要等到讲话人说完整个句子才开始翻译,那势必影响译文质量及交际效果。

总之,译员只有通过平时大量的积累和实践,夯实汉英两种
语言的语言基础,才能充分利用内容图式,在同传的过程中对讲话即将听到的内容做出快速准确的预测,这样便能把握翻译的主动权并且可以大大降低译员的脑力负荷。

2.内容图式指导下的同传预测策略。

优秀的同传译员不仅要
熟练掌握英汉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有关发言主题的具体知识,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

如果译员头脑中具备相关话题的内容图式,就能对讲话内容进行非语言性预测。

内容图式是译员所掌握的与讲话主题和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也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译员理解讲话人话语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当讲话的主题是关于一带一路时,译员就要激活有
关该话题的内容图式,预测讲话可能谈到的内容,比如古丝绸之路、丝路精神、新亚欧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等知识。

可见,译员如果进行针对性的译前准备,就能在口译时做到更加自如和自信。

因此,译员应该在平时多积累各专题领域的知识,包括政
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以及环保等各方面的知识,从主题知识、发言人信息以及百科知识方面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一旦这些知识存储在译员的长期记忆中,就不会轻易被忘记,这样在实战中内容图式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为同传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

3.结构图式指导下的同传预测策略。

不同类型的语篇有不同
的形式结构,其结构中有其独特的言语套话,因此,译员在同传中可以利用头脑中的结构图式,对讲话人的思路和发展走向进行预测。

结构图式能够反映讲话人话语的发展组织走向,是有关语篇结构方面的知识。

例如,礼仪祝词类的讲话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开头的
称呼,表达讲话时的心情,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内容以及表达对未来期望或美好祝愿的结尾。

如果译员熟悉这类固定的讲话模式,对讲话的大体走向有客观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预测就变得更
加容易。

可见,译员要把握好不同类型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结
构图式有效地预测出讲话人话语的宏观结构,这样也有助于让译员保持清晰的思路,让译语更加流畅、自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同声传译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处理活动,而预测能
够减轻译员现场口译的认知负担,是否能进行准确的预测主要取决于译员头脑中的图式。

译员只要积极调用头脑中已存在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根据源语提供的信息对下文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减轻译员的脑力负荷,提高同声传译质量。

译员头脑中的图式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其预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译员要不断提升双语语言能力,熟悉不同类型发言的语篇结构,积累百科知识,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同传任务。

参考文献:
[1]F.C Barlett. Remembering: 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Gile, 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Revised Ed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62-163.
[3]Lederer, M.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 Units of Meaning and Other Features. D. Gerver & H. W. Sinaiko(eds.).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8:323- 332.
[4]Pochhacker, 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97,133.
[5]Rumelhart, David & Ortony, Andrew.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Memory. In R. C. Anderson, R. J. Spiro, & W. E. Mon-tague (eds.), 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J].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1977.
[6]Van, Besien F.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 Meta,1999,44(2):51-59.
[7]Wilss W. Syntactic Anticipation in German-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D. Gerver & H. W. Sinaiko (ed.)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8:343-352.[8]桑力攀,温晓龙.浅谈同声传译中的预测技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20-24.
[9]姚斌.同声传译实践中的合理预期[J].中国科技翻译,2017(2):15-18.
[10]张乔,丁立.浅析同声传译中的预测机制[J].安徽文学,2016(3): 98-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